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用植物刺五加资源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程海涛;刘德江;罗志文;刘娟

关键词:刺五加, 资源分布, 气候因子, 相关性
摘要:目的:为研究环境因子对刺五加资源分布的影响.方法:以气候因子为自变量,以刺五加在不同产地上的单位面积含量为因变量,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降水量是影响刺五加资源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有效积温是刺五加资源分布的限制因子;年平均气温对刺五加资源分布影响亦较明显;极端温度及日照时数对刺五加资源分布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进行刺五加栽培要充分考虑产地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刺五加生长与发育.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MMP-26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浸润和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临床治疗上棘手的问题,对参与肿瘤浸润转移基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就是一个被证实与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它与许多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如乳腺癌、食道癌、子宫内膜癌等,但在胃癌中的研究罕见报道.

    作者:王彩霞;王晓;吴庆田;侯霞;王桂梅;孟凡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半月板损伤体会

    膝关节为全身复杂的关节承担直立负重之功能,活动度较大,易于活动过度而发生损伤.其中半月板损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之一,其在形态上可分为水平型、垂直型、倾斜型、复合型、放射状和桶柄状等,其中内侧半月板后角是损伤常发生的部位.及时的治疗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有重要意义.半月板损伤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有MRI以及膝关节镜,但MRI价格昂贵,广泛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关节镜检查为有创检查,虽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但也在检查的同时带来了一些并发症.

    作者:翟饶生;王良辉;路洪楠;金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腔内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分析

    目的:探讨腔内手术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1~2011-12腔内手术治疗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评估及介入术中情况行腔内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后有2例临床症状同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善(10%),余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症状显著改善14例 (70%);中度改善例4(20%);轻度改善2例(10%),临床成功率为93.5%.患者初次通畅平均时间为240d,累积通畅率为(56±12)%.结论:腔内手术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大程度的挽救肢体.

    作者:胡春荣;刘程伟;马利峰;王石;张雪松;王树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浆Apelin及尾加压素Ⅱ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比冠心病组(SAP、UAP和AMI)与对照组血浆Apelin与U(Ⅱ)水平的变化,为寻找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新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0~2011年间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循环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5例(其中SAP 20例,UAP 20例,AMI 15例),男女比例相当,年龄40~75岁,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临床证据的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及各种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患者.另外选取20例性别比例和年龄与冠心病组相当的个体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人员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0mL,取血浆.Elisa法检测Apelin与UⅡ的水平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部分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UAP和AMI组血浆Apeli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UAP和AMI组血浆Apelin水平较SAP组显著下降(P<0.01),且AMI组较UAP组显著下降(P<0.01); UAP组和AMI组血浆UⅡ水平校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血浆UⅡ水平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且Apelin与UⅡ呈显著负相关(r=-0.329,P<0.01).另外,SAP、UAP和AMI组GLU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AP和AMI组GLU水平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 UAP和AMI组T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P<0.01); SAP、UAP和AMI组CHO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和P<0.01);CHD组与对照组之间HDL没有显著变化;AMI组LD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浆Apelin和UⅡ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血浆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这两种血管活性因子具有潜在的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新靶点的可能.

    作者:孔繁和;陈至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绞股蓝水煎剂对老龄小鼠SOD和LPO的抗衰老研究

    目的:中药绞殷蓝水煎剂给予老龄小鼠灌胃,每日(Ⅰ)次,连用4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TNB和TBA比色法测定绞股蓝(5g/kg)、维生素E对老龄小鼠红细胞、心、肝、肾中超氧化物歧化醇(SOD)活性和血清、心、肝、肾中LPO含量.结果:绞股蓝水煎剂能显著增强老龄小鼠红细胞、心、肝、肾中SOD活性(P<0.01)、而且可显著降低血清、心、肝、肾中LPO含量(P<0.01),与维生素E组比较作用显著.结论:故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李楠;谷继卜;曲桂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灵芝孢子粉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探索灵芝孢子粉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时间点分别永久性结扎左右颈总动脉的方法即改良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动物模型.将10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慢性脑缺血组、大剂量,小剂量灵芝孢子粉灌胃组,每组20只;采用水迷宫法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观察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慢性脑缺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慢性脑缺血组相比,大剂量,小剂量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4w时大剂量,小剂量治疗组之间的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平台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8w时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且长期大剂量效果显著.

    作者:郭泽春;陆晓红;秦丽红;王国辉;王丽华;李洪刚;闫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神经干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取出生在24h内的Wistar大鼠,无菌条件下分离海马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培养.7~8d传代一次.将实验组分两组(缺氧组、缺氧-复氧组),用CoCl2预处理,制备模拟缺氧模型.缺氧4h后去除CoCl2形成复氧,测定两组NSCs的增殖情况.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 1α)与神经干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关系.

    作者:李莹;孙庆治;江清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表皮生长因子、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在大肠息肉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P,SP)在大脑息肉中的表达,了解胃肠道激素对大肠息肉患者发病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大肠息(肉)的发病机理.方法:选取经病理诊断确诊,且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及糖尿病.其他肿瘤如肺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及其它肠道疾病的大肠息肉患者血清65例,取结肠镜检查阴性者血清标本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EGF、VIP、P物质含量.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在正常人血清中EGF、VIP、SP的表达较弱,而在息肉组EGF、VIP、SP的表达较强.肠息肉组的EGF阳性单位均值(2714.600±50.657)ng/L高于正常体检组(1122.74±324.758)n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息肉组VIP阳性单位均佳(340.918±25.331)ng/L高于正常体检组(158.098±19.391)ng/L(P<0.05),在肠息肉组SP阳性单位均值(188.924±12.504ng/L)也高于正常体检组(112.328±14.492)n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EGF、VIP、SP在肠息肉中成正相关,大肠息肉患者血清中EGF、VIP、SP浓度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大肠息肉血清中EGF、VIP、SP增高与其病理类型相关.结论:EGF、VIP、SP等肽类激素与在大肠息肉的发生、发展、甚至癌变过程中的相关性.

    作者:信亮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改良Tenon囊下球后注入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

    目的:评估改良Tenon 囊下球后注入曲安奈德(TA)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31例35眼因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和葡萄膜炎所致的黄斑水肿,以12号钝头针通过结膜和Tenon 囊的小切口,行改良Tenon囊下率后注入TA40mg,于注药前后分别行视力、裂隙灯、压平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结果:1)平均随访期为(2.87±1.75)月(范围:1~6月).2)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注药前,注药后1月、3月分别为:(654.69±255.65)μm、(455.66±230.16)μm、(309.00±150.91)μm.注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比注药前薄,经统计学分析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方差分析q-检验,P<0.01).3)注药后1月和3月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了(1.80±2.04)行和(1.93±1.87)行.佳矫正视力≥0.1者,注药前为51.4%,注药后1月和3月分别增加至71.4%和86.7%(卡方检验,P<0.05).4)注药后1周、1月、3月时平均眼压较注药前有所升高(方差分析q-检验,P<0.01),但只有4只眼眼压介于22~26mmHg,均经局部抗青光眼药控制.结论:改良Tenon囊下球后注入TA对黄斑水肿具有明显改善或消除作用,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齐艳秀;朱岩;宿星杰;刘开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53、P504S与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医学的发展,乳腺癌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肿瘤是一种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的疾病.近几年来发现,p53基底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是判断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P504S是前列腺癌标记物,在乳腺癌中也是高表达,可与良性肿瘤相鉴别;Ki67是应用广泛的增殖细胞标志之一,可以根据其标记指数可以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结合的方法,对3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中的p53、P504S和Ki67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评价其在良、恶性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义强;赵春雨;田寅;周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48例康复治疗分析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手术可以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髋关节畸形,缓解髋关节疼痛.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常被临床医生忽视,而术后早期的康复治疗对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笔者对4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石磊;南鹏;崔宏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25(OH)2D3对阿霉素肾病大鼠H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1,25(OH)2D3对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MCNS)H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2只)、肾病组(78只).肾病组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mg/kg,建立MCNS模型,正常组给予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第7天检测全部大鼠24h尿液中尿蛋白含量,尿蛋白>30mg/24h者为MCNS造模成功.剔除5只,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共73只)再随机分为两组:肾病对照组(n=37),治疗组(n=36).于造模后第7d、14d、28d、42d测定各组大鼠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液、肾组织中HGF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血液及肾组织中HGF表达有所增加(P<0.01).治疗组HGF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尿蛋白排泄量与对照组比较,则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1,25(OH)2D3对于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至少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HGF的表达,从而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丽敏;郑婵娟;邓李玲;赵塔娜;邹艳红;李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42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经验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普遍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为许多急危重症患者,肿瘤的化疗,慢性肾病血液透析,胃肠外营养,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简单实用的途径.中心静脉穿刺路径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这三种常见途径,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工作中认为锁骨下静脉穿刺路径床旁穿刺容易,置管后固定,换药和护理方便,病人乐于接受,患者活动方便的一种穿刺手段.现将2009-05~2012-01行锁骨下静脉穿刺421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海;王娇;李艳美;陈福军;钟敏;肖凤霞;孙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宫外孕破裂大出血休克致腹膜后血肿误诊为肾破裂1例

    该病人于2009年12月28日以“右肾自发性破裂”急诊送入我院,女性、29岁,2010年1月11日出院.因此病例的特殊性,特报道并作如下分析.

    作者:于春杨;于俊娟;李桂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我院肿瘤科自2001-01~2009-10共5例直肠恶性黑色素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已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经术前准备后在全麻或两点硬膜外麻醉下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给予免疫及中医中药治疗.结果:5例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生存期6个月至25个月.结论: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治疗为在手术的基础上结合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注意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王博;李壮;田寅;周昱;王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甲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

    众所周知,护士工作于比较高的压力环境中,她们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不定,角色、个人价值与现实冲突,护士的个性特征和社会、科技的进步等方面均给护士带来了压力.卫生体制改革使护患关系越来越复杂,护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种日益增加的压力很难避免不对其身心健康、家庭及工作造成影响.本文对佳木斯市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分析结果可以为供医疗主管人员实施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庄凡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4.2.2软件进行Mata分析.结果:共有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比数比OR合并值为0.33,95%可信区间(CI)为(0.20~0.53).结论:根据目前获得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烯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卵巢癌的常规治疗有效率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晶红;方芳;王晶;荆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麻剖宫产病人术中知晓的前瞻性研究

    尽管妊娠提高了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全麻产妇被认为是术中知晓的高危人群.术中知晓很可能造成纠纷并且导致患者诸如焦虑、心境及睡眠障碍和惊恐行为等心理障碍.这也是病人起诉医院的主要因素.产科病人较其他外科人群术中知晓发生危险性高可能归于多种因素.包括生理改变,显著的高心排出量,这些加速体内静脉麻醉药的再分配并减慢吸入性麻醉药的起效时间.同时还需顾虑到分娩前新生儿暴露于麻醉药下,吸入麻醉药对子宫的作用及麻醉药物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王新程;王东伟;左会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腹水CA125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是指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常发生的部位是生殖器、腹膜、膀胱,输尿管和直肠等处.EM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估计10%~15%的育龄妇女患有些病[1],且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引起了妇产科医生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手术建立Wistar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应用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MP)治疗EM,以探讨CA125检测对EM的诊断价值及MP治疗EM的作用.

    作者:胡玉红;阿贾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指虹膜及房角组织表面出现新生的血管同时合并纤维血管膜的形成,致使房角广泛黏连而形成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病病情复杂,破坏性强,预后较差,致盲率高,属于难治性青光眼[1].在临床上许多NVG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此时若单独采用单一手术治疗,成功率很低,故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采用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10-10~2011-12应用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可拆除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治疗NVG患者3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王金凤;郎丰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