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花黄色素对老龄小鼠肝线粒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江旭东;孙佳彬;李晶;孙洁;欧芹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 老年小鼠, 线粒体, 氧化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老龄小鼠肝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增龄性改变和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pigment,SYP)对肝线粒体膜抗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老、中、青不同年龄组小鼠肝线粒体匀浆中磷脂主要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氨(PE)、心磷脂(CL)的相对含量,来研究不同剂量SYP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肝线粒体磷脂PC、PE和CL的相对含量老年组低于青、中年组,大剂量SYP可使老龄组磷脂含量恢复至中年组状态.结论:红花黄色素通过抑制肝线粒体磷脂的脂质过氧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且心电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改善生活方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40mg/d)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血脂测定,对两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血TC、LDL-C显著降低(P<0.05),心电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能显著减轻心绞痛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作者:范彦夫;谭秋波;齐建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降氮止呃汤治疗肾衰竭期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慢性肾功衰竭患者早出现的临床症状就是消化道表现,多数患者往往因此表现而来就诊.恶心、呕吐症状是常见的症状,是由于代谢终产物潴留刺激胃肠道而发生的,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我们自1996-07~2001-07 采用自拟降氮止呃汤频服治疗180例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是恶心、呕吐表现,基本上得到很好的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文丽;韩晶利;张波;牛效清;刘春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控制血糖疗效比较探讨

    目的:比较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控制疗效.方法:将Ⅰ型糖尿病和血糖难控制的Ⅱ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6 mmol/L)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对照组)采用 4次胰岛素注射即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B组采用5次胰岛素注射即早晨、睡前各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法,血糖达标后观察两组所用时间、速效胰岛素在胰岛素总量的比例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B组所用时间少于A组,速效胰岛素的比例小于A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小于A组.结论:5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邢立志;江润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症状或体征者.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操作应谨慎,避免喉上神经、血管、胸膜、脊神经等损伤,因此,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手术认真,技术高超,同时高质量的手术护理配合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我院2001-01~2003-12 以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手术病人,以手术室整体护理为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晓梅;冯雅琴;张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病毒唑体外抗副流感病毒(Ⅲ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病毒唑体外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病毒唑在Hela细胞中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结果: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783.86μg/ml;抗副流感病毒(Ⅲ型)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1.53μg/ml,治疗指数(TI)为154.71;病毒唑对副流感病毒(Ⅲ型)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P<0.01);在感染病毒后0~24h,每隔2小时加一次药,病毒唑的50、25、12.5、6.25μg/ml 组对副流感病毒(Ⅲ型)均有抑制作用(P<0.01);病毒唑对副流感病毒(Ⅲ型)有预防和中和作用(P<0.01).结论:病毒唑在Hela细胞中对副流感病毒(Ⅲ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途径的.

    作者:邱海岩;李洪源;韩志刚;张凤梅;王秀琴;刘鑫岩;李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流式细胞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估计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对单细胞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技术.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和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为生物医学与临床检验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强有力手段.目前,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在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免疫学,药理学,遗传学及临床检验学等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目前,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肿瘤诊断,预后估计和检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尤其是肿瘤预后估计多集中在用流式细胞术监测肿瘤DNA倍体.因为多数肿瘤异倍体和/或较高的S期比率都是不良的预后标志,恶性度,复发率,转移和死亡率均较高.本文探讨一种新方法,从免疫学角度来探讨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T)和单核细胞(Monocyte,M)的变化,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估计.

    作者:张春斌;前田长正;金岳雷;西森美子;山下智加;罗佳滨;吕学诜;深谷孝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观察

    目的:观察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本文对52颗离体上颌第二前磨牙进行近远中向X线照像,并从根中1/3横断,用棉花针探测证实根管的存在,采用Vertucci's分类法对根管系统进行观测记录.结果:45颗牙是单根,占85.5%,7颗牙双根,占13.5%.而单根牙中1个根管者多,占牙齿总数的42.5%,其次是单根双管型,既有颊舌2个根管,至根尖又合并成一个根管,从一个根尖孔通入牙周膜,占牙齿总数的34.5%.结论:上颌第二前磨牙主要是单根,单个根尖孔的发生率为77%.

    作者:商维荣;李洪涛;孟祥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冰冻蟾蜍血在茯苓合剂中抗脂质过氧化的探讨

    近年来,由于低温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又研究了血液的深低温保存,-20℃,-40℃,-80℃发展到-196℃,保存期也由原来的42d延至10年,长者甚至达18年,而复温后的细胞仍保持其有效活性.在血液状保存中,目前公认并普遍采用的是4~6℃保存法.本实验拟就在低温条件下冻融蟾蜍血液发生一系列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茯苓合剂的保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宋伟萍;裴丽萍;高佳琦;秦世武;李世刚;王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姜枣合用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钙稳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①姜枣合用对维持细胞内钙稳态的作用②中药维持细胞内钙稳态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本实验以D-半乳糖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以按照不同比例姜枣混合的水煎剂灌胃45d,测定了青年、老年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线粒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心肌组织及线粒体Ca2+含量变化.结果:姜枣合用可提高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 ATPase活性、心肌线粒体Ca2+含量,并能降低心肌线粒体内MDA含量、心肌组织Ca2+含量.在各给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姜枣合用可维持细胞内钙稳态,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②自由基与钙超载协同作用可能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建光;杨新宇;叶辉;魏晓东;张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集体急性豆角中毒的临床救治与护理

    生豆角含有一种毒蛋白叫凝集素,还有的豆角含有皂甙(主要是三萜皂甙)可强烈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出血性炎症并消化吸收后产生中毒症状.这两种毒素在高温中可被分解破坏,如果食用半生不熟的豆角则会引起中毒.豆角中毒潜伏期短在30min出现不适反应,长者可达4h左右.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病人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有时呈痉挛性绞痛,腹泻呈稀便或稀水便,肠鸣音亢进,也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心慌、四肢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可因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而发生虚脱或休克,威胁病人生命.2002年我院收治了一批因食用未熟豆角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现将救治措施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隋淑华;闫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阴茎部分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阴茎部分切除是治疗阴茎癌的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适用于早期阴茎癌局限于阴茎头或是冠状沟者,我院从1995-01~2003-01共收治阴茎癌病人120例,行部分切除80例,现就其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伍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62例分析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头颅CT扫描,精确定位,设计小骨窗,对62例脑出血病人微创手术治疗与64例常规直视下开颅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病人在术中血肿清除程度、术后状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充分清除脑内血肿,有出血少,止血彻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更为安全、精细,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应该提倡的方法.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川芎嗪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2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培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静止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IL-12mRNA表达水平.结果:RA患者活动期、静止期IL-12高度表达(P<0.05),川芎嗪可以抑制RA活动期PBMC IL-12合成,并对活动期PBMCIL-12mRNA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抑制RA患者中PBMCIL-12mRNA的表达,减轻 RA进展.

    作者:王建杰;张涛;罗文哲;梁立春;孟祥东;任永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颈椎损伤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常用的方法[1].术后如护理不当可引起植骨块脱落,碎裂等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病人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新的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改良.虽然内固定器材的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为有效的预防手术及护理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本文总结了自1990-02~2004-01我院263例颈椎前路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马莉影;宋艳萍;陈利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科于2001-01~2003-12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该病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局麻或神经安定麻醉下,全身肝素化,使用Seldinger技术,用Tracker双标记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结果:29例患者中,100%栓塞25例,95%栓塞3例,90%栓塞1例.全组无死亡.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确切,适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早期行腰椎穿刺术或腰椎穿刺置管,早期放出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有助于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减低了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杨福义;李明军;任成涛;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氧化氮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研究了L-精氨酸(NO供体)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肝脏组织中NO-3/NO-2含量和细胞凋亡百分率(AI)的变化.结果:肝组织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3/NO-2含量明显增加,并且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百分率(AI)明显减小.结论:一氧化氮对肝脏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本实验为一氧化氮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汪飞;高晓枫;林子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胃镜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影响胃镜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检查前进行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结果:2001~2003年行胃镜检查1140例病人均顺利,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让受检病人了解相关知识,密切配合,做好心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8例抢救体会

    我科从1992~2001年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108例患者,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珏;孟庆国;马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皮套法摘除脱入阴道内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3例体会

    粘膜下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它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易造成严重的贫血.我院采用皮套法结扎瘤蒂,治疗脱入阴道内3例巨大子宫粘膜下肌瘤,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3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