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王迪迪;张鹏霞;范晓艳

关键词:亲和力, 实用性, 创造力, 健康人格
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学科,生物化学实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生物化学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通过增加自身亲和力和教学艺术性以提升该学科的魅力指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强度超声对大鼠牙槽骨改建过程中B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局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刺激对大鼠牙槽骨改建过程中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大鼠安放正畸装置,对实验组进行LIPUS刺激,对照组进行不开功率源的假刺激.于实验开始后的第1、3、5、7、14天将动物分批处死(颈髓离断).取含右侧上颌第1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组织块,制作骨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结果:BMP-2的表达在张力区和压力区之间灰度值(分度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LIPUS刺激可促进牙槽骨改建过程中BMP-2的表达.

    作者:薛慧;彭惠;杨东红;王宏艳;吴立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炎症的关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冠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病变斑块不稳定,继而破裂,引起冠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急性病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认为炎症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影响其进程,局部炎症反应促使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及破损,在此基础上血小板活化并介导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王贺田;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纯药物溶栓和手术综合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多发病.根据文献报道,外科大手术后未采取预防措施者,DVT的发病率为25%;尸检发现率为35%~52%.美国每年有40~60万DVT 病人,其中近10%因肺拴塞死亡,其他患者大多发展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作者:辛国荣;姜广林;柯德志;金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利多卡因喷雾剂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复方利多卡因喷雾剂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加速试验、长期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利多卡因喷雾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硝酸甘油、氯霉素的含量,以及观测溶液的外观性状、pH值,考察本制剂的稳定性.结果:复方利多卡因喷雾剂在加速试验、长期试验中含量变化范围小,均在限度范围内,外观性状及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利多卡因喷雾剂在室温贮藏条件下稳定性好.

    作者:蔡伟;张美和;姜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8例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布氏杆菌病人的临床观察,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12~2006-09在我院住院的18例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结果:总结了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表现,提出了对布氏杆菌病人的皮肤护理、降温处理、疼痛护理和疾病的预防.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布氏杆菌病人的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邵金花;杨立新;于文丽;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婴幼儿肺炎心肌酶谱检测临床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在婴幼儿肺炎、肺炎心衰、健康儿中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肺炎心衰患儿、40例普通肺炎患儿及30例健康婴幼儿,进行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分析临床意义.结果:肺炎心衰组心肌酶的阳性率及增高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普通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可以反映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CK-MB 增高是判断心肌损害的关键指标.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7年我院门诊量统计预测

    目的:对门诊量进行统计预测,提高科学预见性,为合理调配门诊医疗资源提供依据,为编制长短期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趋势直线方程预测全年门诊量,采用门诊科室构成比预测各门诊科室的门诊量,采用月份比重预测全年各月份的门诊量.结果:2007年我院门诊量预测值为182018人次.结论:通过预测分析可知各月门诊波动情况,在低峰期可安排医护人员休假,高峰期多开诊室,加强病人分流,在医院管理中有重要参考作用.

    作者:陈庆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22例分析

    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对用药前、用药后凝血及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PL)活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莲;苏雪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分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患者病情平稳后(发病8~21d内)进行运动疗法治疗.两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平衡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价.对比两者的康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红;徐贵侠;杨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催产素对产前应激孕鼠母爱行为相关神经元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催产素对强迫游泳应激的怀孕大鼠生仔后母爱行为相关神经元的影响,探讨其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于母鼠怀孕后14d至分娩当天,每天进行一次强迫游泳应激,每次2min.分娩当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PVN)催产素(OT)神经元、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DA)神经元数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和小剂量催产素保护组催产素神经元及多巴胺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怀孕后期持续应激能够明显损伤母鼠的母爱行为,而催产素对孕鼠的母爱行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从性.

    作者:赵晓莲;高艳华;于国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它有力地抑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了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1-3].近20年临床路径在美、英、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应用.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临床工作经验,制定出的白内障手术配合路径,经过一年的应用,提高了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现将手术配合路径介绍如下.

    作者:朱劲松;黄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臂丛麻醉的比较

    目的: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取行上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4组(Ⅰ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Ⅱ组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Ⅲ组单纯罗哌卡因、Ⅳ组单纯布比卡因),每组10例,分别观察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静效果.结果: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Ⅰ、Ⅲ组明显比Ⅱ、Ⅳ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Ⅰ、Ⅲ组明显比Ⅱ、Ⅳ组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镇痛和镇静方面Ⅰ组比其他三组效果虽好,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麻醉均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能产生更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黄梅平;张伟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金散对去卵巢大鼠骨钙素、降钙素的影响

    目的:通过骨金散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6月龄雌性大鼠4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实验组(骨金散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骨金散对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骨、胫骨下端骨密度、血清雌激素(E2)、降钙素(CT)及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骨、胫骨下端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血浆BGP水平明显升高(P<0.05),E2、CT水平明显降低(P<0.05).骨金散治疗组可使去卵巢大鼠股骨、腰椎骨、胫骨下端骨密度增加(P<0.05),升高血浆CT水平(P<0.05),降低血清骨钙素水平(P<0.05),但血清E2 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骨金散可通过对CT分泌释放和对BGP的调节,减缓伴随去卵巢所致的骨量丢失,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赵锦程;吴英杰;朱玉梅;侯丽然;邢继强;冷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谷光甘肽S-转移酶在前列腺癌中的形态学表达

    目的:探讨胎盘型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P1)在不同病变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将良性增生组(BPH)和前列腺癌组(PC)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STP1的表达.结果:GSTP1在BPH的组织中表达显高于PC 组织(P<0.01).结论:GSTP1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扈清云;张雅芳;赵玲辉;侯丽然;许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诊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难止血的一种出血.我们科自1999-06~2007-05对71例门静脉高压引起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EVL),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建国;徐克达;孙健;王风琴;曹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安胆颗粒制粒方法的探讨

    目前中药喷雾干燥浸膏粉制粒一般采用干压法和流化制粒法,但干压法制粒细粉多、颗粒形状不规则;流化制粒则颗粒细小疏松、吸湿速率快.本文以安胆颗粒为样本,与干压法、流化制粒法对比,探讨了中药喷雾干燥浸膏粉高速搅拌制粒法.

    作者: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探讨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参附组加用参附注射液进行辅助化疗.结果:参附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作者:夏宏伟;马宪友;郭德庆;祝沪军;方秦模;吴维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喘康胶囊的质量研究

    目的:研究喘康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喘康胶囊中的盐酸麻黄碱进行定性测定,以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定量测定,展开剂为苯-氯仿-甲醇(5:25:4).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02%.结论:该方法稳定、专属性好,实用性较强.

    作者:于莲;苏瑾;刘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糖尿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与干预对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并发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治疗及糖尿病治疗,执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再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饮食、药物、适当运动及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糖变化.结果:①干预组显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7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治疗前后与治疗后相比,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教伟;高凤荣;史淑红;刘广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与碧兰根充糊剂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碧兰糊剂)加牙胶尖、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后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门诊就诊的需要做根管治疗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碧兰糊剂)和对照组(氧化锌糊剂).常规根管预备后,一次法常规根管充填.结果:Cortisomol 根充糊剂组术后疼痛反应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结论:使用Cortisomol 做根充糊剂进行根管充填可以明显降低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反应的发病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銶石;滕立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