学术投稿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郭朝阳;麻春莹;范学财;高丹丹;袁福金;隋少玉

关键词:Cys-C, CHD
摘要:目的:血清Cys-c水平能否可作为预防CHD病情程度参考指标.方法:选用CHD患者126例分两组,单支病变组64例,双支病变组62例,测其血清Cys-c和血脂水平.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逐渐升高;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血清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呈递减趋势.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预测CHD病程程度的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作用直接,见效比氨溴索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俊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联合甲强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甲强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甲强龙静滴,疗程3d.现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6%,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作者:王红梅;王德胜;吴美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为防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2-08~2013-03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6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各个因素进行统计并进行单因素和无条件Lgiic多因素分析.结果:吸烟、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胆固醇高、低血糖发作史均为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饮食习惯、文化程度和锻炼为其保护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应当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郑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COPD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有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3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后,随机分为序贯通气治疗组20例和常规通气组16例,序贯通气组治疗方法: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d)治疗;常规通气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随后以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2例(10%)和6例(37.5%)(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3±2.3)d和(11.8±5.3)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22 +9)d和(25±14)d.结论: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与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罗裕锋;杨思敏;杨日焰;叶初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高频探头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与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腮腺肿块的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其频率高,分辨率强,超声图像质量好,对微细病变显示率高.CDH检查,典型的腮腺多形性腺瘤内可见“提篮样”[1]血流,为细小血管网环绕肿瘤,并分支进入肿瘤内部供养肿瘤的表现,少数肿瘤内部血流信号很少.尤其利于与腮腺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对腮腺的超声检查,可以获得腮腺及病灶的血流情况,减少误诊漏诊率.尤其利于与腮腺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结合敏感特异性的血流信息明显提高了腮腺多形性腺瘤[2]的诊断符合率,特别是肿瘤对腮腺的浸润程度和判断临床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有较大价值,同时还可在术前判断对腮腺的侵犯深度,为临床术前分期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刘海花;郑春梅;孙洪言;迟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髓单个核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模型,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对大鼠后肢功能及受损脊髓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备用.将10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8只;B组(PBS对照组),48只;C组(BMMNCs实验组),48只.大鼠术后1d、3d、5d、7d、14d和21d行BBB评分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中NT-3的表达.结果:各个时间点BBB评分测试表明A组较B、C组分值高(P<0.05);B组分值较C组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显示各个时间点C组大鼠受损脊髓中NT-3的表达量高于B组(P<0.05),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NCs能够促进损伤脊髓组织中NT-3的表达,可能是其修复损伤脊髓,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富运;杨建华;王蕾;赵中男;热吉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的超前镇痛及对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声带息内摘除术病人的超前镇痛及对Ⅱ-6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F组在诱导结束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而N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术后1、4、8和12h病人VAS和测定诱导前10min(T0)、术后1h(T1)、术后4h(T2)和术后12h(T3)血清IL-6的浓度.结果:F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低于N组(P<0.05);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IL-6水平升高(P<0.05);与N组相比,F组在T1、L、T3时点血清IL-6水平较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且能够有效抑制术后IL-6的升高,在作用时间内发挥了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有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

    作者:缪长梅;朱梅君;周美艳;王立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药性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培养出病原菌136株,其中细菌131株,真菌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检出的60.3%.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药物滥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作者:何芳;毛艳玲;林毅辉;朱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状况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将8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加例,观察组定期进行产检,详细记录孕期的营养膳食情况,制定合理的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健全的营养方案有利于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PE2与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8-2(TIPE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m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04~2013-04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6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0例(A组),稳定期26例(B组).B组经过治疗之后为C组.选取相同时间到我院行常规体检的30例患者为参照组(D组).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IL-8和TIPE2数值并予以比较.结果:比较患者血清中IL-8和TIPE2的浓度,A组较B组高,B组较C组高.A、B、C组均较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几-8和TIPE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中参与呼吸道炎症反应;在COPD患者中动态检测血清几-8和TIPE2有助于观察病情以及分析治疗效果.

    作者:柴明思;孙云晖;姜鹏达;张尧;王子溪;鲍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及围产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及其胎儿的影响.方法:以2010-05~2013-03在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中心建卡的,并且自愿接受营养分析指导的156例GDM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实验组,而只接受一般围产期健康饮食宣教的163例GDM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对其围产期的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所有受试人员进行GDM的筛查并监测其围生期及住院分娩情况.本研究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选取样本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孕产妇的年龄、孕前BMI、血压以及文化程度均无明显差别.实验组国产期孕产妇血糖保持正常、需要注射胰岛素以及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和羊水过多人数的比例较对照纽差异显著(P<0.01,P<0.05);实验组新生儿体重≥4000g,新生儿低糖血症胎儿窘迫的人数比例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1,P<0.05).结论:开展孕期营养干预对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降低巨大儿出生的比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曲春尧;卢北燕;薛少华;张翠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溶解液对CYP1B1 432密码子PCR引物稳定性的影响

    引物是所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etion,PCR)中必须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引物的稳定性对PCR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是决定PCR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不同的引物溶解溶液对引物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在进行CYP1B1 432密码子(rd056836)的PCR中就遇到了该问题.对于引物的稳定性,多数文献[1,2]从引物长度,解链温度(Tm)引物序列,引物二聚体及引物自由能等方面考虑,而没有见到关于引物溶解溶液对于引物稳定性的报道,因而我们使用常用的引物溶解溶液灭菌双蒸水,灭菌去离子水和1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乙二胺四乙酸缓冲液(Tris-ED-TA,TE)溶解引物,通过P(R后电泳条带的亮度与脱氧核糖核酸梯状标志(DNA Ladder Marker)亮度的比较确定PCR效果,并将PCR产物进行了电泳和酶切后电泳的方法考察了引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使用去离子水和TE作为引物的溶解溶液较好,而使用灭菌双蒸水效果较差.

    作者:国玉芝;荆洪英;张志国;田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L-6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IL-6对于早期诊断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中的机制.方法:本课题选取2011-08~2013-05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进行治疗的200例首次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4~66岁,平均56.3岁.其中髋关节103例(单髋61例、双髋42例),膝关节97例(单膝66例、双膝31例).所有患者晨起采集血清送检,分别检测患者术前与术后1d、2d、3d、5d、21d的血清也-6.假体周围感染疑似患者后经穿刺液细菌培养或病理组织学观察确认,收集明确感染发生患者的数目.对IL-6诊断感染患者人数与穿刺液细菌培养或病理确诊的患者人数对比,分析几-6早期诊断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可行性和可能机制.结果;无感染发生的患者IL-6在术后3d上升至峰值,术后5天下降至正常水平,发生意染的患者IL-6在术后5d不能下降至正常水平.IL-6诊断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74%、90.41%和92.5%.结论:IL-6诊断感染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做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的辅助标记物.

    作者:赵鹏;张靖;李长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及对策.方法:收集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例400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发病人群中所占比例高的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均以细菌性感染为主,春、冬季发病率高,农村高于城市.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是因患儿机体器官发育尚不完善,防御机制欠佳所致.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脊柱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检查技术的价值

    目的:要比较回声不对称和小二乘法迭代法水脂分离影像(IDEAL) T2加权(T2W)与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FFSE)的脊椎图像.方法:35个不同的脊柱病变的患者使用3.0T饱和脂肪T2W FRFSE成像获得的图像与T2W理想的FRFSE图像进行了对比.椎体的脊髓中期矢状面或近的中期矢状面的信号噪声比(SNR)效率进行了测量.图片都取得了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的共识,抑制脂肪合成和图像的整体质量分级标准为四点.一个配对t检验和秩的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SNR效率,抑制脂肪合成和图像质量分数.结果:与T2W FRFSE成像相比,T2W IDEAL FRFSE椎体和脊髓成像的信号-信噪比效率较高,T2W FRFSE成像与T2W IDEAL FRFSE成像(P<0.05).T2W IDEAL FRFSE和饱和脂肪T2WFRFSE相比,明T2W IDEAL FRFSE具有明显的脂肪抑制(P<0.01)和图像质量(P< 0.01).结论:与T2W FRFSE饱和脂肪相比,IDEAL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更稳定的信噪比效率.在3.0T磁共振脊柱成像中T2W IDEAL是一个有前途的技术.

    作者:徐涛;孟繁荣;武国宏;朱光宇;宋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TNF-a和IL-18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清TNF-a和IL-18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在450nm波长处检测血清田TNF-a和IL-18含量,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心衰大鼠比正常大鼠血清中TNF-a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经过氯沙坦治疗后TNF-a和IL-18含量出现显著下降.结论:TNF-a和IL-18在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病情的进展,在血清的浓度的改变可作为评价心功能等级和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作者:欧叶涛;张东东;孙权;陈乃峰;韩曦;钟堂武;田国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XC趋化因子配体16TC TG HDL-C LDL-C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血蒙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6 TC TG HDL-C LDL-C的含量,探讨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浆CXCL16含量,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 HDL-C LDL-C在血浆中的含量.结果:血清水平LDL-C在冠心病各组及胸痛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浆CXC1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等以上城市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生越来越多,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稳定性心绞痛(SAP),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高脂血症特别是高TC高LDL-C在动脉粥样硬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人CXC趋化因子配体16是属于CXC趋化因子亚家族的重要成员,它以可化溶性或跨膜表达2种形式存在,具有趋化因子、清道夫受体及黏附分子等3种分子的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及探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魏法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BDNF对Aβ致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修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BDNF时Aβ致伤神经元突触形态及突触蛋白Ng、Nm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常规培养、鉴定,建立Aβ1-42寡聚体致伤神经元模型.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潮不同浓度BDNF与体外培养的Aβ1-42致伤神经元共孵育,对突触蛋白Ng、Nm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Aβ1-42与神经元共孵育24h后,10μmol/L、20呻l/L Aβ1-42神经细胞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β致伤后神经细胞明显减少,胞体小,突起变短、消失.与0ng/mL组比较,BDNF5ng/mL、20ng/mL、100w/mL浓度组随着浓度增高,神经细胞存活状态有所恢复,有较多的圆形细胞和悬浮细胞,多数细胞突起数量较少、长度变短.正常对照组Ng、Nm免疫荧光染色表达强阳性,BDNF、10μmol/L Aβ1-42与神经元共孵育24h,海马神经细胞Ng、Nm平均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o.01);与0nVmL浓度组相比,其他各组(5ng/mL、20ng/mL、100ng/mL浓度)Ng、Nm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g、Nm荧光强度仍较弱(P<0.05).结论:10μmol/L是Aβ1-42致伤海马神经元的较佳有效浓度;Aβ1-42可导致突触蛋白Ng、Nm的表达减少;BDNF可以通过押制Aβ1-42寡聚体所致突触蛋白Ng、Nm减少,发挥突触修复及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冯旭;黄昕艳;江清林;赵锦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药制剂中的消炎成分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中药制剂中的各种消炎成分,以帮助明确中药制剂的作用效果.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小儿双解止泻颗粒和复方肿节风喷雾剂中的黄芩苷和异秦皮靛两种消炎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测得小儿双解止泻颗粒中的黄芩苷进样与锋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的范围为0.031~0.24μg,平均回收率为101.35%,相对平均标准差(RSD)为1.11%;复方肿节风喷雾剂中的异秦皮靛进样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的范围在2.24~71.14μ·mL-1,平均回收率为92.46%,相对平均标准差(RSD)为2.2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药制剂中的消炎成分方便、快捷、精确度高,非常适合作为控制中药制剂药物质量的检测方法.

    作者:胡巧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一天一次,对照组21例服用倍他乐克47.5mg一天一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每周监测血压2次,记录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并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n)、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肌酐(SCr)、尿素氨(BUN)指标.结果:研究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57.1%).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UM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纽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水平,进而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损伤,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艳;田宝文;李长红;刘中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