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国;李锦城;王婉华;高鲁渤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二甲双胍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人血浆标本以盐酸阿替洛尔为内标,酸化后以乙腈沉淀蛋白、二氯甲烷反洗上清液后,取上清液进行色谱分析,以5 mmol/L SDS∶0.04 mol/L KH2PO4∶ CH3OH= 1∶ 1∶1.7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经Agilent Zorbax SB C18(150×4.6 mm, 5 μm)柱分离,检测波长240 nm.结果:二甲双胍标准曲线范围10~5 000 μg/L,y=0.001 12x+0.012 671 (r =0.999 4), 低检测限为10 μg/L ,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精密度均<7%,日间精密度均<8%,萃取回收率75.6%~86.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人体内二甲双胍药动学研究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陈凡;孟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β-连接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在乳房外Paget病(EMPD)中的表达及两者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EMPD组织和30例湿疹组织中β-连接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结果:EMPD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率为75.00%,显著高于湿疹组织.cyclinD1在乳腺外Paget病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0.63%,而在湿疹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0.00%.β-catenin呈正常膜表达的组织中,有46.67%呈cyclinD1过度表达;而β-catenin异常表达的组织中,有84.38%cyclinD1为过度表达.β-catenin在EMPD的异位表达率与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β-catenin的异位表达激活了cyclinD1的过度表达,引起了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在EMPD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石晶;周之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序贯入选2000~2007年收治的首次发生AMI并接受急诊PCI手术的患者730例,按Killip分级分为心功能不全组和心功能正常组,分别比较血压、血脂、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30例患者中院内发生心功能不全者251例,占34.38%.年龄、入院时的心率、CK-MB峰值、入院时血糖和∑STI是AMI患者院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01(P=0.006)、1.172(P=0.042)、1.839(P=0.015)、2.111(P<0.001)、1.996(P=0.021),总回归方程的χ2值为26.227,P<0.001,模型预测的真实性为76.8%.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定量评价识别AMI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以便早期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杨国红;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了解非洲国家儿科疾病的特点及分布,对援外医疗的迅速实施及处理至关重要.为了便于今后援外医疗队员和国内同行了解非洲地区的小儿发病状况,本文将近年来在刚果首都医院儿科就诊的小儿疾病种类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马学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当中常见的一种危重症,有较高的死亡率,占早产儿死亡的50%~70%[1],常需要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治疗NRDS,CPAP是在患儿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呼吸由病人自主进行,吸气不加压力,而于呼气末给以不定的正压,使呼气末压不降到0,整个呼吸的循环均在正压高氧下进行,但吸气压力不增加[2].
作者:陈俊华;孙夫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对子宫内膜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方法:对5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其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经宫腔镜或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协助诊断子宫内膜的良恶性病变,在测量内膜厚度<5 mm时可以不做诊刮,定期进行观察,子宫内膜癌和良性内膜病变显示率及动脉阻力指数(RI)值有显著差异(P<0.05). RI=0.45做为良恶性内膜病变之间的鉴别,当RI≤0.4时应考虑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做为绝经后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对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晓惠;辛德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硒元素防癌、抗癌等临床功效的确立,国内外学者对中药、食品、保健食品等物质中硒的分析越来越重视[1~3].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硒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及能够发现含硒量更为丰富的物质.
作者:邵泽生;王新省;蒋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术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73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Ⅰ组)38例,甲基强的松龙常规剂量治疗组(Ⅱ组)35例.观察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按JOA脊髓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率,并统计各组糖皮质激素相关并发症例数.结果:Ⅰ组术后6 h、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好,但与Ⅱ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天、14天、术后3个月Ⅰ组脊髓功能恢复明显好于Ⅱ组,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术后并发症出现较少,但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髓髓内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大剂量MP冲击治疗能提高患者术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率,且不增加糖皮质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柴宏伟;朱涛;张士忠;边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骨密度(BMD)和生物力学测定,分析加锁髓内针和普通髓内针固定时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情况.方法:3个月龄雌性Wistar处鼠50只,体重(250±20)g,根据股骨骨折固定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加锁髓内针组)和对照组(普通髓内针组).每只大鼠随机选择一侧股骨,行开放性截骨制作横行骨折,并行内固定术.术后即刻、2、4周对全部大鼠进行X-ray检查,第4周断颈处死所有大鼠,取术侧股骨进行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BMD和生物力学检测,分析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同期对照组的纤维性骨痂小,骨性骨痂大,骨性愈合时间提前;实验组骨折局部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侧股骨的大负荷、大桡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锁髓内针较普通髓内针能提供抗旋转稳定性,增加骨量,促进骨性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同时能提高骨折愈合后股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作者:李志强;王沛;郭乾臣;常德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梗死部位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的NIHSS评分及其90 d预后评估,旨在建立一种早期、客观、准确的评价各型TOBS预后的新方法.方法:将63例TOBS患者根据MRI分为幕上、幕下及幕上下均受累3组,记录其入院NIHSS评分,90 d后进行mRS评分,对其预后行统计分析.结果:MRI显示幕上下脑组织皆受累或幕下脑干、小脑受累, 且NIHSS评分高者,预后差,mRS评分为4~6分,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单纯幕上受累,NIHSS评分相对较低 ,预后较好,mRS评分为0~3分.NIHHS评分和mRS评分高度相关(r=0.891).结论:MRI表现及NIHSS评分可做为评价不同部位TOBS预后生存状态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可靠的预后评估.
作者:张海燕;李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将常规用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患者治疗的Forsus矫治器,应用到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该类患者,评价其对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程度.方法: 临床选择19例已过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安氏Ⅱ类患者,根据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上的软组织测量标志点,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的侧貌改变.结果:H角减小(1.43±0.94)°,鼻唇角增大(1.71±1.42)°,上唇突点后移(1.36±0.44)mm,上唇突距减小(2.02±0.10)mm,上唇角减小,上下唇角增大;下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结论:Forsus矫治器能在短时间内使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患者软组织侧貌得以改观.避免了部分患者拔牙正畸或正颌外科,对现有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矫治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作者:许皓;李洪发;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是一种处于良、恶性交界范畴内的肿瘤,与同样分期的卵巢癌相比预后好得多.BOT发病率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14%,以往BOT的治疗方式和卵巢癌相同,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对BOT认识的不断加深,其治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年轻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多采取保守性手术.本文总结80例BOT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马耀梅;田爱军;张景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开颅减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生化、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形成机制,总结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27例颅脑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进行再次手术,对所有病例的临床、生化、影像资料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术前均有D二聚体水平异常增高出现,术后4例死亡,余23例病人随访6个月行GOS评分,恢复良好及轻度残疾者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者12例.结论:该类病例颅脑损伤重、手术减压迅速解除损伤血管受压、纤溶功能亢进等可能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术前、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动态CT检查是及早发现并处理这种比较少见的对侧硬膜外血肿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士忠;朱涛;柴宏伟;边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进程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85名糖尿病病人(正常白蛋白尿组5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45例,肾功能异常组40例)及55名正常人的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收集临床和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增加1.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的骨密度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蛋白尿组和肾功能不全组的骨密度则显著降低,OP患病率增加1.7~5.3倍 (P<0.05).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呈负相关,与体质指数(BMI)、血钙(Ca)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进展是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OP的重要原因.骨质丢失量与糖尿病肾病程度及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有效处理有关.
作者:任惠珠;陈莉明;单春艳;常宝成;卢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平扫及增强表现,探讨MRI特征,并分析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综合征)及非VHL综合征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的差异.结果:11例中8例为单发肿瘤(72.7%),3例VHL综合征均为多发肿瘤(27个).MRI表现多与肿瘤大小相关.除体积较小(上下径≤1 cm)者多位于颈髓外,以胸髓多见,邻近背侧软脊膜.肿瘤边界清楚,强化明显.≤1 cm的肿瘤呈点状或结节状,为均匀等T1、稍长T2信号,强化均匀;>1 cm的肿瘤多呈香肠状、葫芦形或不规则形,多以稍长T1、稍短T2为主的混杂信号,不均匀强化.肿瘤常继发大范围脊髓囊性改变(77.8%)及水肿,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1 cm的肿瘤内部及周围常见流空血管影(100%).除VHL综合征患者常发生多发、体积小的肿瘤,VHL综合征与非VHL综合征患者在MRI表现中无明显差异.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R检查是首选方法.
作者:何雅娜;张云亭;李威;张敬;张静;陈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发育过程中大鼠视皮层2/3层锥体神经元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s)变化,以及在生后早期自发性突触活动情况,探讨视觉经验在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突触的修饰作用.方法: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IR-DIC)结合电荷耦合式摄像机(CCD-Camera)可视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生后2~7、8~14、15~21、22~28 d各组sEPSCs变化,同时于电极内液中加入虫荧光黄,对所记录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视皮层神经元sEPSCs幅值随发育逐渐升高(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视皮层神经元sEPSCs频率随发育逐渐提高(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1).但2~7 d组与8~14 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视皮层2/3层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以及生物电学特性随发育逐渐成熟.结论: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AMPA受体功能表达随发育逐渐成熟,生后早期突触并非完全处于静息状态,具有一定的早期自发突触功能活动.
作者:张卫鹏;史学峰;邢咏新;赵堪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心功能不全的处理方法,以便更安全地进行手术.方法:回顾分析年龄在65岁以上并接受了髋关节置换的住院病人,按入院时心功能状态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经过相应处理,两组病人重要心血管事件如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发生率是否不同.共109例病人被纳入分析.根据病人病情,两组病人分别给予了纠正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并发症,控制肺感染,改善心肌缺血,治疗重要的心律失常,并予β受体阻断剂治疗及预防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改善病人心功能状态的治疗.结果: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术中、术后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未发现明显不同.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的.
作者: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诊断“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初选手段,但其准确性及敏感性偏低,不少学者对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ECG、心电向量图(vectorcardiogram,VCG)诊断LVH进行了对比研究,勿容置疑地得出UCG的敏感性远远高于ECG、VCG ,准确性及特异性高达85%[1],能准确地测出左心室厚度、室间隔和左心室内径,计算出左心室重量,具有准确、简便、无创等优点,为高血压患者检查左室肥厚的首选方法[2].
作者:李琪;陈情;朱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细菌感染一直以来是困扰糖尿病患者和广大医生的难题.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蛋白质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降低等诸多的因素,极易造成各类感染,其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胆道及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率分别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1].且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感染往往不易控制.虽然有大量广谱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但感染的发生率仍有增多的趋势,感染引起糖尿病患者的死亡仍占较高的比例.因此从根本上探讨感染的发病机制就显得尤其关键.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高血糖可抑制免疫细胞和促进凋亡[2].本文在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的基础上以高糖刺激,通过检测单核细胞吞噬杀菌功能指标,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人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希望能从细胞免疫学的角度了解糖尿病患者易感染的发病机制.
作者:孟东;陈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 GCTs)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约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3%[1].
作者:朴颖哲;李文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