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孕妇外周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产前基因分析

朱金玲;李淑佳;张金波;张淑红

关键词:胎儿有核红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 巢式PCR, 产前诊断
摘要:目的:从孕妇外周血中分选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胎儿性别诊断,探讨胎儿单个有核红细胞在产前诊断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取50例孕妇外周血行密度梯度离心,将分离后的细胞制片,显微操作获取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巢式PCR扩增SRY基因,以确定其来源于胎儿,进行性别诊断.结果:单细胞的探测率为90%(45/50),性别总符合率(出生后胎儿性别与SRY基因扩增性别一致)为93.3%(42/45).结论: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可应用于无创伤性产前基因诊断.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5-01~2006-06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的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96.4%,MRSA占12.6%.结论:对红霉素和β-内酰胺酶不稳定的青霉素的耐药率高.治疗中应根据细菌新的耐药特点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避免MRSA的出现.

    作者:刘燕;孙丽;魏花;郭一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爆裂性眼眶骨折病人视力损伤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患者视功能损伤变化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眼眶骨折患者120人(141只眼)进行系统眼科检查,对所有病例行螺旋CT轴位和冠位扫描.应用对数视力表检查病人远视力.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数资料间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爆裂性眼眶骨折与非爆裂性眼眶骨折相比,伤后6个月的视力与伤前比无变化者的比例前者要明显大于后者(Mann-Whitney检验,Z=-8.297,P<0.01).结论:爆裂性眼眶骨折后发生视力损害的可能性小于非爆裂性骨折.

    作者:付婷婷;吕慧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鼠腓肠肌介电谱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100Hz~110MHz范围内测量正常大鼠腓肠肌的介电谱,并在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上比较两者的区别.方法:应用阻抗分析仪测量正常大鼠骨骼肌纤维走行与测量电场呈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的骨骼肌细胞的交流阻抗,通过细胞介电谱、Cole-Cole图、介电耗损因子及介电损耗角正切频率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大鼠骨骼肌细胞介电响应具有频率依存性,存在方向性差异,其介电弛豫现象表现为两个特征频率.结论:通过对正常骨骼肌细胞介电特性的分析,可为将来对骨骼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等病症的介电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何学影;王淑秋;马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右室心肌梗塞16例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右室心肌梗塞(RVMI)是指供给右心室大部分血液的右冠状动脉闭塞,少部分由左冠脉回旋支的右心室分支闭塞引起.单纯RVMI少见,占所有心梗的1.7%~2.4%,我院从1998~2005年收治的患者16例,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治疗.

    作者: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牙周康酊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制定牙周康酊剂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蜂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蜂胶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供控制质量用.

    作者:于敏;霍继明;史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及其癌变中CD105和VEGF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及其癌变中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CD105和VEGF在NI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抗人CD105和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NIP和1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NIP+SCC)组织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的表达;并同时检测21例下鼻甲(IT)组织标本中的MVD及VEGF的表达作为对照研究.结果:(1)VEGF在IT、NIP、NSCC中的表达结果分别为(12.06±2.27)%、(42.99±11.45)%、(97.43±12.9)%,VEGF在NIP和NSCC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VEGF在NSCC的表达显著高于NIP,两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CD105在IT、NIP、NSCC中的表达结果分别为2.08±0.37、6.43±1.93、26.4±8.23,CD105在NIP和NSCC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CD105在NSCC的表达显著高于NIP,两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NIP中VEGF与CD105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04,P<0.01).结论:CD105和VEGF在NIP中表达明显不同于在IT、NIP+SCC中的表达且两者关系密切.因而可共同作为NIP中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记物,可以认为是与NIP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的重要指标.

    作者:范宗宪;韩振强;于海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考察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以考察其质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有一厂家不符合要求.结论:对诺氟沙星胶囊进行溶出度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以便更好的监督控制其质量.

    作者:赵悦辉;谭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采集量200ml向400ml过渡情况分析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地实现了由个体有偿献血形式和计划无偿献血形式向无偿献血形式的平稳过渡.我市在街头长期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使个人志愿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但成为了广大公民的自觉行为,而且无偿献血的一次采集量也正由200ml向400ml逐渐过渡.现将我市近两年来无偿献血的采集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丁丽艳;宋伟萍;马延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46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孕妇,术前各项检查及胎儿均无异常,将两组产妇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Ⅱ组),每组23 例.Ⅰ组孕妇单纯硬膜外麻醉,术中未用辅助药,Ⅱ组孕妇在硬膜外麻醉完善后于切皮前给予氯胺酮0.5mg/kg和丙泊酚1mg/kg,随后以氯胺酮0.5mg/kg·h和丙泊酚1mg/kg·h速度泵入,观察两组产妇的BP、HR、SpO2的变化及术中表现,并记录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Ⅰ组产妇在分离腹膜和取胎儿时的BP明显高于Ⅱ组,也高于手术开始前(P<0.01),HR在Ⅰ组产妇中也明显高于手术开始前和Ⅱ组(P<0.01),而在Ⅱ组产妇中的BP、HR则较稳定,与手术前相比变化较小(P>0.05).Ⅱ组产妇在手术中的表现明显优于Ⅰ组(P<0.01).两组产妇的SpO2及两组新生儿的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产妇术中的紧张恐惧及应激反应,使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且能使产妇安静舒适.

    作者:陈龙;张茂银;耿兴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PS和uPA及其受体uPA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TPS、uPA、uPAR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以上因子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赵百秋;曲志国;牛广宇;董鑫;齐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livin靶向RNA干扰质粒的鉴定

    目的:验证livin靶向RNA干扰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并成功转化入大肠杆菌.方法:从已经转化的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并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Agrose电泳,测序.结论:酶切图谱分析,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已成功构建并转化入大肠杆菌.

    作者:张玉萍;饶冬梅;张春斌;刘爽;吕冬霞;罗佳滨;吕学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颅多普勒检测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分析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无创性检测颅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分析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以期为评估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变化,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脑出血后2d临床患者100例及同年龄段健康老年人50例用TCD检测采用美国MedasonicsCDS脑血流分析系统,探头频率2MHz.经双侧颞窗检测深度在48~55mm的大脑中动脉主干处.观察频谱.流速,获得大量脑中动脉的有关血流动力学信息,出入频谱分析系统,计算出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人群,出现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出血组Vm(38.25±7.12)cm/s;对照组VM(56.46±6.23) cm/s之间且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患者 PI(1.75±0.52)显著大于对照组(1.21±0.41)(P<0.01).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是评价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尹美华;丁元欣;卢晓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2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万灵中毒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自2000-01~2004-01收治的42例有明确服用农药万灵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患者,其中轻度中度患者20例,中度中度患者16例,重度中度患者4例,死亡2例.重度中毒中昏迷2例,肺水肿4例.全部病例均在来诊后立即给与清水彻底洗胃,直到胃液洗出液变清为止,并由胃管注入或口服20%甘露醇25mL导泻.在洗胃的同时建立静脉通道,静推阿托品,轻度中毒者,首剂1~3mg,每15分钟1次,阿托品化后改为1~3mg/d.中度中毒者,首剂3~5mg,后每15分钟1次,至阿托品化后改为每4~6h 肌注0.5~1.0mg.重度中毒者,首剂5~10mg,然后每10~15分钟1次 ,阿托品化后改为每1~6h 肌注0.5~2.0mg 以维持阿托品化.根据病情逐渐减量,1~3d后停药.结果: 除2例因服药量过大,均超过200ml,服毒至就诊时间均超过150min,中毒重,来诊时已经死亡外,其余40例经抢救留观治疗1~4d,平均3d后,均治愈出院.且无一例出现阿托品中毒症状. 结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万灵中毒后发病快,微量口服即可危及生命,及时抢救具有痊愈时间短,愈后效果好,不反跳的特点.

    作者:刘天军;张菊荣;李利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9例分析

    目的:总结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7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11例,痊愈11例.1例手术前准备时死亡.结论:CT扫描复查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对于有颅骨骨折者应提高警惕,及时手术,预后好.

    作者:刘宏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制牵引钩在口腔正畸牵引中的应用

    在口腔正畸临床中有时需要作颌间牵引,常规方法直接将牵引圈挂在托槽上,或弯制多Loop 曲及水平曲放在两牙之间,作为牵引钩[1],前者牵引圈易脱落,应用后者,患者口内异物感大,不易清洁口腔卫生,牵引力稍大会导致弓丝整体唇侧扭转,弓丝易变形,牙齿承受扭力较大,甚至个别牙伸长.自制牵引钩是将牵引钩直接结扎在托槽的槽沟中,应用自制牵引钩进行颌间牵引时,固位牢固,能承受较大的牵引力,口内异物感小,弓丝不损伤软组织粘膜,方便易操作,自制牵引钩由结扎丝制成直接固定在托槽四个翼上,不会发生扭转变形.

    作者:赵刚;张纯妍;吴立鹏;孙庆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维生素E、维生素C、防治置节育器异常出血的临床观察

    宫内节育器是广大妇女经常选用的避孕方法,效果满意,但少数妇女置器后发生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经间点滴出血,本文选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用以防治带器出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丽;辛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4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4例Ⅰ、Ⅱa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综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乳腺外观较好.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效果良好,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及合理的手术范围,同时进行术后综合治疗,严格随诊.

    作者:徐枫;高佳;史广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舒利迭粉吸入剂对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利迭(吸入型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预混制剂)对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病人88例,舒利迭50/250,1吸/次,2次/天,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病人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病人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剂治疗Ⅲ-Ⅳ级病人能够明显改善病人肺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武焱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冻伤后骨感染1例

    患者,男性,52岁,醉酒后双足赤足卧在雪地4h致使双足冻伤,伤后45d转来我院,已于外院行双足趾截趾术,双足跟部创面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始终不愈.入院检查见:左足跟部创面11cm×9cm,右足8cm×6cm,左足跟部可见大片骨质外露,发黑,周围有水肿肉芽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右足水肿肉芽组织覆盖,细菌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创面冲洗换药,敏感抗生素应用,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组织新鲜后,行左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右侧肉芽创面扩创植皮右大腿供皮术.

    作者:赵崇海;孙庆斌;葛新;曹建博;姬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是从中药灯盏细辛中提取的灯盏甲素、灯盏乙素的混合物,主要为灯盏乙素,含黄酮成分,药理研究证明[1],灯盏花素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我们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使用灯盏花素治疗后,气喘、心悸、胸闷症状有明显改善,同时发现该注射液对肺血动脉压的降低、肺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