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百秋;曲志国;牛广宇;董鑫;齐宏伟
目的:探索3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外侵与转移时CT表现,为临床正确估价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术式的选择和开展综合治疗提供CT方面的诊断依据.方法:对30例食管癌患者的CT片和术后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1)当食管壁厚≤1cm时,癌多限于壁内浸润;而壁厚达2cm时其外侵率高达51%,3cm时外侵率达79%;>3cm者外侵率达100%.(2)在接触范围中,大于1/4周径与小于1/4周径受侵率明显不同.(3)中上段食管癌较易侵及气管、支气管,引起其形态方面的改变,陷入型受侵率可达75%.结论:CT可在术前正确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可使部分食管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探查.
作者:刘振玉;张雪松;胡洋;刘金英;许传斌;杨絮;张铁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测定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MMP-2、MMP-9对UA的预测判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住院患者UA组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21例,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5ml,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MMP-2、MMP-9.结果:UA组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血清MMP-2、MMP-9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MP-2、MMP-9对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或破裂起重要作用,可能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判定价值.
作者:刘春辉;贺兆发;乔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从孕妇外周血中分选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胎儿性别诊断,探讨胎儿单个有核红细胞在产前诊断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取50例孕妇外周血行密度梯度离心,将分离后的细胞制片,显微操作获取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巢式PCR扩增SRY基因,以确定其来源于胎儿,进行性别诊断.结果:单细胞的探测率为90%(45/50),性别总符合率(出生后胎儿性别与SRY基因扩增性别一致)为93.3%(42/45).结论: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可应用于无创伤性产前基因诊断.
作者:朱金玲;李淑佳;张金波;张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男,17岁,学生,不慎致上颌两中切牙外伤脱落,当时未做任何处理,于128h后来我科就诊.查体:1 1缺失,牙槽内有陈旧性血块,牙周及牙龈良好,无牙槽突骨折.离体牙完整,干燥,已变色.处置:(1)脱位牙处理:将脱位牙冲洗清洁,去除坏死牙周膜,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浸泡30min,于舌侧窝处开髓,常规作一次体外根管治疗术.磷酸锌垫底,玻璃子充填.
作者:李丽;宛江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验证livin靶向RNA干扰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并成功转化入大肠杆菌.方法:从已经转化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并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Agrose电泳,测序.结论:酶切图谱分析,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已成功构建并转化入大肠杆菌.
作者:张玉萍;饶冬梅;张春斌;刘爽;吕冬霞;罗佳滨;吕学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方法.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儿童白癜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以局部外用0.2%甲氧沙林溶液(8-MOP)后进行UVA照射,配合外用新适确得乳膏;对照组18例单纯外用新适确得乳膏,观察治疗后两月疗效.结果:两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77.2%;对照组有效率44.44%.结论:光化学疗法联合新适确得乳膏治疗儿童白癜风,避免了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治疗儿童白癜风安全有效的疗法之一.
作者:陶宇;刘秀华;于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甘蓝、花椰菜、西兰花有效成分的研究比较,探索十字花科植物所含化学成分规律,为寻找新药源奠定基础,为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甘蓝、花椰菜、西兰花分别进行水、醇、石油醚提取,对其检液有效成分进行纸色谱法、试管试验法、薄层色谱法检测.结果:三种植物均含有氨基酸、糖、黄酮、生物碱、三萜皂苷、挥发油等成分.结论:芸苔属甘蓝、花椰菜、西兰花三种植物有效成分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作者:吴莉莉;张宇;郑宏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TPS、uPA、uPAR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以上因子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赵百秋;曲志国;牛广宇;董鑫;齐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1-2003年手术治疗237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237例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其中皮瓣坏死21例(8.8%),皮下积液16例(6.7%),患侧上肢轻度肿胀15例(6.3%),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是可预防的,对并发症的及时妥善处理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昭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前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和方法较多,有一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疗效还不确切,例如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血清转换不理想.我院自1997-03~2003-12对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使用干扰素a-1b、胸腺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克勤;刘敬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男性,52岁,醉酒后双足赤足卧在雪地4h致使双足冻伤,伤后45d转来我院,已于外院行双足趾截趾术,双足跟部创面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始终不愈.入院检查见:左足跟部创面11cm×9cm,右足8cm×6cm,左足跟部可见大片骨质外露,发黑,周围有水肿肉芽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右足水肿肉芽组织覆盖,细菌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创面冲洗换药,敏感抗生素应用,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组织新鲜后,行左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右侧肉芽创面扩创植皮右大腿供皮术.
作者:赵崇海;孙庆斌;葛新;曹建博;姬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注射用利福霉素钠商品名侨丹,是我院近两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注射用抗结核药物,我科自2004-04~2006-04间收治的6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应用侨丹且联合应用其它化疗药物,经10周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芳霞;方秀娟;王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讨论产前胎儿畸形的相关因素,提高B超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亚当凸阵B超诊断仪,并对畸形胎儿确诊引产后,并尸检证实.结果:对孕12~40周孕妇进行产前常规检查2532例,对31例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统计证实,胎儿畸形依次为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唇裂与腭裂、脐疝、小头畸形.产后所见:产前诊断主要的胎儿畸形与产后所见的主要胎儿畸形符合98%. 结论: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是发现先天性胎儿发育异常的重要方法,简便、经济、无创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秋月;贾会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是比较腭裂儿童和正常儿童单发[a]、[o]、[e]、[i]、[u]、[ü]的前三个共振峰的分布特征指数DFI(distribution feature index)和能量衰减指数EDI(energy damping index),为建立一种有效反映腭裂语音特点观察指标的确定提供一些帮助.方法:利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佳木斯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健康儿童30名及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自2004-03~2005-01收住院的腭裂术前患者共30例进行元音的声学分析.结果:腭裂患者的语音能量主要集中于语图的低频区,高频能量明显衰减,腭裂儿童元音[a]、[o]、[e]、[i]、[u]、[ü]的能量衰减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和腭裂组元音[a]、[o]、[e]、[u]的DFI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共振峰模式无明显变化;元音[i]、[ü]的DFI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共振峰模式有明显变化.结论:语图上高频能量明显减弱就是鼻化元音主要的表现,EDI可以有效反映高频能量的衰减情况.鼻化元音对舌位前高的元音影响大.
作者:邹智群;付婷婷;刘凯;刘树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与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患者血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64例PBSI患者分为HBO治疗组(HBO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10d前后血糖浓度.按GOS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且HBO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HBO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39 d,死亡8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平均昏迷时间52 d,死亡15例,植物生存2例.HBO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4,P<0.05).结论:PBSI患者血糖显著升高,HBO能够降低PBSI患者升高的血糖,对PBSI的治疗有效.
作者:姜德华;孙建新;赵建平;杜长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与心肌酶谱活力改变的关系. 方法:对8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同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和5种心肌酶谱活力. 结果:PaO2与心肌酶谱活力改变呈直线负相关.结论:表明COPD患者PaO2是决定心肌酶谱活力变化的主要因素.
作者:梁淑艳;林红;谢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乙酰苯胺的合成进行常量与微量、半微量合成的对比研究.方法:用常量合成乙酰苯胺试剂量的50%、25%及10%进行微量、半微量合成,与常量合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微量、半微量法所得产率与常量相近,试剂用量减少,反应时间缩短.结论:可由微量、半微量法合成乙酰苯胺替代常量合成.
作者:王桂艳;张瑞仁;王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对糖槭夏果与越冬果的有效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冷水浸渍提取法、60℃水浴提取法和乙醇浸渍提取法分别对糖槭两种果实中不同极性的成分进行提取;采用试管预试法、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所提取的不同部位进行成分检测.结果:夏果与越冬果实均含有氨基酸、糖、黄酮、皂苷、香豆素、有机酸、鞣质等有效成分.结论:两种果实各类成分的种类和数目存在差异,但是都可以用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具有药用开发价值.
作者:张宇;赵宏;秦绍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是因心率突然急剧加快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其机制分为经房室结双径路进行房室结内折返以及经房室旁道进行房室折返两大类.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复杂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融断折返环以达到根治PSVT的目的.2005-10~2006-09,我院对 56 例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娟;张波;李瑜;陈柳华;黄远花;杨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与NO,ET-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GF-I,NO, ET-1的水平.并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GF-1,NO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冠心病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GF-I 与NO ,ET-1 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其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上调一氧化氮及下调内皮素的表达有关.
作者:邱丽丽;范蕾;冯晓娜;董天崴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