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红;宋文玲;罗艳卓
患者:男,39岁,农民.因间断高热,腹痛2个月主诉入院.该患2个月前有在个体诊所多次修牙史,之后间断发烧,体温高达40℃,但用抗菌素及激素后病情可缓解.每遇停药后症状则反复,在当地用过多种抗生素及激素反复治疗,于2004-03-18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41℃,脉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晰,呼吸急促,两肺无干湿罗音,心率110次/分,节律整,无杂音,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肿大,脾可触及,双下肢水肿,无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2×109/L,中性粒细胞占79.6%.骨髓穿刺为感染性骨髓象.血培养1周后,回报为侵蚀艾肯菌生长.血淀粉酶720u/L,尿淀粉酶153u/L,尿胰淀粉酶604u/L.腹部CT显示为胰腺增粗,腹部彩超示胰腺回声增强,腹腔内少量液体.故确诊为:败血症伴重症胰腺炎、腹膜炎.用加贝酯300mg、6d,200mg、6d,100mg、6d,加生理盐水内静点,抑肽酶112万U次/日,法莫替丁100mg2次/d静点,替硝唑100ml 2次/d静点,环丙沙星100ml 2次/d,苄青霉素5.0g1次/日静点,(药敏试验为敏感药物).18d后,病人尿淀粉酶660u/L,尿胰淀粉酶260u/L,体温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培养阴性,因条件所限,病人要求出院,出院后在当地继续用西米替丁,抑肽酶能量合剂治疗.于2004-04-20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作者:王影;王凤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以氢氧化钠和乙醇为起始反应物来制备乙醇钠,再与三氯甲烷反应合成原甲酸三乙酯.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合成反应条件.结果:使反应在温度,反应液的pH值,反应时间等方面得到了合理的控制.结论:该合成路线原料易得,降低了乙醇钠合成的危险性.
作者:苏瑾;刘凤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护理,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1996年后我院加强了针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护理,并与1996年前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484例中吻合口瘘44例,1996年后发生率由14.0%下降到5.6%,并发吻合口瘘的死亡率由53.6%下降到12.5%.结论:加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护理,是减少吻合口瘘形成,促进瘘口愈合的关键措施.
作者:孙艳;林春;李凤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和方法:观察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休克前后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阴脱汤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结果:阴脱汤能明显降低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ET、TNF、NO水平及NOS活力的升高(P<0.05).结论:阴脱汤(YTT)可通过调节ET、TNF、NO水平及NOS活力等作用治疗失血性休克.
作者:赵丽红;赵锦程;李怀荆;李永毅;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本组病例术前给予病人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进行必要的食管冲洗及口腔护理,术后采取胃肠外营养与胃肠内营养相结合,并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等措施预防吻合口瘘.结果:通过上述预防性的护理措施,392例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6例,发生率仅为4.2%,低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结论:通过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有效地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马宝红;宋文玲;罗艳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有限制动外展支具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1~3年随访,探讨X线结果、临床功能与治疗方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不同年龄、不同脱位程度患儿的治疗方法及防止并发症出现的具体措施.方法:71例共96髋复位后应用有限制动外展支具,结果随访,根据周永德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9.6%.股骨头坏死率为4.2%.结论:有限制动外展支具能提高闭合复位的成功率.降低股骨头坏死率,是一种疗程短、效果好、痛苦少、并发症低的方法.
作者:陆洪军;严成俊;张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胃镜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检查前进行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结果:2001~2003年行胃镜检查1140例病人均顺利,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让受检病人了解相关知识,密切配合,做好心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5次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控制疗效.方法:将Ⅰ型糖尿病和血糖难控制的Ⅱ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6 mmol/L)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对照组)采用 4次胰岛素注射即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B组采用5次胰岛素注射即早晨、睡前各注射1次中效胰岛素加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法,血糖达标后观察两组所用时间、速效胰岛素在胰岛素总量的比例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B组所用时间少于A组,速效胰岛素的比例小于A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小于A组.结论:5次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的控制明显优于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邢立志;江润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69年创立酶标记抗体技术以来,短短30年间,PAP、APAAP、ABC、SP和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方法不断问世,使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沿着灵敏、快速、清晰的方向发展[1].选择适应自已研究室特点、省时省力、简单易行、敏感快速、背景干净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是病理技术人员的共同目标.通过染色对比我们发现,PicTureTm通用试剂二步法操作更简便,速度更快,阳性显色高于SABC法和SP法(P<0.01),并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晓波;姚海涛;卢凤美;孟庆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科从1992~2001年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108例患者,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珏;孟庆国;马艳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本文对52颗离体上颌第二前磨牙进行近远中向X线照像,并从根中1/3横断,用棉花针探测证实根管的存在,采用Vertucci's分类法对根管系统进行观测记录.结果:45颗牙是单根,占85.5%,7颗牙双根,占13.5%.而单根牙中1个根管者多,占牙齿总数的42.5%,其次是单根双管型,既有颊舌2个根管,至根尖又合并成一个根管,从一个根尖孔通入牙周膜,占牙齿总数的34.5%.结论:上颌第二前磨牙主要是单根,单个根尖孔的发生率为77%.
作者:商维荣;李洪涛;孟祥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杜仲与维拉帕米(Verapamil)联合应用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用半乳糖将2月龄小鼠制成衰老模型,然后分别灌服杜仲、维拉帕米及杜仲与维拉帕米合剂,30d后检测衰老小鼠肝组织中NOS、SOD活性并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杜仲与维拉帕米合用能够增加NOS、SOD活性,抑制肝组织细胞凋亡.结论:杜仲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栗坤;赵玉珍;路亚珍;王跃新;王淑香;谭宏;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ACAI)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大脑中动脉供血梗死、脊髓病变及老年痴呆等,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鉴别.现将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第一次发病的大脑前动脉区梗死19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孕妇夫妇进行ABO、Rh血型检测,鉴定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及抗体特异性具有重大意义,母亲与胎儿的ABO血型、Rh血型及其它血型系统不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我科自2000-07~2004-07 对173例孕妇产前ABO和Rh血型抗体免疫学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肇晓光;王凤霞;刘芳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化疗有损伤的危险,是指化疗药物从血管漏出或渗出,而发生的渗漏性损伤,可能占静脉注射细胞毒药物的4.65%[1],其相关因素:①药理学因素;②血管因素;③解剖因素;④技术因素;⑤有关损伤的知识缺乏.目前关于化疗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包括:①应用化疗药物后予以双引路注射;②快速拔针法;③局部冷敷;④选择药物封闭;⑤理疗.作者采用护理措施:①运用三通接头调整间歇给药,确保化疗药的时效性,合理调配给药浓度,有效地减轻了化疗药对静脉的刺激损伤;②运用脆性血管穿刺法;③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以前臂好,手背次之,避免在关节处、指间小静脉、下肢静脉注射;④提高判断渗漏的能力和穿刺技术;⑤加强静脉炎防治知识的宣教.
作者:郭英娟;申茂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肾功衰竭患者早出现的临床症状就是消化道表现,多数患者往往因此表现而来就诊.恶心、呕吐症状是常见的症状,是由于代谢终产物潴留刺激胃肠道而发生的,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我们自1996-07~2001-07 采用自拟降氮止呃汤频服治疗180例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是恶心、呕吐表现,基本上得到很好的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文丽;韩晶利;张波;牛效清;刘春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采用荞麦为实验材料,比较系统的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样品含水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对萃取率影响,确定佳工艺条件,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陈效忠;武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开展婴幼儿定期体格及智能随访工作,并施行早期干预.方法:体格发育采用国际通用的WHO推荐的NCHS标准.智能发育按照鲍秀兰编写的<挖掘儿童潜能始于0岁>中的0~3岁教学大纲进行测试及训练.结果:定期进行体格智能随访的婴幼儿4个月体格发育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均高于对照组,智能发育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定期体格智能随访能促进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
作者:张爱君;陈晓梅;霍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均以眼针疗法为主,配合体针疗法、配镜矫正.结果:治疗前后视力,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该方法是治疗近视屈光不正并发便秘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国芹;田树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与措施.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严格控制血糖与感染;合理分配饮食,每天用温盐水泡脚,清除足部坏死组织,局部用生理盐水加丁胺卡那加胰岛素湿敷.结果:9例糖尿病足痊愈例创面缩小,足部干燥,1例足趾坏死后缺如.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方便病人就医等特点.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