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同;贾志强;谢旭磊;贾士强;颜晓燕;赵彩霞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二甲双胍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人血浆标本以盐酸阿替洛尔为内标,酸化后以乙腈沉淀蛋白、二氯甲烷反洗上清液后,取上清液进行色谱分析,以5 mmol/L SDS∶0.04 mol/L KH2PO4∶ CH3OH= 1∶ 1∶1.7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经Agilent Zorbax SB C18(150×4.6 mm, 5 μm)柱分离,检测波长240 nm.结果:二甲双胍标准曲线范围10~5 000 μg/L,y=0.001 12x+0.012 671 (r =0.999 4), 低检测限为10 μg/L ,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精密度均<7%,日间精密度均<8%,萃取回收率75.6%~86.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人体内二甲双胍药动学研究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陈凡;孟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对胸腹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胸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0)和治疗组(n =30).对照组静脉注射氨溴索30 mg/次,3次/d ;治疗组静脉持续注射氨溴索900 mg/d (37.5 mg/h),两组均连续用药5 d .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和临床肺感染评分(CPIS)变化,统计抗生素费用、ICU时间、ICU费用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大剂量组氧合指数和CPIS评分改善更为明显,ICU时间缩短,抗生素费用、ICU费用明显减少.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有助于控制胸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肺炎,改善肺功能,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杨洋;王东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硒元素防癌、抗癌等临床功效的确立,国内外学者对中药、食品、保健食品等物质中硒的分析越来越重视[1~3].研究的主要目的为硒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及能够发现含硒量更为丰富的物质.
作者:邵泽生;王新省;蒋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术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73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Ⅰ组)38例,甲基强的松龙常规剂量治疗组(Ⅱ组)35例.观察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按JOA脊髓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率,并统计各组糖皮质激素相关并发症例数.结果:Ⅰ组术后6 h、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好,但与Ⅱ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天、14天、术后3个月Ⅰ组脊髓功能恢复明显好于Ⅱ组,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术后并发症出现较少,但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髓髓内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大剂量MP冲击治疗能提高患者术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率,且不增加糖皮质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柴宏伟;朱涛;张士忠;边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59(28.6±13.8)岁.7例行开放手术,11例行后腹腔镜手术.结果:1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15年,肿瘤无转移和复发.开放手术组肿瘤大径(5.1±1.5)cm;手术时间(128.6±31.3)min;估计出血量(132.9±46.8)ml;术后住院天数(10.0±2.3)d.后腹腔镜手术组肿瘤大径(4.9±2.0)cm;手术时间(59.1±23.0)min;估计出血量(16.4±8.1)ml;术后住院天数(6.0±1.5)d.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多无临床症状,B超、CT、MR可提示肾上腺区实性肿物,确诊靠病理.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行腹腔镜手术优于行开放手术.本病预后良好.
作者:王亮;李黎明;林毅;朱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它们和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LE患者、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bet和GATA-3 mRNA表达状况;用ELISA检测SLE患者、正常人血清中IL-10和TGF-β水平.结果:SLE患者T-bet mRNA表达低于正常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GATA-3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LE患者IL-10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TGF-β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Th1/Th2免疫不平衡占优势,调节Th1细胞的转录因子T-bet表达降低,调节Th2细胞的转录因子GATA-3表达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TGF-β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毛海燕;卢桂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对子宫内膜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方法:对5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其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经宫腔镜或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协助诊断子宫内膜的良恶性病变,在测量内膜厚度<5 mm时可以不做诊刮,定期进行观察,子宫内膜癌和良性内膜病变显示率及动脉阻力指数(RI)值有显著差异(P<0.05). RI=0.45做为良恶性内膜病变之间的鉴别,当RI≤0.4时应考虑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做为绝经后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对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晓惠;辛德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APM-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276G/T在天津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9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165例糖耐量正常(NGT)人群APM-1基因SNP276进行分析,通过放免法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并对各受试者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 SNP276 3种基因型在T2DM组和NGT组间总体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但T2DM组中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NGT组(24.74% vs 32.42%, P<0.05).(2) 两组中,GG型BMI、FPG(仅见于T2DM组)、FINS、TG(仅见于NGT组)、HOMA-IR显著高于TT型,HDL-C、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TT型.(3) 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2DM组中血浆脂联素水平与FPG和HOMA-IR呈显著负相关,HOMA-IR是影响脂联素水平显著的因素.结论:APM-1基因SNP276与天津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琨;聂秀玲;刘德敏;于德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发育过程中大鼠视皮层2/3层锥体神经元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s)变化,以及在生后早期自发性突触活动情况,探讨视觉经验在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突触的修饰作用.方法: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IR-DIC)结合电荷耦合式摄像机(CCD-Camera)可视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生后2~7、8~14、15~21、22~28 d各组sEPSCs变化,同时于电极内液中加入虫荧光黄,对所记录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视皮层神经元sEPSCs幅值随发育逐渐升高(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视皮层神经元sEPSCs频率随发育逐渐提高(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1).但2~7 d组与8~14 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视皮层2/3层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以及生物电学特性随发育逐渐成熟.结论: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AMPA受体功能表达随发育逐渐成熟,生后早期突触并非完全处于静息状态,具有一定的早期自发突触功能活动.
作者:张卫鹏;史学峰;邢咏新;赵堪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心功能不全的处理方法,以便更安全地进行手术.方法:回顾分析年龄在65岁以上并接受了髋关节置换的住院病人,按入院时心功能状态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经过相应处理,两组病人重要心血管事件如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发生率是否不同.共109例病人被纳入分析.根据病人病情,两组病人分别给予了纠正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并发症,控制肺感染,改善心肌缺血,治疗重要的心律失常,并予β受体阻断剂治疗及预防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改善病人心功能状态的治疗.结果: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术中、术后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未发现明显不同.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心功能不全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的.
作者:张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血游离脂肪酸(NEFA)测定在评价和预测儿童代谢综合征(MS)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价值.方法:门诊确诊肥胖儿童109名及31名健康体检儿童,进行人体参数测量并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测定血脂,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根据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指标将患儿分为MS组和非MS组.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组与非MS组NEF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OGTT糖负荷后1 h血糖(1h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非MS组(P<0.05),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低于非MS组,但两组的空腹及糖负荷后其余时间点血糖(30 min、2 h、3 h)、胰岛素浓度(30 min、1 h、2 h、3 h)和胰岛素分泌功能(ISI)、血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BG/AUCIN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rman相关分析提示1 hPG与胰岛素抵抗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NEFA作为评价肥胖儿童MS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可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OGTT比单纯采用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能更加有效的评价肥胖儿童MS和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张奕;刘戈力;穆青;杨箐岩;马咸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突发性聋病因复杂,病毒感染、内耳血循环障碍及自身免疫异常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公认的原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激素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在50%~70%之间[1].仍然有很多患者治无效,或者是没有痊愈.
作者:任海棠;刘丽燕;黄永旺;周祥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41 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手术行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LCP 内固定治疗.结果: 4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8~19个月, 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9~15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2.3周.有3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术后血肿,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无伤口感染.根据 X 线片测量,术后掌倾角从6°~14°(平均 9.2°);尺偏角从12°到 25°(平均18. 8°).根据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进行综合评定:优23例, 良 14 例,可 2例,差2例,优良率 90.2%.结论: LCP可牢固把持骨块,适于早期活动,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明新;阚世廉;张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免疫学家Janeway提出了关于固有免疫系统病原体的模式识别理论.该理论认为,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如脂多糖(LPS),双链RNA等,可被固有免疫细胞所识别,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而固有免疫细胞则表达一类可识别PAMP的分子,称为模式识别受体(PRRs).
作者:葛睿;田景琦;钟玉霞;张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对有高度肺栓塞(PE)危险的手术病人围术期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和充气加压泵(IPC)对双下肢充气加压的方法进行预防,观察预防效果.方法:有高度PE危险的手术病人分为两组:Ⅰ组:术前D-二聚体(D-D)>0.5 mg/dl或B超检查发现已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者125例为实验组Ⅰ,术后1~7 d,每天使用LMWH 4 000 U进行皮下注射;Ⅱ组:术前D-D <0.5 mg/dl且B超检查未发现有下肢DVT 者178例为实验组Ⅱ,术中采用IPC对双下肢充气加压的方法,术后连续应用7 d;Ⅲ组,检索既往病历中有高度PE危险的病例213例为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预防PE措施.比较3组病人PE确诊率、疑诊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确诊PE 1例,疑诊3例,死亡2例;Ⅱ组确诊PE 1例,疑诊2例,死亡1例;Ⅲ组确诊PE 11例,疑诊31例,死亡14例;Ⅰ、Ⅱ组PE确诊率、疑诊率、死亡率均明显少于Ⅲ组(P<0.05),Ⅰ、Ⅱ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围术期有高度PE危险的手术病人,采用LMWH抗凝和IPC对双下肢充气加压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围术期PE确诊病例和疑诊病例的发病率、死亡率,减少围术期并发PE 的可能,提高围术期安全.
作者:宋振国;李锦城;王婉华;高鲁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根管治疗是口腔临床中用于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方法.由于根管系统特别是磨牙根管系统的多变、复杂,以及肉眼无法看到等特点[1],尤其是中老年人的牙髓腔及根管的增龄性变化,使临床医师普遍认为根管内的治疗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困难,且在临床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磨牙根管治疗期间出现局部疼痛、肿胀,临床症状加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治疗失败的诊间疼痛等现象.
作者:林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钾造成的骨骼肌细胞膜去极化对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T4)转位的调节作用.方法:用55 mmol/L的葡萄糖酸钾孵育L6GLUT4myc肌管使细胞膜去极化,用偶联抗体的比色法检测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结果:膜去极化介导的GLUT4myc转位呈时间依赖性,2 min和5 min时细胞膜上GLUT4myc的含量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并随时间的延长回复到基础状态;去极化作用同样急性增加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的磷酸化.结论:高钾诱导的细胞膜去极化可使膜表面GLUT4myc快速增加,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可能参与高钾刺激的骨骼肌细胞GLUT4myc转位的机制.
作者:刘琳娟;姚智;牛文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GL)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占单个核细胞的10%~15%,实质上包括两类细胞,CD3+ T淋巴细胞和CD3- NK细胞,正常情况下,CD3-NK细胞占LGL的60%~80%[1].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 ,LGLL)是起源于CD3-或C3+ 的克隆性疾病.临床分为T细胞型LGLL和NK细胞型LGLL.现报告1例T细胞型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 -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 T-LGLL).
作者:梁文同;贾志强;谢旭磊;贾士强;颜晓燕;赵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 177例住院分娩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33例(0.53%)妊娠合并子宫畸形者的分娩处理原则和围产结局.结果: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孕妇的胎位异常、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42.42%、39.39%、42.42%)以及剖宫产率(90.91%)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妊娠者(均P <0.01).结论:妊娠合并子宫畸形为妊娠高危因素,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术指征以减少对母婴的不利影响,提高围产质量.
作者:牟献忠;张俊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4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4例中良性53例,恶性21例.恶性病灶表现为:低回声,边界模糊,形态不规整,周边无声晕,内可见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良性病灶表现为:边界规则并可见声晕,内部回声相对均质,少有沙砾样钙化.病灶内部血流较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单发结节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杰;尹彦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