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是指只针对一个抗原表位的结构与各种特性完全相同的高纯度抗体.
作者:李越;李晓眠;李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或代谢综合征分成4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对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M+MS)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空腹血浆胰岛素、HOMA指数均高于未合并组(DM-MS).糖尿病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N+MS)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DN-MS).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病程、吸烟、收缩压、BMI、GHbA1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OMA指数.结论: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大多数组分均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作者:管乐;郑少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肾移植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肾移植患者发生泌尿系肿瘤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2~5倍[1].我院2001年至今共收治了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上皮癌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明;刘谦;徐子强;赵英奇;周文辉;马洪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贵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将245例645颗牙分成两组.实验组328颗牙用贵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对照组317颗牙以镍铬合金烤瓷冠桥修复.在两组修复体完成时和修复体使用36个月后检查修复体的颜色、边缘适合性、颈缘变色、牙龈健康状况、瓷损坏,将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贵金属烤瓷修复体的色彩效果、颈缘适合性、颈缘变色、牙龈健康状况均优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x2检验,P<0.05).结论:贵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和生物学适应性以及满意的色泽,优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
作者:王少萍;靳松;王时光;刘泽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PGF1α)的变化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老年上肢骨折患者及老年非骨折患者各60例分为老年髋部骨折组(A组)、非骨折组(B组)和老年上肢骨折组(C组),3组患者分别于入院24h后、1周、2周、3周、4周后采取静脉血监测TXB2和6-k-PGF1α水平.结果:A组TXB2水平与B组比较增高,A组内比较1周后TXB2水平较24 h后增高,两周达高峰,至第4周其水平下降;B组和C组比较TXB2水平无明显变化.A组6-k-PGF1α水平与B组比较在入院24 h后没有明显变化,1周后其水平下降,且持续到第4周仍较低;A组内比较1周后其水平下降,2周后下降明显至第4周有所升高.B组和C组比较6-k-PGF1α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TXB2水平增高而6-K-PGF1α水平降低,二者比例失衡,此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心脑血管应激反应的发生均有影响.
作者:陈妍;杨燕;齐宝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技术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额叶的代谢变化及意义.方法:PD患者20例和正常对照20例行1H MRS检查,测定双侧额叶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复合物(NAA/Cho)和胆碱复合物/肌酸(Cho/Cr)比值.结果:H&Y分级≥3级的重症PD患者症状严重侧肢体的对侧额叶NAA/Cr比值显著低于症状轻组和对照组(P< 0.05).结论:重症PD患者额叶NAA/Cr比值低于轻症PD及对照组,这有助于PD的病情预测.
作者:邢永红;张本恕;张云亭;安中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发生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将已确诊为T2DM的96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CHD分为两组,其中单纯T2DM组51例,T2DM并发CHD组45例.了解并检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FBG、P2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HDL-C、LDL-C、V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24 h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S-CRP),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两组在HbA1C、FBG、TG、TC、HDL-C、FINS、UMA,PINS、FIB、S-CRP SBP、DBP、U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病程、BMI、P2BG、LDL-C、HOMA-IR、P2BG/FBG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BMI、P2BG、波动性高血糖等与冠心病发生成明显相关性.
作者:倪长林;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肝脏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或继发性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分布复杂,血窦多,止血困难,手术出血常较多.
作者:宋振国;李锦城;王婉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原发性肛周黏液腺癌是比较罕见的低恶性度肿瘤,生长缓慢,多以长期慢性肛瘘或多发脓肿为表现,易被误诊.国内外文献有少数病例报告.本人收集我院自1991~2005年收治4例病人,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刘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临床罕见,容易漏诊、误诊.该症处理不当可能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对预后有较大影响.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子强;马洪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2月对56例经MRI检查及椎间盘造影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02个椎间隙,采用德国BIOTEC公司半导体激光仪治疗,激光功率12 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 s,间隔1 s,照射能量600~1 000 J.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60 min,平均30 min.56例随访1~26个月,平均10个月,49例有效(术后VAS评分改善≥3分41例,≥2分8例),7例无效,有效率87.5%(49/56).结论: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微创.
作者:刘林;夏群;董立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以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45 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线性范围均为2.5~25μg/ml(r=0.999),平均回收率均约为98%,RSD均小于2%(n=5).结论:为白斑颗粒中药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供了准确、灵敏的方法.
作者:黄志军;王学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甲状腺是哺乳动物的重要内分泌器官之一,其稳态受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物质的调控.
作者:董金茹;阎玉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手术特点及术后疗效.方法:自1973~2002年16例肘关节结核患者行肘关节叉状成形术,获得随访9例9肘,手术时平均年龄(43.22±8.90)岁(33~56岁),手术指征为严重疼痛、关节僵硬、畸形或窦道,术后均使用抗结核药1年,随访(9.22±3.27)年(4~13年).以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5肘无疼痛,4肘轻度疼痛,平均屈伸活动范围90度.HSS评分:术前(22.22±6.18)分,术后(84.67±7.73)分,其中优3肘,良4肘,可2肘.结论: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凯晶;李晓辉;于建华;宋立明;高志国;张铁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后患者激素替代治疗(HRT)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例Ⅰ期Ⅰ级子宫内膜癌手术后要求缓解围绝经期症状的患者进行HRT.行HRT前建立随诊病历,记录症状,做全面体检和检验.根据个人情况,给予雌孕激素制剂,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和检验随诊.结果:20例患者经HRT后,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未见子宫内膜癌复发,也无乳腺肿瘤生长.结论:Ⅰ期Ⅰ级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可以谨慎使用HRT.
作者:陈铁福;孙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绵马贯众中活性成分间苯三酚衍生物类化合物.方法:采用缓冲硅胶层析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绵马贯众根茎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到9个间苯三酚衍生物类化合物,现报道已鉴定的前3个化合物.分别为白绵马素AA(Ⅰ),白绵马素AP(Ⅱ),白绵马素PP(Ⅲ).结论: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单体,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首次报道了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碳氢NMR数据、化合物Ⅰ的碳谱数据,并利用多种2DNMR技术对这3个化合物的NMR数据进行了归属.
作者:齐峰;王娥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外周血中血管生长抑素(A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取58例孕妇外周血,其中正常妊娠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7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1例.ELISA方法检测血清AS、VEGF的浓度.结果:①子痫前期组A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②子痫前期组VEGF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③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之间AS、VEGF水平差别均没有显著性(P>0.05).④在子痫前期患者中AS与VEGF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呈显著负相关(r=-0.560,P<0.05;r=-0.572,P<0.05).结论:AS和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有显著变化,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增彦;齐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内外常采用PCR扩增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进行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
作者:史云芳;张秀玲;李岩;张颖;岳天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对根尖诱导成形的作用.方法:选年轻恒牙68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充填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于术后3、6个月和1年观察两种糊剂对根尖诱导的作用.结果: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对根尖形成的诱导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可促进根尖孔钙化封闭,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秦宗长;李桂红;付雨环;邹慧儒;杨凤昆;靳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达克宁栓联合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2种不同用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甲组:达克宁栓(1.2g/枚)睡前阴道内放置,1周后重复1次,同时口服氟康唑胶囊150mg,1次/周,连服4周;乙组:达克宁栓(1.2 g/枚)用药方法同甲组,同时口服氟康唑胶囊150mg,1次/d,连服4 d.结果:治疗开始后第5周,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开始后第7周、9周甲组疗效优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可采用达克宁栓联合氟康唑,并可将氟康唑用药间隔期延长,可显著提高远期临床有效率,防止复发.
作者:郭敏;李洪瑞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