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李懿;高海;黄国莲;张世凡;蒋泽先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 单人以显微外科技术,缝合血管应用一线环形缝合首尾打结法、为保护供心采用两步法切断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及妥善的心脏移植物保护措施.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可以复制出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一线环形缝合法提高了吻合质量而且加快了吻合速度;分次切断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可以省去供心修理时间及自制小纱布的应用等有效保护供心.结论 改进的技术能有效建立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作者:邹循锋;鄢业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硫氮卓酮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硫氮卓酮组)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开始后用硫氮卓酮2 μg/(kg·min)经静脉途径给药,持续1.5 h. 对照组(只给等量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于麻醉前、CPB期间、CPB终止后4 h、CPB终止后12 h分别测血清肌酐清除率、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结果 ①麻醉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清除率、尿α1-MG, 尿β2-M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CPB后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血肌酐清除率在CPB期间、CPB终止后4 h均较麻醉前低,但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两组到CPB终止后12 h均基本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③CPB期间、CPB终止后4 h、CPB终止后12 h两组患者尿α1-MG、β2-MG均较麻醉前高(P<0.05),但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CPB对肾功能有损害作用;硫氮卓酮对CPB后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永高;刘季春;刘寅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实时跟踪荧光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临床价值.方法 对2 367例临床血清标本用FQ-PCR方法进行HBV-DNA定量测定,并和ELISA两对半以及AL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BV-DNA阳性率为60.9%(1 442/2 367),其中大三阳HBV-DNA检出率为89.04%(845/949)、ALT升高47.84%(454/949)、小三阳HBV-DNA检出率为39.08%(408/1 044)、ALT升高33.42%(349/1 044)、单HBSAg63.8%(185/290);单抗HBe HBV-DNA检出率4.54%(1/22).结论 实时跟踪定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病原学依据.
作者:易冬英;周春骏;祁妍;陶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Q-T间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我院11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并观察Q-T间期的变化以及行主要生化检查,并与55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10例健康人员对比,以研究肝硬化患者Q-T间期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平均Q-T间期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的与正常对照组 ;肝硬化患者的Q-T间期与Child评分间有著意义的负相关;患者Q-T间期与多数生化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患者超过半数(53.6%)存在Q-T间期延长,肝硬化患者的Q-T间期与Child评分及分级负相关,与反映肝功能的生化参数也密切相关.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心电图的监测十分重要.
作者:朱勇;吕农华;黄群;王健;王崇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诊及住院病人70例,随机分为奥曲肽50 μg/h组(n=35)、奥曲肽25 μg/h组(n=35).结果 止血时间50 μg/h组为(13.4±11.2)h,明显快于25 μg/h组的(19.8±16.2)h;6 h、12 h、24 h、48 h和72 h止血率50 μg/h组分别为51.4%、71.4%、85.7%、91.4%和94.3%;明显高于25 μg/h组的40.0%、53.7%、71.4%、82.9%和85.7%(P<0.05);平均输血量50 μg/h组为(420±305)mL,少于25 μg/h组的(580±463)mL(P<0.05).再出血率50 μg/h组为11.4%,明显低于25 μg/h组的22.% (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报告.结论 两种剂量的奥曲肽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均有效,50 μg/h组疗效优于25 μg/h组,且止血时间快,再出血率低.
作者:刘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的病因.方法 分析135例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患者的CT、DSA资料.结果 脑叶出血64例,基底节区出血33例,脑室出血29例,小脑出血9例;DSA正常55例(占40.7%),异常80例(占59.3%),其中烟雾病43例、动-静脉畸形(AVM)29例、动脉瘤6例、动-静脉瘘2例.8例复发性脑出血中DSA正常5例.结论 烟雾病是非高血压性青年出血重要原因,其出血的好发部位是基底节区和脑室;隐匿性血管畸形也是非高血压性青年脑出血原因之一;基底节区和脑室出血DSA阳性率比脑叶出血高.
作者:徐文苑;黄经纬;谢尊椿;吴裕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淋菌性结膜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已极为罕见,但近几年来,特别在沿海开放地区此病有增多趋势.我院自1996年9月至2002年9月共诊治85例,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明;李静;蓝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许多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骨转移癌患者大多伴有骨痛,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转移灶,并伴有多处疼痛.如何处理骨转移癌的疼痛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本院用云克治疗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发生多发性骨转移后减轻患者疼痛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雯;黄林峰;邱小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站台水环境应激不同时间对小鼠胸腺细胞的破坏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站台水环境诱发的应激模型,观察应激12 h、24 h、48 h组和对照组在站台前后体重、胸腺重量、胸腺指数的变化以及胸腺细胞凋亡的状况.结果 站台前后小鼠体重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有降低趋势;应激48 h组胸腺重量、胸腺指数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为显著性(P<0.001),而应激24 h组、12 h组无显著性(P>0.05);应激48 h、24 h、12 h Annexin-v凋亡蛋白增加与照组相比差异极为显著性(P<0.001);应激12 h出现TFAR19蛋白的百分率为96%左右,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 P<0.001).结论 小站台水环境应激不同时间都可促进胸腺细胞的凋亡.
作者:杨军平;邱丽瑛;曾玉琼;吴振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配伍曲马多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患者450例,随机分为3组,各组均为150例.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2.5 mg/kg;B组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3~5 min后注射异丙酚2.5 mg/kg;C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 异丙酚注射量同B组.观察3组患者诱导时间、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BP、HR、SpO2变化及术中,术后反应.结果 3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异丙酚总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以SpO2明显,各组术中均较术前,术后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异丙酚对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结论 异丙酚配伍曲马多用于人流手术麻醉可加强镇痛效果,不增加副作用,但不能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陈文玲;袁巧玲;潘凌云;刘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RNA干扰技术单独及联合p53基因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分5组介导RNA干扰质粒和p53基因单独或共转染到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观察转染后第1、3、5、7天该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吸光度(A),以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 各组A均值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406,脂质体组:1.238,RNA干扰质粒组:0.168,p53组:0.22,干扰质粒+p53组:0.109,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共转染干扰质粒+p53组强.结论 RNA干扰技术可成为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腺癌的治疗新方法,联合抑癌基因p53可增强其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晓红;万福生;潘泽政;余波;贺慧为;艾春红;张晓春;卢小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爱宝疗与高频电刀探头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80例宫颈糜烂的已婚妇女,随机分成3组,A组60例,用爱宝疗浓缩液宫颈局部上药治疗.B组:60例,用爱宝疗浓缩液联合爱宝疗栓宫颈局部上药治疗.C组:60例,用高频电刀探头电熨宫颈糜烂局部治疗. 治疗后3个月评价研究对象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局部宫颈糜烂的愈合情况.结果 3组之间临床症状的消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宫颈糜烂的A、B、C 3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宫颈糜烂、单纯型宫颈糜烂、颗粒型宫颈糜烂的A、B、C组患者治愈率比较,B组和C组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宫颈糜烂、乳突型宫颈糜烂的A、B、C组患者治愈率比较,C组均高于B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爱宝疗浓缩液联合爱宝疗栓和高频电刀探头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明显优于爱宝疗浓缩液.爱宝疗浓缩液联合爱宝疗栓与高频电刀探头治疗宫颈糜烂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后者治疗重度及乳突型宫颈糜烂疗效明显优于前者.
作者:陈琦;谭布珍;万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ABAD)在缺氧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保护作用,以探讨急性缺氧性疾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①观测缺氧状态下细胞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的COS-1细胞置于缺氧箱诱导缺氧1~16 h(氧浓度控制1%~2%),收集细胞,裂解,离心得到蛋白提取液,同时用TRIzol方法提取总RNA;Northern blot法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细胞ABAD mRNA的表达水平;15 μg总RNA于10%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至尼龙膜,采用QuikHyb快速杂交系统与α-32P标记的全长ABAD cDNA探针杂交,杂交膜于-80℃放射自显影18 h;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细胞ABAD蛋白的表达水平:20 μg蛋白样品于SDS-NuPAGE胶电泳分离,电转移使样品印迹至尼龙膜上,后者依次与鼠抗人ABAD单克隆抗体(一抗)和兔抗鼠抗体(二抗)孵育,用化学发光法显示印迹条带;②观测上调ABAD表达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影响: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ABAD全长编码序列,PCR产物直接克隆至pcDNA3表达质粒中,构建ABAD-pcDNA3表达质粒;将1 μg pcDNA3-ABAD表达质粒DNA用Lipofectmine 2000转染剂转染至COS-1细胞株,培养36 h.正常对照组则以1 μg pcDNA3空载体转染;转染后细胞按上述方法进行缺氧处理,收集细胞,裂解,采用DNA片段化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ABAD正常表达和高表达条件下缺氧诱导的细胞死亡事件.结果 与正常表达组相比,ABAD mRNA及蛋白水平均于缺氧后1 h开始下降,4~8 h后显著降低,至16 h表达几乎完全消失;提高ABAD的表达可明显降低缺氧所致的DNA片段化水平(P<0.05).结论 ABAD是缺氧高度敏感性蛋白,同时又是一个对缺氧性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的蛋白.因此,它可望成为急性缺血缺氧性疾病临床监测的一个新指标,并具有潜在治疗应用价值.
作者:王朝东;吴晓牧;胡国柱;柳喆;徐红薇;Shi Du-yan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结合脐血血气,探讨不同类型胎心监护图形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68例胎心监护图形为不良图形(早期减速、晚期减速、轻度变异减速、重度变异减速、轻度心动过速)的新生儿(观察组)和20例胎心监护正常图形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血气测其pH、BE、PCO2、PO2值.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中pH、BE、PCO2、PO2等对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中,重度变异减速者及晚期减速者pH、PCO2、PO2、B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轻度心动过速、轻度变异减速、早期减速者的pH、PCO2、PO2、B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胎心监护不良图形中重度变异减速与晚期减速与胎儿窘迫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减速、轻度心动过速及轻度变异减速与胎儿窘迫的发生无必然联系.
作者:朱波;刘淮;蔡静;黄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银杏为银杏科植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近代研究证实它对心脑血管及多种疾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从银杏叶中提取的有效药用成分的化合物主要为总黄酮类及银杏内酯等,简称为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是天然的PAF拮抗剂,并具有独特的抗自由基作用.在心血管领域中,银杏叶制剂已被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对于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显著的作用[1].
作者:陶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水酒精量化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已确诊的肝癌病人共53个肿瘤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瘤内量化注射无水酒精(PEIT),注射量按回归方程[1]Y=2.885X(肿瘤直径≤5 cm时),Y=1.805X(当肿瘤直径>5 cm时)计算,式中X为肿瘤大直径(cm),Y为注射酒精量(mL),每3~5 d注射一次,直径≤5 cm,4~10 d为一疗程;直径>5 cm,15~20次为一疗程.超声观察肿瘤大小及内部回声变化,随访观察1、2、3、4、5年的生存率.结果 超声示:肿瘤直径有不同程度缩小,1~2个疗程后,其平均直径从4.8 cm降至2.8 cm,肿瘤结节普遍回声增高,26%肿瘤结节周边示高回声环,20%肿瘤明显缩小呈光斑样,后伴明显声影.23例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21/23)、86.9%(20/23)、69.6%(16/23)、60.9%(14/23)、47.8%(11/23).13例肿瘤直径大于3 cm患者,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10/13)、61.5%(8/13)、53.8%(7/13)、46.2%(6/13)、30.8%(4/13).36例中60%病人注射无水酒精后有脸部及上身皮肤潮红(酒醉面容),休息数小时后恢复正常,36例均未发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及全身并发症,无一例术后12 h内死亡的患者.结论 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量化注射治疗肝癌,疗效安全可靠方法简单,易操作,副作用极小,损伤小,价格较低廉,患者易接受,尤其是对肿瘤直径≤3 cm的疗效更佳.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作者:罗晋;洪涛;李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p16、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制作40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芯片,并进行分组(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和高度危险组),以40例正常胃肠道肌壁组织为对照,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及对照组的表达.结果 ①Ki-67在胃肠间质瘤组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而p16的表达情况则正好相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②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各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低、中度危险组合并后与高度危险组比较时未发现p16的表达差异(P>0.05),而Ki-67则存在差异(P<0.05).结论 ①p16可能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Ki-67可作为评价肿瘤恶性潜能的一个重要指标;③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作者:熊小亮;俞薇薇;钟安菁;宋恩霖;刘繁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降温期不同的氧分压对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75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按体外循环降温末期动脉血氧分压数,分成低氧组、常氧组和高氧组,记录体外循环结束后第1、8、16小时多巴胺用量,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体外循环术后第1小时内,常氧组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低氧组和高氧组(P<0.05),术后第8小时,常氧组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低氧组(P<0.05).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降温期,常氧分压氧合有利于术后早期患者心功能恢复.
作者:陈干;喻本桐;余翠莲;凌华;饶长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胚脑组织的分离纯化,分析不同组份中的神经营养物质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方法 :采用超滤器超滤,透析袋透析以及Sephadex S-200凝胶层析方法将胚胎脑组织提取液分离纯化.得到9种不同分子量组分的脑活性因子(BCF),分别加入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悬液中,培养24 h和15 d后以MTT微量快速自动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发现培养24 h后,有5种组分具有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15 d后,有4种组分具有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胚脑组织提取液可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成活、成熟和分化.不同的组分蛋白对神经元的作用不一样.
作者:吴东风;林明宝;聂荣庆;张进;胡国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检测试剂对脂蛋白(a)(LP(a))测定结果的干扰及排查方法.方法 选取临床标本20份,选择测试项目,逐一配对测试,观察交叉污染情况.结果 确认GPDA试剂对LP(a)测定结果有影响.结论 通过更改试剂通道顺序,排除了交叉污染,得到理想的检测结果.
作者:陈辉;伍勇;宋明胜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