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孙鹏;曹艳杰;李思佳;王冬兰
患者,女,28岁,教师.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2011年10月20日抽搐一次,持续约4min,短暂意识丧失.查体:各项指标均正常.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颅内压增高.头颅CT表现为:侧脑室内可见不规则形混杂密度影,边界不清.头颅MRI表现为侧脑室内可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以稍高信号为著,T2混杂信号影,有明显占位效应,同侧脑室扩张.如图1、2所示,影像诊断意见为“胶质瘤”,术后病理为节细胞胶质瘤.
作者:徐涛;宋爽;宋立疆;宋艳萍;金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脊髓损伤大鼠组织中不同时间段的Rab3a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究Rab3a在损伤的脊髓组织中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58只,随机分成7组,6组制作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伤后0h、6h、12h、24h、48h、72h,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中Rab3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法显示Rab3a在脊髓损伤后6h表达下降到低,之后有所升高,1d表这高,后再次降低.结论;Rab3a在脊髓损伤后6h表达不明显.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1d后再次降低,表明脊髓损伤后Rab3a表达随时间先降低而后升高,之后再次降低的变化,对脊髓损伤动物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宿献伟;周成福;马晓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是诊断弥覆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抗凝、溶栓药物应用等纤溶系统亢进性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当纤溶系统亢进时,纤溶酶活性增强,降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产生分子量大小不等的碎片,包括碎片X、X'、Y、Y'、A、B、C、H、D、D-二聚体等,统称FDP.
作者:周丽艳;曲秀梅;林思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中的水平变化及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SD大鼠48只,将雌、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1组(大鼠8只)和损伤组(大鼠40只),其中急性脊髓损伤组按损伤0h、6h、1d、3d、7d的时间点分成5组(8只/组),利用损伤大鼠的脊髓组织,分别制作损伤后0h、6h、1d、3d、7d的脊髓切片,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境技术,观察不同时间窗的NSE水平在大鼠脊髓损伤组织的微观结构.结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SE的水平(P<0.01);NSE在急性脊髓损伤后6h开始升高、3d时表达高、7d时逐渐递减.结论:NSE水平与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时间密切相关,NSE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急性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
作者:王勇;周成福;鲍靖;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为适应尿沉渣分析标准化的要求,各种能定量报告的仪器被广泛应用,其中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UF系列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重复性好等许多优点,应用较为普遍,UF- 100i在我室投人临床使用三年,使用中我们发现各检测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用性现象,根据对各假阳性结果的总结归纳,得出了各检测项目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利军;张显达;赵玉德;张文陆;雷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4.2.2软件进行Mata分析.结果:共有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比数比OR合并值为0.33,95%可信区间(CI)为(0.20~0.53).结论:根据目前获得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烯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常规治疗有效率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晶红;方芳;王晶;荆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婴幼儿输液,探讨45°Trendelenburg体位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100例0~3岁婴幼儿分为观察组(45° Trendelenburg体位)和对照组(平卧位组).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时间及穿刺次数,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时间及穿刺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下肢抬高头低位应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较平卧位时迅速、成功率高.
作者:管广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尽管妊娠提高了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全麻产妇被认为是术中知晓的高危人群.术中知晓很可能造成纠纷并且导致患者诸如焦虑、心境及睡眠障碍和惊恐行为等心理障碍.这也是病人起诉医院的主要因素.产科病人较其他外科人群术中知晓发生危险性高可能归于多种因素.包括生理改变,显著的高心排出量,这些加速体内静脉麻醉药的再分配并减慢吸入性麻醉药的起效时间.同时还需顾虑到分娩前新生儿暴露于麻醉药下,吸入麻醉药对子宫的作用及麻醉药物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王新程;王东伟;左会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与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热解石墨电极(SWNTs+DDAB/EPG),研究黄嘌呤氧化酶在SWNTs+DDAB/EPG上的电化学性质.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黄嘌呤氧化酶的电化学行为进行测定.结果:SWNTs+DDAB/EPG增大了黄嘌呤氧化酶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强度,黄嘌呤氧化酶的峰电位随着pH值的增加向负电位方向移动.结论:SWNTs+DDAB/EPG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并且酸度影响其电化学行为.
作者:高洪福;曲岩;肖伍英;李秀玲;李锦莲;武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遵义市6月~12岁儿童血铅水平,并分析与无高铅食品摄入、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男女性别、年龄组和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H2100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对遵义市2009-01~2010-12期间11230例6月~12岁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并且比较分析有无高铅食品摄入儿童、有无不良生活习惯儿童、市区和郊区儿童、男女性儿童、不同年龄组儿童和不同营养状况儿童血铅水平的差异.结果:11230例儿童中有1050例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0μg/L(占9.35%).男孩和女孩平均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1~3岁儿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6月~1岁和3岁以上儿童(P<0.05).郊区儿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市区儿童(P<0.05).不良生活习惯儿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生活习惯良好的儿童(P<0.05).营养状况良好与否血铅平均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高铅食物摄入的儿童血铅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未有高铅食物摄入的儿童(P<0.05).结论:我市6月~12岁儿童血铅水平超标现象严重,其中血铅水平增高与儿童年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和是否摄入高铅食物相关.
作者:涂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危重急症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常因小儿进食或口中含有异物玩耍时出现哭闹、嬉笑等,误将异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呛咳,憋气,呼吸费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我科2011年10月9日收治危重小儿支气管异物1例,成功救治,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海燕;周旭峰;程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加替沙星稀土配合物修饰的Keggin型钨硅酸衍生物.方法:利用中温水热合成法进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单晶X-射线衍射仪对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合成了荷移盐[C18H22FN3O2]2H2SiW12O40]·4H2O(简写为GF-SiW12),由[H2SiW12O40]2-阴离子、脱羧酸的加替沙星及游离的水分子组成;沿c轴方向形成菱形空穴结构,游离的水分子坐落在空穴中,与钨硅十二的端氧原于和有机配体上的羰基氧原予之间通过氢键形成超分子孔道结构.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型多酸基药物的合成提供了全新的合成策略.
作者:杨洪伟;刘红;缪月英;闫红;张健;宋朝宇;柴东凤;楚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浸润和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治疗上棘手的问题,对参与肿瘤浸润转移基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就是一个被证实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如乳腺癌、食道癌、子宫内膜癌等,但在胃癌中的研究罕见报道.
作者:王彩霞;王晓;吴庆田;侯霞;王桂梅;孟凡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指虹膜及房角组织表面出现新生的血管同时合并纤维血管膜的形成,致使房角广泛黏连而形成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病病情复杂,破坏性强,预后较差,致盲率高,属于难治性青光眼[1].在临床上许多NVG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此时若单独采用单一手术治疗,成功率很低,故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采用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10-10~2011-12应用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治疗NVG患者3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王金凤;郎丰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我院肿瘤科自2001-01~2009-10共5例直肠恶性黑色素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已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经术前准备后在全麻或两点硬膜外麻醉下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给予免疫及中医中药治疗.结果:5例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生存期6个月至25个月.结论: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治疗为在手术的基础上结合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注意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王博;李壮;田寅;周昱;王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中医眼底出血的病因病机,对肝阳上亢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患者进行观察,并用中医理论指导,采取不同方法的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辨证施护眼底出血,配合医生治疗,有见效快、临床治愈高、不易复发等优点.结论:中医对眼底出血的辩证施护在临床应用上疗效确切.
作者:郑金凤;周庆云;王亚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学习医学的所有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都要进行系统的医学知识教育,口腔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口腔黏膜病是口腔内科学的重要分支,与口腔医学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口腔黏膜病学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单纯讲授难以使学生理解,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质量.传统教学也称“填鸭式教学”,即老师单项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案例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本文就案例式教学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作者:朱建华;胡静;刘继光;陈湘涛;侯玉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早期脑出血周边组织AQP4mRNA、MMP-9mRNA表达及由脑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脑水肿与AQP4、MMP-9的关系.方法:制做脑出血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及尼莫地平组,分别观察6h、1d、3d、5d、7d等5个时间点出血周边脑组织含水量、AQP4mRNA、MMP-9mRNA.结果:(1)脑出血组3d含水量达到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尼莫地平组3d含水量达高峰,但低于脑出血组.(2)脑出血组AQP4mRNA、MMP-9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3d达到高峰,7d明显下降,5个时间点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尼莫地平组大鼠脑水肿程度、AQP4mRNA、MMP-9mRNA表达逐渐升高,3d达到高峰,明显低于脑出血组.(4)脑出血的水肿程度与AQP4mRNA、MMP- 9mRNA呈正相关.结论:(1)AQP4、MMP-9参与了出血性脑水肿损伤的过程.(2)尼莫地平可以抑制AQP4、MMP-9的表达,进而减轻脑水肿的程度.
作者:王复新;张洁;王辰;张军武;侯丽淳;杨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1,25(OH)2D3对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MCNS)H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2只)、肾病组(78只).肾病组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mg/kg,建立MCNS模型,正常组给予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第7天检测全部大鼠24h尿液中尿蛋白含量,尿蛋白>30mg/24h者为MCNS造模成功.剔除5只,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共73只)再随机分为两组:肾病对照组(n=37),治疗组(n=36).于造模后第7d、14d、28d、42d测定各组大鼠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液、肾组织中HGF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血液及肾组织中HGF表达有所增加(P<0.01).治疗组HGF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尿蛋白排泄量与对照组比较,则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1,25(OH)2D3对于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至少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HGF的表达,从而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丽敏;郑婵娟;邓李玲;赵塔娜;邹艳红;李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冠心病组(SAP、UAP和AMI)与对照组血浆Apelin与U(Ⅱ)水平的变化,为寻找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新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0~2011年间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循环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5例(其中SAP 20例,UAP 20例,AMI 15例),男女比例相当,年龄40~75岁,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临床证据的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及各种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患者.另外选取20例性别比例和年龄与冠心病组相当的个体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人员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0mL,取血浆.Elisa法检测Apelin与UⅡ的水平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部分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UAP和AMI组血浆Apeli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UAP和AMI组血浆Apelin水平较SAP组显著下降(P<0.01),且AMI组较UAP组显著下降(P<0.01); UAP组和AMI组血浆UⅡ水平校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血浆UⅡ水平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且Apelin与UⅡ呈显著负相关(r=-0.329,P<0.01).另外,SAP、UAP和AMI组GLU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AP和AMI组GLU水平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 UAP和AMI组T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P<0.01); SAP、UAP和AMI组CHO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和P<0.01);CHD组与对照组之间HDL没有显著变化;AMI组LD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浆Apelin和UⅡ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血浆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这两种血管活性因子具有潜在的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新靶点的可能.
作者:孔繁和;陈至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