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博占武
化疗有损伤的危险,是指化疗药物从血管漏出或渗出,而发生的渗漏性损伤,可能占静脉注射细胞毒药物的4.65%[1],其相关因素:①药理学因素;②血管因素;③解剖因素;④技术因素;⑤有关损伤的知识缺乏.目前关于化疗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包括:①应用化疗药物后予以双引路注射;②快速拔针法;③局部冷敷;④选择药物封闭;⑤理疗.作者采用护理措施:①运用三通接头调整间歇给药,确保化疗药的时效性,合理调配给药浓度,有效地减轻了化疗药对静脉的刺激损伤;②运用脆性血管穿刺法;③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以前臂好,手背次之,避免在关节处、指间小静脉、下肢静脉注射;④提高判断渗漏的能力和穿刺技术;⑤加强静脉炎防治知识的宣教.
作者:郭英娟;申茂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09~2003-09用放射性同位素90Sr-90Y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7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择GCS5~8分患者40例前3天剂量0.3mg/kg·d,后7天应用4.8mg/d,随机以40例同等伤情未应用纳洛酮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早期患者生命指征、颅内压、头CT变化、远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纳洛酮治疗组生命指征恢复平稳较快,心律异常(32.5%)、呼吸异常(27.5%)、血压异常(22.5%)、觉醒时间及重度脑水肿者(22.5%),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伤后3月恢复良好率(4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现由于用药造成的副反应.结论:盐酸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并且具有相当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王曦;季方茹;荆洪英;孟薇;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口服心痛定等药物导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方法:对34例口服心痛定导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进入牙周支持治疗18个月,记录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与初诊时对照并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牙周支持治疗18个月后与初诊时对照PLI和G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4例中较严重复发4例,复诊次数少于3次.结论:对于正在服用心痛定等降压药的患者,牙周支持治疗能够防止或减轻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复发.
作者:弓慧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科从1992~2001年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108例患者,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珏;孟庆国;马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科于2001-01~2003-12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该病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症状或体征者.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操作应谨慎,避免喉上神经、血管、胸膜、脊神经等损伤,因此,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同时高质量的手术护理配合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我院2001-01~2003-12 以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手术病人,以手术室整体护理为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晓梅;冯雅琴;张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头颈癌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头颈癌患者血浆LP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SOD活性则有意义的下降(P<0.05),有颈淋巴转移者血浆LPO含量比无转移者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患者术后LPO含量与SOD活性较术前有一个先显著升高后再下降的过程(P<0.01).结论:头颈部肿瘤的发病及转移与自由基和SOD活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春江;孙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作者对1998~2003年收治的38例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及40例采用YL-I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的高血压基底节大量出血有或无脑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着重对其两组的死亡率及其30d后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褥疮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患者.临床通常采取敷料换药法治疗,但往往病人神志不清,烦躁,大小便失禁,治疗护理上十分困难.我们中医院多年来采用自制中药膏剂九华膏治疗护理临床褥疮病人,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1例骶尾部巨大褥疮病人的治疗方法、护理过程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杰;李金梅;周庆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0-07~2004-03,我们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清除治疗颅内血肿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全文斌;孙文波;赵韶春;王维;姜文彦;侯永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改善鼻孔大、鼻部宽、鼻翼肥大,提出矫正鼻翼肥大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鼻孔、鼻翼、鼻部不同部位的肥大,分别采取鼻部纵向缩小及横向缩小鼻翼、缩小鼻孔周长的术式来达到修复的目的.结果:20例患者3个月~2年的时间,经过鼻翼缩小手术,鼻部外观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获满意效果.结论:通过鼻部纵向、横向鼻翼修复,不但矫正了鼻翼肥大、缩短鼻翼长度,同时使鼻孔不再宽大,此手术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
作者:杜晓岩;宋任游;李佳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阴虱是皮肤科常见病,一般的药物对阴虱病治疗不太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临床科室经多次实验及临床观察,研制了阴虱灵外用药水,对阴虱和皮肤瘙痒等一些皮肤病有显著的疗效.本药品特点是止痒迅速,对阴虱病2~4d就可痊愈,且价格比同类药品低,制做工艺简单,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李贵和;王希;董丽华;李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开展婴幼儿定期体格及智能随访工作,并施行早期干预.方法:体格发育采用国际通用的WHO推荐的NCHS标准.智能发育按照鲍秀兰编写的<挖掘儿童潜能始于0岁>中的0~3岁教学大纲进行测试及训练.结果:定期进行体格智能随访的婴幼儿4个月体格发育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均高于对照组,智能发育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定期体格智能随访能促进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
作者:张爱君;陈晓梅;霍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前后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22例轻中度OSAS患者,男15,女7例,年龄36~56岁,均经呼吸内科确诊和耳鼻咽喉科排除手术可能,又拒绝戴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CPAP)者,进行戴用口腔矫治器前后主观症状分析.结果:OSA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后,能够明显改变其主观症状:鼾声、憋气、日间嗜睡有效率为81.82%、72.73%、 77.27%.至于PSG(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指标变化,因为条件所限,未能检测.结论:初步结果表明,OSA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后,其主观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樊雄越;于海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通过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探讨整体护理在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0年间114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实施护理,其中常规护理72例,整体护理42例.结果: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整体护理康复患者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献梅;马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生豆角含有一种毒蛋白叫凝集素,还有的豆角含有皂甙(主要是三萜皂甙)可强烈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出血性炎症并消化吸收后产生中毒症状.这两种毒素在高温中可被分解破坏,如果食用半生不熟的豆角则会引起中毒.豆角中毒潜伏期短在30min出现不适反应,长者可达4h左右.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有时呈痉挛性绞痛,腹泻呈稀便或稀水便,肠鸣音亢进,也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心慌、四肢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可因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而发生虚脱或休克,威胁病人生命.2002年我院收治了一批因食用未熟豆角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现将救治措施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隋淑华;闫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因避孕失败所致的意外妊娠的常用方法.通常不使用麻醉,但很多患者会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如心动过缓,心率不齐,血压下降,胸闷,大汗淋漓以至抽搐、昏迷等.现在我院采用了得普利麻对病人进行人流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新;何宏;刘永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CT检查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资料完整、临床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病人76例的CT表现、癫痫原因.结果:CT表现正常者31例,异常者45例,其中颅内感染性病变25例,脑肿瘤8例,脑积水4例,先天性疾病4例,脑缺血3例,脑萎缩1例.结论:脑囊虫是本地区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其次是脑肿瘤.
作者:魏丽;周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对单细胞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和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强有力手段.目前,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在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免疫学,药理学,遗传学及临床检验学等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目前,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肿瘤诊断,预后估计和检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尤其是肿瘤预后估计多集中在用流式细胞术监测肿瘤DNA倍体.因为多数肿瘤异倍体和/或较高的S期比率都是不良的预后标志,恶性度,复发率,转移和死亡率均较高.本文探讨一种新方法,从免疫学角度来探讨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T)和单核细胞(Monocyte,M)的变化,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估计.
作者:张春斌;前田长正;金岳雷;西森美子;山下智加;罗佳滨;吕学诜;深谷孝夫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