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国;徐克达;孙健;王风琴;曹劲松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密切和频繁.自2005年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我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所以在校期间采用英语授课.人体寄生虫学是留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培养出的留学生能否很快融入到国际社会,同时也关系到我校声誉,我校的总体实力能否被国际社会认可,我校能否扩大境外留学生生源,因此对外教学已成为我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我们教研室已承担和完成了首届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得到了一些启发和经验.
作者:毕胜;蔡连顺;齐宗春;代月;车世伟;陈光;肖景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难止血的一种出血.我们科自1999-06~2007-05对71例门静脉高压引起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急诊内镜下套扎治疗(EVL),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建国;徐克达;孙健;王风琴;曹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80年代以来,对喉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水平半喉切除术、全喉切除术,使喉癌病人获得了很好的生存效果,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正确排痰是全喉切除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观察临床护士吸痰,研究吸痰对全喉切除病人基本生命体征的影响.现将吸痰时机的判断、吸痰方法的掌握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对用药前、用药后凝血及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PL)活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莲;苏雪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救治中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监护及治疗的作用.方法:分析2000-07~2007-08在ICU监护和治疗的96例重症胸外伤临床资料,总结重症胸外伤ICU监护及治疗中的问题.结果:本组治愈率90.06%(87/96),死亡率9.4%(9/96),全组发生应激性溃疡4例(4.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8例(8.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9例(9.4%).结论:ICU 内严密的专科治疗和监护处理是治疗重症胸外伤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宪友;夏宏伟;祝沪军;郭德庆;李庆志;李凤梅;张振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女,63岁、家务.5d前因受凉后发热、咽痛、腹胀、腹泻,2h后水样便一日十数次.第2天在当地卫生所用抗生素,药用不详,用药后发热好转,腹泻减轻,但口渴、明显乏力,四肢麻木,有时有轻抽动,于是来我院就医.近1年有时头晕,十几天前因头晕做头部CT、心电图、大生化、胸透、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血压150/90mmHg,为保健用5%葡萄糖250mL加血栓通20mL静脉滴注,口服依那普利片10mg/d 1次.静点期间因胃肠感冒而造成腹泻,停止静点血栓通.
作者:刘海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辅助Fogarty 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对收治的9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111条下肢)急行手术取栓及药物辅助抗凝、溶栓、扩冠等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82例患者感到患肢变暖,查体股、腘动脉搏动恢复;77例患者患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可触及搏动.术后6个月~5年,应用Doppler彩超对患者作远期随访,其中75例患者血管通畅,5例出现再阻塞,通畅率81%.结论:Fogarty 导管手术取栓配合适时的药物辅助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可以取得较理想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程伟;张雪松;金松;孟凡石;王跃生;王亚洲;王树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局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刺激对大鼠牙槽骨改建过程中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大鼠安放正畸装置,对实验组进行LIPUS刺激,对照组进行不开功率源的假刺激.于实验开始后的第1、3、5、7、14天将动物分批处死(颈髓离断).取含右侧上颌第1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组织块,制作骨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结果:BMP-2的表达在张力区和压力区之间灰度值(分度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LIPUS刺激可促进牙槽骨改建过程中BMP-2的表达.
作者:薛慧;彭惠;杨东红;王宏艳;吴立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对321名女大学生耳垂、耳屏、对耳屏和屏间切迹的形态观测并分型.方法:目测耳垂、耳屏、对耳屏和屏间切迹4个结构的类型,且计数.结果:人体左右耳无显著差别,个体间有显著差别.讨论:为人体体调提供数据,为将来美容外科等提供有力的证明.
作者:徐丹丹;李慧慧;韩扬;张东东;陈克功;扈清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采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取行上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4组(Ⅰ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Ⅱ组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Ⅲ组单纯罗哌卡因、Ⅳ组单纯布比卡因),每组10例,分别观察其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静效果.结果: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Ⅰ、Ⅲ组明显比Ⅱ、Ⅳ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Ⅰ、Ⅲ组明显比Ⅱ、Ⅳ组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镇痛和镇静方面Ⅰ组比其他三组效果虽好,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麻醉均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能产生更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黄梅平;张伟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胎盘型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P1)在不同病变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将良性增生组(BPH)和前列腺癌组(PC)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STP1的表达.结果:GSTP1在BPH的组织中表达显高于PC 组织(P<0.01).结论:GSTP1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扈清云;张雅芳;赵玲辉;侯丽然;许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椎一基底动脉供血区的形态学依据,为外科治疗VBI提供了解剖学资料.方法:成人尸体15具(30侧),通过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对椎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的起点、走行、分支、管径、长度进行测量观察.结果:甲状腺下动脉转移的有效半径远大于甲状腺下动脉与此段椎动脉的近距离.结论:甲状腺下动脉可以与椎动脉三角段椎动脉行端侧吻合术.
作者:王浩岩;钟震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在婴幼儿肺炎、肺炎心衰、健康儿中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肺炎心衰患儿、40例普通肺炎患儿及30例健康婴幼儿,进行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分析临床意义.结果:肺炎心衰组心肌酶的阳性率及增高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普通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可以反映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CK-MB 增高是判断心肌损害的关键指标.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证实GTR可促进牙周骨缺损的修复及增加新骨的形成,将GTR和人工骨,生长因子等生物材料联合使用可获得更多牙周新组织.方法:采用16只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刮取兔牙骨质,去骨高度为牙骨质釉质界(CEJ)下6mm制成缺损,一侧用加入bFGF的人工骨和GTR膜包绕缺损,另一侧作为对照,通过光镜下观察载体材料吸收情况,结缔组织内炎症情况,结合上皮根向移行情况.结果:对照侧均呈现牙槽骨不愈合现象,实验侧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骨愈合现象.结论:GTR膜与人工骨、bFGF等生物材料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骨缺损的愈合.
作者:曲晓娟;朱建华;张卫民;张静莹;童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与干预对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并发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治疗及糖尿病治疗,执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再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饮食、药物、适当运动及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糖变化.结果:①干预组显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75%.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脑卒中并发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治疗前后与治疗后相比,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血糖控制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教伟;高凤荣;史淑红;刘广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自拟中药.采取保留灌肠方法.结果:本组治疗平均2个疗程,完全缓解43例占55.13%,显效28例占35.89%,好转7例占8.92%,有效率100%.经对70例随访6个月至2年病情复发10例.结论:此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可作为临床一种常用方法.
作者:于俊洲;王明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它有力地抑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了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1-3].近20年临床路径在美、英、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得以推广应用.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临床工作经验,制定出的白内障手术配合路径,经过一年的应用,提高了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现将手术配合路径介绍如下.
作者:朱劲松;黄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了积累更多的国人解剖学资料,以供同道参考与应用.方法:37例完全额中缝的国人颅骨标本系佳木斯地区出土,将其分为三段描述,观测其弧长、类型.用软尺(精确度0.01cm)测量出完全额中缝的弧长(额鼻端到冠矢端).结果:在500例颅骨中,出现完全额中缝37例,出现率为7.40%.完全额中缝可分为九种类型,其中H类型多,F类型次之,C类型少.结论:完全额中缝的测量主要是收集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孙权;陈克功;王凤臣;韩淑云;陈立强;李永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玉米须多糖(stigma maydis polysaccharide SMPS)对肝癌SMMC-7721细胞Caspase-3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玉米须多糖以不同浓度和时间作用于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和P53的表达;分别观察制片后的Caspase-3和p53表达,胞膜和细胞浆出现棕黄色或褐色为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胞核内出现棕黄色或褐色为P53阳性表达细胞.结果:经SMPS(20~80mg/L)作用于SMMC-7721细胞,随着作用时间和剂量的增加,Caspase-3及p53的表达增高.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SMPS促进SMMC-7721细胞的Caspase-3及p53的高表达,其作用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范晓艳;吕冬霞;金岳雷;罗佳滨;张春斌;朱金玲;张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参附组加用参附注射液进行辅助化疗.结果:参附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作者:夏宏伟;马宪友;郭德庆;祝沪军;方秦模;吴维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