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胸椎管内硬膜外血肿1例

王建业;张宏伟

关键词:胸椎管, 硬膜外, 血肿
摘要:患者,女性,4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即而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且症状逐渐加重,4h后出现下肢瘫痪症状,发病10h后入院.无外伤史及剧烈活动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病史.查体:体温:37.5℃,血压140/9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神清语明,脊柱无畸形,躯干部感觉平双乳头以下减弱,平双侧髂嵴以下浅感觉消失,双上肢感觉可,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张力可,左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大腿肌力Ⅱ级,小腿肌力Ⅱ级,足背伸及趾屈肌力Ⅲ级,双上肢生理反射存在,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下肢膝、踝反射弱,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下肢深感觉存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5016人次术前患者心电图的分析

    各种手术对人体的创伤和病人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均能引起机体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增加了心脏的负荷,诱发或加重心脏机能的异常.因此,加强病人心脏机能的检测和评估,判定病人心脏是否有能力承担因手术所带来的冲击,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对确保麻醉成功、手术顺利、病人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心电图是一种迅速、简便、经济、重复性强、有效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是评估心脏机能和结构的基础性检查,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极早干预.我对2010年手术科室0~92岁患者5016人次心电图检查登记结果,进行按年龄分为5组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代淑华;葛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 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选择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CVVH治疗,实施护理干预如置换液管理、气道管理、生命体征监测、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治愈,4例死亡,11例存活者在联合CVVH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VVH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ARDS的治疗效果,护理干预措施是CVVH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宋艳玲;刘恩波;丁殊节;牛效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5-Aza-2dc通过表观修饰对Naive T细胞诱导的研究

    30多年前,研究者发现了大量具有解除特异抗原的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在1975年,这些细胞被命名为抑制细胞,即目前的Treg细胞,它可抑制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1].Treg细胞表面高表达CD25,而胞内Foxp3基因是其一个相对特异标志和功能分子,高表达Foxp3基因的Treg细胞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内环境的稳定和预防自身免疫疾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

    作者:何敏;卢思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青霉素中途过敏迟发反应1例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由于其毒性小,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特别是孕产妇病人更为普及.但是众所周知,其过敏反应较常见,特点是反应迅速,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随着青霉素的广谱应用,青霉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也逐渐增多,此现象往往被众人所忽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例青霉素中途过敏迟发型过敏反应案例,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冀艳佳;桑立珠;陈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05~2009年大庆市高中入学新生HBsAg、HBsAb、ALT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大庆市区高中入学新生血液中HBsAg、HBsAb、ALT状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用ALT试剂监测ALT.结果:HBsAg阳性率为2.39%,HBsAb阳性率为53.7%;ALT异常率为2.36%,其中乙型肝炎仅占12.23%.结论:大庆市区高中新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HBsAb阳性率高于全国水平;乙肝病毒感染不是引起学生ALT异常的主要因素.

    作者:于德军;张兴华;陈景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瘢痕术后同位素敷贴疗效实验对比研究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临床上具有不易发生退行性变化和单纯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等特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色人种瘢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种人,其发生率分别为:1/5和1/15.病理性瘢痕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成纤维细胞的密度和活性均增高.在临床上治疗病理性瘢痕通常采用单纯手术疗法或单纯放疗,但其复发率很高.

    作者:张雪松;赵宏伟;李克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多柔比星肾病大鼠IL-18、IFN-γ及IL-4的表达及意义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inimal change nephritic syndrome,MCNS)是儿童原发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甚明了,多年来大部分MCNS患儿临床上以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为代表的免疫抑制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副作用.因此,在严格掌握免疫抑制治疗适应证的同时,我们应该探求新的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丽敏;张静;罗巧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996~2010年国内医学现代教育技术文献的计量分析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并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医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科学评价问题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以1996~2010年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医学教学中的425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其论文的增长规律、生产机构、作者分布、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阐明过去15年(1996~2010年)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学的发展状况,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文献计量资料参考.

    作者:马强;张绍军;卢爱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甘露醇输注中并发症的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甘露醇药物输注中的应用,并对其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0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126例PICC输注甘露醇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并与同期普通静脉穿刺术输注甘露醇的134例患者进行并发症的对比分析.结果:本组PICC追踪病例中,发生渗血和局部血肿4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脱出1例;而普通静脉穿刺患者发生渗血和局部血肿9例、静脉炎25例、静脉血栓形成3例;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ICC可能会发生静脉炎、局部渗血和血肿、静脉血栓形成、导管脱出等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明显少于普通静脉穿刺.如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发生并发症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PICC仍不失为高渗液体输注提供一种良好的、无痛的、长期静脉输液方法.

    作者:邵灵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佳木斯市区青少年变应性鼻炎及生活质量相关问题问卷调查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鼻病之一,常因接触各种特异性过敏原而发病.本病患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1]的趋势,本文就佳木斯市四所中学高中一年级(16~17岁)学生变应性鼻炎患病状态及家长认知程度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华;夏军;李娟;詹俊杰;闫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879例离退休人员健康体检血脂水平测定和分析

    高血脂症是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等血脂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标准.长期的高血脂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相关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增长,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脂血症已经悄然蔓延于各年龄段的人群中,为了解我校离退休人员的健康情况,对我校所有离退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现对体检结果中血脂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臣;杨蕾;徐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灰树花多糖联合顺铂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细胞凋亡作为当今生物医学研究中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正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研究显示灰树花多糖可减少化学疗法的副作用.顺铂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肿瘤抑制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的表达,探讨灰树花多糖联合顺铂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吕冬霞;杜伟;范晓艳;张晓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转变口腔本科临床教学模式的初探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卫生逐渐重视起来,从口腔保健、预防到口腔治疗,所以对口腔医疗人员的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1].我们现在对口腔医疗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口腔五年制本科教育,每年为社会输入的口腔人才中,五年制本科的毕业生占所有口腔学生的绝大多数.所以如何提高口腔五年制本科教育的质量、将本科学生培养成全科、全能型人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1].

    作者:董波;冯瑶;王佳琦;丁元圣;张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应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小儿疾病的探讨

    高压氧疗法是一种利用高气压环境吸入高浓度氧治疗疾病的方法.凡是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在除外禁忌证后均可做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的疾病遍及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烧伤科以及运动医学等各个学科,与其他方法合用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小儿疾病的高压氧舱治疗,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舱,目前大部分应用空气加压舱面罩吸氧,更加安全.

    作者:邓范艳;李旭玲;张秋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医患沟通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导诊疗患者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1].医患沟通能力是医生职业特性的一部分应从医学生的培养抓起以助于医学生学会并掌握沟通的技巧.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医学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刘明远;杨光远;赵锦程;孔繁和;卢春凤;朱秋双;白雪;杨玉;李怀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2例新生儿脓疱疮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32例新生儿脓疱疮进行总结.方法:对全部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发病日龄、性别、季节、临床表现、合并症,并进行血分析、血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病原菌未明确前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确定病原菌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本文病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疗程轻者8~18d,平均住院时间12d.结论:新生儿脓疱疮的感染途径为通过有皮肤感染的或带菌者,主要病变为皮肤感染,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很多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早给予有效抗生素,并积极治疗合并症,本病预后良好.但应重在预防,切断传染源是关键.

    作者:王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液基细胞中p53异常表达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液基细胞(LCT)中p53异常表达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p53基因在41例宫颈鳞状上皮癌(SCC)组和35例正常宫颈(NILM)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53基因表达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的表达率为58.54%,正常组的表达率为5.71%,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液基细胞学联合p5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提高宫颈癌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作为检测宫颈癌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宇;刘君星;王琳;周丽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腺颗粒细胞瘤1例

    乳腺颗粒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腺肿瘤,本瘤的生物学行为一般是良性的,但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现将我院2009年收治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乳腺颗粒细胞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梅;王彩霞;聂美楠;吕淑慧;王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案例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式教学法(CBS)是通过模拟真实的事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分析、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消化内科学在内容上涉及到大量的基础医学、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广,逻辑性强,是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案例是消化内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消化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是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我们在消化内科学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病例教学法,总结如下.

    作者:朱艳丽;刘亮;袁禧先;崔颖;杜井峰;赵金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比较三种不同器械预备塑化再治疗根管的清理能力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的关键步骤,根管的预备质量影响充填的效果,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基础.塑化再治疗往往困扰临床医生,主要问题是原充填物的去除和根管的再预备.本实验是通过不同根管预备器械和方法预备再治疗根管,比较它们的清理能力,从而为临床医生在根管预备时在器械和方法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冯瑶;董波;孔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