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人行胃旁路转流术的术后护理

李玉坤;马英梅;刘颖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胃旁路转流术, 术后护理
摘要:糖尿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一种需要长期控制的疾病,糖尿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痛苦,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值的调控用传统的方法很麻烦.近年来我科对2型糖尿病病人行胃旁路转流术,术后采用可调输液器调控血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的护理方法,使病人满意出院.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辛复宁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辛复宁栓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01~2009-12间16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80例)和微波组(80例).药物组给予辛复宁栓治疗,每日用药1次,10次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于月经干净的第3~7d进行疗效评价.微波组在月经干净后3~7d行微波治疗,术后每月复查1次至术后2~3个月复诊检查,并判定结果.结果:两组在轻度宫颈糜烂的治疗上,差异无显著意义,在中度和重度宫颈糜烂的治疗上,微波组疗效明显优于辛复宁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辛复宁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也分别达到73.81%、54.54%.辛复宁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微波组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 结论:辛复宁作为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药物,对患者病变程度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马方;李大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70的表达.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成7组,6组制作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伤后2h、6h、12h、24h、48h、72h.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应用West-blot方法观察各个时段损伤脊髓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后2h,脊髓组织内出现HSP70的表达,损伤后24h脊髓组织中HSP70染色达到高峰,并可维持至损伤后72h.结论:在遭遇损伤性刺激后,脊髓组织HSP70的表达明显增加,表明HSP70有可能在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周成福;赵立新;马晓茹;刘蕾;唐庆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血中分离出非脱羧勒克菌1例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水平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分离出病原菌种类不断增加,我们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仪鉴定出少见的非脱羧勒克菌(L.adecarboxylata),非脱羧勒克菌(L.adecarbo-xylata)是属于勒克菌属中唯一的菌种,在1986年由田村等提议命名.

    作者:杜静;常纪;刘青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目的:研究CRF贫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分两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20~70岁;实验组为35例CRF(未透析)伴有贫血的患者,年龄20~70岁.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结合率方法分别测定两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花环结合率(RBC-C3bRR)明显下降;而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R)花环百分率明显升高.结论:CRF贫血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作者:牛效清;梁东;刘中柱;李振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具体实验方法.方法:选用20只雄性Wistar大鼠,每只鼠分别不喷水均匀磨除上颌第一磨牙牙釉质酸蚀牙本质,而正常组则不用处理.分别于术后0d(正常组)、1、3、5、7d处死动物,获取上颌骨及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后做5μm厚的连续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实验组牙髓组织发生典型的可复性炎症变化.结论:不喷水钻磨牙釉质酸蚀牙本质法诱导大鼠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简便可行.

    作者:韩杰;杨青岭;麻凤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甲型H1N1流感门诊筛查流程实施体会

    自2009年4月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继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可能成为40年来首个世界范围内流感大流行.

    作者:王凤荣;马金丽;于文丽;何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检测血浆五聚素3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浆五聚素3(PTX3)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为早期防治高血压心脏靶器官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心内科住院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组30例和高血压心脏病组20例.对照组为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健者40例.上述所有入选者均自愿参加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ESA)法测定血浆五聚素3(PTX3)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血浆PTX-3水平和hs-CRP水平取对数后均服从正态分布.PTX3: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心脏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1);hs-CRP: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心脏病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1.血浆PTX3对数水平与hs-CRP对数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为0.337,P<0.01).结论:该实验结果提示血浆hs-CRP水平的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而血浆PTX3只在高血压心脏病组显著增高,可能表明两种炎症反应标志物对于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病情变化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PTX3对早期预测高血压心脏靶器官损害的价值优于hs-CRP.

    作者:贺兆发;马显华;马勇;张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UF-100尿液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在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研究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在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应用.方法: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对胸腹水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工计数法、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莹;孙玉鸿;王英敏;张文陆;王宇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42例慢性房颤并发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脑梗塞是房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为常见的内科急症.起病急,症状重,致死率、致残率高,且易出现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脑疝等严重并发症.我科近六年来共收治42例房颤并发脑梗塞的患者.

    作者:吴长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不断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早期改善微循环、活血通络、活血化瘀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林;秦延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呼吸麻痹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AIDP)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大多可恢复的多发性脊神经根(可伴脑神经)受累的一组疾病.

    作者:李晶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口腔鳞癌Ezrin蛋白和CD44v6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Ezrin蛋白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SP法),对32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和28例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进行EZRIN和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1)Ezrin蛋白和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62%),(78.12%),分别高于口腔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4.28%),(32.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CD44v6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3)Ezrin和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zrin蛋白、CD44在口腔磷癌中的表达越高口腔膦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越高,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口腔磷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哲;柳宏志;刘继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观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对NGU主要采用四环素族(如美满霉素)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1].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

    作者:栗晓冬;杨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瘦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对35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10例,心功能Ⅲ级13例,心功能Ⅳ级12例)血中瘦素、血管紧张素(Ang2)、醛固酮(Ald)进行检测,并与15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F患者血中Ang2、Al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Leptin 明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CHF患者的Leptin与Ang2、Ald呈负相关(P<0.05).结论:Leptin可作为心肌能量代谢紊乱的间接指标,反映CHF程度.Ang2、Ald可作为RAAS起作用的重要因子参与CHF的发生发展,反映CHF程度.

    作者:陆春风;辛华;李怀荆;赵锦程;李永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腹腔镜治疗肥胖60例的体会

    目的:研究应用腹腔镜手术,结扎胃来治疗肥胖.方法:我们回顾了对60例病人3年来的术后随访.结果:我们发现,手术后,所有的病人体重下降.一部分病人(49%)在第一次体重下降后,又有所上升.病人手术顺利,术中无死亡.主要的并发症是结扎环脱落(21%).结论:我们认为,腹腔镜手术对于短期和长期的体重下降很有效.经过目前的训练,再次手术的几率会下降.

    作者:黄朔;金琦;王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致脑性瘫痪28例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的发生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由缺氧缺血脑病致CP的类型和临床表现.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8例中痉挛型患儿25例,混合型患儿2例,强直型1例.主要表现为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肌张力增高、紧张性迷路反射(TLR)阳性.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致CP以痉挛型为主. 应积极防治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吕洋;孙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米冬凌草甲素对小鼠H22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微米冬凌草甲素对小鼠H22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腹水瘤(H22)小鼠为对象,观察对照组和高、中、低三个浓度的微米冬凌草甲素对小鼠H22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小鼠H22肿瘤细胞对微米冬凌草甲素较敏感,不仅能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期(P<0.01),与丝裂霉素结果相近(P>0.05);而且实验后小鼠体重没有明显下降,肿瘤细胞的凋亡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结论:不同浓度的微米冬凌草甲素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caspase3基因表达,引起细胞的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王培军;扈清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对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小儿腹股沟疝的疝环、疝囊、疝内容物进行观察.结果:本组超声提示为腹股沟疝的38例患者经手法复位及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检查对腹股沟疝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作者:李丹;黄雪兰;曹霞;邹晓娉;金国应;王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3M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3M复合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6颗患牙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应用3M复合树脂和普通复合树脂充填.充填1年随访按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3M复合树脂修复后1年随访成功85例,修复效果和普通复合树脂修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M复合树脂修复前牙切角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优于普通复合树脂.

    作者:董波;冯瑶;王佳琦;李冬梅;刘玉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PCNA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变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法)检测皮质和海马区PCNA的免疫反应性;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PCNA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癫痫模型组PCNA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灵芝孢子粉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比较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PCNA在戊四氮致痫组的大脑海马区的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灵芝孢子粉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灵芝孢子粉可以通过调节PCNA含量抑制星形胶质细胞(AS)增生,从而影响戊四氮致痫大鼠癫痫发作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吕艳婷;王淑秋;宋立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