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胜田;邱锦;于飞
目的:制备醋酸氯己定凝胶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醋酸氯己定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凝胶剂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结果:醋酸氯己定在6~13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51%,RSD=0.42% (n=6).结论:醋酸氯己定凝胶剂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谷琳;李彩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采用穿琥宁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62例喘憋性肺炎患儿应用穿琥宁雾化吸入.结果:97%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穿琥宁雾化吸入对喘憋性肺炎疗效可靠.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N1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 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 二步法检测10 例正常卵巢、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0 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60 例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BECN1,bcl-2 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ECN1,Bcl-2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均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无关.BECN1和Bcl-2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BECN1和bcL-2 基因共同参与了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张珊;王霞;杨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自体牙槽窝骨复合移植对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作用.方法:用拔除患者自体智齿后6~12周内牙槽窝骨及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复合移植修复牙周骨缺损.术后3个月和6个月、12个月X线检查及临床检查采集数据包括PD、BI、AI.结果:术后探诊深度于初诊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附着水平均有提高;骨充盈量测量显示骨缺损有显著性的改善.结论: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自体牙槽窝骨复合移植对修复牙周骨缺损发挥了优势互补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朱建华;曲晓娟;刘铁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联合心得安治疗肝源性溃疡81例疗效.方法:对161例肝源性溃疡随机分组,治疗组用泮托拉唑钠加心得安,对照组只用泮托拉唑钠治疗.结果:泮托拉唑钠联合心得安治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单用泮托拉唑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心得安治疗比单用泮托拉唑钠效果好,对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井绪臣;李丽;彭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参复合生物膜在正畸牙齿移动中对牙槽骨高度和密度的影响,探讨丹参复合生物膜影响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与牙齿移动的机理.方法:以36只体重(250±10)g的雄性大鼠为样本,随机分为正常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设定不同浓度丹参复合膜,以同体对照方式在正常组进行体内植入实验,在2周内观察不同浓度丹参的牙周组织诱导作用,寻找佳应用浓度;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切牙与磨牙之间隙安装正畸装置,建立大鼠磨牙移动实验模型,矫治力的大小为60g;实验组每日每只体内植入丹参复合生物膜,两组动物于正畸加力7、14、21d,分三批处死;处死后立即切取双侧上颌磨牙及牙周组织制取标本,制片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拍摄X线牙片,用数字化牙科扫描仪及软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在本实验中丹参作为生物诱导剂的适宜浓度为0.80%,实验组植入丹参复合膜后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速度比对照组快,张力侧牙周组织修复比对照组快.实验组的牙齿移动距离、牙槽骨高度、骨密度比对照组高.结论:丹参复合生物膜可加速正畸牙齿移动,一方面可减轻牙周组织矫治过程中的损伤,另一方面丹参可以提高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
作者:赵刚;孙佳宁;吴立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4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CA125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CA125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手术病理分期Ⅱ-Ⅲ期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125的表达水平高于Ⅰ期.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CA125的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增加.
作者:郭梦凡;王抒;孟庆媛;林明华;刘东璞;原德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 (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平扫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的脑血管成像检查,采用VR,SSD,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成像.结果:正常21例,异常14例,其中动脉瘤11例,部分闭塞1例,血管畸形2例.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能清晰的显示颅内大血管影像,对绝大部分的动脉瘤能迅速、准确地诊断.结论: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准确,相对脑血管造影有无创伤、价格低的优点.对原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因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杨月娥;贺焱;张玉花;王向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慢性根尖周围炎是口腔门诊常常遇到的口腔内科疾病,患者常常自述相关牙齿的不定期疼痛,有时又自行缓解, 缓解时则完全无自觉症状.也有的是经过塑化或牙髓治疗过牙齿在经过数月至数年之后再次出现咀嚼不适,轻微疼痛或根尖瘘道等慢性根尖周围炎症或者是自身抵抗力降低时出现急性发作,为进一步探讨和认识本病的发生发展,了解该病发生的常见诱因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本病,本文收集了我院第二门诊部2005-01~2007-12就诊的176例该类患者,对其病因及相关治疗病史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广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肝脏内存在有两种纤维母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这两种细胞群在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中活化后的细胞形态进行组织学鉴别.方法:Wistar系雄性鼠用于实验动物模型制作:胆总管结扎(bile duct ligation BDL)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用SABC法来检测.一次抗体为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和 Vinculin.结果:CCl4腹腔注射后48h中央静脉周围的星形细胞在GFAP和Vinculin染色呈强阳性;另外,BDL 96h后门脉区纤维母细胞在Vinculin染色中显示阳性,而在GFAP,染色中未发现有变化.结论:Vinculin在肝星形细胞和门脉区域的纤维母细胞有相同的阳性结果,GFAP被证明能够用于区别有活性的肝星形细胞和门脉区域的纤维母细胞.
作者:张辉;邱艳杰;张春斌;刘月霞;原德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病人的心理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未采用心理护理,实验组68例,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36.4±8.8)d;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31.7±11.4)d,采用心理护理后,有效地减缓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住院天数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别(P<0.0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4.7d,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康复中稳定病人心理情绪促进康复确有作用.
作者:邵金花;杨立新;于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喉切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记录了2002-06~2006-09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44例喉切除病人的住院情况,并与1998-01~2002-05未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49例喉切除病人住院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8.37%,干预组2.27%(P<0.05);平均住院日数:对照组(21.6±5.3)d,干预组(18.9±5.6)d (P<0.05).结论:喉切除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室于2006年7月从一位高位截瘫患者的褥疮感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放射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纪;付宝庆;程战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方法,检测了64例PCOS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者的AR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结果:①共有28个AR-CAG等位基因,其范围在PCOS组是11~36(CAG)s,在对照组是12~31(CAG)s;②在PCOS组,长等位基因、短等位基因及双等位基因的(CAG)s平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与PCOS的发病似无直接关系.
作者:高雅琴;乔杰;常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测定黄芪根、茎、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本实验以黄芪甲苷为标准品,采用薄层扫描法,对黄芪根、茎、叶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黄芪叶中黄芪甲苷含量高于根.结论:黄芪茎叶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作者:万国靖;刘洪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31例患儿分两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治疗.结果:应用更昔洛韦组在退热时间、惊厥控制、颈抵抗消失、意识恢复方面效果显著.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疱疹病毒性脑炎疗效明显优于阿昔洛韦,值得推广.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牛膝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Z)诱发、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牛膝多糖干预治疗,观察糖代谢(血糖、胰岛素)、肾功能、血及肾组织的TGF-β1表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牛膝多糖治疗组与糖尿病未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DM大鼠血糖、尿素氮、尿总蛋白(24h)及微量白蛋白,升高胰岛素水平,抑制肾皮质TGF-β1表达.②肾脏TGF-β1表达量与尿总蛋白(24 h)、尿白蛋白(24 h)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牛膝多糖具有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出、血尿素氮浓度、减少肾脏TGF-β1表达的作用;牛膝多糖有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其防治DN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与其降低肾脏TGF-β1表达有关.
作者:栾海艳;高艳华;赵晓莲;阮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山茱萸多糖对抗HDF细胞衰老作用及对细胞周期蛋白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DF细胞,实验组从40代开始加多糖含药血清.在培养至43代、47代和50代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RT-PCR法检测cyclinD1的mRNA表达,并与30代时进行比较.结果:衰老组细胞活力下降,cyclinD1 mRNA表达升高;山茱萸多糖血清可提高细胞活力,降低HDF细胞cyclinD1 mRNA含量表达. 结论:山茱萸多糖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而发挥其抗HDF细胞衰老作用.
作者:欧芹;葛堂栋;王迪迪;王跃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对人肺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非癌组织和70例肺癌组织中对PPAR-γ和TNF-α的表达.结果:PPAR-γ和TNF-α在肺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PAR-γ和TNF-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术后TNM分期有关,差异有显著性.且两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PPAR-γ在肺癌中的高表达和与TNF-α的负相关在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重要的作用,为肺癌的诊断、预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孙云晖;代立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4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及有不同程度血脂升高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压等常规治疗,待血糖和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后进入观察阶段,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氟伐他汀胶囊40mg,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早期DN、血脂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降低UAER,对降低TC、TG、LDL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振;刘金凤;张春芳;宋革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