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主动活动对屈指肌腱修复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马莉影;宋艳萍;陈利佳

关键词:屈肌腱, 修复, 主动活动, 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活动对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组23例,39指行肌腱修复术的病人,指导其术后早期进行患指的主动屈伸活动,并防止修复肌腱再次断裂.结果:本组无1例需二期肌腱松解术者.按TAM测定法评定疗效,优26指(66.6%),良12指(30.8%),可1指(2.6%).优良率97.4%.结论: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可保证肌腱充分滑动,有效防止肌腱粘连,对手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压测量方法的改进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实用的静脉压测量方法.方法:将50例胸心外科住院病人用锁骨下法测得的中心静脉压(CVP)与同期同一病例的肘正中静脉压(EVP)相比较,测算其差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全组病例的CVP平均值为(10±3.7)cm,EVP为(15±4.6)cm.差值约为9.0cm.结论:EVP方法估算CVP值,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清华;刘清杰;钟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麻术后硬膜外阻滞镇痛与常规注射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方法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胸部和腹部手术后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注射镇痛剂组25例(I),硬膜外阻滞镇痛组25例(Ⅱ).采取VAS镇痛效果评分法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对两组病例进行评分评价.结果:Ⅱ组VAS评分低于I组,Ramsay评分高于I组;(P<0.01);Ⅱ组SBP、DBP和HR低于I组,SPO2高于I组,(P<0.01或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法镇痛效果优于常规注射法,且对术后病人的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强华;马莉影;田宝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44例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宫外孕的超声诊断方法. 方法:临床确诊或手术证实的44例早期宫外孕患者的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显示附件区孕囊或附件区包块或附件区胚胎心管搏动者,经阴道超声一次显示31例(71.1%),经腹部超声15例(34.9%).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较经腹部超声检查易发现宫外孕.

    作者:张桂英;杨云贵;姜雪梅;李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后牙瓷化树脂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Tetric Ceram后牙瓷化树脂远期疗效.方法:在适当的口内条件,相应的边缘技术和粘接技术下,使用瓷化树脂充填大面积牙体缺损的后牙,观察3年疗效.结果:284例患者 388颗患牙,成功率97.8%.结论:瓷化树脂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是一种较好的后牙修复材料.

    作者:范立红;闫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脾动脉结扎脾修补术22例体会

    脾脏是容易受损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随着对脾脏生理功能研究的深入,保留脾脏手术显得愈加重要.我院1996-01~2003-12采用近段脾动脉结扎后脾修补术,对22例脾破裂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于长波;董超;范东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药理学教学水平

    药理学是一门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运用基础医学知识,特别是运用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知识来研究药理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课程.在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只重视教师的讲述而忽视学生的感受,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丽敏;卢春凤;孙长海;张明远;杨丽;傅正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血细胞减少80例临床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出现于其它疾病.本文我们对80例全血细胞减少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鉴别诊断对疾病诊疗及判断预后的意义.

    作者:于志刚;郑宏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脾静脉闭塞引起门静脉高压症2例

    目的:探讨两例脾静脉闭塞引起门静脉高压症分析其原因,主要由急、慢性胰腺炎或肿瘤、创伤、脾静脉炎症等引起,其病理改变为瘀血性脾肿大产生左侧门静脉高压症,此症有别于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主要有①无典型肝脏疾病史;②肝功能属正常范围;③既往可能有胰腺炎病史;④门奇断流术可根治此症.

    作者:林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0株肠球菌体外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50株肠球菌对10种抗菌药物活性状况,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方法:对临床分离出50株肠球菌进行生化鉴定和抗生素体外敏感试验.结果: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44株(占88%),屎肠球菌5株(占10%),鸟肠球菌1株(占2%).庆大霉素高浓度耐药株(HLAR)共分离出36株(7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ER)1株(2%)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的应用和侵入性的治疗机会增加导致肠球菌感染率增高,尤其是对氨苄西林耐药株和庆大霉素耐药株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故在治疗肠球菌感染的疾病时应根据分离株自身的耐药特点来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李树民;张昆;王泽宇;孙玉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危重创伤病人的263例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提高危重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63例危重创伤病人抢救过程及伤情、急诊处理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抢救成功210例,死亡53例,抢救成功率70.6%.结论: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方案,可以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林春;孙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充分的实验准备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在整个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具有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体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具有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能力,并为今后医疗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于实验教学的实验准备上.现将几年来我们围绕实验教学准备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花;魏成淑;李英信;孟繁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茜草对半乳糖致衰小鼠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茜草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D-半乳糖致衰小鼠为模型,观察茜草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b、c、aa3和丙二醛(MDA)含量、Mn-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茜草可提高衰老小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b、c、aa3的含量和Mn-SOD的活性,并降低MDA含量.结论:茜草能减轻线粒体过氧化损伤,通过抑制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和提高呼吸链细胞色素的含量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作者:谢红;王明富;江旭东;张涛;白大芳;杨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腺癌中Her-2/neu过表达与基因扩增及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生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Her-2/neu基因扩增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易复发,生存期短,并对常见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5一氟尿嘧啶等不敏感[1].本研究用免疫组化疗法,对5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癌组织,28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石蜡标本进行了Her-2/neu检测,探讨乳腺癌细胞中Her-2/neu基因数量及蛋白表达临床意义.

    作者:卢凤美;张晓波;孟庆媛;刘东璞;郭梦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诊治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方法.方法:综合我院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无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及早诊断的行术前溶栓.手术及术后抗凝治疗.其中2例患者早期诊断.结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早诊治,虽血液D二聚体的检查性比较高,另配合彩超、CT检查有时仍很难做出诊断.

    作者:耿洪涛;赵海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前后离子通道检测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前后电压依赖性Na+、K+、Ca2+通道的变化.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NSCs分化前及分化后3d、7d、14d、21d电压依赖性Na+电流(INa)、延迟整流性K+电流(IK)、电压依赖性Ca2+电流(ICa).结果:分化前后均未检出INa,分化前未检出IK,分化后3d、7d、14d、21d,IK检出率分别为11.76%、24.75%、46.51%、76.18%,ICa在分化前后均可检出,分化前和分化后备时间点ICa的幅度分别为(119±73)pA、(213±98)pA、(324±151)pA、(735±312)pA、(1079±307)pA.结论:分化前后均未检出INa,随分化时间延长,IK检出率逐渐增加,ICa幅度逐渐增高.

    作者:张晓梅;金玉玲;朱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出血急性期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病人,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确诊动脉瘤,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动脉瘤腔完全闭塞的26个,占86.3%;95%闭塞的2个,占6.66%; 90%闭塞的2个,占6.66%.Clasgow预后评分:Ⅰ级22例;Ⅱ级3例;Ⅲ~Ⅳ2例;Ⅴ级3例.随访2个月~2年,13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无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防止再出血,同时防治并发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可明显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明军;杨福义;王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早期主动活动对屈指肌腱修复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活动对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组23例,39指行肌腱修复术的病人,指导其术后早期进行患指的主动屈伸活动,并防止修复肌腱再次断裂.结果:本组无1例需二期肌腱松解术者.按TAM测定法评定疗效,优26指(66.6%),良12指(30.8%),可1指(2.6%).优良率97.4%.结论: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可保证肌腱充分滑动,有效防止肌腱粘连,对手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马莉影;宋艳萍;陈利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护理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护理.方法:对28例癫痫持续发作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结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与其它护理以及采用有效的处理,33%的病人3min停止发作,80%的病人5min内停止发作.结论:加强对患者发作前后观察,及时做好恢复期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癫痫引起脑损伤而导致的后遗症及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125例阑尾炎合并腹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就诊晚、病情重,阑尾为盆腔位,腹泻为阑尾炎症刺激周围肠管所致,术前诊断符合率仅为20%,术后并发症多,平均住院日为11.2d.结论: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更需早期手术,且手术时应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

    作者:师恩惠;陈炳魁;李伟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毒物中毒血液灌流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毒物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方法:重症中毒意识障碍病人,在洗胃后内科综合性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则在洗胃后内科综合治疗.结果:血液灌流组中抢救成功率为91.3%、抢救至意识清醒时间平均8h,对照组抢救成功为65%,抢救至意识清醒时间平均34h,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中毒快捷、安全.

    作者:李艳美;曹翔;刘忠柱;张军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