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昏迷病人的潜在问题和护理对策

安珍玉;刘桂芳

关键词:脑出血, 昏迷, 颅内压, 对策
摘要:脑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病,重者多伴有昏迷,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但如正确及时地对昏迷患者的潜在问题予以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则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我们选取近10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的患者200例进行了临床治疗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188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梗塞面积、合并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近年来,冠心病(CHD)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其首诊科室的早期处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发展与预后,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所接诊的18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

    作者:吴坤凌;黄胜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脾静脉闭塞引起门静脉高压症2例

    目的:探讨两例脾静脉闭塞引起门静脉高压症分析其原因,主要由急、慢性胰腺炎或肿瘤、创伤、脾静脉炎症等引起,其病理改变为瘀血性脾肿大产生左侧门静脉高压症,此症有别于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主要有①无典型肝脏疾病史;②肝功能属正常范围;③既往可能有胰腺炎病史;④门奇断流术可根治此症.

    作者:林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在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高压氧(HBO)治疗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从而大大减少了小儿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及颅脑外伤等疾病所致的病残率,2000~2003年我科对64例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冰梅;王莹;姜翠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0株肠球菌体外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50株肠球菌对10种抗菌药物活性状况,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方法:对临床分离出50株肠球菌进行生化鉴定和抗生素体外敏感试验.结果:50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44株(占88%),屎肠球菌5株(占10%),鸟肠球菌1株(占2%).庆大霉素高浓度耐药株(HLAR)共分离出36株(7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ER)1株(2%)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的应用和侵入性的治疗机会增加导致肠球菌感染率增高,尤其是对氨苄西林耐药株和庆大霉素耐药株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故在治疗肠球菌感染的疾病时应根据分离株自身的耐药特点来决定治疗方案.

    作者:李树民;张昆;王泽宇;孙玉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毒物中毒血液灌流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毒物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方法:重症中毒意识障碍病人,在洗胃后内科综合性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则在洗胃后内科综合治疗.结果:血液灌流组中抢救成功率为91.3%、抢救至意识清醒时间平均8h,对照组抢救成功为65%,抢救至意识清醒时间平均34h,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中毒快捷、安全.

    作者:李艳美;曹翔;刘忠柱;张军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护理记录书写的实施及体会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整体护理实践水平及从业者的职业技能.记录得好的医疗文书是安全和称职从业者的标志,而差的记录会导致医疗诉讼等问题.在病人投诉案件中,完好的护理记录在调查取证及终得以圆满解决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陈梅;赵玉杰;蔡红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56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部位、出血量、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症状、CT扫描显示血肿量、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20例手术治疗,除4例手术后48h死亡,4例手术后10d出现缄默症外其余12例手术及36例非手术患者均基本恢复健康.结论: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预后主要与病人入院时意识状态和血肿量等因素有关.

    作者:孙志博;朴松鹤;付廷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带器妊娠314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育龄妇女应用IUD避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复性强,深受广大妇女欢迎.但临床上时有带器妊娠者前来就诊,为此,我们将近2年来收治的314例带器妊娠者的发生原因分析报道如下,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郭榕;张玉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麻术后硬膜外阻滞镇痛与常规注射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方法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胸部和腹部手术后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注射镇痛剂组25例(I),硬膜外阻滞镇痛组25例(Ⅱ).采取VAS镇痛效果评分法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对两组病例进行评分评价.结果:Ⅱ组VAS评分低于I组,Ramsay评分高于I组;(P<0.01);Ⅱ组SBP、DBP和HR低于I组,SPO2高于I组,(P<0.01或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法镇痛效果优于常规注射法,且对术后病人的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强华;马莉影;田宝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TPN)在治疗重症胰腺炎病人发病早期及整个病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营养底物不同随机选取1998-12~2002-12同期住院的重症胰腺炎病人60例.将其中应用肠外营养治疗的30例重症胰腺炎病人列为实验组,未用肠外营养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人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病死率,中转手术率,住院天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5d后,血淀粉酶、转氨酶、尿素氮、白细胞总数及血糖明显下降;并发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肠外营养(TPN)治疗可有效提高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抗病能力,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急性反应期和感染期,能改善肝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降低手术中转率,缩短住院天数,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李金梅;徐刚;刘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银杏注射组(治疗组,4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血塞通注射液组(对照组,40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77.5%,两组相比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范亚明;李艳华;周金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危重创伤病人的263例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提高危重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63例危重创伤病人抢救过程及伤情、急诊处理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抢救成功210例,死亡53例,抢救成功率70.6%.结论: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方案,可以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林春;孙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病人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体会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几乎为100%,原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以往输血是常用的手段,但即使反复输血,由于输入尿毒症患者循环中的红细胞寿命缩短,故不能满意改善症状,又增加了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从2000年1月开始我院应用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EPO)纠正肾性贫血,使90%尿毒症患者贫血得到改善,弥补了以往输血的不足,也深刻认识到贫血对于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程度以及贫血与存活率[1],脏器功能、特别是左心室肥厚、心脏缺血耐受的关系[2].现将我院近5年我们应用EPO纠正血液透析病人贫血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马艳芳;于海波;张学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卵巢癌血清VEGF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确定卵巢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14例卵巢良性肿瘤(良性组)及42例卵巢恶性肿瘤(恶性组)进行血清VEGF含量分析.结果:①恶性组术前血清VEGF含量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1).②恶性组血清VEGF含量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淋巴结、大网膜转移关系密切(P<0.05). 结论:检测血清VEGF含量异常升高,并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通过检测血清VEGF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苏亚娟;刘英明;王淑敏;李慧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125例阑尾炎合并腹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就诊晚、病情重,阑尾为盆腔位,腹泻为阑尾炎症刺激周围肠管所致,术前诊断符合率仅为20%,术后并发症多,平均住院日为11.2d.结论: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更需早期手术,且手术时应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

    作者:师恩惠;陈炳魁;李伟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的体会

    目的: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系的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采用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生产的原位末端标记试剂盒培养肝癌细胞进行TUNEL染色,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结果:TUNEL阳性信号为黄色,位于胞核,呈环行、小圆形或颗粒状,提示凋亡细胞有典型的新月体状染色质边集、核浓缩以及有大量微核体的形成.TUNEL阳性细胞大多HE染色表现为凋亡的细胞.结论:TUNEL技术观察凋亡细胞是目前原位观察凋亡的理想方法,特别适用于凋亡细胞的早期检测.

    作者:刘月霞;魏凤香;王淑英;金维哲;张辉;佟春玲;王晓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脱敏注射TAT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为了预防外伤患者破伤风的发生常用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注射.我科于2003-02-19收治1例双腕切割伤患者,术后因脱敏注射TAT致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获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杰;周庆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肩负着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及条件的限制,药理学实验大多为纯验证理论性的,其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远不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药理学实验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作用,据此,几年来我们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些探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们所作的几点尝试,供同行切磋.

    作者:卢春凤;栗坤;朱秋双;杨丽;王淑湘;李怀荆;付正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目的: 探讨陪伴分娩与常规分娩在提高产科分娩质量,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的区别.方法: 实验组80例,采用陪伴分娩:有一位亲属陪伴,由一位助产士(导乐)全程负责并接生;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分娩:无陪伴待产和分娩.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产妇在分娩时的第一、第二产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在分娩时的第一、第二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的比较显示:陪伴分娩均优于常规分娩.

    作者:王丽新;郭婧;何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理疗法配合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心理疗法配合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方法:对12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心理疗法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和对照组(局部封闭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88.33%,对照组显效率为41.67%,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心理疗法配合激光照射疗法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韩杰;赵香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