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氧水加顺铂腹腔灌洗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朱世滨;梁怀祝

关键词:双氧水, 顺铂, 腹腔灌洗
摘要:目的: 探讨双氧水加顺铂腹腔灌洗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为临床腹腔灌洗防治胃癌腹腔种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利用胃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和腹水癌小鼠的平均存活期来观察不同处理因素(双氧水组、DMEM对照组、顺铂组和双氧水加顺铂组)腹腔灌洗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 经双氧水加顺铂组处理的细胞核改变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双氧水组和顺铂组.双氧水加顺铂腹腔灌洗组的小鼠平均存活期14.1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5d、双氧水组的8.4d和顺铂组9.3d.结论: 双氧水加顺铂腹腔灌洗对胃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能明显延长腹水癌小鼠的平均存活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止泻片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泻片中穿心莲内酯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在2.31~9.10μg线性范围内,穿心莲内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6%. 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可作为穿心莲制剂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沈德凤;张启兴;计莹;张永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肠道疾病应用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营养支持是保证营养物质摄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长期肠外营养过程中存在导管感染,肝功能损害,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风险,然而肠内营养既能避免肠外营养的缺点,又符合生理要求是经口或喂养管提供人体正常代谢所需的一种营养方式,胃肠道疾病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我科于2004年6月至今应用肠内营养50例,在应用过程中与肠外营养病人进行比较,通过临床的实际观察和护理,大大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头发微量元素锌、铁、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头发微量元素锌、铁、铜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组和对照组头发锌、铁、铜的含量.结果: RRTI组头发锌、铁、铜含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缺锌、缺铁、缺铜等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败酱草多糖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研究

    目的: 了解败酱草多糖(AP4)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经提取、沉淀、离心、大孔吸附树脂两次层析后,得败酱草抗病毒多糖AP4.通过细胞培养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对Hela细胞的致病变作用及AP4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Hela细胞的治疗作用.结果: AP4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1.07mg/ml,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97mg/ml,治疗指数(TI)为114;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2.087 mg/ml,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385 mg/ml,治疗指数(TI)为54.结论: 败酱草抗病毒有效部位AP4在Hela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凤梅;李洪源;李霞;刘鑫妍;王秀琴;陈振华;谢志平;李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核因子-κB活性及白介素6分泌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正常志愿者静脉血分离并培养PBMC,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cy,培养不同的时间,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IL-6蛋白表达水平;收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 (1)Hcy实验组IL-6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IL-6水平随Hcy剂量升高而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0~48h).(2)Hcy可诱导PBMC NF-κB活化,出现核易位.结论: Hcy能促进PBMC IL-6蛋白表达,并诱导NF-κB激活.

    作者:刘中柱;李华;李振海;王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区NMDAR1免疫反应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模型皮质和海马区NMDAR1含量及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探索癫痫发病机制以及灵芝孢子粉对癫痫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干预组,点燃后断头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MDAR1含量的变化及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所有大鼠均达到癫痫模型点燃标准.使用灵芝孢子粉的中药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相比,脑内NMDAR1含量明显下降(P<0.05),同时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明显好转.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有效降低皮质和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NMDAR1的含量,使神经元兴奋性减弱,抑制癫痫的发作,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带来的损伤, 以达到抗癫痫作用.所以灵芝孢子粉可能具有减轻痫性发作、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王欢;王淑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浸润性突眼42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甲亢浸润性突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2例甲亢浸润性突眼病人,采用眼睛护理,131I,泼尼松/甲泼尼龙,环孢霉素,甲状腺片/ L-T4,β-受体阻断剂等综合疗法.观察1年以上.结果: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甲亢浸润性突眼能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作者:刘红艳;张景玲;高升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骨片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5例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及手术对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1998-10~2004-11,对3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施行切开复位骨片钉内固定,同时对21例辅以石膏外固定,术后患肢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91.4%.结论:肱骨外科骨折,采用骨片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靠的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向东;安喜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的CT诊断与扫描技术

    目的:分析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CT表现,评价 CT对椎弓崩裂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55例腰椎椎弓崩裂患者,病人行反角度椎弓CT检查,将椎弓崩裂的裂隙与小关节的间隙同时展示在一个层面上为佳显示.结果:腰椎椎弓峡部崩裂均可见椎弓宽窄不一的低密度裂隙,边缘不规则,部分边缘可见骨痂或碎骨,椎管横径变小,前后径变长.结论:CT能明确诊断腰椎椎弓崩裂并滑脱,采取反角度椎弓扫描,对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廖炯;胡元明;魏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α-(乙酰氧基)苯乙酰氯的合成

    目的:改进α-(乙酰氧基)苯乙酰氯的制备方法.方法:以扁桃酸为原料,经二步反应制得α-(乙酰氧基)苯乙酰氯.结果:制得α-(乙酰氧基)苯乙酰氯,总收率93%.结论: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便,收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作者:张玲;曲有乐;张环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E-test法;结果:16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中介率为18.7%,对红霉素的耐药、中介率为46.9%;结论:临床医生应该注意抗生素的使用,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作者:斗章;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固定不良修复体的拆除分析

    目的分析固定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近1年来拆除固定不良修复体90件进行分析,其中固定桥修复体58件,桩冠4件,全冠12件,口内捆绑钢丝加自凝树脂捏塑16件.结果基牙疼痛或并发根尖炎、根尖周脓肿、间隙感染的共60例,占拆除的修复体总数的66.7%;牙龈发炎、溃烂,牙周炎,粘膜病19例,占总数的21.1%;因颞下颌关节疾病来就诊而拆除的2例,占2.2%;不美观和口臭4例,占4.4%;不良修复体折断5例,占5.6%.结论固定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适应证选择不当、操作不当、修复完成后的维护不当等,以及街头牙医和旅社无证牙医制作的修复体,针对拆除原因提出预防方法.

    作者:杨俊玉;孙雪梅;孙德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 探讨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总结本院 6 例囊性肾癌的诊断、治疗与随访.结果:囊性肾癌在超声、CT 及MR 的影像学表现的主要特点为囊壁厚、可呈多房分隔,可有附壁结节、可见不规则钙化,边缘不清晰,囊性占位性病变彩色多普勒检查囊壁或分隔上有明显的血流信号.CT增强扫描后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强化.MR检查T1WI像呈近似等信号,T2WI 像呈稍高信号的囊壁及分隔,增强表现其囊壁及分隔信号增强.术后病理证实全部为囊性肾癌.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综合运用超声、CT及MR检查,可以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率.

    作者:高景斌;孙华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硝苯吡啶所致小鼠牙龈增生的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硝苯吡啶造成小鼠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和预防办法,降低临床应用硝苯吡啶的副作用.方法:采用纯系昆明种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灌喂硝苯吡啶不同时间来观察:①牙龈增生与牙龈上皮厚度及胶原纤维的变化;②细胞凋亡指数;③药物作用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④撤药后增生牙龈的恢复情况.结果:小鼠牙龈上皮厚度明显增加,胶原纤维致密性加大,牙龈凋亡细胞数目减少(P<0.05),硝苯吡啶撤退后一段时间,增生的牙龈恢复正常.结论:硝苯吡啶可导致小鼠牙龈增生,服药55d细胞凋亡数减少,此损害是可逆的.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韭子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韭子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和体液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 建立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动物模型,采用中性红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研究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用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测定法研究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韭子可有效地纠正免疫功能低下,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使抗体生成细胞数增多,使两者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韭子可有效地恢复和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于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VCAM-1及TNF-α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61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sVCAM-1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TNF-α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sVCAM-1、TNF-α水平随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而明显升高.各病因组之间sVCAM-1、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VCAM-1与血清TNF-α呈正相关(r=0.282, 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与CHF严重程度有关,提示sVCAM-1、TNF-α可能在CHF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海英;陆春风;张兰英;王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吸细胞学诊断恶性黑色素瘤乳腺转移1例

    患者,女,38岁,因左乳腺无痛性肿块,于2005-11-10来我院门诊普外科就诊.触诊:肿物直径约1.5cm,活动欠佳,下部与深部组织粘连.肿物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吸取物外观:棕黑色粘稠液,涂片3张,自然干燥,瑞-姬氏染色(片号 05111016).镜检:大量成堆及散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细胞形态特征:瘤细胞大小不一,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粒状,核仁大明显,可见双核瘤细胞;浆中充满黑色素颗粒,大小及粗细不均,大者如墨滴,小者如尘埃.为上皮细胞型[1].诊断: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曲灿华;李升;陆景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临床分析

    腹膜后纤维化是以腹膜后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纤维组织进行性增生为特征,其中以输尿管周围纤维化粘连,包绕压迫上尿路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衰竭为常见.由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早期诊断困难,所以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和寻找有效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疾病转归,现总结如下.

    作者:郝鹏;冯亚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美容皮肤磨削术的治疗技术与护理

    皮肤磨削术是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磨削的一种手术.磨削后,使皮肤表面不规则部分变得平整光滑,或去除皮肤色素异常的部分,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伤口愈合几乎不留或极少有瘢痕.以达治疗美容的目的.自2002年初以来,结合资料和临床观察,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杰;孙艳;吕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在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在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进行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结果:应用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后,使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更加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结论: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提高了细胞形态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苏亚娟;斗章;王芳;张吉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