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氧合酶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张姝翌;王邦茂;谭华;方维丽;刘文天

关键词:环氧合酶, 结肠黏膜, 结肠腺瘤性息肉, 结肠癌
摘要: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在结肠黏膜、结肠腺瘤性息肉以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COX-2与结肠癌和结肠腺瘤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续贯选择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30例,结肠癌患者30例,以正常结肠黏膜3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COX-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05)和结肠息肉组(P<0.05),结肠癌组COX-2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1)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组(P<0.05),结肠腺瘤性息肉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5).结论:COX-2表达增高可能与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明确中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CS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CS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CS使MCF-7细胞发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出现了凋亡峰,且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细胞NDA裂解成180~200 bp及其倍数的片段,电泳得到特有的梯形条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Bcl-2表达逐渐减弱,Bax表达逐渐增强.结论:CS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为CS的抗肿瘤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CS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基因表达而诱导凋亡.

    作者:刘东颖;谢广茹;史玉荣;牛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孕周死胎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我国广大城镇围产期保健工作已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管理系统,住院分娩率及产科质量和技术不断提高,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从而使死胎在围生儿死亡率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增高.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Caroli病合并双肾多发囊肿1例报道

    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1958年由法国学者Jaequc Caroli首先详细描述.本病是一种少见病,发病率仅占所有肝脏疾病的0.05%[1].本文报道1例.

    作者:李姝;王邦茂;张洁;方维丽;吕宗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诱导根尖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对根尖诱导成形的作用.方法:选年轻恒牙68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充填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于术后3、6个月和1年观察两种糊剂对根尖诱导的作用.结果: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对根尖形成的诱导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羟基磷灰石抗菌糊剂可促进根尖孔钙化封闭,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秦宗长;李桂红;付雨环;邹慧儒;杨凤昆;靳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低中心静脉压对肝肿瘤切除术出血量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肝脏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或继发性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分布复杂,血窦多,止血困难,手术出血常较多.

    作者:宋振国;李锦城;王婉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承气冲剂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作用.方法:对大承气冲剂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于术前、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2、3天行胃电图检查.于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2、3天行胃肠道压力测定.结果:手术当日治疗组胃电图正常波高于对照组,低频波和高频波低于对照组.术后第2、3天治疗组胃电图波幅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正蠕动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逆蠕动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2天,对照组十二指肠上段移动性运动复合波收缩幅度高于治疗组.结论:大承气冲剂可以通过调节胃肠道恢复的同步加速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作者:王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囊肿

    肝囊肿是肝脏内常见的良性疾病,以往治疗方法均以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为主.随着介入性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对肝囊肿的治疗临床上更多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

    作者:经翔;丁建民;赵新民;高磊;王毅军;聂福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以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45 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白斑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线性范围均为2.5~25μg/ml(r=0.999),平均回收率均约为98%,RSD均小于2%(n=5).结论:为白斑颗粒中药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供了准确、灵敏的方法.

    作者:黄志军;王学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角开(牙合)青少年的咬肌肌电研究

    目的:研究高角开(牙合)青少年咬肌在息止、紧咬、吞咽和咀嚼运动中的肌电活动特征.方法:应用肌电图仪测量20例高角开(牙合)青少年在上述状态下咬肌的肌电活动,并以同年龄段的20例均角正常覆(牙合)青少年作为对照.结果:在大紧咬和吞咽时,高角开(牙合)组的咬肌肌电活动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且咬肌咀嚼周期总时程延长(P<0.01),闭口相至食物粉碎相咬肌活动减弱(P<0.01),出现较多的异常停顿.结论:不同下颌运动状态下,高角开(牙合)青少年与均角正常覆(牙合)青少年的咬肌肌电特征存在差异;提示颅面高角及开(牙合)对咬肌活动和功能有影响.

    作者:王悦;王雨生;李洪发;李锦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钠肽对心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

    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分泌,当心衰时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合成释放增加.目前对心功能的评估临床缺乏生物化学量化的指标,本文通过不同心功能状态脑钠肽的测定,分析BNP水平对心功能的评估及心衰严重程度的作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PGF1α)的变化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老年上肢骨折患者及老年非骨折患者各60例分为老年髋部骨折组(A组)、非骨折组(B组)和老年上肢骨折组(C组),3组患者分别于入院24h后、1周、2周、3周、4周后采取静脉血监测TXB2和6-k-PGF1α水平.结果:A组TXB2水平与B组比较增高,A组内比较1周后TXB2水平较24 h后增高,两周达高峰,至第4周其水平下降;B组和C组比较TXB2水平无明显变化.A组6-k-PGF1α水平与B组比较在入院24 h后没有明显变化,1周后其水平下降,且持续到第4周仍较低;A组内比较1周后其水平下降,2周后下降明显至第4周有所升高.B组和C组比较6-k-PGF1α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TXB2水平增高而6-K-PGF1α水平降低,二者比例失衡,此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心脑血管应激反应的发生均有影响.

    作者:陈妍;杨燕;齐宝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STZ-糖尿病大鼠小肠动力与肠神经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小肠动力改变与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TZ-糖尿病组、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造模后16周处死.测定大鼠肠动力,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元的形态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组和胰岛素组大鼠肠动力均明显减弱(P均<0.05);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元数目均显著减少(P均<0.01),氮能神经元数量均有减少的趋势(P均>0.05).胰岛素组肠动力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但肠神经元计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Z-糖尿病大鼠肠动力减弱与肠道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损伤有关,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的进展.

    作者:侯宁宁;王朝迅;雒瑢;贾红蔚;邱明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上皮癌(附8例报道)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肾移植术后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肾移植患者发生泌尿系肿瘤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2~5倍[1].我院2001年至今共收治了肾移植术后发生尿路上皮癌患者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明;刘谦;徐子强;赵英奇;周文辉;马洪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12月对56例经MRI检查及椎间盘造影确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02个椎间隙,采用德国BIOTEC公司半导体激光仪治疗,激光功率12 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 s,间隔1 s,照射能量600~1 000 J.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60 min,平均30 min.56例随访1~26个月,平均10个月,49例有效(术后VAS评分改善≥3分41例,≥2分8例),7例无效,有效率87.5%(49/56).结论: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微创.

    作者:刘林;夏群;董立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管生长抑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目的:检测外周血中血管生长抑素(A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取58例孕妇外周血,其中正常妊娠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7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1例.ELISA方法检测血清AS、VEGF的浓度.结果:①子痫前期组A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②子痫前期组VEGF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③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之间AS、VEGF水平差别均没有显著性(P>0.05).④在子痫前期患者中AS与VEGF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呈显著负相关(r=-0.560,P<0.05;r=-0.572,P<0.05).结论:AS和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有显著变化,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增彦;齐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贵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贵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将245例645颗牙分成两组.实验组328颗牙用贵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对照组317颗牙以镍铬合金烤瓷冠桥修复.在两组修复体完成时和修复体使用36个月后检查修复体的颜色、边缘适合性、颈缘变色、牙龈健康状况、瓷损坏,将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贵金属烤瓷修复体的色彩效果、颈缘适合性、颈缘变色、牙龈健康状况均优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x2检验,P<0.05).结论:贵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和生物学适应性以及满意的色泽,优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

    作者:王少萍;靳松;王时光;刘泽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单层连续缝合与分层间断缝合关闭腹正中切口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筋膜缝合技术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170例腹部正中切口,以0#ETHICON普迪思圈套可吸收缝线,将腹膜与腹白线作单层连续缝合95例,丝线分层缝合病例7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单层缝合:术中无腹膜撕裂现象,无伤口裂开、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伤口局部皮下积液、感染5例(5.3%);分层缝合组:术中腹膜撕裂10例(13.3%),切口裂开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伤口皮下液化、感染8例(10.7%).结论:使用延时吸收缝线连续全层缝合腹白线技术简便、省时易掌握,并发症少.

    作者:王金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佳方案.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创伤后卧床患者(2005年3月~2006年10月)120例,分为3个治疗组,分别为连续应用低分子肝素1周、2周和3周,0.6 ml,每日1次,之后改为隔日1次.观察预防DVT的有效率及出现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第1组总有效率为62.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第2组总有效率为92.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第3组总有效率为9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组差异有显著性(有效率x2=16.80,P<0.005;副反应x2=10.20,P<0.01),第2、3组临床疗效优于第1组,而第1组的副反应低于第3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DVT临床效果好,但应掌握好方法,做到既有效,又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扬;王玉甫;齐宝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86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分析

    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头颈部以颈动脉体瘤多,偶可发生于迷走神经体、眼眶睫状体、鼻腔鼻窦、喉、气管等处.

    作者: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手术特点及术后疗效.方法:自1973~2002年16例肘关节结核患者行肘关节叉状成形术,获得随访9例9肘,手术时平均年龄(43.22±8.90)岁(33~56岁),手术指征为严重疼痛、关节僵硬、畸形或窦道,术后均使用抗结核药1年,随访(9.22±3.27)年(4~13年).以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5肘无疼痛,4肘轻度疼痛,平均屈伸活动范围90度.HSS评分:术前(22.22±6.18)分,术后(84.67±7.73)分,其中优3肘,良4肘,可2肘.结论: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凯晶;李晓辉;于建华;宋立明;高志国;张铁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