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强;吴建兵;胡蓉环
目的 探讨硫氮卓酮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硫氮卓酮组)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开始后用硫氮卓酮2 μg/(kg·min)经静脉途径给药,持续1.5 h. 对照组(只给等量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于麻醉前、CPB期间、CPB终止后4 h、CPB终止后12 h分别测血清肌酐清除率、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结果 ①麻醉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清除率、尿α1-MG, 尿β2-M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CPB后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血肌酐清除率在CPB期间、CPB终止后4 h均较麻醉前低,但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5),两组到CPB终止后12 h均基本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③CPB期间、CPB终止后4 h、CPB终止后12 h两组患者尿α1-MG、β2-MG均较麻醉前高(P<0.05),但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CPB对肾功能有损害作用;硫氮卓酮对CPB后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永高;刘季春;刘寅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及病情转归的关系,评价肾小管间质病变对肾功能不全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56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根据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分为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组(n=96)与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组(n=160),观察两组间临床表现、肾小球病变类型与程度以及病情转归情况的差异.结果 临床表现上两组病例少尿发生率及夜尿增多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肉眼血尿发生率、高血压程度、贫血程度、血肌酐水平等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理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1),急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组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多见,以IgA肾病、狼疮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较多见,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组以IgA肾病常见,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硬化性肾炎、增生硬化性肾炎较多见.两组病例肾功能恢复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同一病理类型肾功能恢复情况也存在差异(P<0.01).结论 肾功能不全患应尽早行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并予积极治疗,应重视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其与肾功能恢复情况关系密切,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红恩;王水华;江云锋;雷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口服多美康(咪唑安定)氯胺酮合剂用于小儿麻醉诱导对患者术后个性习惯的改变.方法 80例ASAⅠ~Ⅱ级行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口服多美康0.5 mg/kg+氯胺酮3 mg/kg;B组:口服多美康0.8 mg/kg+氯胺酮3 mg/kg.观察术后个性习惯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儿睡眠状态各时间点与术前以及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饮食习惯第1天与术前以及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余时间点比较无意义.结论 口服多美康具有拮抗氯胺酮的精神症状作用,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抗精神症状作用加强.
作者:朱小萍;张红艳;高素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标准心肺复苏、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两种复苏模式循环效应的影响.方法 对158例心搏骤停患者先后实施两种复苏法,先行标准心肺复苏,后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每种复苏方法进行3 min,记录直接动脉压.结果 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模式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大于标准心肺复苏模式(P<0.01).结论 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可产生较高的动脉血压,优于标准心肺复苏.
作者:王联群;赵为禄;钱克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生津剂在头颈部放疗中对唾液pH值的影响.方法 将33位因头颈部肿瘤而放疗的患者(均为首程放疗)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16)中药生津剂加放疗和对照组(n=17单纯放疗).检测其放疗前及放疗不同剂量(20、40、60 Gy)时的唾液pH值.本生津剂方剂组成为:饮剂,党参、玄参、丹参、天冬、麦冬、甘草;漱剂,银花、菊花、山楂.结果 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两组患者唾液pH值均降低,在放疗至20、40 Gy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放疗至60 Gy时,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中药生津剂不能改变唾液pH值的变化.
作者:蒋李懿;高海;黄国莲;张世凡;蒋泽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06年4月我院2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行T管引流或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40 min.并发胆漏2例,局限性包裹性胆汁性腹膜炎1例.术后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16 d,随访3~23个月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安全有效.
作者:王向;郭基珍;胡赣明;王晓俊;张国生;陈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1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例,其中妊娠合并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AGP)8例,妊娠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HLP)3例,以同期住院终止妊娠者作为对照,分析妊娠并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措施.结果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升高程度较胆石性胰腺炎轻,血脂升高程度及发生多器官衰竭者的比例明显高于胆石性胰腺炎者.结论 妊娠并发HLP对孕妇及胎儿危害大,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是阻止妊娠并发HLP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朝霞;龚沂;刘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骨多形性蛋白2cDNA(BMP2cDNA)转染入COS细胞和B16F1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BMP-2cDNA 克隆在AD1-1载体中巨细胞病毒的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表达质粒BMP-2/AD1-1.采用脂质体法将表达质粒分别转染入COS细胞和B16F1细胞中.72 h后,分别取100 μL培养上清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所表达的BMP-2蛋白.结果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MP-2/Ad1-1转染的COS细胞上清液中有2条BMP-2特异表达带,大小约为39 kD和36 kD;BMP2/Ad1-1转染B16F1细胞上清液中有1条特异表达带,大小约为15 kD.结论 BMP-2cDNA在COS细胞和B16F1细胞中表达产物的种类与大小均有差异.
作者:刘金辉;Glenn Larsen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MBT直丝弓技术治疗的骨性AngleⅡ1错(牙合)患者的硬组织变化特征.方法 选择13例ANB角大于5°的骨性AngleⅡ1错(牙合)患者,经MBT直丝弓技术治疗后,分析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变化.结果 U1-SP的距离减小,磨牙关系改善,ANB、UI-SN 、L1-MP 和U1-L1角度减小,且变化均有显著意义.A-SP、 B-SP和L1-SP的距离在矫治前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MBT直丝弓技术能有效治疗骨性AngleⅡ1错(牙合)患者,其变化以牙效应为主.
作者:刘剑;姚芬;葛红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毒素(LPS)血症对Clara细胞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分析,观察内毒素血症大鼠Clara细胞数量和形态学方面的变化.结果 静脉注射LPS后0.5 h肺开始出现急性肺损伤(ALI)病理改变,表现为肺小动脉充血,肺泡隔水肿,肺泡隔出现以中性粒细胞(PMN)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推移,肺损伤程度逐渐加重,于6 h达重,6 h后逐渐恢复.内毒素致伤后1 h大鼠Clara细胞数量开始明显减少,6 h达少,24 h后逐渐恢复.LPS致伤后24 h,Clara细胞的超微结构明显受损.结论 内毒素血症可引起Clara细胞受损,Clara细胞可能是LPS在肺内的作用靶点,Clara细胞受损可能是LPS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早期事件.
作者:罗佛全;傅华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影响.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 CA-50自动血凝仪及日本Kx-21血液分析仪对我院500例临产孕妇和50例正常婚检妇女进行以上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的Fbg、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L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产孕妇的PT、APTT和TT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对于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及诊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莉平;资捷;林立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国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现状和治疗性研究的现状.方法 检索我国14种主要中文期刊中有关急性胰腺炎(AP)治疗性研究的文章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查阅192卷1608期,查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性文章共235篇,其中临床治疗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文章 34篇,所占比例为14.5%.结论 我国目前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治疗性RCT文章的数量、质量均有待提高.临床科研设计欠合理,论文撰写不规范.
作者:胡常红;吕农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淋菌性结膜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已极为罕见,但近几年来,特别在沿海开放地区此病有增多趋势.我院自1996年9月至2002年9月共诊治85例,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明;李静;蓝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心脏骤停复苏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脑复苏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16只大鼠随机分为川芎嗪组(n=8)和对照组(n=8),大鼠窒息导致心跳骤停模型复制成功后,川芎嗪组和对照组于复苏即刻分别静脉注射川芎嗪、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动脉血与脑匀浆丙二醛(MDA)、脑干湿重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脑海马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川芎嗪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P<0.01),降低1 h动脉血MDA(P<0.01)及24 h脑匀浆MDA(P<0.01),改善24 h、48 hNDS(P<0.05),减轻大脑湿重(P<0.01)及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结论 静脉注射川芎嗪能减轻大鼠心脏骤停复苏后脑组织损伤,改善脑功能.
作者:张慧利;余为治;黄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结合脐血血气,探讨不同类型胎心监护图形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68例胎心监护图形为不良图形(早期减速、晚期减速、轻度变异减速、重度变异减速、轻度心动过速)的新生儿(观察组)和20例胎心监护正常图形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血气测其pH、BE、PCO2、PO2值.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中pH、BE、PCO2、PO2等对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中,重度变异减速者及晚期减速者pH、PCO2、PO2、B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轻度心动过速、轻度变异减速、早期减速者的pH、PCO2、PO2、B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胎心监护不良图形中重度变异减速与晚期减速与胎儿窘迫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减速、轻度心动过速及轻度变异减速与胎儿窘迫的发生无必然联系.
作者:朱波;刘淮;蔡静;黄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 单人以显微外科技术,缝合血管应用一线环形缝合首尾打结法、为保护供心采用两步法切断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及妥善的心脏移植物保护措施.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可以复制出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一线环形缝合法提高了吻合质量而且加快了吻合速度;分次切断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可以省去供心修理时间及自制小纱布的应用等有效保护供心.结论 改进的技术能有效建立稳定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作者:邹循锋;鄢业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套式PCR(二次扩增)替代传统PCR(一次扩增)扩增痰中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探讨其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已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住院病人68例和非结核肺部感染病人16例,嘱其留取晨痰,分别进行套式PCR扩增和传统PCR扩增,再行产物分析.结果 6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传统PCR扩增embB基因阳性结果为29例,阳性率为42.6%,套式PCR扩增embB基因阳性结果为47例,阳性率为69.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66,P<0.05);16例非结核病人传统PCR和套式PCR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者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套式PCR灵敏度高于传统PCR,两者特异度相同,套式PCR能快速、敏感、特异地扩增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片段.
作者:刘珍琼;熊国亮;辛茶香;涂荣跃;涂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治疗(双介入治疗)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11例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病人行经皮穿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成功,胃食管曲张静脉得到了有效闭塞.随访3~12个月,其中3个月内再出血仅1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均为肝功能衰竭.结论 该治疗方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既降低门静脉压力,又闭塞了曲张的胃冠状静脉及其属支,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熊强;吴建兵;胡蓉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p16、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制作40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芯片,并进行分组(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和高度危险组),以40例正常胃肠道肌壁组织为对照,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及对照组的表达.结果 ①Ki-67在胃肠间质瘤组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而p16的表达情况则正好相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②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各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低、中度危险组合并后与高度危险组比较时未发现p16的表达差异(P>0.05),而Ki-67则存在差异(P<0.05).结论 ①p16可能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Ki-67可作为评价肿瘤恶性潜能的一个重要指标;③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作者:熊小亮;俞薇薇;钟安菁;宋恩霖;刘繁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对前牙残根的保存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90颗前牙残根行牙冠延长术,通过一年半的临床观察,观察患牙术前术后的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和松动度及龈缘位置的变化.结果 患牙术后的PLI、BI、PD、松动度和龈缘位置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6周各指标保持相对稳定(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的成功实施有利于前牙残根的保存和修复.
作者:叶芳;廖小平;杨健;廖岚;郭小文;朱洪水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