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睿;田景琦;钟玉霞;张学军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将931份心脏科住院病例按HDL-C水平分为3组,小于1.04 mmol/L为低水平组,1.04~1.54 mmol/L为适当水平组,大于等于1.55 mmol/L为高水平组,对3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甘油三酯(TG)、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尿酸(UA)、血糖、急性心肌梗死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水平组和(或)适当水平组明显低于低水平组(P<0.05),高水平组较适当水平组2型糖尿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随机血糖、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显著差异(P>0.05).3组病人的住院天数、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别(P>0.05).高水平组总胆固醇(TC),收缩压高(P <0.05).结论:虽然高水平、适当水平组较低水平组心血管保护作用明显,但高水平组较适当水平组心血管保护作用不显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质量比数量重要.
作者:庞文艳;袁如玉;叶岚;黄娇红;李立丰;李广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平扫及增强表现,探讨MRI特征,并分析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综合征)及非VHL综合征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的差异.结果:11例中8例为单发肿瘤(72.7%),3例VHL综合征均为多发肿瘤(27个).MRI表现多与肿瘤大小相关.除体积较小(上下径≤1 cm)者多位于颈髓外,以胸髓多见,邻近背侧软脊膜.肿瘤边界清楚,强化明显.≤1 cm的肿瘤呈点状或结节状,为均匀等T1、稍长T2信号,强化均匀;>1 cm的肿瘤多呈香肠状、葫芦形或不规则形,多以稍长T1、稍短T2为主的混杂信号,不均匀强化.肿瘤常继发大范围脊髓囊性改变(77.8%)及水肿,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1 cm的肿瘤内部及周围常见流空血管影(100%).除VHL综合征患者常发生多发、体积小的肿瘤,VHL综合征与非VHL综合征患者在MRI表现中无明显差异.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R检查是首选方法.
作者:何雅娜;张云亭;李威;张敬;张静;陈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脑卒中首诊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1)1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均以脑卒中首诊,其中脑梗死8例、出血性脑梗死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脑出血1例.(2)8例脑梗死中腔隙性脑梗死4例、分水岭梗死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脑叶梗死2例;1例出血性脑梗死位于右侧顶枕叶,1例脑出血位于左侧丘脑.(3)经针对原发病和脑卒中的双重治疗后,全部患者病情缓解,1例出院后4个月复发.结论:(1)并发脑卒中以缺血性多见,常见类型是腔隙性梗死,且多累及双侧.(2)该病并发的脑卒中治疗上具有特殊性,因此早期确诊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赵鹏;张本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序贯入选2000~2007年收治的首次发生AMI并接受急诊PCI手术的患者730例,按Killip分级分为心功能不全组和心功能正常组,分别比较血压、血脂、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30例患者中院内发生心功能不全者251例,占34.38%.年龄、入院时的心率、CK-MB峰值、入院时血糖和∑STI是AMI患者院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01(P=0.006)、1.172(P=0.042)、1.839(P=0.015)、2.111(P<0.001)、1.996(P=0.021),总回归方程的χ2值为26.227,P<0.001,模型预测的真实性为76.8%.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定量评价识别AMI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以便早期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杨国红;王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妇女采取预防骨质疏松症(OP)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提高OP健康教育效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自行设计问卷,OP知识量表、健康信念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190名社区40岁及以上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收到合格问卷177份,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绝经与否,是否学过OP知识,感知到的钙益处及钙障碍是影响饮食习惯的主要因素(P<0.05);而感知到的运动障碍是唯一影响运动的因素(P<0.01).结论: 针对女性的OP健康教育人群需要进一步扩大;为患有慢性病的妇女制定安全、有效的运动计划是该病预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作者:杨秀琳;王春梅;杨淳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发育过程中大鼠视皮层2/3层锥体神经元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s)变化,以及在生后早期自发性突触活动情况,探讨视觉经验在视皮层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突触的修饰作用.方法: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IR-DIC)结合电荷耦合式摄像机(CCD-Camera)可视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生后2~7、8~14、15~21、22~28 d各组sEPSCs变化,同时于电极内液中加入虫荧光黄,对所记录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视皮层神经元sEPSCs幅值随发育逐渐升高(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视皮层神经元sEPSCs频率随发育逐渐提高(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1).但2~7 d组与8~14 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视皮层2/3层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以及生物电学特性随发育逐渐成熟.结论: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AMPA受体功能表达随发育逐渐成熟,生后早期突触并非完全处于静息状态,具有一定的早期自发突触功能活动.
作者:张卫鹏;史学峰;邢咏新;赵堪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41 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手术行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LCP 内固定治疗.结果: 4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8~19个月, 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9~15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2.3周.有3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术后血肿,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无伤口感染.根据 X 线片测量,术后掌倾角从6°~14°(平均 9.2°);尺偏角从12°到 25°(平均18. 8°).根据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进行综合评定:优23例, 良 14 例,可 2例,差2例,优良率 90.2%.结论: LCP可牢固把持骨块,适于早期活动,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明新;阚世廉;张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1,25-(OH)2VitD3与钙磷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COPD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0例,分别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对照组的血清1,25-(OH)2VitD3与钙磷水平,并测定肺功能(FEV1、FEV1/FVC)及BMI等指标.结果: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血清1,25-(OH)2VitD3及钙磷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各组血清1,25-(OH)2VitD3、钙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血清磷水平于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急性加重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急性加重期和对照组中,血清1,25-(OH)2VitD3水平与BMI、肺功能指标成正相关,血清钙水平与BMI成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不论急性加重期还是稳定期血清1,25-(OH)2VitD3与钙磷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并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影响预后,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邢晓莉;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对有高度肺栓塞(PE)危险的手术病人围术期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和充气加压泵(IPC)对双下肢充气加压的方法进行预防,观察预防效果.方法:有高度PE危险的手术病人分为两组:Ⅰ组:术前D-二聚体(D-D)>0.5 mg/dl或B超检查发现已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者125例为实验组Ⅰ,术后1~7 d,每天使用LMWH 4 000 U进行皮下注射;Ⅱ组:术前D-D <0.5 mg/dl且B超检查未发现有下肢DVT 者178例为实验组Ⅱ,术中采用IPC对双下肢充气加压的方法,术后连续应用7 d;Ⅲ组,检索既往病历中有高度PE危险的病例213例为对照组,未采取任何预防PE措施.比较3组病人PE确诊率、疑诊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确诊PE 1例,疑诊3例,死亡2例;Ⅱ组确诊PE 1例,疑诊2例,死亡1例;Ⅲ组确诊PE 11例,疑诊31例,死亡14例;Ⅰ、Ⅱ组PE确诊率、疑诊率、死亡率均明显少于Ⅲ组(P<0.05),Ⅰ、Ⅱ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围术期有高度PE危险的手术病人,采用LMWH抗凝和IPC对双下肢充气加压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围术期PE确诊病例和疑诊病例的发病率、死亡率,减少围术期并发PE 的可能,提高围术期安全.
作者:宋振国;李锦城;王婉华;高鲁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突发性聋病因复杂,病毒感染、内耳血循环障碍及自身免疫异常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公认的原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激素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在50%~70%之间[1].仍然有很多患者治无效,或者是没有痊愈.
作者:任海棠;刘丽燕;黄永旺;周祥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对胸腹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胸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0)和治疗组(n =30).对照组静脉注射氨溴索30 mg/次,3次/d ;治疗组静脉持续注射氨溴索900 mg/d (37.5 mg/h),两组均连续用药5 d .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和临床肺感染评分(CPIS)变化,统计抗生素费用、ICU时间、ICU费用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大剂量组氧合指数和CPIS评分改善更为明显,ICU时间缩短,抗生素费用、ICU费用明显减少.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有助于控制胸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肺炎,改善肺功能,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杨洋;王东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免疫学家Janeway提出了关于固有免疫系统病原体的模式识别理论.该理论认为,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如脂多糖(LPS),双链RNA等,可被固有免疫细胞所识别,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而固有免疫细胞则表达一类可识别PAMP的分子,称为模式识别受体(PRRs).
作者:葛睿;田景琦;钟玉霞;张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进程与骨密度的关系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85名糖尿病病人(正常白蛋白尿组5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45例,肾功能异常组40例)及55名正常人的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收集临床和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增加1.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的骨密度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蛋白尿组和肾功能不全组的骨密度则显著降低,OP患病率增加1.7~5.3倍 (P<0.05).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呈负相关,与体质指数(BMI)、血钙(Ca)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进展是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OP的重要原因.骨质丢失量与糖尿病肾病程度及危险因素是否得到有效处理有关.
作者:任惠珠;陈莉明;单春艳;常宝成;卢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诊断“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初选手段,但其准确性及敏感性偏低,不少学者对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ECG、心电向量图(vectorcardiogram,VCG)诊断LVH进行了对比研究,勿容置疑地得出UCG的敏感性远远高于ECG、VCG ,准确性及特异性高达85%[1],能准确地测出左心室厚度、室间隔和左心室内径,计算出左心室重量,具有准确、简便、无创等优点,为高血压患者检查左室肥厚的首选方法[2].
作者:李琪;陈情;朱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泛素(FAT10)、中期因子(MK)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FAT10和MK的表达,并观察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FAT10在77.8%的结直肠癌中表达,仅在16.7%的癌旁组织中表达(P<0.005);MK在80.6%的结直肠癌中表达,仅在11.1%的癌旁组织中表达(P<0.005);FAT10和MK的表达与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组织分级、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P>0.05);FAT10与MK呈正相关(P<0.005).结论: FAT10和MK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呈显著性高表达,协同作用了癌的发展过程,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的选择指标.
作者:杜杰;江涛;王西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当中常见的一种危重症,有较高的死亡率,占早产儿死亡的50%~70%[1],常需要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广泛应用于治疗NRDS,CPAP是在患儿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呼吸由病人自主进行,吸气不加压力,而于呼气末给以不定的正压,使呼气末压不降到0,整个呼吸的循环均在正压高氧下进行,但吸气压力不增加[2].
作者:陈俊华;孙夫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59(28.6±13.8)岁.7例行开放手术,11例行后腹腔镜手术.结果:1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15年,肿瘤无转移和复发.开放手术组肿瘤大径(5.1±1.5)cm;手术时间(128.6±31.3)min;估计出血量(132.9±46.8)ml;术后住院天数(10.0±2.3)d.后腹腔镜手术组肿瘤大径(4.9±2.0)cm;手术时间(59.1±23.0)min;估计出血量(16.4±8.1)ml;术后住院天数(6.0±1.5)d.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多无临床症状,B超、CT、MR可提示肾上腺区实性肿物,确诊靠病理.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行腹腔镜手术优于行开放手术.本病预后良好.
作者:王亮;李黎明;林毅;朱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2,4二硝基酚(DNP)增加胰岛素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测定在胰岛素或/和DNP不同孵育条件下骨骼肌细胞AMP激活的蛋白激酶 (AMPK)、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1)、蛋白激酶B(AKT)及其底物 (AS160)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K)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相对于基础组,DNP刺激AMPK的磷酸化,胰岛素刺激Akt和AS160的磷酸化,DNP可以使胰岛素刺激的IRS1丝氨酸磷酸化降低并增加Akt和AS160的磷酸化.结论:DNP刺激L6骨骼肌细胞株(L6-GLUT4myc)成肌细胞AMPK的活性,降低S6K活性, 从而降低IRS1丝氨酸磷酸化,增加胰岛素信号分子Akt和AS160的活性,提示DNP可以通过刺激AMPK,增加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的作用.
作者:姚庆斌;姚智;牛文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炎症对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构建B16F10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待肿瘤生长至0.8 cm×0.8 cm×0.8 cm时构建伤口模型,分为单纯肿瘤组、同侧伤口+肿瘤组(局部组)和对侧伤口+肿瘤组(全身组),比较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结果:局部组和全身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GF阳性表达率在局部组和全身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炎症可影响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明显抑制黑色素瘤血管生成.
作者:马跃美;刘易欣;古强;郄硕;赵楠;孙涛;倪春生;刘祎;孙保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血游离脂肪酸(NEFA)测定在评价和预测儿童代谢综合征(MS)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价值.方法:门诊确诊肥胖儿童109名及31名健康体检儿童,进行人体参数测量并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测定血脂,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根据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指标将患儿分为MS组和非MS组.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组与非MS组NEF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OGTT糖负荷后1 h血糖(1h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非MS组(P<0.05),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低于非MS组,但两组的空腹及糖负荷后其余时间点血糖(30 min、2 h、3 h)、胰岛素浓度(30 min、1 h、2 h、3 h)和胰岛素分泌功能(ISI)、血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值(AUCBG/AUCIN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rman相关分析提示1 hPG与胰岛素抵抗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NEFA作为评价肥胖儿童MS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可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OGTT比单纯采用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能更加有效的评价肥胖儿童MS和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张奕;刘戈力;穆青;杨箐岩;马咸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