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

于云;郑春梅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方法:对70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正常人进行双下肢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组的患者下肢动脉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程度、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准确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临床价值.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表皮生长因子、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在大肠息肉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P,SP)在大脑息肉中的表达,了解胃肠道激素对大肠息肉患者发病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大肠息(肉)的发病机理.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确诊,且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及糖尿病.其他肿瘤如肺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及其它肠道疾病的大肠息肉患者血清65例,取结肠镜检查阴性者血清标本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EGF、VIP、P物质含量.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在正常人血清中EGF、VIP、SP的表达较弱,而在息肉组EGF、VIP、SP的表达较强.肠息肉组的EGF阳性单位均值(2714.600±50.657)ng/L高于正常体检组(1122.74±324.758)n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息肉组VIP阳性单位均佳(340.918±25.331)ng/L高于正常体检组(158.098±19.391)ng/L(P<0.05),在肠息肉组SP阳性单位均值(188.924±12.504ng/L)也高于正常体检组(112.328±14.492)n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EGF、VIP、SP在肠息肉中成正相关,大肠息肉患者血清中EGF、VIP、SP浓度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大肠息肉血清中EGF、VIP、SP增高与其病理类型相关.结论:EGF、VIP、SP等肽类激素与在大肠息肉的发生、发展、甚至癌变过程中的相关性.

    作者:信亮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注射复合肥剂引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初探

    本文是复合肥剂对大鼠各器官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系列实验工作之一,探讨经静脉缓慢注射复合肥剂(1%)后对实验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影响.以往实验条件是经口腔灌胃复合肥剂(20%),本项工作改变了给药途径,从血流途径给药,这就避开了消化系统中化学物质对复合肥剂的某些分解影响,使“药效作用”会更直接.这一想法是从临床静脉点滴受到启发,进行尝试.

    作者:于翔辉;陶佳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BAG-3及P53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为胰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探索更为敏感的检测手段.方法:收集我院2005~2011年未接受任何干预治疗的胰腺癌病人手术切除标本,行HE染色确定病理类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G-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BAG-3和 P53呈阴性表达;胰腺癌组织中BAG-3和P53呈阳性表达.导管腺癌中BAG-3呈高表达,P53呈低表达,黏液腺癌中BAG-3呈低表达,P53呈高表达.结论:BAG-3与P53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两者与胰腺癌的不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浸润、转移和TNM分期无显著相关关系.

    作者:孟凡石;王石;刘程伟;齐艳秀;张雪松;王树卿;王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70例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采取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加强手术前后肺保护以及强化术后当日护理等措施.结果:通过对70例老年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加速了患者的康复.结论:通过采取综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保证老年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莉;徐宗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的临床护理

    超声造影技术:包括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UCA)和超声造影成像技术(ultrasound imaging technology,UIT)两方面,由于它能够提高超声诊断能力,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因而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多个领域当中[1].近年来随着新一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的发展及与之相匹配的实时造影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子宫局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的影像诊断方法,超声造影在超声影像学诊断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诊断宫腔良、恶性病变为妇产科临床提供了新的诊断手段,它具有无创、安全和容易操作等特点,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宫腔内病变的良恶性有较高的准确性.实现了超声造影由有创性向无创性的转变,超声造影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2].

    作者:张春柳;马红;曹霞;李绪玲;秦丽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LASIK术后2年外伤致角膜瓣丢失1例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屈光手术的主流方式,术中常规制作角膜瓣.由于角膜瓣与基质床间的愈合反应轻微,减轻了术后不适,视力恢复快,避免了角膜雾状混浊(Haze),但在外力的作用下,角膜瓣可能发生移位,甚至脱落、丢失.我院在临床工作中收治了一例LASIK术后2年外伤致角膜瓣丢失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琳;王虹;赵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遵义市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遵义市6月~12岁儿童血铅水平,并分析与无高铅食品摄入、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男女性别、年龄组和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H2100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对遵义市2009-01~2010-12期间11230例6月~12岁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并且比较分析有无高铅食品摄入儿童、有无不良生活习惯儿童、市区和郊区儿童、男女性儿童、不同年龄组儿童和不同营养状况儿童血铅水平的差异.结果:11230例儿童中有1050例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0μg/L(占9.35%).男孩和女孩平均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1~3岁儿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6月~1岁和3岁以上儿童(P<0.05).郊区儿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市区儿童(P<0.05).不良生活习惯儿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生活习惯良好的儿童(P<0.05).营养状况良好与否血铅平均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高铅食物摄入的儿童血铅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未有高铅食物摄入的儿童(P<0.05).结论:我市6月~12岁儿童血铅水平超标现象严重,其中血铅水平增高与儿童年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和是否摄入高铅食物相关.

    作者:涂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改良Tenon囊下球后注入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

    目的:评估改良Tenon 囊下球后注入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31例35眼因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和葡萄膜炎所致的黄斑水肿,以12号钝头针通过结膜和Tenon 囊的小切口,行改良Tenon囊下率后注入TA40mg,于注药前后分别行视力、裂隙灯、压平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结果:1)平均随访期为(2.87±1.75)月(范围:1~6月).2)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注药前,注药后1月、3月分别为:(654.69±255.65)μm、(455.66±230.16)μm、(309.00±150.91)μm.注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比注药前薄,经统计学分析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方差分析q-检验,P<0.01).3)注药后1月和3月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了(1.80±2.04)行和(1.93±1.87)行.佳矫正视力≥0.1者,注药前为51.4%,注药后1月和3月分别增加至71.4%和86.7%(卡方检验,P<0.05).4)注药后1周、1月、3月时平均眼压较注药前有所升高(方差分析q-检验,P<0.01),但只有4只眼眼压介于22~26mmHg,均经局部抗青光眼药控制.结论:改良Tenon囊下球后注入TA对黄斑水肿具有明显改善或消除作用,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齐艳秀;朱岩;宿星杰;刘开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麻剖宫产病人术中知晓的前瞻性研究

    尽管妊娠提高了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全麻产妇被认为是术中知晓的高危人群.术中知晓很可能造成纠纷并且导致患者诸如焦虑、心境及睡眠障碍和惊恐行为等心理障碍.这也是病人起诉医院的主要因素.产科病人较其他外科人群术中知晓发生危险性高可能归于多种因素.包括生理改变,显著的高心排出量,这些加速体内静脉麻醉药的再分配并减慢吸入性麻醉药的起效时间.同时还需顾虑到分娩前新生儿暴露于麻醉药下,吸入麻醉药对子宫的作用及麻醉药物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王新程;王东伟;左会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生物羊膜覆盖与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角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别通过生物羊膜覆盖和自体结膜瓣遮盖治疗角膜病变的效果分析.方法:对于单纯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角膜病变患者分别施以生物羊膜覆盖和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观察角膜愈合情况,总结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用于指导对于手术方法的选择.结果:自体结膜瓣移植与生物羊膜覆盖对治疗角膜病变都有效果,且无明显差异.结论:生物羊膜覆盖和自体结膜瓣遮盖都是治疗角膜病变很好的方法,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孟岩;孙鹏;曹艳杰;李思佳;王冬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嘌呤氧化酶在SWNTs+DDAB/EPG上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目的:制备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与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热解石墨电极(SWNTs+DDAB/EPG),研究黄嘌呤氧化酶在SWNTs+DDAB/EPG上的电化学性质.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黄嘌呤氧化酶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测定.结果:SWNTs+DDAB/EPG增大了黄嘌呤氧化酶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强度,黄嘌呤氧化酶的峰电位随着pH值的增加向负电位方向移动.结论:SWNTs+DDAB/EPG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并且酸度影响其电化学行为.

    作者:高洪福;曲岩;肖伍英;李秀玲;李锦莲;武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指虹膜及房角组织表面出现新生的血管同时合并纤维血管膜的形成,致使房角广泛黏连而形成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病病情复杂,破坏性强,预后较差,致盲率高,属于难治性青光眼[1].在临床上许多NVG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此时若单独采用单一手术治疗,成功率很低,故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采用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10-10~2011-12应用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治疗NVG患者3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王金凤;郎丰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33ING1b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33ING1b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行脑胶质瘤手术切除的新鲜胶质瘤组织标本66例及正常脑组织15例,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331NG1b在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33ING1b在66例胶质瘤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2%(47/66),而在正常组织中全部为阳性表达(100%);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p33INGlb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p33ING1b在胶质瘤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将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确定治疗策略及评估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潘模英;方志敏;康元宝;林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满山红中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

    目的:优选满山红的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满山红中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满山红中总黄酮的含量,其中总黄酮含量以杜鹃素含量为指标.结果:满山红中总黄酮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15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2h.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广泛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作者: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OCT观察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与临床分析

    目的:用OCT观察成功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58例(75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4周行眼科检查及OCT检查.手术方式为白内障超产乳化或小切口(囊)外摘除.根据有无全身病史分成A组:53只眼(无糖尿病及高血压),B组:16只眼(仅有高血压),C组:6只眼(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Ⅰ组:53只眼(超声乳化),Ⅰ组:22只眼(囊外摘除).得出各组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及术前、术后中心凹厚度及变化.结果: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为4.00%,临床明显可见的黄斑水肿为1.33%.超声乳化组有2例黄斑水肿(3.77%),囊外摘除组有1例(4 55%);高血压组有1例(6.25%),无合并症组有2例(3.77%);各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3例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均在一个月内行双眼白内障手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比术前变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比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现代的白内障手术使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近期行双眼手术为其高危因素.OCT对于黄斑水肿的发现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亦可用于视网膜厚度的测量,但受屈光间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作者:宿星杰;齐艳秀;刘开滨;朱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42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及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探讨

    目的:剖析我院近三年来剖宫产指征,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01~2009-12期间1425例剖宫产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间我院剖宫产率由39.22%上升至53.80%,增长14.58%,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社会因素的增多是剖宫产术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产前宣教,提高产科质量,严格掌控剖宫产指征,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杨微;薛晓红;刘桂梅;孙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质控品的研制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是诊断弥覆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抗凝、溶栓药物应用等纤溶系统亢进性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当纤溶系统亢进时,纤溶酶活性增强,降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产生分子量大小不等的碎片,包括碎片X、X'、Y、Y'、A、B、C、H、D、D-二聚体等,统称FDP.

    作者:周丽艳;曲秀梅;林思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口腔恒后牙残根残冠的修复设计

    残根残冠及牙体折裂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但在保存修复方面,除前牙被重视和易操作外,后牙往往多被拔除.自2000年来,我们保存修复了后牙残根残冠及牙体折裂275例292颗牙,现回顾总结如下.

    作者:郭丰霞;李明波;迟文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护理的意义.方法:对甲状腺结节穿刺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患者减轻了紧张恐惧心理.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穿刺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情绪,提高了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灵芝孢子粉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探索灵芝孢子粉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时间点分别永久性结扎左右颈总动脉的方法即改良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动物模型.将10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组、大剂量,小剂量灵芝孢子粉灌胃组,每组20只;采用水迷宫法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观察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慢性脑缺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慢性脑缺血组相比,大剂量,小剂量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4w时大剂量,小剂量治疗组之间的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平台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8w时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且长期大剂量效果显著.

    作者:郭泽春;陆晓红;秦丽红;王国辉;王丽华;李洪刚;闫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