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辉;贺兆发;乔峰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时术中应用咪唑安定镇静遗忘作用.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随机分I、II两组,每组30例.镇静5min后依据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记录病人镇静程度,术后24h调查病人的遗忘情况.结果:Ⅰ组病人的镇静效果及遗忘明显好于Ⅱ组.结论: 咪唑安定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作者:王立伟;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在100Hz~110MHz范围内测量正常大鼠腓肠肌的介电谱,并在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上比较两者的区别.方法:应用阻抗分析仪测量正常大鼠骨骼肌纤维走行与测量电场呈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的骨骼肌细胞的交流阻抗,通过细胞介电谱、Cole-Cole图、介电耗损因子及介电损耗角正切频率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大鼠骨骼肌细胞介电响应具有频率依存性,存在方向性差异,其介电弛豫现象表现为两个特征频率.结论:通过对正常骨骼肌细胞介电特性的分析,可为将来对骨骼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等病症的介电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何学影;王淑秋;马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与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患者血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64例PBSI患者分为HBO治疗组(HBO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10d前后血糖浓度.按GOS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且HBO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HBO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39 d,死亡8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平均昏迷时间52 d,死亡15例,植物生存2例.HBO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4,P<0.05).结论:PBSI患者血糖显著升高,HBO能够降低PBSI患者升高的血糖,对PBSI的治疗有效.
作者:姜德华;孙建新;赵建平;杜长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鸡西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方法:我们于2005年6至10月对鸡西市30所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各医院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均很重视,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各医院在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运输、处置、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仍应进一步抓好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学习工作.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尽快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作者:关丽梅;赵景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是因心率突然急剧加快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其机制分为经房室结双径路进行房室结内折返以及经房室旁道进行房室折返两大类.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复杂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融断折返环以达到根治PSVT的目的.2005-10~2006-09,我院对 56 例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娟;张波;李瑜;陈柳华;黄远花;杨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态势论述了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明新世纪医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提出了提高、加强医学生素质的途径.
作者:程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男性,52岁,醉酒后双足赤足卧在雪地4h致使双足冻伤,伤后45d转来我院,已于外院行双足趾截趾术,双足跟部创面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始终不愈.入院检查见:左足跟部创面11cm×9cm,右足8cm×6cm,左足跟部可见大片骨质外露,发黑,周围有水肿肉芽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右足水肿肉芽组织覆盖,细菌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创面冲洗换药,敏感抗生素应用,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组织新鲜后,行左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右侧肉芽创面扩创植皮右大腿供皮术.
作者:赵崇海;孙庆斌;葛新;曹建博;姬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30只不同年龄组SD大鼠心脏各部心肌氮能神经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大鼠心脏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形态与分布.结果:大鼠心肌内均有氮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结论:比较3个月龄组氮能神经的数量和截面积的变化,发现5~6月龄与1~2月龄及3~4月龄相比,两项指标差别有显著意义(P <0.01).
作者:宋汉君;田国忠;李梅秀;姚海涛;张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测定酮洛芬凝胶剂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 ,以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5nm.结果:酮洛芬在3.9984~23.990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0.75%(n=6).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精密度和重现性好,可用于酮洛芬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鹏;曲有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简称3D)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33例典型颌面部骨折病例,经3D处理,选择佳角度及层面进行观察.结果:双螺旋CT3D能够立体、全面、直观、准确及清晰地显示骨折的具体情况.结论:双螺旋CT3D更利于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诊断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及实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忠军;景介梅;张克;刘森;孙秀丽;崔克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以考察其质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有一厂家不符合要求.结论:对诺氟沙星胶囊进行溶出度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以便更好的监督控制其质量.
作者:赵悦辉;谭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女,66岁,7年前曾做左侧乳腺癌切除手术,化疗,现无不适.半年前在外院常规做Tc99m-MDP全身骨显像示胸骨柄异常放射性浓聚,期间继续化疗.为明确是否骨转移,2006-010-14特来我院再次行Tc99m-MDP全身骨显像.常规肘静脉注射Tc99m-MDP(亚甲基二磷酸盐)20mci,30min后嘱患者饮水1000ml左右,2h排空膀胱后,用GE Millennium MPR型SPECT仪行全身骨显像.
作者:张建发;路长巨;李微微;李克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监护治疗水平的提高,坏死胰腺及胰周组织的感染已成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通过对肠组织形态学观察、肠内容物中SIgA含量、肠组织MDA含量及血中TNF-α、 LPS含量的测定,旨在探讨AHNP时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的改变及机制.
作者:刘艳;汪世清;王一波;周晓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术中不同浓度的补充氧对进行改良式根治性乳房切除术病人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的影响 .方法:在一个随机、双盲研究中,60个病人接受标准全麻技术被随机分配到3个组,每组20个病人.A组术中接受30%氧,B组和C组术中分别接受50%和80%氧.术后PONV和有害事件发生被记24h.结果:在改良式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24h PONV发生率在3个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下进行改良式根治性切除术病人,术中高浓度氧给予经过24h跟踪随访发现不能预防PONV.
作者:汪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制备恶丙嗪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结果: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优化处方.结论:我们制备出了稳定、载药量较大、包封率较高脂质体.
作者:黄展;谷继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46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孕妇,术前各项检查及胎儿均无异常,将两组产妇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Ⅱ组),每组23 例.Ⅰ组孕妇单纯硬膜外麻醉,术中未用辅助药,Ⅱ组孕妇在硬膜外麻醉完善后于切皮前给予氯胺酮0.5mg/kg和丙泊酚1mg/kg,随后以氯胺酮0.5mg/kg·h和丙泊酚1mg/kg·h速度泵入,观察两组产妇的BP、HR、SpO2的变化及术中表现,并记录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Ⅰ组产妇在分离腹膜和取胎儿时的BP明显高于Ⅱ组,也高于手术开始前(P<0.01),HR在Ⅰ组产妇中也明显高于手术开始前和Ⅱ组(P<0.01),而在Ⅱ组产妇中的BP、HR则较稳定,与手术前相比变化较小(P>0.05).Ⅱ组产妇在手术中的表现明显优于Ⅰ组(P<0.01).两组产妇的SpO2及两组新生儿的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产妇术中的紧张恐惧及应激反应,使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且能使产妇安静舒适.
作者:陈龙;张茂银;耿兴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测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和D-二聚体(D-D)水平,探讨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及D-二聚体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破裂和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及3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并选择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法进行血sICAM-1与D-二聚体浓度测定,比较UAP组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sICAM-1与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不稳定心绞痛(UAP)组患者血sICAM-1与D-二聚体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SAP)及正常对照组,SAP组血sICAM-1与D-二聚体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D-二聚体水平呈直线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sICAM-1与D-二聚体的升高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破裂和血栓形成有关,可作为早期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指标.
作者:姚慧;孔繁和;牟春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3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外侵与转移时CT表现,为临床正确估价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术式的选择和开展综合治疗提供CT方面的诊断依据.方法:对30例食管癌患者的CT片和术后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1)当食管壁厚≤1cm时,癌多限于壁内浸润;而壁厚达2cm时其外侵率高达51%,3cm时外侵率达79%;>3cm者外侵率达100%.(2)在接触范围中,大于1/4周径与小于1/4周径受侵率明显不同.(3)中上段食管癌较易侵及气管、支气管,引起其形态方面的改变,陷入型受侵率可达75%.结论:CT可在术前正确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可使部分食管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探查.
作者:刘振玉;张雪松;胡洋;刘金英;许传斌;杨絮;张铁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黑龙江医药科学>学报论文的引用文献规律.方法:以<黑龙江医药科学>学报2001~2005年刊载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载文量、引用文献量、类型、语种、自引量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载文3777篇,其中有引文的文章有1732篇,引文率为 45.86%,引文总量6524条,篇均引文为1.942条,引文类型以引用期刊为主,占76.98%,图书占22.33%,其他占0.69%.文种以中文为主,共4545条(69.67%),其次为英文,共1955条(29.97%),日文24条(0.36%),自引率为 0.73%.结论:该学报内容丰富,能够及时地反映本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临床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引文率逐年有所提高,但篇均引文数偏低,自引率也有待提高.
作者:王英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FLIP,Caspase8,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它们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LIP、Caspase8、MTA1在98例上皮性卵巢肿瘤(包括18例良性囊腺瘤,20例交界性囊腺瘤和60例卵巢癌)的表达情况.结果:FLIP、Caspase8及MTA1在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和卵巢癌中的表达均分别明显高于卵巢良性囊腺瘤(P<0.05),FLIP、MTA1的表达在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及有无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FLAP和Caspase8成负相关关系.结论:FLIP、MTA1在卵巢癌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期望能为判断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决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一璇;吕敬媛;卢北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