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分析

李雪峰;张丽;荣光影

关键词:血脂分析,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特点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通过对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测定,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表现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2.94%.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易引起血脂代谢紊乱合并高脂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xl、Bax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xl、Bax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假手术组只进行假手术;对熙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给予90min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缺血后处理组在大脑中动脉缺血90min后,给予灌注30s缺血30s,反复3次.各组分别再灌注12h、24h、48h、72h后测定脑组织Bcl-xl、Bax的表达.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Bcl-xl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而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脑缺血后处理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Bcl-xl蛋白的表达、减少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缺血周围区的细胞凋亡.

    作者:贾丽娜;宋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精神科实习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与个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习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与个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12名精神科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SAS评分结果将被调查者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根据SDS评分结果将被调查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再分别与个性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精神科实习护士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5.89%和36.61%.焦虑、抑郁组在EPQ量表的N、P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4.41~6.54,P<0.01).SAS、SDS的得分与EPQ量表的N分、和P分呈正相关,与E分呈负相关,(r=-0.13~0.50,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P和L分是影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精神科实习护士存在较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焦虑和抑郁情绪与个性有关.

    作者:蒋燕;王宏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复方独活寄生合剂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IL-15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独活寄生汤治疗组、强的松治疗组,每组10只,2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检测血清中IL-1β、IL-15及TGF-β1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β、IL-15水平升高,TGF-β1水平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L-1β、IL-1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1表达水平上调.结论:独活寄生合剂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IL-15的表达,上调TGF-β1的表达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振英;何惠忠;刘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郭氏古康红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郭氏古康红药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对2011年3~10月我院临床诊断颈椎病、腰肌劳损、膝关节病、踝关节扭伤等急性骨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口服郭氏古康红药,通过病人外观症状及组织学变化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郭氏古康红药能明显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骨软组织损伤有明显加速其恢复作用.结论:郭氏古康红药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特征和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达到抗炎消肿目的,对骨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艳翠;宋丽娜;郭玉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损伤机制及Arthroncare治疗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常见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在近年有越来越多的报道趋势,对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病因、诊断及治疗需更加深入的的探究.本院自2006-10~2011-10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26例青少年(11~25周岁)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涛;贺明伟;郎正浩;陈兆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CL11A、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BCL11A、LKB1的表达情况,探索BCL11A与LKB1在肺癌发生及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1)试验分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肺组织.(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11A及LKB1表达情况.结果:(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11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KB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2)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11A和LKB1两者表达强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11A的高表达与LKB1的低表达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演进.(2)LKB1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存在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凤玲;王桂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立哌唑辅助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月经紊乱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所致月经紊乱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或合用阿立哌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经利培酮治疗而出现月经紊乱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或合用阿立哌唑非固定剂量治疗24周,观察月经情况,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17例闭经患者中,15例(88.24%)月经来湖,恢复月经周期且月经量基本正常;13例月经不规律患者中12例(92.31%)明显改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因服用利培酮而出现月经紊乱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或合用阿立哌唑治疗前后总体疗效相当,月经恢复,但阿立哌唑对内分泌的影响及对精神疾病的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曲春晖;刘锡亮;马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根据目前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研究设计一种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利用组态王6.53软件设计开发了主界面、各个分界面、互联网通讯程序机,该系统可以应用到中医药或者中医科的药房,也可以应用到中医药学生的多媒体教学,都有积极效果.

    作者:江晶;赵香玉;张亚华;刘甡;翟洪波;陈效忠;王斌;李丽;姜重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休息、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染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肝功能指标的恢复,充分证实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孕妇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2011-09~2012-09随机抽取110例因胎膜早破为首诊入住我院观察治疗(破膜时间<12h)且无内、外科合并症,近两周未做过阴道上药及擦洗,未用过抗生素的孕妇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106例同期因孕足月无胎膜早破住院待产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孕妇宫颈管分泌物进行UU检测,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探讨解脲支原体(UU)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①实验组UU阳性率为54.6%,对照组UU阳性率为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UU感染的孕妇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较非UU感染孕妇差异显著(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关系密切,应积极做好孕期生殖道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国产期保健质量,从而预防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李凤英;宋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胆患者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在肝胆外科手术中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放置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选用合适的引流管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甚至避免再次手术,而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肝胆外科患者能否顺利康复的重要问题.我科2011-01~2011-12共护理肝胆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夏美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D40L水平的影响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两周前后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的浓度及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对CD40L浓度的变化以及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实验组A和B组即口服瑞舒伐他汀10mL/qd和20mL/qd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D40L两周前后的浓度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清CD40L水平显著增高;实验组B组与A组用药前后CD40L水平均显著性下降,用药后B组较A组CD40L水平下降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D40L水平,并呈剂量依赖.

    作者:张兴丽;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动脉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动脉硬化仪检测,测得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两组均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及正规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片5mg 1次/天.随访3个月后测得二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baPWV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叶酸治疗3个月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baPWV值较前明显减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叶酸干预治疗,可明显减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孙俐俐;王丽娜;张晓艳;段丽敏;孙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丙二醛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54只,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置于24h、48h、72h处死.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盐水对照组MDA水平高、细胞凋亡指数高,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MDA水平低、细胞凋亡指数低,同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抑制丙二醛水平增加及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秋月;陈国萍;韩钢;米延;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依普沙坦的合成

    目的:以甲苯为溶剂合成依普沙坦.方法:2-正丁基-1H-咪唑-4-酮为原料,经甲酰化、水解、催化氢化等反应得到抗高血压药依普沙坦.结果: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依普沙坦,总收率约为72.4%.结论:本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收率较高,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王鹏;宋铁兵;李士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在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

    药剂学作为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在药剂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授课,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即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于莲;孙维彤;苏瑾;张宇;焦淑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优化手术学实验教学课程的策略

    我学院手术学实验室成立于1981年,三十一年来共对不同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外国留学生351名、本科生及专科生10753名进行了训练.按照本科教学评估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连续五年,每年对8个班、16个轮次本科生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效果进行反馈调查,结合我们三十余年的手术学教学实践及体会,总结出优化手术学实验教学课程策略要点.

    作者:曹秋莉;李义强;刘金英;徐宗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丹参、石斛合剂对糖尿病小鼠防治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用量丹参、1/2临床用量的石斛合剂对糖尿病(DM)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以及观察中药复方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X,20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构建DM小鼠模型,测定血清中的血糖、血脂、糖化血清蛋白,并取胰腺做组织病理学观测.结果:丹参预防DM和降低禁食血糖能力优于石斛合剂;而石斛合剂降低死亡率,稳定机体血糖水平,调节血脂代谢的综合作用优于丹参.结论:石斛合剂各单味药对防治DM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袁丁;张学敏;施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5例重症肝炎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目的: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方法: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与管理经验,大胆改进,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护士必须正确观察病情,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有序,有效防犯了护理风险及临床并发症,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医疗水平.

    作者:王连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规范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9~2009-03我院收治11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118例均行双侧全甲状腺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无住院期间死亡,喉返神经损伤2例(1.69%);喉上神经损伤1例(0.84%),甲状旁腺损伤3例(2.54%);术后出血2例(1.69%),食管损伤1倒(0.84%);气管损伤1例(0.84%).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行规范化手术,全甲状腺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孟凡石;魏微微;刘程伟;张雪松;王树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