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型钢板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

吴向东;安喜亮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 内固定器, 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
摘要:目的:观察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治疗颈椎外伤的疗效.方法:对19例颈椎疾病患者施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锁定型钢板颈前固定术术后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及内固定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9例经过4~22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块达到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0~15周.平均12.6周,融合率100%.WRI检查无脊髓变形受压表现,脊髓功能检查,除4例完全截瘫患者无恢复外,所有病例植骨疗效满意.结论:锁定型钢板可有效增加植骨节段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维护椎骨高度.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思维是临床诊断与确定诊治方案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及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临床医生迅速成长的关键.因此,它也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而医学微生物又是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的基本理论及必要的实验技术,同时,还要使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微生物学知识,熟练地判断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源,并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春敏;李丽秋;李俭;宋淑贤;张昆;杨春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灭鼠剂致严重血尿的疗效及结果分析

    临床上因各种原因服用灭鼠剂导致严重血尿的病例虽不多见,但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很重要,因为它可产生严重贫血、尿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我院自2004~2006年共收治5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立臣;邬剑;罗振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菟丝子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非酶糖基化及自由基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菟丝子醇提液对衰老大鼠体内非酶糖基化和自由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模型给药组,用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同时模型给药组灌服菟丝子醇提液并在不同时间杀鼠,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糖化血清蛋白(GSP),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菟丝子醇提液使大鼠GHb、GSP、MDA水平明显减低(P<0.05,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 菟丝子抑制非酶糖基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生成,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刘玉平;魏晓东;欧芹;张鹏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肠疗与贝飞达合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肠疗与贝飞达合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将91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及配对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血清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婷;孙迪;王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V级病人1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V级病人的手术指征.方法:对14例V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病人急诊实施开颅动脉瘤夹闭.结果:10例病人恢复良好,神经功能恢复(71.4%),3例术后出现脑积水,但神经功能基本恢复(21.4%),1例术后10h临床死亡(7.1%).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V级病人如果发病时间短,年龄偏低,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病情可望恢复.

    作者:杨文佳;崔延昆;王维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口腔鳞癌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检测粘附分子E-cadherin 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 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cadherin 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 在正常粘膜及口腔癌中呈不同程度表达,染色程度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中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转移者, E-cadherin的表达可作为预测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邱明;毛庆华;赵跃峰;迟宏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颌下腺组织学变化及NGF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大鼠颌下腺组织学变化及糖尿病对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颌下腺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 大鼠20只,对照组5只,实验组15只.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 1、2、3个月时,取大鼠颌下腺HE染色光镜下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GF在颌下腺的表达.结果: 随着糖尿病加重,颌下腺出现组织萎缩,腺泡缩小,形态不规则等变化.不同月龄糖尿病大鼠NGF表达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呈下降趋势.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出现部分腺泡萎缩等变化,且随病程的延长而显著;NGF的表达逐渐降低,说明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合成和分泌NGF的功能降低,而NGF缺乏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推测实验性糖尿病对大鼠颌下腺结构和功能有一定损害作用.

    作者:李维善;孙庆顺;朱建华;王本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鹅口疮18例体会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临床常见,且较难根治.其典型症状与主要特征为:在唇、颊、舌、软硬腭及咽部粘膜上可见乳白色凝块样或片状物,不易拭去,一般无全身症状,可有吸吮困难或烦躁.确诊可去白屑少许放在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溶液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泡子.

    作者:万学荣;候艳雁;万婷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浓度与内皮素的关系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近年来继心钠素(ANP)和内皮素(ET)之后新发现的对心血管内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可在人体多种组织中合成,具有很强的扩血管和利尿等作用,我们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24h的血浆ADM浓度和心房利钠肽(ANP)及内皮素(ET)的相关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辉;赵桂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蛋白质氧化羰基化和枸杞多糖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对老年大鼠肝组织蛋白质氧化羰基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D-半乳糖致衰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衰老模型组和枸杞多糖用药组,检测肝组织羰基化蛋白含量、MDA及GSH含量,观察枸杞多糖对老年大鼠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衰老模型组羰基化蛋白及MDA含量较高,GSH含量较低;而枸杞多糖用药组羰基化蛋白及MDA含量降低, GSH含量升高.结论: 枸杞多糖通过降低蛋白质羰基化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作者:李晶;欧芹;孙洁;张鹏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5例231眼白内障术前行超声检查.结果:根据晶体混浊程度不同,超声表现为皮质性、核性、绕核性、完全性白内障,部分病例合并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等病变.结论: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 可为临床医师决定手术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孙鹏;张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血病细胞双侧乳腺浸润1例

    患者,女,32岁,妊娠34周.以面色苍白,四肢乏力,双侧乳腺肿胀,于2004年4月30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双侧乳腺整体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表浅静脉怒张.表浅淋巴结不大,由于妊娠的原因肝、脾不能清楚触及.血象:Hb 79g/L、RBC2.29×1012/L、PLT96×109/L、WBC110×109/L、分类原始细胞占86%.

    作者:李永海;周丽艳;张文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SC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 也称贮脂细胞(fat -storing cell)或Ito细胞,是肝脏非实质性细胞, 分布于Disse间隙,附着于肝血窦内皮细胞外表面及肝细胞表面,占肝非实质细胞总数的5 %~10 %,其生理功能不仅参与脂肪存储和维生素A 的代谢,同时也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急慢性肝损伤后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

    作者:吴金成;林永堃;翁山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NP化疗加手术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不良反应,同时评价其在病期下调率,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从1995-01~2001-10对11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NP新辅助化疗组64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术前NP方案化疗二周期,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6.56%(49/64)病期下调率为43.75% (28/64),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91.8%(56/61),对照组为89.58%(43/48).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09%,63.4%,40.6%.对照组分别为71.01%,42.34%,28.77%.实验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继庆;张波;胡广;朱晓峰;邹志田;张福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用血浆冷沉淀物促进豚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促进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对于改善内环境紊乱减少全身性感染以及缩小植皮范围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利用豚鼠深Ⅱ°烧伤模型对富含FN血浆冷沉淀促进创面愈合效果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杨嵩峰;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用于稽留流产20例临床观察

    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为难处的一种流产类型,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满意,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石艳芳;吴英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海马区NF-kB、I-kBα动态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影响

    目的:研究戊四氮慢性点燃大鼠即癫痫形成过程中海马区NF-Kb及其抑制蛋白I-kBα的动态变化及作用,并同时探讨地塞米松的抗痫作用机制.方法:将8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非用药组(P),用药组(D)即地塞米松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均给予戊四氮(PIZ)35mg/kg·d腹腔注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4,7,11,15d)海马区NF-Kb、I-kBα的蛋白表达,同时行为学观察和脑电图确定痫性发作.结果:注射PIZ的各组大鼠海马区NF-Kb的表达随着注射时间逐渐增加,并于第15天达到高峰,且用药组相同时间点NF-Kb表达较非用药组减少(P<0.05); I-kBα蛋白量随着PTZ的注射逐渐减少(P<0.05),并于第15天降到低,用药组相同时间I-kBα蛋白的减少较非用药组少(P<0.05);且地塞米松明显改善了大鼠点燃时的痫性发作程度,延长了发作潜伏期.结论:慢性癫痫的形成过程中海马区神经细胞中存在NF-Kb 的激活及其I-kBα的减少;NF-Kb介导了癫痫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过程,同时,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NF-Kb活性发挥抗痫作用.

    作者:刘淑华;金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局解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为了提高局解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本文主张在局解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并着重从更新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和提高教师素质等六方面阐述局解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作者:赵勇;田国忠;陈克功;李梅秀;苗智;孙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并发症分析

    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但由于吸宫术及钳刮术均是应用器械在宫腔操作,不能直视只能凭手感,少数患者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本文分析我院2004年1~12月行人工流产术1332例,旨在观察工人流产并发症与受术者妊周、孕产次及子宫本身条件等因素的关系.从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月份越大,孕产次越多,子宫本身条件不利及年龄越大,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

    作者:孙秀丽;王吉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加替沙星涂膜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加替沙星涂膜剂.方法:以壳聚糖、甘油为辅料,制备加替沙星涂膜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99.77%,RSD为0.22%,临床总有效率92.3%.结论:该涂膜剂处方工艺可行,质量稳定,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彩英;谷琳;石荣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