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瘦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陆春风;辛华;李怀荆;赵锦程;李永毅

关键词:心力衰竭, 瘦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摘要:目的:探讨瘦素(Leptin)、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对35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10例,心功能Ⅲ级13例,心功能Ⅳ级12例)血中瘦素、血管紧张素(Ang2)、醛固酮(Ald)进行检测,并与15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F患者血中Ang2、Al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Leptin 明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CHF患者的Leptin与Ang2、Ald呈负相关(P<0.05).结论:Leptin可作为心肌能量代谢紊乱的间接指标,反映CHF程度.Ang2、Ald可作为RAAS起作用的重要因子参与CHF的发生发展,反映CHF程度.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在近5年来才被人们广泛认识,它与麻痹性和黏连性等其他类型肠梗阻从发病机制和治疗选择上都不尽相同[1].

    作者:崔雨;苗洪志;徐坤;缪淑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鼻内镜术后两种鼻腔填塞材料疗效比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患者都希望手术痛苦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以适应生活节奏的变化.我们在尽量减小手术创伤的同时也在填塞材料上做了研究,于2008-03~2008-10选取96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凡士林纱条填塞和用膨胀海绵(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用膨胀海绵作术后填塞材料在减少术后反应和促进恢复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牟基伟;樊淑华;姚雅芬;张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口腔鳞癌Ezrin蛋白和CD44v6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Ezrin蛋白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SP法),对32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和28例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进行EZRIN和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1)Ezrin蛋白和CD44-V6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62%),(78.12%),分别高于口腔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4.28%),(32.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CD44v6的表达程度与口腔磷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口腔磷癌的TNM临床分期无关(P>0.05).(3)Ezrin和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zrin蛋白、CD44在口腔磷癌中的表达越高口腔膦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越高,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口腔磷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哲;柳宏志;刘继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喉癌术后病人语言障碍的行为干预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癌症生存时间不断延长,因此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喉癌手术后病人,由于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妨碍了他们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及寻求帮助,而给自己及家人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是文化水平低的病人,直接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学华;程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应用QTVI超声心动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型(左室正常构型组及向心性肥厚组)及正常对照组20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QTVI检查.比较分析QTVI所测左室壁二尖瓣环六个位点(侧壁和后间隔、前壁和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处的运动速度指标Ve、Va及Ve / Va的变化特点,且与常规超声心动功能指标E/A进行比较.结果:①高血压各组患者左室二尖瓣环六个位点处的平均Ve、Ve/Va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②Ve在高血压向心性肥厚组中数值低于正常构型组.结论:①QTVI技术比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早、更敏感地发现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②随着高血压时左室由正常构型向向心性肥厚的发展,QTVI能准确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特点.

    作者:王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微量元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长期使用或短期内间断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致股骨头坏死已为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所证实, 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骨内微量元素的代谢情况有可能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李荣锐;魏巍;于涛;王日光;翟饶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1].

    作者:刘永翠;马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229例创伤病人的腹部CT检查分析

    目的:本文研究关于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病人,伴有腹部CT显示流动液体时,肠损伤的发病率.方法:本研究的信息来源于4个创伤中心,历时22个月,对所有病人进行多中心预期评估.结果:2229例病人中,265例病人出现流动性液体.90例病人有分离性流动液体,仅有7例有肠损伤.相反,90%的病人没有损伤.所有的病人观察8d.而且没有漏诊的病人.结论:腹部CT 扫描发现的流动液体不是必须手术的指征.推荐对病人系统的观察和应用其他相关的检查.

    作者:金琦;黄朔;遇常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2例髋臼后柱骨折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螺钉和重建钢板合用治疗髋臼后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12例髋臼后柱骨折患者按照Tile分型:A2-1型4例、A2-2型1例、A2-3型7例;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23个月;用Matte X线标准判断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2例;用改良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评定临床结果:优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螺钉和重建钢板合用可使髋臼后柱骨折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杜文延;李亚峰;秦凯;张凯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例连续输入青霉素溶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因对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放线菌、螺旋体等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其效果好、见效快的特点,使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曹国君;张桂琴;李真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皮肤搔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搔痒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将7例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的患者,开始连续三次串联HA130型血液灌流器进行治疗.以后,每个月连续做2次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缓解尿毒症皮肤搔痒有明显作用.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解决尿毒症皮肤搔痒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吕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40例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4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进行光镜观察(视野直径>1mm),免疫组化研究及部分病例随访.结果: 40例诊刮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镜下子宫内膜腺体增生拥挤,且有些不规则,增生腺体分布区域大于间质分布区域,腺上皮细胞多具有非典型性,表现为核大、核浆比大,核变圆、有明显的核仁,核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不均.40例均作PTEN、p53检测,65%(26/40)PTEN(-),5%(2/40)p53(+).9例随访病例中2例发现同时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诊断标准上强调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在诊断中可重复性较好,使组织病理诊断标准更趋向一致.

    作者:朱晓萍;王彩霞;王桂梅;吕淑慧;王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小钙化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微小钙化在发现乳腺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包括:钙化总数、单位面积钙化数、钙化大小一致性、钙化平均密度,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微小钙化总数及单位面积钙化数目多,微小钙化点大小不一致,微小钙化平均密度较低,提示乳腺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大.结论:乳腺钼靶X线片中微小钙化的影像学特征对乳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温义成;沈彦萍;李兴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靓颜口服液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靓颜口服液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建立动物实验模型,抗衰老实验: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衰老模型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结果:靓颜口服液能使小鼠血清GSH-Px活性明显上升.结论:靓颜口服液可提高抗氧化能力,延缓小鼠衰老.

    作者:佟丽华;王丽媛;李红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多媒体在组织学及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主要研究机体各器官、组织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欢;国秀丽;岳联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鼠左右心室心肌氮能神经元及纤维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测大鼠心脏左右心室心肌氮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形态及分布,为探讨氮能神经在左右心室的分布及其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NADPH法显示大鼠心脏左右心室氮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形态与分布.结果:在大鼠左心室心肌内有较多氮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胞体呈梭形、三角形等多种形状.在大鼠右心室心肌内有较少氮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胞体呈圆形、蝌蚪形和椭圆形等多种形状.氮能神经纤维呈串珠状、条索状、细线状及不定形状,其走向多与心肌纤维长轴平行.氮能神经元及纤维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左心室高于右心室,差异显著(P<0.01).结论:左右心室心肌中均有氮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分布,提示氮能神经参与心室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的调节.

    作者:宋汉君;扈清云;王培军;韩曦;陈乃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及活性成分保护

    目的:提取香附挥发油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保护.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附挥发油.采用β-CD包合法保护香附挥发油的有效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探讨β-CD包合香附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并用TLC对包合前后的挥发油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佳包合工艺条件:包合比为1:6 (mL·g-1),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3h.结论:本包合工艺合理,且包合过程不影响香附挥发油的成分组成.

    作者:沈德凤;单畔畔;王瑞瑞;丁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具体实验方法.方法:选用20只雄性Wistar大鼠,每只鼠分别不喷水均匀磨除上颌第一磨牙牙釉质酸蚀牙本质,而正常组则不用处理.分别于术后0d(正常组)、1、3、5、7d处死动物,获取上颌骨及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后做5μm厚的连续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实验组牙髓组织发生典型的可复性炎症变化.结论:不喷水钻磨牙釉质酸蚀牙本质法诱导大鼠实验性可复性牙髓炎简便可行.

    作者:韩杰;杨青岭;麻凤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37例的疗效观察

    骨组织是恶性肿瘤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临床上癌症患者一旦确诊为骨转移,则失去了手术治疗原发灶的佳时机.对于骨转移尤其是伴有剧烈疼痛的患者,控制骨痛及改善病人余生的生存质量则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者:路长巨;王艳;温义成;李微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固尔苏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01~2008-12我科新生儿病房入院确诊肺透明膜病早产儿32例,对照组14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单给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组18例在给与nCPAP前给与气管插管内应用固尔苏治疗,观察治疗组用药前、用药后0.5、2h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应用固尔苏8h内紫绀、呼吸急促、呻吟、三凹征等临床表现明显减轻或消失,在应用固尔苏治疗后0.5、2h检测动脉血血气分析血PaO2明显升高,血PaCO2显著降低,血pH值显示酸中毒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固尔苏与nCPAP联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

    作者:李晶;牛庆玲;姜春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