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

邹雅琴

关键词:胸腔穿刺, 引流, 胸腔积液, 护理
摘要: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传统的治疗是反复穿刺抽液,每周1~2次,以减轻症状,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易致感染、气胸等并发症.我科于2007-08~2010-05,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治疗胸腔积液32例,取代反复穿刺抽液及外科传统胸腔闭式引流[1],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小儿疾病的探讨

    高压氧疗法是一种利用高气压环境吸入高浓度氧治疗疾病的方法.凡是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在除外禁忌证后均可做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的疾病遍及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烧伤科以及运动医学等各个学科,与其他方法合用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小儿疾病的高压氧舱治疗,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舱,目前大部分应用空气加压舱面罩吸氧,更加安全.

    作者:邓范艳;李旭玲;张秋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多柔比星肾病大鼠IL-18、IFN-γ及IL-4的表达及意义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inimal change nephritic syndrome,MCNS)是儿童原发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明了,多年来大部分MCNS患儿临床上以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为代表的免疫抑制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副作用.因此,在严格掌握免疫抑制治疗适应证的同时,我们应该探求新的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丽敏;张静;罗巧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甘露醇输注中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甘露醇药物输注中的应用,并对其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0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126例PICC输注甘露醇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并与同期普通静脉穿刺术输注甘露醇的134例患者进行并发症的对比分析.结果:本组PICC追踪病例中,发生渗血和局部血肿4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脱出1例;而普通静脉穿刺患者发生渗血和局部血肿9例、静脉炎25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ICC可能会发生静脉炎、局部渗血和血肿、静脉血栓形成、导管脱出等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明显少于普通静脉穿刺.如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发生并发症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PICC仍不失为高渗液体输注提供一种良好的、无痛的、长期静脉输液方法.

    作者:邵灵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多媒体技术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活跃、富有发展前景的学科,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微观的,是肉眼观察不到的,都需借助于各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本身很微小,要让学生弄清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比较困难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从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把微观世界宏观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从而优化细胞生物学教学,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2],提高了教学质量,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姜成;李春丰;吕东云;杨洪升;张卫东;张丽敏;吴恒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

    Ⅱ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DN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影响,探讨它们在DN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我们测定了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并观察了DN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后血清Visfatin、血浆AngⅡ水平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学智;邢冰;柴国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代谢组学技术在药物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

    经典的对药物等化合物的安全性评价,是通过给予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大剂量的待测化合物,观察其毒性效应特征,然后将其实验结果外推到接受小剂量相同化合物的大量人群.它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的毒理学评价过程.然而,这些评价手段还存在着许多缺点,比如实验动物和人对药物反应存在种属差异; 动物使用剂量与人体实际接触剂量的差异;动物数量有限,难以发现发生率低的毒性反应等;此外还有实验周期长及费用昂贵等问题[1].

    作者:方舟;方芳;孙长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发性胸椎管内硬膜外血肿1例

    患者,女性,4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即而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且症状逐渐加重,4h后出现下肢瘫痪症状,发病10h后入院.无外伤史及剧烈活动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7.5℃,血压140/9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神清语明,脊柱无畸形,躯干部感觉平双乳头以下减弱,平双侧髂嵴以下浅感觉消失,双上肢感觉可,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张力可,左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大腿肌力Ⅱ级,小腿肌力Ⅱ级,足背伸及趾屈肌力Ⅲ级,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下肢膝、踝反射弱,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下肢深感觉存在.

    作者:王建业;张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式教学法(CBS)是通过模拟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消化内科学在内容上涉及到大量的基础医学、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广,逻辑性强,是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案例是消化内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消化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是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我们在消化内科学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病例教学法,总结如下.

    作者:朱艳丽;刘亮;袁禧先;崔颖;杜井峰;赵金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牙科三维CT口腔临床应用比较分析

    从来我院就医患者中,抽取60例患者,分别为埋伏牙18例、种植牙12例、阻生齿14例、牙髓填充8例、牙周病8例的患者,同时进行根尖片、全景曲面断层片及牙科三维CT拍摄,对三种成像技术在口腔临床的诊断应用进行比较.

    作者:唐海波;宋立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比较三种不同器械预备塑化再治疗根管的清理能力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的关键步骤,根管的预备质量影响充填的效果,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基础.塑化再治疗往往困扰临床医生,主要问题是原充填物的去除和根管的再预备.本实验是通过不同根管预备器械和方法预备再治疗根管,比较它们的清理能力,从而为临床医生在根管预备时在器械和方法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冯瑶;董波;孔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股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股骨骨折在骨伤科中为大创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感染、甚至发生脂肪栓塞,病情危重,因此临床上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1~2010-08,我科共收住39例该类患者,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全面细致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敏;李学臣;杨蕾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何首乌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目的:研究何首乌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可能机制.方法:通过Y-迷宫观察何首乌对吗啡成瘾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影响,观察海马形态研究何首乌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结果:何首乌硫浸膏治疗组与原发性痴呆症模型组大鼠的分辨学习及记忆保持能力有显著差异,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数差异显著.结论:何首乌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学习记忆有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海马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朱秋双;任春清;包利泽;赵锦程;刘蕾;白雪;杨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老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非产ESBLs株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药品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大于4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无耐药.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敏感.结论:老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为了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需加强药物敏感性试验,从而对耐药菌的传播和流行加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斗章;李雅江;张吉生;李慧玲;孙兵;张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996~2010年国内医学现代教育技术文献的计量分析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并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医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科学评价问题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以1996~2010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医学教学中的425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其论文的增长规律、生产机构、作者分布、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阐明过去15年(1996~2010年)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学的发展状况,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文献计量资料参考.

    作者:马强;张绍军;卢爱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骨金散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复制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探讨中药骨金散对去卵巢雌性大鼠雌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切除部分脂肪.大鼠去势后1个月,将去势组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骨金散组,雌激素组每日灌服己烯雌酚0.05mg/kg,骨金散组按1.8g/kg剂量灌服骨金散,其余各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2个月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雌激素(E2)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离体左右肢股骨、胫骨骨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明显升高(P<0.01),骨密度降低和E2水平显著下降(P<0.01),骨金散组体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骨密度、E2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增加去势大鼠BMD、血清E2水平,提示这一作用是骨金散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

    作者:李菲;赵锦程;郭玉琴;韩玉泽;侯丽然;李怀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不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而且是治疗与预防疾病的辅助手段,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运用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而且还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满足了患者对该种疾病知识的迫切需求,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姜艳;李淑红;王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H-80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两种条件检测尿白细胞结果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尿干化学检测已由以往的手工方法、半自动尿干化学分析方法,发展到如今的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方法,既提高了检测质量,也提高了检测速度,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介绍一下本室H-80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在检测尿白细胞中的一点体会.

    作者:张文陆;赵德明;袁静波;辛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2例新生儿脓疱疮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32例新生儿脓疱疮进行总结.方法:对全部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发病日龄、性别、季节、临床表现、合并症,并进行血分析、血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病原菌未明确前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确定病原菌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本文病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疗程轻者8~18d,平均住院时间12d.结论:新生儿脓疱疮的感染途径为通过有皮肤感染的或带菌者,主要病变为皮肤感染,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很多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早给予有效抗生素,并积极治疗合并症,本病预后良好.但应重在预防,切断传染源是关键.

    作者:王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母体血浆游离HLCS基因用于无创伤性产前诊断DS的研究

    唐氏综合征,又名21三体或先天愚型,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有三种分型:游离型、异位型和嵌合型.三种分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样,但是通常都表现出智力低下、特殊面容、不育、身材矮小、颈椎脆弱、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器官畸形.DS患儿的出生为患者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强大精神压力.

    作者:王凤双;王淑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海人酸致痫大鼠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主穹窿蛋白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主穹窿蛋白(MVP)在难治性癫痫中的耐药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人酸(KA)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MRP1和MVP的表达,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KA组的MRP1和MVP的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KA组的MRP1和MVP的表达相似,随时间段逐渐升高,第3天、7天与第1天比较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MRP1和MVP可能与难治性癫痫的耐药有关.

    作者:王海燕;任艳霞;杜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