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凋亡抑制因子L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阮洋;赵方有;刘伟新;栾海艳

关键词:肿瘤, 细胞凋亡, livin基因
摘要:以前,人们仅认为肿瘤是由于异常细胞过度增殖而形成的,治疗的主要手段局限以杀死肿瘤细胞为着眼点的放化疗.但经临床实践证明,肿瘤的放化疗选择性不高,毒副作用大.随着细胞凋亡的研究深入,发现肿瘤不仅是细胞增殖异常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凋亡异常的疾病.所以,靶向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Liv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凋亡因子,以其为靶点的抑制物及反义Livin能够保护细胞不进行凋亡,具有广谱和低毒的副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Tc99m-MD全身骨显像诊断乳腺癌孤立性胸骨转移1例

    患者女,66岁,7年前曾做左侧乳腺癌切除手术,化疗,现无不适.半年前在外院常规做Tc99m-MDP全身骨显像示胸骨柄异常放射性浓聚,期间继续化疗.为明确是否骨转移,2006-010-14特来我院再次行Tc99m-MDP全身骨显像.常规肘静脉注射Tc99m-MDP(亚甲基二磷酸盐)20mci,30min后嘱患者饮水1000ml左右,2h排空膀胱后,用GE Millennium MPR型SPECT仪行全身骨显像.

    作者:张建发;路长巨;李微微;李克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咪唑安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中镇静遗忘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时术中应用咪唑安定镇静遗忘作用.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随机分I、II两组,每组30例.镇静5min后依据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记录病人镇静程度,术后24h调查病人的遗忘情况.结果:Ⅰ组病人的镇静效果及遗忘明显好于Ⅱ组.结论: 咪唑安定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作者:王立伟;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一个Rett综合征家系MECP2基因突变分析及X染色体失活研究

    目的:研究Rett综合征(RTT)患者的MECP2基因突变,探讨X染色体失活在RTT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寻找临床基因诊断Rett综合征的实验方法.方法:首先采集Rett综合征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RTT致病基因MECP2的3个外显子和3′UTR(3′端非翻译区),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目的片段,PCR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应用甲基化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进行X染色体失活分析.结果:发现患儿MECP2基因的Exon3发生1个点突变C473T(T158M),该突变为新生突变.患儿与患儿母亲表现为非随机X染色体失活.结论: X染色体非随机失活在RTT的致病机制中发挥某种作用,C473T(T158M)点突变可作为典型Rett患者基因诊断的位点之一.

    作者:罗佳滨;朱金玲;李颖杰;张玉萍;张春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教学用免疫血清制备的新方法

    目的:为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大量高效价免疫血清.方法:采用佐剂-鸡卵白蛋白抗原,对家兔足掌、皮下、肌肉多点注射免疫,再用不含佐剂的鸡卵白蛋白进行肌肉注射以加强免疫,获得兔抗鸡卵白蛋白抗血清.结果:用混合免疫法制备出效价为1:32以上的兔抗鸡卵白蛋白的抗血清.结论:混合免疫法是一种既简便经济又理想的教学用免疫血清制备的新方法.

    作者:林君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本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时为加快制药工程专门人才的培养而设立的新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性是其特点,该专业的学生未来要面对的工程实际,要完成药品由实验室阶段向大型工业生产的转化工作,他们将成为制药工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只懂药物的实验室合成或制取原理而不懂工程技术应用是难以适应药品生产企业的老产品、旧车间的改造及新产品放大、投产和新车间、新厂房的设计工作的[1].

    作者:侯巍;焦淑清;李来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革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目的:探索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法: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通过实验内容组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施适合的实验评价办法,强化实践教学的独特教学优势.结果:本法可明显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理解.结论:实验教学改革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

    作者:欧芹;李晶;朴金花;魏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在尿铅测定中的应用

    尿铅可以间接反应机体吸收铅的量,对于长期处于汽油燃烧环境的机动车驾驶员,防止体内蓄积铅中毒,尿铝测定监测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试验对象剑河县驾驶员职业性体检人员.1.2 仪器MP-1型溶出分析仪;MP-1型极普工作台.均为山东电讯七厂产品.

    作者:杨智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种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有效成分比较

    目的:通过对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甘蓝、花椰菜、西兰花有效成分的研究比较,探索十字花科植物所含化学成分规律,为寻找新药源奠定基础,为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甘蓝、花椰菜、西兰花分别进行水、醇、石油醚提取,对其检液有效成分进行纸色谱法、试管试验法、薄层色谱法检测.结果:三种植物均含有氨基酸、糖、黄酮、生物碱、三萜皂苷、挥发油等成分.结论:芸苔属甘蓝、花椰菜、西兰花三种植物有效成分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作者:吴莉莉;张宇;郑宏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凋亡抑制因子L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以前,人们仅认为肿瘤是由于异常细胞过度增殖而形成的,治疗的主要手段局限以杀死肿瘤细胞为着眼点的放化疗.但经临床实践证明,肿瘤的放化疗选择性不高,毒副作用大.随着细胞凋亡的研究深入,发现肿瘤不仅是细胞增殖异常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凋亡异常的疾病.所以,靶向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Liv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凋亡因子,以其为靶点的抑制物及反义Livin能够保护细胞不进行凋亡,具有广谱和低毒的副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阮洋;赵方有;刘伟新;栾海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NO, ET-1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与NO,ET-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GF-I,NO, ET-1的水平.并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GF-1,NO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冠心病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GF-I 与NO ,ET-1 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其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上调一氧化氮及下调内皮素的表达有关.

    作者:邱丽丽;范蕾;冯晓娜;董天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及其癌变中CD105和VEGF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及其癌变中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CD105和VEGF在NI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抗人CD105和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NIP和12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NIP+SCC)组织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的表达;并同时检测21例下鼻甲(IT)组织标本中的MVD及VEGF的表达作为对照研究.结果:(1)VEGF在IT、NIP、NSCC中的表达结果分别为(12.06±2.27)%、(42.99±11.45)%、(97.43±12.9)%,VEGF在NIP和NSCC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VEGF在NSCC的表达显著高于NIP,两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CD105在IT、NIP、NSCC中的表达结果分别为2.08±0.37、6.43±1.93、26.4±8.23,CD105在NIP和NSCC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CD105在NSCC的表达显著高于NIP,两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NIP中VEGF与CD105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04,P<0.01).结论:CD105和VEGF在NIP中表达明显不同于在IT、NIP+SCC中的表达且两者关系密切.因而可共同作为NIP中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记物,可以认为是与NIP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的重要指标.

    作者:范宗宪;韩振强;于海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鼠腓肠肌介电谱的实验研究

    目的:在100Hz~110MHz范围内测量正常大鼠腓肠肌的介电谱,并在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上比较两者的区别.方法:应用阻抗分析仪测量正常大鼠骨骼肌纤维走行与测量电场呈垂直和平行两个方向的骨骼肌细胞的交流阻抗,通过细胞介电谱、Cole-Cole图、介电耗损因子及介电损耗角正切频率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大鼠骨骼肌细胞介电响应具有频率依存性,存在方向性差异,其介电弛豫现象表现为两个特征频率.结论:通过对正常骨骼肌细胞介电特性的分析,可为将来对骨骼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等病症的介电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何学影;王淑秋;马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颅多普勒检测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分析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无创性检测颅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分析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以期为评估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情变化,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脑出血后2d临床患者100例及同年龄段健康老年人50例用TCD检测采用美国MedasonicsCDS脑血流分析系统,探头频率2MHz.经双侧颞窗检测深度在48~55mm的大脑中动脉主干处.观察频谱.流速,获得大量脑中动脉的有关血流动力学信息,出入频谱分析系统,计算出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等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人群,出现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出血组Vm(38.25±7.12)cm/s;对照组VM(56.46±6.23) cm/s之间且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患者 PI(1.75±0.52)显著大于对照组(1.21±0.41)(P<0.01).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是评价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尹美华;丁元欣;卢晓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腭裂儿童普通话单元音DFI和EDI的初步研究

    目的:是比较腭裂儿童和正常儿童单发[a]、[o]、[e]、[i]、[u]、[ü]的前三个共振峰的分布特征指数DFI(distribution feature index)和能量衰减指数EDI(energy damping index),为建立一种有效反映腭裂语音特点观察指标的确定提供一些帮助.方法:利用VS-99语音工作站对佳木斯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健康儿童30名及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自2004-03~2005-01收住院的腭裂术前患者共30例进行元音的声学分析.结果:腭裂患者的语音能量主要集中于语图的低频区,高频能量明显衰减,腭裂儿童元音[a]、[o]、[e]、[i]、[u]、[ü]的能量衰减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和腭裂组元音[a]、[o]、[e]、[u]的DFI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共振峰模式无明显变化;元音[i]、[ü]的DFI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共振峰模式有明显变化.结论:语图上高频能量明显减弱就是鼻化元音主要的表现,EDI可以有效反映高频能量的衰减情况.鼻化元音对舌位前高的元音影响大.

    作者:邹智群;付婷婷;刘凯;刘树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采集量200ml向400ml过渡情况分析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地实现了由个体有偿献血形式和计划无偿献血形式向无偿献血形式的平稳过渡.我市在街头长期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使个人志愿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但成为了广大公民的自觉行为,而且无偿献血的一次采集量也正由200ml向400ml逐渐过渡.现将我市近两年来无偿献血的采集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丁丽艳;宋伟萍;马延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B超及血管造影在少血管型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随着肝动脉造影术在肝脏肿瘤中的广泛应用,一种造影所见癌肿区域较周围肝组织供血少的少血管型肝癌逐渐被人们认识.由于这种少血管型肝癌血管造影所显示的病变区域内无典型肿瘤血管特征改变,较易漏诊及误诊.本文收集了32例血管造影为少血管型改变的病例,以探讨超声对此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贾慧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管癌浸润深度的CT与病理探索

    目的:探索3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外侵与转移时CT表现,为临床正确估价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术式的选择和开展综合治疗提供CT方面的诊断依据.方法:对30例食管癌患者的CT片和术后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1)当食管壁厚≤1cm时,癌多限于壁内浸润;而壁厚达2cm时其外侵率高达51%,3cm时外侵率达79%;>3cm者外侵率达100%.(2)在接触范围中,大于1/4周径与小于1/4周径受侵率明显不同.(3)中上段食管癌较易侵及气管、支气管,引起其形态方面的改变,陷入型受侵率可达75%.结论:CT可在术前正确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可使部分食管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探查.

    作者:刘振玉;张雪松;胡洋;刘金英;许传斌;杨絮;张铁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1例先天性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及分析

    目的:讨论产前胎儿畸形的相关因素,提高B超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亚当凸阵B超诊断仪,并对畸形胎儿确诊引产后,并尸检证实.结果:对孕12~40周孕妇进行产前常规检查2532例,对31例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统计证实,胎儿畸形依次为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唇裂与腭裂、脐疝、小头畸形.产后所见:产前诊断主要的胎儿畸形与产后所见的主要胎儿畸形符合98%. 结论: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是发现先天性胎儿发育异常的重要方法,简便、经济、无创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秋月;贾会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4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4例Ⅰ、Ⅱa期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综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乳腺外观较好.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效果良好,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及合理的手术范围,同时进行术后综合治疗,严格随诊.

    作者:徐枫;高佳;史广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化学名称为3,5,4'-三羟基-1,2-二苯乙烯.是植物在受到真菌感染,紫外照射或病理状况下产生的一种植物补体.它主要存在于虎杖,葡萄,花生,桑椹,松树等70多种植物中,在葡萄中的含量尤为丰富[1].早期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脂、保肝、镇咳、平喘、免疫调节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随着对白藜芦醇研究的深入,发现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的功效,且表现为对肿瘤的起始、促进和进展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2].下面对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加以综述.

    作者:付丽华;胡玉红;孙盛梅;卢北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