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与CT影像诊断对比分析

王天阔;宋立疆

关键词:颈椎病, X线平片, CT影像, 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CT影像对颈椎病的诊断,比较X线平片与CT影像对颈椎病诊断价值.方法:48例经临床确诊资料保存完整的颈椎病,对其X线平片和CT影像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X线平片采用颈椎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45°角);CT扫描层厚2~5mm、层间距2~5mm、普通或螺旋扫描.结果:X线平片组,颈椎生理弯曲改变25例占52.08%、韧带 钙化9例占18.75%;椎间隙狭窄18例占37.5%;椎体边缘骨质增生40例占83.33%;椎间孔变窄29例占60.42%;钩椎关节可见退变15例占31.25%.CT扫描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41例85.42%;椎管狭窄变形,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变形34例占70.83%;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退变14倒29.17%;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移位33例占68.75%;韧带钙化骨化7例14.58%.结论:X线平片是颈椎病诊断主要方法,CT影像可为颈椎病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生长因子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后肢缺血模型,我们对神经生长因子(NGF)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功能进行评价,为临床上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结扎Wistar大鼠一侧股动脉制备大鼠缺血后肢模型,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观察缺血后肢的血管再生与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在缺血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具有相关性的作用.结果:反复的缺血内收肌的NGF注射,可以增加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密度,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凋亡,并在不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前提下加速缺血再灌注.结论:结果表明NGF在血管的修复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在组织缺血的条件下,NGF途径的正反馈作用,刺激了血管再生及动脉形成,从而加速了血液血流动力的恢复,N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缺血肢体骨骼肌中的表达,从而可能促进缺血肢体的血管再生;通过增加一定剂量的NGF,可以明显改善缺血肢体的功能恢复.NFG促血管再生的机制可以做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的一个科研方向.

    作者:刘程伟;田浩;么荣荣;王石;王跃生;王树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惊厥的护理

    小儿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症,儿童期发生率4%~6%,较成人高,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易有频繁或严重发作,甚至惊厥持续发作.临床表现为面部、肢体局灶性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表现为突然瞪眼、咀嚼、流涎、常伴有意识障碍、口唇发绀、呼吸暂停.

    作者:李月欣;曲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快速成功穿刺的技巧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大部分用于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随着医学科技的进展,其治疗范围也在逐渐增加,与透析并行发展起来更先进的技术,如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等在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药物与毒物中毒,重症胰腺炎,多脏器衰竭,心源性水肿,痛风等.随着透析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透析患者逐渐增多,使透析室护士工作量也相应加大.对于没有内瘘和体外插管而需立即透析的急诊患者来说,就必须行动静脉直接穿刺以建立循环通路进行透析治疗.

    作者:张淑华;姜晓雪;蔡天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用利多卡因热敷血管协助小儿表浅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热湿敷在改善小儿表浅静脉充盈度,提高一次性采集血标本成功率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0.25%的利多卡因热湿敷患儿局部穿刺部位,观察血流图的改变,随机选择门诊2010-03~2011-02,3d~4岁的婴幼儿22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儿血管均相对细小,静脉采血难道大,对两组患儿的血管充盈度,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及血标本检测合格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0.25%利多卡因热湿敷方法进行小儿静脉采血,热敷后局部血流量明显增加,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显著提高.结论:0.25%利多卡因热敷小儿局部血管的方法,临床应用,简单安全,效果满意,适宜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王振杰;白安群;赵玉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黎芦醇对Hella细胞侵袭作用及Survivin,Caspase-3与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宫颈癌是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之首,约为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72.4%~93.1%.传统的宫颈癌治疗主要是手术和放疗,这对早期宫颈癌疗效较好,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自70年代化学治疗途径的出现,宫颈癌的化疗被重视起来,目前,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毒性低、疗效高的抗癌活性成份己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胡玉红;张燕;付丽华;宋继荣;吕敬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凋亡抑制蛋白FL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FL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FLIP的检测.结果:FLI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7.1%,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15%;良、恶性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甲状腺孔头状癌各临床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LIP可有效地区别良、恶性甲状腺病变,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标志.

    作者:陈福军;张立海;王娇;王桂梅;钟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手术的并发症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鼻腔多结构异常病人术后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鼻出血7例;鼻腔黏连3例;眶用血肿1例,均早期发现,无一例出现严重后果.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联合处理,在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同时,对中、下鼻甲、钩突、筛泡异常同时进行处理,来恢复鼻腔正常的通气生理功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加之细致周密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效果.

    作者:张淑华;崔颖;孙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韩式数码重睑术与传统重睑术比较

    目的:比较多种重睑术式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12~2011-10门诊行重睑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 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采用韩式数码打孔埋线法,乙组采用皮肤睑板固定法,丙组采用简易缝合结扎加压法,丁组采用皮下埋线缝合法.结果:各组术后均比较理想.术后平均随访5(4~6)月.甲组18例中,2例重睑线稍不自然.乙组20例中,1例术后1月内轻度上眼睑外翻,1个月后症状自然消失.1例术后瘢痕略明显.丙组16倒中,1例闭眼后可见皮下线结处皮肤结节,1例术后5月单侧重睑沟稍有变浅.丁组18例中,2例术后3月余重睑线单侧稍有变浅.结论:新兴韩式重睑术与传统皮肤睑板固定法、简易缝合结扎加压法、皮下埋线缝合法均达到较理想效果,各有优缺点,重要的是不同方法对适应人群的选择与重睑的设计.

    作者:刘学源;贺天遥;刘金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AQP1、ALP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AQP1、ALP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为找到一种简便易行且敏感性较高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高度可疑肺腺癌住院患者血清163例(不含酗酒者),随访留取终确诊的31例患者血清;抽取30例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健康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中AQP1、ALP表达情况.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AQP1、AL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AQP1、ALP的表达异常有助于肺腺癌早期的诊断.

    作者:阎红娥;尤雷;鲍文华;张秀玲;王宽;王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G与人类端粒DNA 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MG对人类端粒DNA G-四链体的稳定作用,为发展新型抗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MG与端粒DNA 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结果:MG与杂化型端粒DNA G-四连体有很好的亲和性.结论:MG作为平面共轭的小分子配体与端粒DNA G-四链体良好的结合能力可以为修饰和设计更加优良的端粒DNA G-四链体配体提供依据.

    作者:高丹丹;何勇;栾芳;李秀玲;武冬梅;李锦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及IL-17细胞因子水平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 10、IL- 17水平的影响,探讨红霉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45只分为3组:对照组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及治疗组予以0.1%弗氏完全佐剂0.1mL注射于大鼠足跖部,第6、12天予以加强免疫.治疗组造模14天后予腹腔注射红霉素注射液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0天;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0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TNF-α、IL-10、IL-17浓度.结论:红霉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17的水平,升高IL- 10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作者:孙晓鹏;万德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卫生系统的改进,城乡医保患者越来越多以及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也相继增多.这样,广大患者不仅对医院的技术水平、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住院环境等一些其他方面多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年老的病人及一些特殊病人在护理方面更需要耐心、细心特殊照顾,因此必须经常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通过沟通以便随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变化,对护理有什么需求,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能帮助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邓春杰;陶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40例就诊患者对生殖道感染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妇科就诊患者对生殖道感染认知情况,探讨其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340例患者逐项讲解填写,当场收回.结果:通过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认知的调查,感染率高达77.4%,患者对生殖道感染途径、感染后危害和预防感染方法的知晓率较低.结论:妇科门诊患者对生殖道感染认知水平有待于提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女性的防护意识,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率.

    作者:于秀英;孙秀东;李凤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杜冷丁镇痛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宫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自2005-10~2010-10我院行宫腔镜手术520例,随即分为静脉注射杜冷丁240例(实验组),另外280例为对照组(静脉麻醉230例,腰硬联合麻醉50例),观察术中患者疼痛程度,是否能耐受手术.通过临床观察证实,杜冷丁镇痛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贤;司玉霞;原德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种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HA/SF)、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壳聚糖(n-HA/SF-CS),并植入实验兔股骨下端缺损处,通过种植体在不同时期的骨结合界面情况的研究,探讨复合体的生物学行为,为建立更为理想的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庆治;李金良;李忻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陪护与院内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陪护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感染内科去年出院930例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甲组(无陪护)和乙组(有陪护),甲组对病人实行优护管理,从基础护理工作做起,取消陪护,所有的生活护理均由护工承担完成,乙组正常管理,有陪护,生活护理由陪护完成,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及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将两组住院病人发生的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两组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乙组发生的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说明院内感染的发生与病人陪护有关,减少陪护或取消陪护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于文丽;马金丽;周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眉上提术和点式重睑合并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临床手术现察,眉上提术可以补充点式重睑的局限性,更广泛的扩大了适应点式重睑的人群.方法:165例其中女152例,男13例的临床观察术前设计、术中手术操作步骤.结果:对165例患者随诊两年以上.153例术后满意,5例术后感觉重睑线不流畅,7例术后感觉加宽,均二次手术术后满意.结论:眉上提术和点式重睑术合并手术术后切口瘢痕小,均是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

    作者:曲学延;曲学炜;闫海明;杜晓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BL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超声诊断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本科临床实习学生平均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模式组,通过问卷调查表评价两组学生对PBL教学的满意度.结果:PBL教学组综合测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总体评价较高.结论:PBL教学模式在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又能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卢晓潇;卢晓蕾;潘宁;李丹;徐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甲氧苄嗪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观察三甲氧苄嗪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肺组织Bcl-2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以及进行肺组织光镜、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肺组织光镜及电镜改变轻微,而对照组肺泡内以及间质水肿明显,肺血管内皮完整性破坏.结论:三甲氧苄嗪对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邹志田;张标;朱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浆胰淀素、ADMA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胰淀素(amylin)、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把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组(EH伴IR,27例)和高血压不伴胰岛素抵抗组(EH不伴IR组,23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胰淀素、ADMA并分析高血压IR与胰淀素、ADMA的关系.结果:EH伴IR组和EH不伴IR组胰淀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9±0.62 )mg/L、(0.46±0.63)mg/L、和(0.41±0.36)mg/L (P<0.05); EH伴IR组和EH不伴IR组ADM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1±0.78)μg/L、(1.46±0.72)μg/L和(1.28±0.6)μg/L (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Amylin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正相关;在EH伴IR组Amylin与IRI显著正相关(r=0.673;P<0.01)ADMA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在EH伴IR组呈正相关;(r=0.410;P<0.05),在EH不伴IR组无相关性.ADMA、Amylin两者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血浆胰淀素和ADM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血浆胰淀素和ADMA的表达可能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爱群;张磊艺;杨军;王凤玲;张洪亮;董天崴;刘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