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鸡西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现状及对策

关丽梅;赵景波

关键词:医疗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 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鸡西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方法:我们于2005年6至10月对鸡西市30所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各医院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均很重视,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各医院在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运输、处置、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仍应进一步抓好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学习工作.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尽快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浸润深度的CT与病理探索

    目的:探索3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外侵与转移时CT表现,为临床正确估价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术式的选择和开展综合治疗提供CT方面的诊断依据.方法:对30例食管癌患者的CT片和术后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1)当食管壁厚≤1cm时,癌多限于壁内浸润;而壁厚达2cm时其外侵率高达51%,3cm时外侵率达79%;>3cm者外侵率达100%.(2)在接触范围中,大于1/4周径与小于1/4周径受侵率明显不同.(3)中上段食管癌较易侵及气管、支气管,引起其形态方面的改变,陷入型受侵率可达75%.结论:CT可在术前正确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可使部分食管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探查.

    作者:刘振玉;张雪松;胡洋;刘金英;许传斌;杨絮;张铁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2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万灵中毒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00-01~2004-01收治的42例有明确服用农药万灵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患者,其中轻度中度患者20例,中度中度患者16例,重度中度患者4例,死亡2例.重度中毒中昏迷2例,肺水肿4例.全部病例均在来诊后立即给与清水彻底洗胃,直到胃液洗出液变清为止,并由胃管注入或口服20%甘露醇25mL导泻.在洗胃的同时建立静脉通道,静推阿托品,轻度中毒者,首剂1~3mg,每15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改为1~3mg/d.中度中毒者,首剂3~5mg,后每15分钟1次,至阿托品化后改为每4~6h 肌注0.5~1.0mg.重度中毒者,首剂5~10mg,然后每10~15分钟1次 ,阿托品化后改为每1~6h 肌注0.5~2.0mg 以维持阿托品化.根据病情逐渐减量,1~3d后停药.结果: 除2例因服药量过大,均超过200ml,服毒至就诊时间均超过150min,中毒重,来诊时已经死亡外,其余40例经抢救留观治疗1~4d,平均3d后,均治愈出院.且无一例出现阿托品中毒症状. 结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万灵中毒后发病快,微量口服即可危及生命,及时抢救具有痊愈时间短,愈后效果好,不反跳的特点.

    作者:刘天军;张菊荣;李利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双螺旋CT颌面部骨折三维重组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双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简称3D)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33例典型颌面部骨折病例,经3D处理,选择佳角度及层面进行观察.结果:双螺旋CT3D能够立体、全面、直观、准确及清晰地显示骨折的具体情况.结论:双螺旋CT3D更利于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诊断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及实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忠军;景介梅;张克;刘森;孙秀丽;崔克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肠道屏障改变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监护治疗水平的提高,坏死胰腺及胰周组织的感染已成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通过对肠组织形态学观察、肠内容物中SIgA含量、肠组织MDA含量及血中TNF-α、 LPS含量的测定,旨在探讨AHNP时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的改变及机制.

    作者:刘艳;汪世清;王一波;周晓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量、半微量法合成乙酰苯胺

    目的:对乙酰苯胺的合成进行常量与微量、半微量合成的对比研究.方法:用常量合成乙酰苯胺试剂量的50%、25%及10%进行微量、半微量合成,与常量合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微量、半微量法所得产率与常量相近,试剂用量减少,反应时间缩短.结论:可由微量、半微量法合成乙酰苯胺替代常量合成.

    作者:王桂艳;张瑞仁;王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livin靶向RNA干扰质粒的鉴定

    目的:验证livin靶向RNA干扰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并成功转化入大肠杆菌.方法:从已经转化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并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Agrose电泳,测序.结论:酶切图谱分析,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已成功构建并转化入大肠杆菌.

    作者:张玉萍;饶冬梅;张春斌;刘爽;吕冬霞;罗佳滨;吕学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地丁类药材的性状鉴别与理化鉴别比较

    地丁药材属常用中药,在中药生产中用到的有紫花地丁、苦地丁、甜地丁.但由于科属不同,因此,在采购、检验环节经常因分不清科属而发生混淆.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其用于疔痈疮疖、丹毒、黄疸、毒蛇咬伤、尿路感染.甜地丁为豆科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verna的干燥全草,其用于疔痈疮疖.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布氏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全草,其用于疔痈疮疖,风热感冒、暴发火眼、支气管炎、肠炎、肝炎.

    作者:张雅杰;宋光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TNF-α、ICAM-1的表达及NAC对其变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细胞凋亡及TNF-α、ICAM-1(细胞粘附因子-1)的表达机制,探讨NAC(N-乙酰-L-半胱氨酸)抗细胞凋亡作用和对TNF-α、ICAM-1表达的干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NAC组,各分为(出血6h,12h,24h,48h,3d,5d,7d)七个时间点.采用立体定位注入自体未肝素化动脉血复制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ICAM-1的表达;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①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TNF-α开始表达,48h达高峰,12hICAM-1开始表达,72h达高峰.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③NAC干预后周边组织TNF-α、ICAM-1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①细胞因子TNF-α、ICAM-1参与了脑出血周边组织炎性反应损伤.②脑出血周边组织存在着细胞凋亡病理生理过程.③NAC可抑制细胞因子TNF-α、ICAM-1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可改善脑出血预后.

    作者:王复新;刘永刚;黄作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维生素E、维生素C、防治置节育器异常出血的临床观察

    宫内节育器是广大妇女经常选用的避孕方法,效果满意,但少数妇女置器后发生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经间点滴出血,本文选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用以防治带器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辛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亚低温对实验性脑血管痉挛大鼠脑组织水电解质含量及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防治脑血管痉挛及其继发的脑水肿、脑损害至关重要.已证实,血管活性物质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在脑血管痉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CVS继发的脑水肿、Na+、K+、Ca2+异常导致的继发性损害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30~35℃的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目前有关亚低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资料很少,有研究显示这一疗法对治疗CVS是有效的.故本实验通过亚低温治疗SAH后急性CVS模型后测定NO和ET含量,并测量基底动脉的内径以及脑水肿程度、脑组织中Na+、K+、Ca2+含量,目的在于寻找防治SAH后CVS的有效措施并且探讨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SAH后亚低温治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福义;郭庆章;杨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测定

    目的:测定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MMP-2、MMP-9对UA的预测判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住院患者UA组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21例,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5ml,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MMP-2、MMP-9.结果:UA组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血清MMP-2、MMP-9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MP-2、MMP-9对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或破裂起重要作用,可能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判定价值.

    作者:刘春辉;贺兆发;乔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医学生应具有的素质及实施的途径

    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态势论述了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明新世纪医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提出了提高、加强医学生素质的途径.

    作者:程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鸡西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现状及对策

    目的:探讨鸡西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方法:我们于2005年6至10月对鸡西市30所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各医院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均很重视,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各医院在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运输、处置、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仍应进一步抓好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学习工作.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尽快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作者:关丽梅;赵景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教学用免疫血清制备的新方法

    目的:为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大量高效价免疫血清.方法:采用佐剂-鸡卵白蛋白抗原,对家兔足掌、皮下、肌肉多点注射免疫,再用不含佐剂的鸡卵白蛋白进行肌肉注射以加强免疫,获得兔抗鸡卵白蛋白抗血清.结果:用混合免疫法制备出效价为1:32以上的兔抗鸡卵白蛋白的抗血清.结论:混合免疫法是一种既简便经济又理想的教学用免疫血清制备的新方法.

    作者:林君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在尿铅测定中的应用

    尿铅可以间接反应机体吸收铅的量,对于长期处于汽油燃烧环境的机动车驾驶员,防止体内蓄积铅中毒,尿铝测定监测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试验对象剑河县驾驶员职业性体检人员.1.2 仪器MP-1型溶出分析仪;MP-1型极普工作台.均为山东电讯七厂产品.

    作者:杨智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9例分析

    目的:总结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7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11例,痊愈11例.1例手术前准备时死亡.结论:CT扫描复查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对于有颅骨骨折者应提高警惕,及时手术,预后好.

    作者:刘宏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冻伤后骨感染1例

    患者,男性,52岁,醉酒后双足赤足卧在雪地4h致使双足冻伤,伤后45d转来我院,已于外院行双足趾截趾术,双足跟部创面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始终不愈.入院检查见:左足跟部创面11cm×9cm,右足8cm×6cm,左足跟部可见大片骨质外露,发黑,周围有水肿肉芽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右足水肿肉芽组织覆盖,细菌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创面冲洗换药,敏感抗生素应用,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组织新鲜后,行左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右侧肉芽创面扩创植皮右大腿供皮术.

    作者:赵崇海;孙庆斌;葛新;曹建博;姬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胶原含量测定及喹那普利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ICM)发展过程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gen Ⅰ,PCI),Ⅲ型胶原(PCⅢ)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及药物干预效果;探讨喹那普利能否抑制ICM胶原的合成,以阻抑ICM的心肌纤维化.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12例正常对照及46例ICM患者应用喹那普利治疗6周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含量,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LVMW)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ICM患者血清PINP、PⅢNP含量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P<0.01).②喹那普利治疗后PINP、PⅢNP含量显著下降,Ⅰ/Ⅲ较前降低(P<0.01).③治疗后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升高,LVMI降低,PⅠNP、PⅢNP与LVMI呈正相关(r=0.561,P<0.01;r=0.316,P<0.05),与VE/VA呈负相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CM患者血清PⅠNP、PⅡNP含量升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喹那普利可以抑制PCⅠ、PCⅢ合成,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室舒张功能,阻抑ICM心肌纤维化.

    作者:王立波;石光跃;李艳美;陆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1例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及分析

    目的:讨论产前胎儿畸形的相关因素,提高B超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亚当凸阵B超诊断仪,并对畸形胎儿确诊引产后,并尸检证实.结果:对孕12~40周孕妇进行产前常规检查2532例,对31例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统计证实,胎儿畸形依次为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唇裂与腭裂、脐疝、小头畸形.产后所见:产前诊断主要的胎儿畸形与产后所见的主要胎儿畸形符合98%. 结论: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是发现先天性胎儿发育异常的重要方法,简便、经济、无创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秋月;贾会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联合疗法治疗儿童白癜风40例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方法.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儿童白癜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以局部外用0.2%甲氧沙林溶液(8-MOP)后进行UVA照射,配合外用新适确得乳膏;对照组18例单纯外用新适确得乳膏,观察治疗后两月疗效.结果:两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77.2%;对照组有效率44.44%.结论:光化学疗法联合新适确得乳膏治疗儿童白癜风,避免了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治疗儿童白癜风安全有效的疗法之一.

    作者:陶宇;刘秀华;于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