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梅毒患者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中的应用

马金丽;马珍;王凤荣

关键词:舒适护理, 苄星青霉素, 疼痛, 满意度
摘要: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苄星青霉素价格低廉,效果显著,成为临床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苄星青霉素稀释后为一种混悬液,药液溶解后易凝固需快速注射,患者常因疼痛难忍而畏惧注射.本文对门诊62例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梅毒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门诊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医疗纠纷也成为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病人就医的第一站,门诊病人存在流量大、就诊时间相对集中、涉及科室多、排队等候时间长等特点,患者对门诊医疗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不仅是解除病痛,还要有满意的配套服务[1],而医护人员不足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这势必给医疗纠纷增加了机会.大部分医疗纠纷并非由医疗事故所造成,而是与病人的期望值过高、医患沟通不良、社会舆论的导向、医疗费用高等使医患矛盾不断加深.控制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标准之一.

    作者:马珍;马金丽;于凤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沃辛瘤63例临床分析

    沃辛瘤(Warthin tumor)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或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好发于腮腺,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居第二位.我们总结了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1999~2009年10年间收治的沃辛瘤63例进行临床分析,均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进行治疗沃辛瘤,疗效满意.腮腺区域性切术是对腮腺肿瘤及肿瘤周围部分正常腺体切除,并保留腮腺导管的完整性,使术后剩余腺体组织的形态与功能得到了尽可能的保留和恢复[1],所以避免腺体组织的萎缩及功能丧失,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临床观察该术式治疗的腮腺后下部沃辛瘤,经1~10年随访,均未见复发.

    作者:姜炳华;曹香林;李善昌;房殿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的护理

    骨性下颌前突一般是由于遗传和发育因素造成的下颌骨发育过度畸形,它不但影响咀嚼功能而且造成容貌畸形,常常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痛苦,从而导致患者心理功能障碍[1,2].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是常用的较为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的手术式,能在较短的时间矫治反颌畸形,改善面容和咀嚼功能.我院颌面外科于2008-07~2009-09对8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矫治牙颌面畸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铁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骨金散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复制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探讨中药骨金散对去卵巢雌性大鼠雌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切除部分脂肪.大鼠去势后1个月,将去势组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骨金散组,雌激素组每日灌服己烯雌酚0.05mg/kg,骨金散组按1.8g/kg剂量灌服骨金散,其余各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2个月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雌激素(E2)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离体左右肢股骨、胫骨骨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明显升高(P<0.01),骨密度降低和E2水平显著下降(P<0.01),骨金散组体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骨密度、E2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增加去势大鼠BMD、血清E2水平,提示这一作用是骨金散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

    作者:李菲;赵锦程;郭玉琴;韩玉泽;侯丽然;李怀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甘露醇输注中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甘露醇药物输注中的应用,并对其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0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126例PICC输注甘露醇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并与同期普通静脉穿刺术输注甘露醇的134例患者进行并发症的对比分析.结果:本组PICC追踪病例中,发生渗血和局部血肿4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脱出1例;而普通静脉穿刺患者发生渗血和局部血肿9例、静脉炎25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ICC可能会发生静脉炎、局部渗血和血肿、静脉血栓形成、导管脱出等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明显少于普通静脉穿刺.如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发生并发症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PICC仍不失为高渗液体输注提供一种良好的、无痛的、长期静脉输液方法.

    作者:邵灵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

    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传统的治疗是反复穿刺抽液,每周1~2次,以减轻症状,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易致感染、气胸等并发症.我科于2007-08~2010-05,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治疗胸腔积液32例,取代反复穿刺抽液及外科传统胸腔闭式引流[1],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邹雅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肝病相关性研究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是腺苷蛋氨酸的稳定盐形式,它在体内转甲基和转硫基的生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肝脏疾病时,其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和磷脂甲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下降[1],转甲基和转硫基途径发生障碍,引起胆汁分泌障碍和肝脏损伤.补充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以预防或逆转膜脂质结构异常,使肝细胞中低下的ATP酶活性恢复,促进胆汁分泌、流动;它还可以促进内源性解毒物质的生成,可对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世界各地已应用多年,据报道对慢性肝病有良好疗效,作者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肝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艾迎春;李红;石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腺颗粒细胞瘤1例

    乳腺颗粒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肿瘤,本瘤的生物学行为一般是良性的,但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现将我院2009年收治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乳腺颗粒细胞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梅;王彩霞;聂美楠;吕淑慧;王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与S100b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基底动脉中S100b基因表达的情况,探讨S100b与SAH后血管痉挛(CVS)的相关性.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将模型组大鼠断尾取血0.3mL经环枕膜注入枕大池,假手术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3d后断髓处死取基底动脉,通过HE染色观察基底动脉的病理变化;采用RT-PC法检测S100b mRNA表达量,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染色法测定S100b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基底动脉的管腔明显变小,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无明显改变; S100b在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都有少量表达,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基底动脉中S100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100b基因表达显著增高,并且和血管痉挛的发生成正相关.

    作者:谷志龙;杨福义;杨卫东;张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05~2009年大庆市高中入学新生HBsAg、HBsAb、ALT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大庆市区高中入学新生血液中HBsAg、HBsAb、ALT状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用ALT试剂监测ALT.结果:HBsAg阳性率为2.39%,HBsAb阳性率为53.7%;ALT异常率为2.36%,其中乙型肝炎仅占12.23%.结论:大庆市区高中新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HBsAb阳性率高于全国水平;乙肝病毒感染不是引起学生ALT异常的主要因素.

    作者:于德军;张兴华;陈景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例静脉采血发生晕厥反应的护理对策

    晕厥[1]是由一过性脑出血、缺氧,所致的短暂性意识障碍,并因姿势性肌张力丧失而倒地.发作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出冷汗、脉细弱、血压下降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则需要应急处理.现将3例静脉采血时发生晕厥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国君;张桂琴;李真玉;李再荣;李永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母体血浆游离HLCS基因用于无创伤性产前诊断DS的研究

    唐氏综合征,又名21三体或先天愚型,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有三种分型:游离型、异位型和嵌合型.三种分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样,但是通常都表现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不育、身材矮小、颈椎脆弱、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器官畸形.DS患儿的出生为患者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强大精神压力.

    作者:王凤双;王淑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医患沟通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导诊疗患者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1].医患沟通能力是医生职业特性的一部分应从医学生的培养抓起以助于医学生学会并掌握沟通的技巧.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医学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刘明远;杨光远;赵锦程;孔繁和;卢春凤;朱秋双;白雪;杨玉;李怀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效果与分析

    医院是为患者诊断、治疗疾病的场所,有患者就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环境微生物的含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是防控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2008-01~2010-12对我院22个重点科室、36个普通科室进行环境微生物监测,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振环;崔红;李宏;郭丽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负压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分析

    目的:探讨负压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在CT定位下钻孔置管入血肿腔,采用不同大小压力抽吸血肿,抽吸压力为40~65kPa,平均抽吸压力52.5kPa.抽吸血肿量为20~60mL,平均抽吸量40mL.结果:本组病例中恢复良好者23例(46%),中残19例(38%),重残8例(16%).结论:在CT定位下对高血压脑出血行负压抽吸治疗具有简单、易行、方便、微创之特点,疗效较好,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郎洪刚;吴秋涛;赵丁丁;陈弼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R)-叔丁基-4-甲氧基(甲基)氨基甲酸酯-2,2-二甲基(噁)唑-3-羧酸酯的合成研究

    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造成老年痴呆的主要病因,也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新发现β-分泌酶是AD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的代谢酶之一[1],所以β-分泌酶抑制剂的研究也成为了当今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初的肽类抑制剂,到分子的肽性大大降低的拟肽类抑制剂,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拟肽类抑制剂的药动学性质较肽类抑制剂普遍有所提高,很多拟抑制剂都显示了较好的细胞活性[2~5].

    作者:范宝俭;缪月英;刘凤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股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股骨骨折在骨伤科中为大创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感染、甚至发生脂肪栓塞,病情危重,因此临床上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1~2010-08,我科共收住39例该类患者,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全面细致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敏;李学臣;杨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盲原因,在西方则成为主要致盲病.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44%~51.3%.除长期高血糖是产生糖尿病的原因外,高血压,高血脂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病理改变主要是因高血糖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之一,它的基本病理改变包括:周细胞的选择性丢失、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的形成、内皮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1].

    作者:崔翠;齐艳秀;宿星杰;曹丽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开胸体位对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测不同开胸体位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筛选出相对安全的胸部麻醉和手术体位.方法:将120例食管癌病人依左胸和右胸术式不同,随机分成右侧卧位组60例和左侧卧位组60例.在全麻术中首先检测平卧位及转成左侧位或右侧位2h内的HR,SBP,DBP和DP数据,统计学分析监测数值与手术体位的关系.结果:右侧卧位组在0~60min和60~120min时HR和DP数值较左侧卧位组均低(P<0.05),右侧卧位组HR和DP的变异率为22%和10%,左位组34%和24%(DP组P<0.05).结论:开胸手术右侧卧位比左侧卧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提示对心功较差的高龄病人,尽量选择右侧卧位术式,慎重对待长时间的左侧卧位术式,麻醉术中需密切监测HR和DP的变化.

    作者:张强华;周钢;王东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液基细胞中p53异常表达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液基细胞(LCT)中p53异常表达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p53基因在41例宫颈鳞状上皮癌(SCC)组和35例正常宫颈(NILM)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基因表达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的表达率为58.54%,正常组的表达率为5.71%,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液基细胞学联合p5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提高宫颈癌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作为检测宫颈癌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宇;刘君星;王琳;周丽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