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波;石光跃;李艳美;陆春风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与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患者血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64例PBSI患者分为HBO治疗组(HBO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10d前后血糖浓度.按GOS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且HBO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HBO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39 d,死亡8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平均昏迷时间52 d,死亡15例,植物生存2例.HBO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4,P<0.05).结论:PBSI患者血糖显著升高,HBO能够降低PBSI患者升高的血糖,对PBSI的治疗有效.
作者:姜德华;孙建新;赵建平;杜长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口腔正畸临床中有时需要作颌间牵引,常规方法直接将牵引圈挂在托槽上,或弯制多Loop 曲及水平曲放在两牙之间,作为牵引钩[1],前者牵引圈易脱落,应用后者,患者口内异物感大,不易清洁口腔卫生,牵引力稍大会导致弓丝整体唇侧扭转,弓丝易变形,牙齿承受扭力较大,甚至个别牙伸长.自制牵引钩是将牵引钩直接结扎在托槽的槽沟中,应用自制牵引钩进行颌间牵引时,固位牢固,能承受较大的牵引力,口内异物感小,弓丝不损伤软组织粘膜,方便易操作,自制牵引钩由结扎丝制成直接固定在托槽四个翼上,不会发生扭转变形.
作者:赵刚;张纯妍;吴立鹏;孙庆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TA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浸润转移及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中MTA1基因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A1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MT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MTA1基因的过度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MTA1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转移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立海;王娇;孟凡石;王亚洲;王树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抗凋亡蛋白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乳腺癌侵袭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 和VEGF在41例乳腺癌标本中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68.29%),VEGF的阳性表达(63.41%),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表达,且他们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c-erBb-2有相关性.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的高表达促进了VEGF的促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张旭宏;张贞玲;崔滨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测定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MMP-2、MMP-9对UA的预测判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住院患者UA组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21例,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5ml,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MMP-2、MMP-9.结果:UA组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血清MMP-2、MMP-9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MP-2、MMP-9对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或破裂起重要作用,可能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判定价值.
作者:刘春辉;贺兆发;乔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1-2003年手术治疗237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237例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其中皮瓣坏死21例(8.8%),皮下积液16例(6.7%),患侧上肢轻度肿胀15例(6.3%),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是可预防的,对并发症的及时妥善处理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昭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右室心肌梗塞(RVMI)是指供给右心室大部分血液的右冠状动脉闭塞,少部分由左冠脉回旋支的右心室分支闭塞引起.单纯RVMI少见,占所有心梗的1.7%~2.4%,我院从1998~2005年收治的患者16例,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治疗.
作者: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法: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通过实验内容组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施适合的实验评价办法,强化实践教学的独特教学优势.结果:本法可明显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理解.结论:实验教学改革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
作者:欧芹;李晶;朴金花;魏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00-01~2004-01收治的42例有明确服用农药万灵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患者,其中轻度中度患者20例,中度中度患者16例,重度中度患者4例,死亡2例.重度中毒中昏迷2例,肺水肿4例.全部病例均在来诊后立即给与清水彻底洗胃,直到胃液洗出液变清为止,并由胃管注入或口服20%甘露醇25mL导泻.在洗胃的同时建立静脉通道,静推阿托品,轻度中毒者,首剂1~3mg,每15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改为1~3mg/d.中度中毒者,首剂3~5mg,后每15分钟1次,至阿托品化后改为每4~6h 肌注0.5~1.0mg.重度中毒者,首剂5~10mg,然后每10~15分钟1次 ,阿托品化后改为每1~6h 肌注0.5~2.0mg 以维持阿托品化.根据病情逐渐减量,1~3d后停药.结果: 除2例因服药量过大,均超过200ml,服毒至就诊时间均超过150min,中毒重,来诊时已经死亡外,其余40例经抢救留观治疗1~4d,平均3d后,均治愈出院.且无一例出现阿托品中毒症状. 结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万灵中毒后发病快,微量口服即可危及生命,及时抢救具有痊愈时间短,愈后效果好,不反跳的特点.
作者:刘天军;张菊荣;李利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态势论述了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明新世纪医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提出了提高、加强医学生素质的途径.
作者:程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肌病(ICM)发展过程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gen Ⅰ,PCI),Ⅲ型胶原(PCⅢ)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及药物干预效果;探讨喹那普利能否抑制ICM胶原的合成,以阻抑ICM的心肌纤维化.方法:采用放免方法测定12例正常对照及46例ICM患者应用喹那普利治疗6周前后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Ⅰ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含量,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LVMW)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ICM患者血清PINP、PⅢNP含量显著增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P<0.01).②喹那普利治疗后PINP、PⅢNP含量显著下降,Ⅰ/Ⅲ较前降低(P<0.01).③治疗后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升高,LVMI降低,PⅠNP、PⅢNP与LVMI呈正相关(r=0.561,P<0.01;r=0.316,P<0.05),与VE/VA呈负相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CM患者血清PⅠNP、PⅡNP含量升高,并随心功能等级增加而有升高趋势.喹那普利可以抑制PCⅠ、PCⅢ合成,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改善心室舒张功能,阻抑ICM心肌纤维化.
作者:王立波;石光跃;李艳美;陆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术中不同浓度的补充氧对进行改良式根治性乳房切除术病人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的影响 .方法:在一个随机、双盲研究中,60个病人接受标准全麻技术被随机分配到3个组,每组20个病人.A组术中接受30%氧,B组和C组术中分别接受50%和80%氧.术后PONV和有害事件发生被记24h.结果:在改良式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24h PONV发生率在3个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下进行改良式根治性切除术病人,术中高浓度氧给予经过24h跟踪随访发现不能预防PONV.
作者:汪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IL-6和IFN-γ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细胞因子网络调节功能发生紊乱,IL-6和IFN-γ参与了该病的发病过程.
作者:蔡连顺;肖景莹;毕胜;王洪志;车世伟;代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无创性检测颅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分析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以期为评估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变化,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脑出血后2d临床患者100例及同年龄段健康老年人50例用TCD检测采用美国MedasonicsCDS脑血流分析系统,探头频率2MHz.经双侧颞窗检测深度在48~55mm的大脑中动脉主干处.观察频谱.流速,获得大量脑中动脉的有关血流动力学信息,出入频谱分析系统,计算出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人群,出现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出血组Vm(38.25±7.12)cm/s;对照组VM(56.46±6.23) cm/s之间且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患者 PI(1.75±0.52)显著大于对照组(1.21±0.41)(P<0.01).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是评价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尹美华;丁元欣;卢晓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高等学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学习知识,构建知识,归纳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四种思维能力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了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论述了在合理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内涵和具体措施.
作者:李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细胞凋亡及TNF-α、ICAM-1(细胞粘附因子-1)的表达机制,探讨NAC(N-乙酰-L-半胱氨酸)抗细胞凋亡作用和对TNF-α、ICAM-1表达的干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0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NAC组,各分为(出血6h,12h,24h,48h,3d,5d,7d)七个时间点.采用立体定位注入自体未肝素化动脉血复制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ICAM-1的表达;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①脑出血后6h血肿周边组织TNF-α开始表达,48h达高峰,12hICAM-1开始表达,72h达高峰.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12h上升显著,3d凋亡细胞达峰值,7d仍有凋亡细胞表达.③NAC干预后周边组织TNF-α、ICAM-1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①细胞因子TNF-α、ICAM-1参与了脑出血周边组织炎性反应损伤.②脑出血周边组织存在着细胞凋亡病理生理过程.③NAC可抑制细胞因子TNF-α、ICAM-1表达,同时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可改善脑出血预后.
作者:王复新;刘永刚;黄作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方法.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儿童白癜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以局部外用0.2%甲氧沙林溶液(8-MOP)后进行UVA照射,配合外用新适确得乳膏;对照组18例单纯外用新适确得乳膏,观察治疗后两月疗效.结果:两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77.2%;对照组有效率44.44%.结论:光化学疗法联合新适确得乳膏治疗儿童白癜风,避免了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治疗儿童白癜风安全有效的疗法之一.
作者:陶宇;刘秀华;于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30只不同年龄组SD大鼠心脏各部心肌氮能神经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大鼠心脏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形态与分布.结果:大鼠心肌内均有氮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结论:比较3个月龄组氮能神经的数量和截面积的变化,发现5~6月龄与1~2月龄及3~4月龄相比,两项指标差别有显著意义(P <0.01).
作者:宋汉君;田国忠;李梅秀;姚海涛;张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TPS、uPA、uPAR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以上因子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赵百秋;曲志国;牛广宇;董鑫;齐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宫内节育器是广大妇女经常选用的避孕方法,效果满意,但少数妇女置器后发生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经间点滴出血,本文选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用以防治带器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辛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