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江晶;赵香玉;张亚华;刘甡;翟洪波;陈效忠;王斌;李丽;姜重然

关键词:中药, 处方, 信息系统, 界面
摘要:根据目前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研究设计一种中药及其处方信息系统.利用组态王6.53软件设计开发了主界面、各个分界面、互联网通讯程序机,该系统可以应用到中医药或者中医科的药房,也可以应用到中医药学生的多媒体教学,都有积极效果.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休息、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染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肝功能指标的恢复,充分证实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建中汤不同提取物对脾虚小鼠的影响

    目的:分析小建中汤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及小建中汤中挥发油对脾虚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水提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醇提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挥发油组,采用饮食失节法造脾虚模型,灌胃小建中汤不同提取物,观察其对实验性脾虚小鼠的一般症状及粪便、体重变化、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及小肠浮长率、脾及胸腺指数的变化.结果:灌胃小建中汤水提液、醇提液治疗后,其均能明显改善脾虚证小鼠的一般症状,增加小鼠的体重,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运动,增加脾及胸腺指数,而挥发油成分几乎无影响.结论:小建中汤的水提液及醇提液对脾虚证小鼠均有治疗效果,且醇提液治疗效果较水提液明显.

    作者:赵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七制剂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ERK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七制剂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ERK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2-VO即不同时间点分别永久性结扎左右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组和三七制剂灌胃组;制作实验大鼠脑组织标本,通过HE(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各组大鼠海马CA1区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海马HE染色观察CA1区锥体细胞体积完整,排列规则,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显现明显,染色质质地均匀,细胞数量多,相比较模型组大鼠锥体细胞破碎不完整,坏死明显,结构松散,排列紊乱,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正常细胞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清晰、染色质丰富、排列较密,少见固缩变性的神经元,神经元数量较多.②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免疫组化海马ERK结果:痴呆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ERK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ERK的表达量较痴呆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较ERK的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三七制剂可减少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缺血坏死,减轻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ERK参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王丽华;王国辉;金玉玲;秦丽红;王志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CL11A、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BCL11A、LKB1的表达情况,探索BCL11A与LKB1在肺癌发生及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1)试验分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及40例正常对照肺组织.(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11A及LKB1表达情况.结果:(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11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KB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2)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11A和LKB1两者表达强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11A的高表达与LKB1的低表达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演进.(2)LKB1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存在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凤玲;王桂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立哌唑辅助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月经紊乱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所致月经紊乱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或合用阿立哌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经利培酮治疗而出现月经紊乱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或合用阿立哌唑非固定剂量治疗24周,观察月经情况,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17例闭经患者中,15例(88.24%)月经来湖,恢复月经周期且月经量基本正常;13例月经不规律患者中12例(92.31%)明显改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因服用利培酮而出现月经紊乱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或合用阿立哌唑治疗前后总体疗效相当,月经恢复,但阿立哌唑对内分泌的影响及对精神疾病的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曲春晖;刘锡亮;马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雷帕霉素纳米粒滴眼液兔眼部药物分布研究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纳米粒滴眼波及其一般滴眼液滴眼后,在免眼房水及角膜组织中药物分布.方法:将健康无眼疾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每眼结膜囊内单次给雷帕霉素纳米粒滴眼液及其一般滴眼液50μL.于滴眼后15、30、60、360和720min取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兔眼不同时间房水及角膜组织中雷帕霉素浓度.结果:在用药后15~720min内实验组各时间点房水和角膜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内30~720min各时间点房水和角膜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雷帕霉素纳米粒滴眼液同一般滴眼液相比明显延长药物在眼部的停留时间,增加房水和角膜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且能够维持组织中药物浓度的平稳.

    作者:姜伟;王玉清;刘远光;宿星杰;齐艳秀;张剑;曹丽辉;王冬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NGF对神经干细胞内Mash1表达的影响

    目的:以Mash1为切入点,深入研究NGF反应性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传至第三代的神经干细胞,在含不同浓度NGF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培养基中进行分化诱导,采用RT-PCR法测定诱导后Mash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各实验组均有Mash1的表达,其中空白对照组表达少,以NGF 100mg/L组表达量高.结论:NGF能够促进NSCs内Mash1的表达.

    作者:王克健;孙光涛;黄昕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F-κB及TNF-α的变化及益生菌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中NF-xB和TNF-α的表达情况.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益生菌组、联合治疗组.同时正常组用0.9%生理盐水灌肠,其余四组用5%的乙酸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的模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中NF-xB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美沙拉嗪组及益生菌组NF-xB及TNF-α的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NF-xB及TNF-α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美沙拉嗪组及益生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益生菌及美沙拉嗪均有抑制NF-xB及TNF-α的活性达到抗炎治疗的作用,而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作者:颜玉;郑强;姜威;鲍秀琦;任秀英;罗兰;遇常红;薛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

    甲状腺肿是指非肿瘤性的甲状腺持续性增大,主要由缺碘引起.根据患者是否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可以将它分为非毒性和毒性两大类[1.2].非毒性甲状腺肿又称无功能性甲状腺肿.根据其发展过程和形态学改变,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期是弥漫性滤泡上皮增生阶段(非毒性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二期是滤泡内大量类胶质储积阶段(非毒性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三期是结节阶段(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3~5].我院于2012年5月28日和2012年5月31日分别手术2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属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结节巨大,现临床实属罕见.

    作者:张天慧;杜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将60例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给予舒适护理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徐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在药剂学课程中的应用

    药剂学作为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在药剂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授课,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即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于莲;孙维彤;苏瑾;张宇;焦淑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规范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9~2009-03我院收治11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118例均行双侧全甲状腺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无住院期间死亡,喉返神经损伤2例(1.69%);喉上神经损伤1例(0.84%),甲状旁腺损伤3例(2.54%);术后出血2例(1.69%),食管损伤1倒(0.84%);气管损伤1例(0.84%).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行规范化手术,全甲状腺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孟凡石;魏微微;刘程伟;张雪松;王树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方法:82例经CT和MRI诊断的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予以切除,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切67例,大部切除13例,其中2例巨大腺瘤二期经额下手术.术后3例出现脑脊液漏,一过性尿崩14例,蝶窦感染3例,嗅觉丧失1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结论:内镜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并发症不但与肿瘤本身的特点有关,而且与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和特殊手术器械有关.详细的术前评估及精细的术中操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维晔;王富元;李爱民;马逵;李宁;刘希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D40L水平的影响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两周前后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的浓度及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对CD40L浓度的变化以及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实验组A和B组即口服瑞舒伐他汀10mL/qd和20mL/qd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D40L两周前后的浓度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清CD40L水平显著增高;实验组B组与A组用药前后CD40L水平均显著性下降,用药后B组较A组CD40L水平下降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D40L水平,并呈剂量依赖.

    作者:张兴丽;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颈LEEP活检与点状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LEEP活检与宫颈点状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再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分析两者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点状活检病理:宫颈炎16例,hpv感染10例,CIN Ⅰ级17例,CINⅡ级30例,CINⅢ级1 2例;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hpv感染6例,CIN Ⅰ级28例,CINⅡ级29例,CINⅢ级21例,原位癌1例.其中36例病理级别符合,7例病理级别下降,42例病理级别上升.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可能遗漏的缺陷,且有治疗作用.

    作者:朱向宇;徐爱娣;赵文霞;史红;顾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丙二醛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54只,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置于24h、48h、72h处死.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盐水对照组MDA水平高、细胞凋亡指数高,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MDA水平低、细胞凋亡指数低,同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抑制丙二醛水平增加及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秋月;陈国萍;韩钢;米延;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80例过敏性鼻炎特异性脱敏疗效分析

    目的: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疗效观察、分析.方法:对2010-05~2012-05 180例过敏性鼻炎的血清中特异性IgE检测(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德国Mediwiss免疫印迹方法).结果:尘螨阳性率高(85.5%),依次是屋尘(78.8%),蒿草(69.4%),矮豚草(53.3%),葎草(33.8%),春季花粉(36.1%),真菌(23.3%),海鲜(30.5%)对连续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半年以上的180例分析,显效58例,有效1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2%,尘螨等8种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为本地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结论:对过敏性鼻炎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的对因治疗,也是唯一能根治的疗法.

    作者:刘春威;孙晓鹏;刘伟;崔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叶酸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治疗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动脉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动脉硬化仪检测,测得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两组均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及正规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片5mg 1次/天.随访3个月后测得二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baPWV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叶酸治疗3个月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baPWV值较前明显减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叶酸干预治疗,可明显减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孙俐俐;王丽娜;张晓艳;段丽敏;孙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于硬膜外注入小剂量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病人胆囊切除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选择40例胆囊结石择期实施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病人,分超前镇痛组(实验组20例)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气管内全麻,术中丙泊酚,瑞芬,阿曲库胺维持麻醉,于术前1h、术后1h、术后24h、术后72h四个时间点分别记录SPO2,MAP、VAS评分和自控泵使用状况和患者应用泵后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术后24h两组静止和活动时Ⅱ组VAS评分较Ⅰ组低,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CEA使用情况:通过实验可见第一次按压自控硬膜外镇痛泵的时间Ⅱ组较Ⅰ组略延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按压自控硬膜外镇痛泵次数Ⅱ组较Ⅰ组略少,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自控硬膜外镇痛泵镇痛药的用量Ⅱ组较Ⅰ组明显减少,且Ⅱ组较Ⅰ组地佐辛术后72h用量有极大差别(P<0.01).结论:硬膜外腔地佐辛超前镇痛可减弱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麻醉镇痛药的使用量.

    作者:左会明;王东伟;马传亮;赵旭光;韩忠宇;陈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抑郁心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观察护理干预对青年卒中患者的抑郁心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给予96例青年脑卒中伴抑郁症患者急性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组及常规治疗组的抑郁心理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抑郁心理,并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护理干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蕴博;周英;刘玉荣;刘国辉;隋佳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