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迷迭香精油及其主要成分对HepG2细胞毒性研究

王莉;王琳;李竹;马雪梅;徐鹏;刘君星;王宇;张秋迟

关键词:迷迭香精油, HepG2细胞, 毒性
摘要:迷迭香(Rosmarimus officinalis L.)别名艾菊,系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为多年生常绿灌木.迷迭香叶富含精油,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之功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通过MTT法检测迷迭香精油及其主要成份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迷迭香精油抗肝癌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其在医药和香料工业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制剂治疗褥疮的护理

    褥疮是身体某部分长期过度受压,局部血液循环受限,对皮肤和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引起皮肤和深部组织溃疡、坏死.严重者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特别是深度褥疮的治疗就更加困难.我科在多年治疗褥疮患者过程中,遵医嘱使用马勃,双黄莲粉针剂,象皮长皮膏,珠黄散,外用治疗和预防褥疮的发生,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蒋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耳颞部正常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中、内耳重要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及各自的优势.方法:对50例正常受检者耳颞部进行64层螺旋CT横断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六种重建方法对中内耳重要解剖结构显示能力.结果:对鼓室壁仿真内镜(CTVE)显示的好,对锤骨、砧骨、镫骨、前庭和半规管容积重建技术(VRT) 显示的好,对耳蜗多平面重建(MPR) 显示的好,对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 显示的好.结论:64层螺旋CT各种三维重组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应联合应用.

    作者:郭爱菊;李萍;许传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胰腺康口服液的稳定性试验

    目的:对胰腺康口服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光照、高温等加速试验及留样观察试验对三批胰腺康口服液的内控指标进行测定,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三批制剂内控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胰腺康口服液稳定性良好.

    作者:张宇;高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因敲除与基因沉默

    基因敲除(gene knock out)与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都是自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两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二者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本质的不同.但是,近来有很多文章常把二者搞混,常见的是误把本属基因沉默的RNA干扰(RNAi)说成是基因敲除.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两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都会造成不应有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二者的特点和异同.

    作者:吕学诜;吕仁杰;吕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疝中的应用106例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腹股沟疝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因此,探索老年疝的特点及治疗已渐成为外科医生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01-09~2007-12,共用聚丙烯网塞及网片,在局部浸润麻醉下,为106例次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随访1~7年,无一例复发,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玉强;李淑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羚桂龙牡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免疫学机理的实验研究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科的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故倍受医学界的重视.目前中医药治疗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改善心脏功能、消除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实验通过探讨其治疗VMC的确切作用机制,为治疗VMC机研制其它新药奠定基础.

    作者:张丽宏;王亚贤;张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缝黏膜小肠单层吻合20例体会

    不缝黏膜小肠单层吻合技术(黏膜下吻合技术)已逐渐在临床应用,其疗效确切可靠,并发症少.笔者自2007-10~2009-02应用该法实施小肠吻合20例,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王柏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颌面外科的手术范围逐渐扩大.口腔颌面部,因上接颅脑,下连颈部大血管和重要神经,是呼吸道上端、消化道的入口,腔隙多、易感染,手术和原发病常不同程度地导致解剖结构改变和生理功能障碍,吞咽、语言沟通障碍或颅面部畸形必然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导致病人产生心理障碍[1].因此,这类患者往往表现出与其他病种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适当做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精神负担,有利于手术成功.

    作者:姜晓艺;宋丽娜;张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双重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前景,为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性治疗提供又一新的可行方法.我们对24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了双重介入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胡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铸造玻璃陶瓷嵌体修复二类洞的临床对比研究

    近年来,随着全瓷材料学的研究发展,尤其是铸瓷的强度和美观可满足许多临床修复的要求.由于全瓷修复体无金属基底,因而其光学效果优于金瓷冠,颜色与半透明性更佳,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铸瓷因有与牙釉质接近的透明度和折射率,外观颜色与天然牙相差无几,可达到佳美学效果.但是修复体碎裂则成了限制其发展的障碍.利用铸瓷修复体修复Ⅱ类洞型缺损,嵌体是外形线长的修复体,只能在龋坏率低、牙冠有足够高度和余留牙壁的厚度以使其获得固位与抗力.所以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侯玉泽;侯玉一;刘杰;肖月;朱建华;李德超;高士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为住院脑瘫患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的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护士已经成为医院健康教育的主流[1].如何运用高质量的教育手段, 提高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作者:黄金香;姜明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叶金钱草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小叶金钱草中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C18(150mm×4.6mm,5μm)柱,以甲醇-水-磷酸(500:50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30℃.结果: 该法线性关系良好,槲皮素平均回收率为95.42%,RSD为3.11%;山奈素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97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叶金钱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丁立新;李春英;孙启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罂粟碱配合抗凝治疗房颤致脑栓塞42例临床分析

    脑栓塞是由栓子随着血液循环,经过颈动脉或椎动脉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发生急性闭塞,引起其供血区缺血坏死,产生一系列相应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其中心源性栓子占60%~75%,而有以房颤是常见原因[1].本院自2005-07~2007-10共收治房颤致脑栓塞42例,我们用罂粟碱注射液配合抗凝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海城;姜雪萍;王长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是Pei等于1997年用差异PCR方法首先从大鼠垂体肿瘤细胞系GH4中分离出的一种癌基因,研究发现PTTG能在多种肿瘤中表达的,PTTG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它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信号转导等多种重要机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TG可以促进核内癌基因(c-my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其他促瘤因子的表达,其中bFGF与PTTG的关系为密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通过bFGF而实现的.

    作者:刘杰;范宗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核壳纳米纤维增强义齿基托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对牙科基托树脂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方法:采用铺层法将 PAN-PMMA核壳纳米纤维按照不同的质量分数加入到基托树脂中,空白组是纯基托树脂;用65mm×10mm×3mm的标准模具制作试样,每组8个.在万能力学测试机上用三点弯曲法测试各组的弯曲强度、模量,结果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SEM观察各组样条断面纤维与树脂界面及纤维分散状态.结果:1%纳米纤维增强组弯曲强度和模量较空白组分别增加了21.2%、11.3%,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SEM结果显示纤维分散较好,试样断面拔出的纤维表面粗糙,二者界面较好.结论:PAN-PMMA核壳纳米纤维能够提高基托树脂基质的力学性能.

    作者:杨清岭;林瑞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的耐药特性,探讨其耐药机理,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K-B法分别测试40株黏液型和40株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0%~35%,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40%~60%.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耐药性较弱,且明显弱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但因其存在生物膜,体内用药时耐药率较高,因此临床培养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时,应注意是否为黏液型,以便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陈利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的研究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其结石取出率为90%左右,对于大结石采用经内镜机械碎石可使结石清除率达95%以上,然而取石治疗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1%~24%[1~3].预测EST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对于临床减少结石复发率,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EST取石后再发胆总管结石病例,探讨其与结石复发的关系.

    作者:贾红杰;李佳;陈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尼膜剂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黄腐植酸钠与尼美舒利合剂制成的药膜治疗大鼠复发性口疮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并观察黄尼膜剂对实验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黄尼膜剂能明显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降低口腔溃疡大鼠血中白细胞数量,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各给药组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给药组中的TNF-a均较模型组少.结论:黄尼膜剂对复发性口疮大鼠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优于碘甘油上药组(P<0.05),而与甲硝唑药膜组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孙庆顺;王金刚;于婷婷;王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9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反馈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和具有胃黏膜的Meckel 憩室.其中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见,故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分别又称为胃溃疡(gastric ulcer,GS)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un ulcer,DU)[1].消化性溃疡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一般秋冬至早春为好发季节.经内科治疗后容易复发,也容易引起大出血、急性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约有5%胃溃疡病例可以发生恶变[2].

    作者:苏红梅;王玉萍;戚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门诊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护理

    门诊手术室接受的都是小型择其手术.病源广泛,病人流动性大,且病种繁多,病人心理状态比较复杂,护理措施需多样化.手术应激反应是手术病人较突出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作者:李忠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