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长林;王伟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按有无脂肪肝分组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脂肪肝组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高于无脂肪肝组,脂肪肝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更明显,出现糖尿病年龄较低.结论: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患病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秋梅;张喆;李金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贵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将245例645颗牙分成两组.实验组328颗牙用贵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对照组317颗牙以镍铬合金烤瓷冠桥修复.在两组修复体完成时和修复体使用36个月后检查修复体的颜色、边缘适合性、颈缘变色、牙龈健康状况、瓷损坏,将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贵金属烤瓷修复体的色彩效果、颈缘适合性、颈缘变色、牙龈健康状况均优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x2检验,P<0.05).结论:贵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和生物学适应性以及满意的色泽,优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
作者:王少萍;靳松;王时光;刘泽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突变减毒志贺样毒素Ⅰ(Stx1)的CHO细胞株.方法:用脂质体介导将突变减毒Stx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tx1D10、pcDNA3.1-Stx1D100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G418筛选抗性克隆,PCR、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阳性细胞株,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表达突变减毒Stx1的CHO细胞株.检测阳性细胞株的培养上清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使用Stx1 B亚基抗体对该作用进行阻断.结果:经2次克隆化获得稳定表达突变减毒Stx1的基因工程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和SKOV3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证实该细胞株可以分泌突变减毒Stx1,该毒素对SKOV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可以被Stx1 B亚基抗体阻断.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分泌性表达突变减毒Stx1的CHO细胞株,命名为CHO/Stx1D10和CHO/Stx1D100.证实Stx1的天然信号肽可以被真核细胞识别从而使其被真核细胞分泌性表达.
作者:魏枫;任秀宝;于津浦;蒋华蔚;付晓达;郝希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肾移植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肾移植患者发生泌尿系肿瘤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2~5倍[1].我院2001年至今共收治了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上皮癌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明;刘谦;徐子强;赵英奇;周文辉;马洪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津白Ⅱ小鼠自发乳腺癌病理相关特征.方法:从2005年3月~2006年10月共收集津白Ⅱ自发乳腺癌小鼠59只,记录其发瘤时间、生产次数、发瘤部位、发瘤数目,并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性质.结果:59只津白Ⅱ自发乳腺癌小鼠的发瘤时间平均为330d,生产次数平均为2.7次,肿物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左下腹、左前胸、右前胸、右下腹及颈背部.有12只小鼠的肿物是多发的,其余均为单发,经病理证实其多为乳腺腺癌.结论:津白Ⅱ小鼠经过长期的连续传代后其自发乳腺癌的特征与以前的报道有所差异.
作者:朱悦;张诗武;贾兴红;刘凤勇;李岩;王欣;孙保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绵马贯众中活性成分间苯三酚衍生物类化合物.方法:采用缓冲硅胶层析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绵马贯众根茎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到9个间苯三酚衍生物类化合物,现报道已鉴定的前3个化合物.分别为白绵马素AA(Ⅰ),白绵马素AP(Ⅱ),白绵马素PP(Ⅲ).结论: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单体,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碳氢NMR数据、化合物Ⅰ的碳谱数据,并利用多种2DNMR技术对这3个化合物的NMR数据进行了归属.
作者:齐峰;王娥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以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45 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线性范围均为2.5~25μg/ml(r=0.999),平均回收率均约为98%,RSD均小于2%(n=5).结论:为白斑颗粒中药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供了准确、灵敏的方法.
作者:黄志军;王学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异氟烷和地氟烷对维库溴铵连续静脉输注速率的影响.方法:2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9例):(1)地氟烷组(D组).(2)异氟烷组(I组).(3)异丙酚组(P组).术中分别采用1.3MAC的异氟烷、地氟烷吸入麻醉和异丙酚6 mg/(kg·h)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各组维库溴铵连续静脉输注,使第一串肌颤值(T1)保持在8%~12%,调整并记录维库溴铵连续静脉输注的速率.结果:I组、D组维库溴铵输注速率较P组明显降低,分别减少了36.9%(P<0.01)和20.6%(P<0.05),而且此效应在吸入麻醉气体30min后随吸入异氟烷及地氟烷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D组与I组无差异(P>0.05).结论:异氟烷、地氟烷可减少维库溴铵连续静脉输注的速率,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作者:王琛;李清;王国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是指只针对一个抗原表位的结构与各种特性完全相同的高纯度抗体.
作者:李越;李晓眠;李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临床罕见,容易漏诊、误诊.该症处理不当可能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对预后有较大影响.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子强;马洪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技术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额叶的代谢变化及意义.方法:PD患者20例和正常对照20例行1H MRS检查,测定双侧额叶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复合物(NAA/Cho)和胆碱复合物/肌酸(Cho/Cr)比值.结果:H&Y分级≥3级的重症PD患者症状严重侧肢体的对侧额叶NAA/Cr比值显著低于症状轻组和对照组(P< 0.05).结论:重症PD患者额叶NAA/Cr比值低于轻症PD及对照组,这有助于PD的病情预测.
作者:邢永红;张本恕;张云亭;安中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肝脏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或继发性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分布复杂,血窦多,止血困难,手术出血常较多.
作者:宋振国;李锦城;王婉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将73名40岁以上新诊断的T2DM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0~59岁(中年组)39例,60岁以上(老年组)34例.分别测量体质指数(BMI)、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分泌曲线、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观察指标为OGTT各点血糖和胰岛素,根据血糖和胰岛素计算HOMA-IR、△Ins30/△Glu30、HOMA-IS、AUC-Ins、AUC-Glu等.结果: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与中年T2DM患者相比HOMA-IR、△Ins30/△Glu30、HOMA-IS、AUC-INS、AUC-GLU均无明显差异.老年组OGTT2~3 h血糖高于中年组同点血糖(P<0.05).结论:新诊断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早期分泌缺陷方面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郭剑超;赵洪刚;张遵城;李小东;郑少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筋膜缝合技术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170例腹部正中切口,以0#ETHICON普迪思圈套可吸收缝线,将腹膜与腹白线作单层连续缝合95例,丝线分层缝合病例7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单层缝合:术中无腹膜撕裂现象,无伤口裂开、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伤口局部皮下积液、感染5例(5.3%);分层缝合组:术中腹膜撕裂10例(13.3%),切口裂开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伤口皮下液化、感染8例(10.7%).结论:使用延时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腹白线技术简便、省时易掌握,并发症少.
作者:王金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原发性肛周黏液腺癌是比较罕见的低恶性度肿瘤,生长缓慢,多以长期慢性肛瘘或多发脓肿为表现,易被误诊.国内外文献有少数病例报告.本人收集我院自1991~2005年收治4例病人,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刘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小肠动力改变与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TZ-糖尿病组、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造模后16周处死.测定大鼠肠动力,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形态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组和胰岛素组大鼠肠动力均明显减弱(P均<0.05);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元数目均显著减少(P均<0.01),氮能神经元数量均有减少的趋势(P均>0.05).胰岛素组肠动力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但肠神经元计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Z-糖尿病大鼠肠动力减弱与肠道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损伤有关,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的进展.
作者:侯宁宁;王朝迅;雒瑢;贾红蔚;邱明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分泌,当心衰时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合成释放增加.目前对心功能的评估临床缺乏生物化学量化的指标,本文通过不同心功能状态脑钠肽的测定,分析BNP水平对心功能的评估及心衰严重程度的作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作用.方法:对大承气冲剂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于术前、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2、3天行胃电图检查.于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2、3天行胃肠道压力测定.结果:手术当日治疗组胃电图正常波高于对照组,低频波和高频波低于对照组.术后第2、3天治疗组胃电图波幅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正蠕动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逆蠕动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2天,对照组十二指肠上段移动性运动复合波收缩幅度高于治疗组.结论:大承气冲剂可以通过调节胃肠道恢复的同步加速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作者:王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发生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将已确诊为T2DM的96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CHD分为两组,其中单纯T2DM组51例,T2DM并发CHD组45例.了解并检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FBG、P2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HDL-C、LDL-C、V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24 h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S-CRP),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两组在HbA1C、FBG、TG、TC、HDL-C、FINS、UMA,PINS、FIB、S-CRP SBP、DBP、U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病程、BMI、P2BG、LDL-C、HOMA-IR、P2BG/FBG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BMI、P2BG、波动性高血糖等与冠心病发生成明显相关性.
作者:倪长林;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肝脏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的改变,探讨罗格列酮防治继发性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油酸经胰胆管插管灌注的方法诱导CP,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以罗格列酮治疗7 d,Westernblots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细胞IR和IRS-1表达的改变.结果:模型组IR和IRS-1表达较对照组都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IR和IRS-1表达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上调(P<0.05).结论: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可能参与了CP继发胰源性糖尿病机制;罗格列酮在防治继发性胰源性糖尿病动物模型方面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梁泉;薛承锐;费乃昕;王欢;刘恒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