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疗效观察

李雪

关键词: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药物治疗
摘要: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科于2001-01~2003-12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该病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CT对上颌窦疾病的诊断

    上颌窦在临床上有其重要意义,较其它鼻窦易发生感染,肿瘤或外伤时,由于其位置特殊,领近组织器官易侵入上颌窦.

    作者:李英洲;宋有文;杜凤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2000-07~2004-03,我们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清除治疗颅内血肿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全文斌;孙文波;赵韶春;王维;姜文彦;侯永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胃镜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影响胃镜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检查前进行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结果:2001~2003年行胃镜检查1140例病人均顺利,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让受检病人了解相关知识,密切配合,做好心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综合治疗体会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1],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蛋白尿,沉渣镜检可见到红细胞.慢性肾炎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常存在各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当发生肾功能衰竭合并贫血达到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标准时、病情复杂危重、并发症增多、需及时、恰当、有效地治疗.本文总结多年来血液透析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贫血的资料.

    作者:杨立明;李宝华;杨春梅;窦月;苗嵩;朱昆;王林仙;张敏;王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阴虱灵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阴虱是皮肤科常见病,一般的药物对阴虱病治疗不太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临床科室经多次实验及临床观察,研制了阴虱灵外用药水,对阴虱和皮肤瘙痒等一些皮肤病有显著的疗效.本药品特点是止痒迅速,对阴虱病2~4d就可痊愈,且价格比同类药品低,制做工艺简单,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李贵和;王希;董丽华;李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疏松结缔组织撕片染色法改良

    目的:改良疏松结组织撕片制作方法.方法:大鼠腹腔注射苔盼蓝两次,麻醉状态取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用醛复红一亮绿-橘黄G复合染色.结果: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疏松结缔组织撕片,在镜下能清楚区分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结论:此种染色方法经反复操作证明具有特异性强,对比清晰,结果稳定等特点,适于大批教学标本的制作.

    作者:刘月霞;王景霞;付纯芳;李尧;张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肝硬化病人血清内毒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清内毒素水平,并分析其与Child-pugh分级关系.方法:对33例肝硬化病人(其中Child-Pugh分级B级20例、C级13例)和16例健康者采用改良鲎实验法测外周血内毒素.结果:肝硬化病人的血浆内毒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并且肝功能Child-Pugh C级组患者明显高于B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病人存在内毒素血症,并与肝功能分级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作者:范东旭;杨婷;王跃生;房淑清;罗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使用灭活细菌悬液造成大鼠发热模型,比较各配伍平均大体温反应高度(ΔT).结果:降低发热大鼠的ΔT值,麻黄、桂枝、甘草有作用.结论:在麻黄汤解热药效中,其佳组合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作者:朱秋双;任春清;刘蕾;栗坤;路雅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CT对眼内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对眼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的眼部炎性假瘤分析.结果:发现炎性假瘤及病变累及眼部程度,包括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眼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泪腺增大等.结论:CT对眼眶炎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宋有文;王忠红;李英洲;闫忠庆;杨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生儿低镁血症44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新生儿低镁血症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治.方法:对2002-01~2004-05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低镁血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窒息及肺炎是新生儿低镁血症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巡视和观察,对早产、窒息及肺炎等高危儿进行血清离子监测是早期发现该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亚杰;王卫东;方淑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它关系病人术后生活的质量.我科自2000-05~2004-10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62例.对以上患者进行了有计划的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对32例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应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并安全方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秋波;韩秀红;陈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择GCS5~8分患者40例前3天剂量0.3mg/kg·d,后7天应用4.8mg/d,随机以40例同等伤情未应用纳洛酮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早期患者生命指征、颅内压、头CT变化、远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纳洛酮治疗组生命指征恢复平稳较快,心律异常(32.5%)、呼吸异常(27.5%)、血压异常(22.5%)、觉醒时间及重度脑水肿者(22.5%),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伤后3月恢复良好率(4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现由于用药造成的副反应.结论:盐酸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并且具有相当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王曦;季方茹;荆洪英;孟薇;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有无脑疝的对照研究

    本文作者对1998~2003年收治的38例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及40例采用YL-I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的高血压基底节大量出血有或无脑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着重对其两组的死亡率及其30d后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系统分析我科近7年来收治的15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根据GOS评定:愈合良好6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尽早复查CT、清除血肿、减压,解除颅内高压是改善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病人预后的关键.

    作者:宋健民;付廷武;齐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降氮止呃汤治疗肾衰竭期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慢性肾功衰竭患者早出现的临床症状就是消化道表现,多数患者往往因此表现而来就诊.恶心、呕吐症状是常见的症状,是由于代谢终产物潴留刺激胃肠道而发生的,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我们自1996-07~2001-07 采用自拟降氮止呃汤频服治疗180例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是恶心、呕吐表现,基本上得到很好的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文丽;韩晶利;张波;牛效清;刘春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头颈癌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与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目的:研究头颈癌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头颈癌患者血浆L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SOD活性则有意义的下降(P<0.05),有颈淋巴转移者血浆LPO含量比无转移者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患者术后LPO含量与SOD活性较术前有一个先显著升高后再下降的过程(P<0.01).结论:头颈部肿瘤的发病及转移与自由基和SOD活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春江;孙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眼针疗法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均以眼针疗法为主,配合体针疗法、配镜矫正.结果:治疗前后视力,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该方法是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国芹;田树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内皮素、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测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间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学说很多,有神经内分泌学说、胎盘缺血学说、免疫学说等.胎盘是由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及间质组成的结构简单,功能复杂器官,它娩出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说明胎盘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内皮素(ET)是迄今已知强大的血管收缩物质,广泛分布在血管平滑肌、肾、心、子宫和胎盘等部位.据报道,正常妊娠胎盘滋养细胞膜中ET含量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减少.一氧化氮(NO)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小分子,可直接导致血管扩张,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一氧化氮合酶(NOS)是NO合成的限速酶,其存在于多种组织与细胞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的疾病,而NO及ET均会导致血压的变化,因而胎盘组织NO、NOS及ET的含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关系的研究,有很重要临床的意义.

    作者:汪丹妮;胡玉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症状或体征者.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操作应谨慎,避免喉上神经、血管、胸膜、脊神经等损伤,因此,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同时高质量的手术护理配合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我院2001-01~2003-12 以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手术病人,以手术室整体护理为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晓梅;冯雅琴;张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