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5例垂直型食物嵌塞临床治疗分析

付黎明

关键词:食物嵌塞, 调牙合, 充填, 全冠修复
摘要:在咀嚼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食物碎块或纤维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牙的牙间隙内为食物嵌塞,食物嵌塞根据方式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我们仅对垂直型食物嵌塞进行治疗分析.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瘦素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初探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IL-6的关系,以探讨leptin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AA.用放免法(RIA)测定AA大鼠血清中leptin,IL-6的表达水平.结果:AA组大鼠血清中leptin水平高于正常组,IL-6水平高于正常组,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6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A大鼠血清中leptin水平增高,并与IL-6呈显著正相关,leptin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为R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邹晓军;李明娥;孙晓鹏;齐铁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闭式引流联合白介素-2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例临床观察

    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胸液增长快,胸液量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较多,但为了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4~2006-08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白介素-2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峰;赵蕴伟;刘振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院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及再次住院的影响.方法:入选自2002-07~2005-09心衰病人11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4例出院后继续定期接受专业护理人员的评估与指导,为干预组;另一组57例给予常规处理,为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两组1年全因死亡率、再次住院率、无事件生存率、住院天数、住院次数.结果:随访1年期间.干预组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年期间干预组每人每月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减少58%.干预组1年每人每月住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减少45%.

    作者:王建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55例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治疗体会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经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和血管内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两种方法后的临床情况及疗效的比较.方法:时5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夹闭治疗和栓塞治疗,对术后用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并用远期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55例患者中采用栓塞治疗的,在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夹闭组,术后半年有39例得以随访,两种方法的远期效果无差别.结论:血管内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术使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优于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但费用昂贵.

    作者:杨福义;杨军;李明军;胡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对离体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离体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用袁桃霞等的肝星状细胞分离方法获得原代培养的肝星状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TUNEL法检测DNA断裂、凋亡情况.结果:①灯盏花素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②灯盏花素处理组HSC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灯盏花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作者:林明华;孟庆媛;郭梦凡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骨折的常见病、多发病,骨折后可导致行动障碍,使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大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对2002~2005年收治的8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好,体会如下.

    作者:宋艳萍;马莉影;桑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全自动造影剂注射器在腹部螺旋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

    随着近几年螺旋CT机、多层螺旋CT机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在CT检查中为增强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显示密度的差别,使断层扫描图像更加清晰,对一些疾病在CT扫描的同时需要静脉或动脉注射造影剂作CT增强检查.作CT增强检查时造影剂注射器就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刘晓辉;宋立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孕晚期胎儿枕后位164例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孕晚期胎儿枕后位的超声诊断方法.方法:对164例孕晚期胎儿枕后位的超声声像图及分娩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超诊断164例枕后位,剖腹产82例,占50%,胎吸助产36例,占21.95%,产钳助产8例,占4.88%,会阴侧切68例,占41.46%.结论:超声显像能明确诊断胎方位,指导产科医生适当做出处理,防止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给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孙秋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檗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1972年Kerr等首先提出的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外环境的稳定,细胞对内外信号刺激做出的应答反应.通过基因调控.包括诱导、启动、实施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消亡的过程.细胞凋亡与增殖是一对并存的矛盾,正常情况是二者维持动态平衡,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细胞的增殖与死亡的速度平衡失调有关[1].

    作者:李娜;胡玉红;孙盛梅;卢北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跖跗关节损伤48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损伤后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48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分别用闭合复位内固定(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42例),对其手术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或脱位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术后平均随访2.3年,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其中2周内复位者2例,2周后复位者7例.结论:手术治疗效果与骨折脱位的复位时间相关,创伤程度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东烈;刘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非处方药在我国的现状与发展的探讨

    2002-01-01,我国推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0TC的管理制度,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是摆在医药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作者:姜丽杰;梁云霞;李杰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两种冲洗法获取早孕胎儿滋养细胞方法比较

    目的:通过对两种冲洗法在子宫下段获取滋养细胞的比较研究,探索一种适合于孕早期产前诊断的、安全无损伤的获取胎儿细胞的取样方法.方法:①对拟行人工流产的46例早孕妇行循环子宫腔冲洗,与38例单腔冲洗管样本进行比较,研究获取胎儿滋养细胞的情况.②对获取的滋养细胞行免疫组化鉴定.③对拟行药物流产的早孕妇行两种子宫腔冲洗,探索取样操作对孕妇及胎儿的短期影响.结果:双腔循环宫腔冲洗法比单腔冲洗法获取滋养细胞的例数高(73.9%,44.8%,P<0.05);APAAP免疫组化试验表明,多核细胞能与抗滋养细胞多克隆抗体及单克隆抗体发生强阳性反应;冲洗取样操作短期(3d)内观察未发生流产、感染、腹痛等异常情况.结论:①孕早期在宫腔内可以收集到胎儿滋养细胞.免疫组化研究进一步证实它的性质.②双腔循环宫腔冲洗法与单腔宫腔冲洗法相比,取样效果更优越.③冲洗法简便易行.短期观察对母儿是安全的.

    作者:吕敬媛;张燕;胡玉红;张丹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Arnold-Chiari畸形MRI诊断

    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ACM)MRI表现,并评价MRI对其早期诊断及预测病情进展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ACM均经MRI诊断、手术及临床证实,其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8~56岁,平均31岁.结果:小脑扁桃体疝至枕大孔平面下5~26mm20例,2~4mm7例;25例扁桃体前池变形,其中扁桃体前池消失或颈延髓扭曲成角11例;伴脊髓空洞13例.结论:小脑扁桃体位于枕大孔下≥5mm即可诊断ACM,对<5mm者,在诊断ACM前须注意正常扁桃体暂时低位;小脑扁桃体前池消失或颈延髓扭曲成角,表示延髓受压,患者病情将迅速恶化.

    作者:张健;徐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重症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2例,对照组96例,均给予高压氧舱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XNJI)及大剂量丹参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8.24%,残死率11.76%,平均苏醒时间3.24h;对照组治愈率77.09%,残死率22.91%,平均苏醒时间5.24h.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XNJI加大剂量丹参联合高压氧舱等常规西医疗法治疗重症CO中毒较单一西医疗法可明显减少残死率,提高治愈率,可明显缩短CO中毒昏迷病人苏醒所需时间,该方法值得提倡.

    作者:刘天军;李利明;周晓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门诊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是皮肤科常见病,因起病急,疼痛明显,易误诊.以往临床中多为对症治疗,病程长,患者及家属无论是心理还是精神上都很痛苦.

    作者:房迎华;赵庆红;王远;李德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 5的125Ⅰ标记及其体内代谢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标记纤溶酶原Kringle 5(K5)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 5(rhK5),以小剂量Iodogen多次重复标记法标记rhK5,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和亲和力试验检测125Ⅰ-rhK5活性,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125Ⅰ-rhK5的标记率为86%,放射化学纯度为96%.细胞增殖抑制试验表明,125Ⅰ-rhK5的生物活性与未标记rhK5相当.大鼠单次股静脉注射2vg125Ⅰ-rhK5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两室模型,T1/2α为(0.31±0.03)h,T1/2β为(14.48±0.73)h,AUC为(436.58±34.6)ng·h·ml-1.结论:小荆量10dogen多次重复125Ⅰ标记不影响rhK5的生物学活性.125Ⅰ-rhK5大鼠体内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两室模型,半衰期约为1 5h.125Ⅰ-rhK5为肿瘤的显像和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桂芝;李彪;张大东;张一帆;赵龙;尤蓓;张志勇;余自成;于金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ysmex F-8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64例贫血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结果:MCV↓RDW↑缺铁性贫血、MCV↑RDW↑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CV和RDW异常,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MCV↑RDW,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MCV↑RDW↑溶血性贫血、MCV、RDW↑铁粒幼细胞性贫血、MCV↓RDW,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结论:RDw指标的改变对贫血的分类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佳秋;苗智;王跃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脱出症的CT表现及伴发改变

    近年来CT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疾病的诊断,使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确诊率可高达92%~100%.但是关于其CT表现却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本文试图通过326例病例分析.系统论述之.本组病例使用GE Sytec Plus和MAXⅡ型CT机,通过常规平扫采集.扫描参数:120kV,矩阵:51 2×512,扫描孔径:12.5cm,层厚0.5cm,间隔0.5cm.

    作者:董长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中的一种,选择性地表达于恶性肿瘤组织.该文研究Survivin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肝癌细胞株SMMC-7721,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Survvivin Mrna表达.结果:肝癌细胞株SMMC-772l和80%(32例)的肝癌组织表达Survivin mRNA.而癌旁非癌组织内无-例阳性表达.结论:Survvivin表达是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较为普遍的事件.

    作者:张玉萍;白静;朱金玲;张春斌;罗佳滨;吕冬霞;王长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N-HPA与氯化铽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目的: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氯化铽和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的稀土配合物.方法: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Tb(N-HPA)3(Cl)2]·6H2O.结果:测定了配合物的紫外和荧光光谱,从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可以发现,铽的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配合物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并对固相反应机理也进行了讨论.结论:此方法可靠,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作者:吕玉光;王令萱;张义英;高金波;王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