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快速成功穿刺的技巧

张淑华;姜晓雪;蔡天蕊

关键词:血液透析, 穿刺, 技巧
摘要: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大部分用于治疗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随着医学科技的进展,其治疗范围也在逐渐增加,与透析并行发展起来更先进的技术,如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等在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药物与毒物中毒,重症胰腺炎,多脏器衰竭,心源性水肿,痛风等.随着透析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透析患者逐渐增多,使透析室护士工作量也相应加大.对于没有内瘘和体外插管而需立即透析的急诊患者来说,就必须行动静脉直接穿刺以建立循环通路进行透析治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褪黑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表达NF-κB的影响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新生健康7日龄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40只)、缺氧缺血模型组(40只)、MT治疗组(40只),参照经典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MT治疗组于模型制作完成后立刻注射MT10mg/kg1次于腹腔内,脑损伤组则于腹腔内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分别于手术后6、24、48、72 h取脑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氧缺血组NF-κB表达随时间的变化增加显著(P<0.01).与缺氧缺血组相比较,MT治疗组NF-κB表达在12,24,48h三个时间点中下降显著(P<0.01).结论:MT对HIBD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在海马区的持续活化有关.

    作者:顾镜月;安亮;梅梅;杨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5例 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和F波进行检测.共检测160条运动神经、100条感觉神经、及l50块肌肉.结果:MCV减慢为60.6%,SCV减慢为49.0%,EMG提示神经源性改变占66.6%,F波异常占88.42%.结论:GBS为广泛周围神经损害,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件有轴索变性的电生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测对GBS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作者:罗秋云;张艳玲;刘涓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AQP1、ALP在肺腺癌早期诊断中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AQP1、ALP在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为找到一种简便易行且敏感性较高的肺腺癌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高度可疑肺腺癌住院患者血清163例(不含酗酒者),随访留取终确诊的31例患者血清;抽取30例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健康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中AQP1、ALP表达情况.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的AQP1、AL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中AQP1、ALP的表达异常有助于肺腺癌早期的诊断.

    作者:阎红娥;尤雷;鲍文华;张秀玲;王宽;王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从而积极主动的避免或降低不良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自2003-01~2011-06收治并成功获得31.2(8~52)个月随访的手术病例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可能对手术有影响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疗效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8例,良15倒,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82.8%.结论:骨折类型、膝关节软组织复合伤、入路选择、内固定物应用、植骨、康复训练是影响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李长德;刘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黎芦醇对Hella细胞侵袭作用及Survivin,Caspase-3与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宫颈癌是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妇女恶性肿瘤之首,约为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72.4%~93.1%.传统的宫颈癌治疗主要是手术和放疗,这对早期宫颈癌疗效较好,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自70年代化学治疗途径的出现,宫颈癌的化疗被重视起来,目前,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毒性低、疗效高的抗癌活性成份己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胡玉红;张燕;付丽华;宋继荣;吕敬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VEGF表达及Ang-1对其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Ang-1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脑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VEGF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0只(A组)、脑出血组50只(B组)、Ang-1干预组50只(C组),分别设6h、12h、1d、3d、7d五个时间点各10只,检测脑含水量、脑组织EB含量、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Ang-1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水肿有治疗作用,并能有效地减轻BBB的通透性.②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组织VEGF表达增高,可诱导小血管生长,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血液供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③Ang-1干预后VEGF阳性细胞数表达持续增高与微血管生长增高有正相关,能共同促进血肿周边组织的微血管形成作用和血液供应.结论:Ang-1对促进血肿周边新生血管的生成和降低脑水肿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慧;侯丽淳;王复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肋间皮瓣移植术前术后护理

    临床上因各种意外致肘后部组织缺损的病例较多.既往采用单纯皮肤移植封创.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自1995年我院采用同侧肋间皮瓣交叉移植修复肘后部创面,辅以有效的皮瓣术前、术后护理,使病人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减少,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58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目的:剖析我院2010年来剖宫产指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01~2010-12有58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1%,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有: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高龄初产、瘢痕子宫、产程异常、头盆不称、巨大儿、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子宫先兆破裂、双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社会因素上升为第1位.结论: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提高产科质量,认清剖宫产的利与弊,努力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杨微;朴英兰;吕大鸣;罗丽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黄素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目的:研究了大黄素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大黄素进行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并在不同pH值下进行线形扫描实验;同时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大黄素在-0.522V处出现一个明显的还原峰;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大黄素的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呈简单线性关系.大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形成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导致大黄素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基本不变,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作者:祝红兵;张楠楠;范宝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黄芪水煎剂对荷瘤小鼠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水煎剂对荷瘤小鼠血液中β-内啡肽及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抗肿瘤中药黄芪水煎剂给予荷瘤小鼠灌胃(5g/kg),每日一次,连用20d.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血中β-内啡肽及P物质水平的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血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P<0.01),P物质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瘤体重量明显低(P<0.01).结论:黄芪水煎剂可起到减轻肿瘤小鼠的疼痛和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田寅;王博;石磊;李怀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与胃息肉关系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胃息肉关系的研究,对胃息肉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Elisa法测定60例胃息肉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EG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息肉组患者的血清EGF水平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GF与胃息肉存在正相关,可能参与了胃息肉的形成.

    作者:李嫄嫄;艾迎春;朱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神经生长因子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后肢缺血模型,我们对神经生长因子(NGF)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的功能进行评价,为临床上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结扎Wistar大鼠一侧股动脉制备大鼠缺血后肢模型,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观察缺血后肢的血管再生与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在缺血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具有相关性的作用.结果:反复的缺血内收肌的NGF注射,可以增加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密度,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凋亡,并在不改变血流动力学的前提下加速缺血再灌注.结论:结果表明NGF在血管的修复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在组织缺血的条件下,NGF途径的正反馈作用,刺激了血管再生及动脉形成,从而加速了血液血流动力的恢复,N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缺血肢体骨骼肌中的表达,从而可能促进缺血肢体的血管再生;通过增加一定剂量的NGF,可以明显改善缺血肢体的功能恢复.NFG促血管再生的机制可以做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的一个科研方向.

    作者:刘程伟;田浩;么荣荣;王石;王跃生;王树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Stargardt病1例

    Stargardt病(stargardt macular dystrophy,STGD)由Stargardt于1909年首次报道随即命名,该病是一种黄斑萎缩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少数为显性遗传,患者双亲多有近亲结婚史,也有散发病例,本病例属于散发.发病年龄多集中于6~20岁,视力下降常为首发症状且多为双眼对称,中心视力缓慢进行性减退,终视力可下降到0.1~0.05.

    作者:李芳;曹丽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芪苈强心胶囊辅治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用药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万福;韩坤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桩道及桩核不同时间差预备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预备桩道及桩核对纤维桩系统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100颗离体下颌单根管前磨牙,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将样本分为5组,1组为即刻桩道预备组,2组为2d后桩道预备组,3组为一周后桩道预备组,4组为阳性对照组,5组为阴性对照组.1、2、3组内分别随机分成A、B、C 3个亚组,分别在黏固剂调合15min、30min、60min后进行桩核预备后,经染色及透明化处理.在体式显微镜下记录各亚组冠方微渗漏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周后桩道预备组冠方微渗漏值显著高于两日后预备组和即刻预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15min、30min与60min备牙组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桩道预备引起的冠方微渗漏小.针对纤维桩,同一种黏固剂完全固化后,不同桩核预备时机对其微渗漏无影响.

    作者:肖月;于佳;王健平;郭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庆市2008~2010年抽验药品质量现状及分析

    目的:分析大庆市近年来抽验药品的质量情况,为药监部门对药品监管及抽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检验报告书为依据,对2008~2010年我中心抽验的药品质量现状及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庆药品质量情况基本良好,存在质量问题较多的主要为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结论:通过总结归纳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监管部门监管及涉药单位改进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

    作者:白秀梅;苏晓丽;岳素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三种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n-HA/SF)、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壳聚糖(n-HA/SF-CS),并植入实验兔股骨下端缺损处,通过种植体在不同时期的骨结合界面情况的研究,探讨复合体的生物学行为,为建立更为理想的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庆治;李金良;李忻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80例牙周缓释药膜对牙周探诊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的研究

    目的:探讨牙周缓释药膜对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典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基础治疗后,局部牙周袋应用牙周缓释药膜,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局部牙周袋应用碘甘油,治疗前后分别检查患者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及探诊出血情况并记录观察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缓释药膜对治疗牙周炎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涂抹碘甘油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静;王帅;朱建华;侯玉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手术的并发症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鼻腔多结构异常病人术后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其中鼻出血7例;鼻腔黏连3例;眶用血肿1例,均早期发现,无一例出现严重后果.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多结构异常联合处理,在矫正鼻中隔偏曲的同时,对中、下鼻甲、钩突、筛泡异常同时进行处理,来恢复鼻腔正常的通气生理功能,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加之细致周密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效果.

    作者:张淑华;崔颖;孙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电刺激对兔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电刺激疗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64只成年大白兔左侧股骨骨折模型,并对其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组.实验组对骨折处行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对照组进行假刺激治疗.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7d、14d、21d、28d、35d、42d,采用X线片、组织学等指标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进行电刺激疗法后,实验组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骨折断端免疫组织学染色后,经过MPIAS-500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比各时间段切片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X线:实验组灰度值在术后14、21、28d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5、42d二者无明显区别(P> 0.05).结论:电刺激疗法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王日光;王立卫;韩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