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华
目的:探讨我院2006-01~2008-11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两年来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以革兰阳性G+球菌为主,占87.5% (28/32);革兰阴性G-杆菌占12.5%(4/32);结论:加强妇婴围产期保健工作和宣传,以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作者:吴祥红;孟庆云;聂磊;康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于2007-10~2008-10应用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138例,并以维胺酯治疗作为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超;马永娟;裴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ICU收入的较多病人因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等因素常需要进行气管切开行人工气道来辅助呼吸.人工气道的建立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失去了正常呼吸道粘膜的滤过作用,使气体经开放的气道直接进入到肺内、加之灰尘及胃内容物反流等诸多因素,常常会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据报道,气管切开的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约为29.1%.
作者:马英君;周秀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关节,代替病变的关节,以达到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老年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先天性髋脱位、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强直及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操作复杂,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的成功与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我院自2006-03~2007-03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戚晓华;熊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腹腔妊娠是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1∶15000次分娩[1].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后者多见.腹腔妊娠对母婴威胁极大,孕妇死亡率5%,胎儿存活率1‰[1].处理上较困难而危险,确诊后立即手术治疗.2007-10~2008-03我院收治腹腔妊娠患者2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维;赵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对糖槭叶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糖槭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糖槭叶中总黄酮含量为1.035mg/g.结论:糖槭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可观的药用开发价值.
作者:赵宏;张宇;逯春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 T2R) 基因mRNA的表达,探讨CysL T2R在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对比CysL T12R和CysL T22R两者在COPD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在COPD患者60例及健康人30例血清中检测CysLT12R和CysL T22R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能检测到CysLT12R和CysLT22R基因mRNA表达,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两种受体有显著性表达(P<0.05).结论:在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ysLT12R和CysLT22R的表达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CysLT12R和CysLT22R表达存在差异,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之间无显著差别.
作者:杨丽;鲍文华;杜井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国人130枚下颌骨的测定,确定颏孔的形态、方向和位置.为解剖学补充数据. 方法:利用游标卡尺和皮尺进行测量.结果:颏孔的形状:左侧圆形占50.77%、卵圆形48.46%、不规则形占0.77%;右侧圆形占70.77%、卵圆形占29.23%.颏孔的方向:左侧后上方占89.23%、向后方占6.15%、向上方占4.62%;右侧后上方占80.77%、向后方占9.23%、向上方占10%.颏孔的位置:前后位置:左侧 P3位占4.62%、P3 P4位占15.38%、P4位占70%、P4 M1位占7.69%、M1位占2.31%.右侧 P3位占6.15%、P3P4位占18.46%、P4位占65.38%、P4 M1位占8.46%、M1位占1.54%;上下位置:左侧上位置平均值为13.88±0.19、下位置平均值为14.25±0.27;右侧上位置平均值为13.72±0.16、下位置平均值为14.38±0.19.结论:本文对颏孔的观测,是从3个方面进行的.得出颏孔的形状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颏孔的开孔方向以后上方为主;颏孔的前后位置、上下距位置也为解剖学增加了资料,为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作者:李永明;陈克功;韩淑云;陈立强;孙权;徐振宇;宋巍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从而有效地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08-04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19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5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12%.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5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多,术前系统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及对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指导,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萍;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俯卧位手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海绵枕放在手术床上,使患者俯卧,胸腹部悬空,膝关节、足背垫海绵垫,头下垫头圈,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手架上.结果:正确摆放俯卧位,使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患者舒适无并发症.结论: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关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静脉麻醉和笑气吸入在人工流产的应用,观察两者应用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300例自愿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与300例自愿使用笑气吸入镇痛的早孕妇女比较,观察芬太尼和笑气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结果:芬太尼和笑气均有镇痛作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效果明显,无痛率100%;与笑气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者宫口松弛及术中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人流综合征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人流手术期间,芬太尼静脉麻醉镇痛法优于吸入笑气镇痛法.
作者:季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考察4-氨基水杨酸钠结肠定位胶囊体内靶向性.方法:利用X-射线跟踪技术验证4-氨基水杨酸钠口服结肠定位胶囊在人体内的靶向性.结果:4-氨基水杨酸钠结肠定位胶囊在结肠黏附性、靶向性较好.结论:该实验为4-氨基水杨酸钠结肠定位胶囊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实验基础.
作者:于莲;张喆;郝建萍;董宇;张传美;李爱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临床中较为常见, 多见为急性肩关节脱位造成.以往手术切开多采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及张力带等内固定.自2006-08以来我院对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并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荣锐;魏巍;于涛;姜洪丰;王日光;翟饶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下肢皮肤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感染性疾病,慢性下肢皮肤溃疡是因临床处理不当,或并存影响愈合的疾病,致使溃疡经久不愈、创面加深加宽或愈合后复发.我们从2000~2004年收治下肢皮肤溃疡病例20例,均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内源性硫化氢(H2S)在大鼠肺纤维化中的表达.方法:①实验分组:将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肺纤维化组).②模型制备:采用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A5)建立肺纤维化模型.③评价:通过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病理学观察,评价模型成功与否.④观察指标:于试验的第7、14、28天时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采用去蛋白分析方法测量血浆中H2S含量,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llory三色染色.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血浆中H2S含量第7天时较对照组降低50%,第14天时降低32%,第28天时降低21%(P<0.01).②造模后首先出现肺泡炎,随着时间的延长,炎性反应逐渐减轻,肺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结论:①经过观察,采用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A5)的方法成功的制备了大鼠肺纤维化模型.②正常大鼠体内存在一定量的硫化氢.③硫化氢参与了大鼠肺纤维化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鲍文华;赵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为减轻妥布霉素的肾毒性,应用川芎嗪进行预防其肾毒性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大鼠分三组:Ⅰ组正常对照组、Ⅱ组中毒模型组、Ⅲ组川芎嗪预防组.给大鼠腹腔注射妥布霉素制成中毒模型,注射川芎嗪预防肾毒性,用药前、后检测大鼠的肾功能、尿酶等指标,实验结束后进行肾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模型组尿NAG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比正常组增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正常组,血中的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均比正常组增高,形态学检查可见模型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广泛性坏死.川芎嗪预防组各项功能指标有所改善,形态学检查变性情况减轻.结论:川芎嗪对妥布霉素的肾毒性有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刘晓梅;王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谷氨酸(Glu)、β-内啡肽(β-EP)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为脑出血组,脑出血+纳络酮(FDPM)组,两组各分为(出血前,出血后4h、6h、12h、24h、72h、7d)7个时间点.利用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Glu含量,采用放免技术检测脑出血周边组织β-EP含量;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出血周边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大鼠脑出血后4h血肿周边脑区Glu含量开始升高(P<0.01),在血肿形成的高峰期12h达峰值;大鼠脑出血后4h血肿周边脑区β-EP含量开始升高(P<0.05)在血肿形成的高峰期72h达峰值.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P<0.01),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时仍存在较多凋亡细胞.纳络酮干预后Glu、β-EP含量,凋亡细胞数量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Glu、β-EP含量增高,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存在长时间凋亡,Glu、β-EP可以促进其凋亡;纳络酮干预后Glu、β-EP含量降低,纳络酮减少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黎明;韩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密切配合意为配合得适当,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管理办法>的引导下,各临床实验室应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密切配合,不断推动实验室建设,使管理质量控制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李强;刘玉杰;高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积累双侧顶孔的位置形态,孔径,颅内外相通,孔道方向的资料.方法:测定顶孔的位置是采用测顶孔至颅外矢状缝的垂直距离与顶孔至人字点的距离,其他内容用软体探针测之.结果:①顶孔的出现率为84%,右侧略多于左侧.②侧别孔数,以单孔型多.③颅外矢状缝的顶孔段形态以深波型,愈合型,锯齿型和微波型居多,占据了总数的95%,顶孔到矢状缝的平均垂直距离为6.87±1.90mm,顶孔至人字点的平均距离为34.32±4.75.④孔径以小于2mm的小孔为常见.⑤有64.91%与颅内相通.⑥孔道方向以斜前型,斜前内型,斜前外型和垂直型居多占总数的86.49%.结论:顶孔位置都是位于颅外矢状缝的顶孔段,所见顶孔以单孔型为多,顶孔段矢状缝以直型少其他各型相差不多,孔径多为小于3mm者,孔道以斜前型入颅腔者居多并且有超过半数的孔道与颅内相通.
作者:徐振宇;陈克功;韩淑云;陈立强;王凤臣;孙权;李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IIb/IIIa受体拮抗剂)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2007-08~2008-04,56例在我科住院的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替罗非班组.观察15d两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死亡、心力衰竭、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替罗非班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事件主要发生在牙龈出血及皮下出血.未发生颅内出血等严重事件.结论: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立波;金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