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类疱疹病毒7型的实验室检查初探

陈利明;王伟红;李志晓

关键词:人类疱疹病毒7型, 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快速诊断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对年龄0~2岁正常儿童和患病儿童的吐出唾液和用无菌棉签放进口腔湿润唾液进行检测.结果:用无菌棉签采集的口腔湿润唾液分别用PCR和n-PCR方法测得HHV-7总阳性率分别为8.8% 、61.6%,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用n-PCR方法测得吐出的唾液的总阳性率为73%,与同方法测得用无菌棉签采集的口腔湿润唾液标本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n-PCR方法是一种临床检测HHV-7的快速有效手段,标本用无菌棉签采集的口腔湿润唾液和吐出唾液均可.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皮素与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血浆和肾组织中ET的含量变化与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为早期诊治D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Wistar大鼠,体重160~200g,于造模后第6、8、10、12、14周测定血浆和肾组织中的ET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血浆和肾组织中的ET在造模后第6周无明显改变,从第8周开始呈进行性增高,并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结论:动态观察血浆和肾组织中ET的变化对于早期发现DN有意义.

    作者:孟德欣;付纯芳;关政;贾秀月;李晶;于翔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连续6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数目变化

    为了探讨鼠皮层神经细胞连续6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数目变化规律,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胚胎皮层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模型,连续培养6周,应用NSE染色法进行形态学观察.

    作者:马晓晶;陆晓红;金玉玲;王明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院污水治理措施的选择

    目的:使人们正确认识医院污水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方法:物理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处理.结果:采用消毒法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结论:如果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与施工合理,不但微生物指标能达标,而且有机物、悬浮物等污染物含量也能够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作者:王力;董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MR诊断价值比较

    小儿颅脑外伤除引起血肿、骨折等损伤外,在婴儿中以外伤性脑梗塞相对多见.笔者分析了58例外伤性脑梗塞CT、MR表现.现结合文献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以及CT、MR检查的价值与程度的比较.

    作者:李福军;郭铸;施艳琳;马继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佳木斯地区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佳木斯地区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我们对2003-05~2003-12 在佳木斯地区对2213例健康人进行血清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柏佳丹;王云花;杨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腰段外伤性截瘫的诊治体会

    外伤性截瘫是创伤外科中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危害极大,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患者终生残疾和发生严重的褥疮,泌尿、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近几年收治此类病39例,其中手术治疗32例,取得一些临床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敬河;姜永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培美他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培美他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培美他尼雾化吸入治疗3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与40例常规输液治疗患儿的疗效对比.结果: (1)培美他尼雾化吸入组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组在平喘及肺部口罗音吸收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培美他尼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明显抗炎、平喘及祛痰作用,疗效确切.

    作者:王召安;石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低血β-HCG异位妊娠保守治疗59例临床分析

    本文就我院2002-01~2002-12 不同血β-HCG异位妊娠病例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治疗后血β-HCG的变化及治疗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浩;王淑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影像诊断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为一种少见的良性无功能肿瘤,1905年由Gierke首先报道.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994-02~2003-05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CT表现,分析讨论本病的CT影像特征.

    作者:王乃金;孟存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侧乳腺癌24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双侧乳腺癌的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乳癌根治术,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24例乳腺癌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其中20例病理类型相同,4例病理类型不同.结论:乳腺受致癌因素作用,双侧可各自发生乳腺癌,也可经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对侧.对于双侧乳腺癌要确定第二侧乳腺癌是否为原发.这样在术后才可以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适当的化疗方案及判定预后.

    作者:王博;王宇;李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急性创伤后急性肾功衰竭的护理

    目的: 观察应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严重创伤后急性肾功衰竭(ARF)的疗效,评价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 应用CVVH治疗创伤后ARF的病人,观察血管通路的护理、抗凝方法的选用、液体平衡的管理、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方法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3例病人康复,2例死亡.结论: 应用CVVH治疗严重创伤后ARF病人,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正确的护理方法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艳玲;刘恩波;牛效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山莨菪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应用山莨菪碱防治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流,以Nycodenz为分离介质,单层一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的肝星状细胞.并以MTT比色法观察山莨菪碱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肝星状细胞在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改变.结果: 山莨菪碱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呈药物浓度依赖关系,DNA合成受到抑制.结论: 山莨菪碱在体外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它对于防治肝纤维化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者:赵文丽;姜庆久;陶富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析口腔临床医学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应用英语或双语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国际交流增加,中国的教育,卫生事业要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医务人员面临国外同行的竞争与挑战,不仅要为国内患者服务,还要为国际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求我们的医生具备相当高的素质.医学院校的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为此,对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近来部分医药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试验,但口腔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仍不容乐观,基础英语水平与专业英语水平发展不平衡,难以达到21世纪口腔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本文着重探讨我校口腔医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

    作者:赵华;马婧媛;李靖敏;刘继光;王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类MnSOD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氏病的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人类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帕金森氏病(PD)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寻找PD的易感基因或抗病基因提供线索.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140例日本PD患者和20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行MnSOD线粒体靶序列的1183位点T/CSNP频率检测,此一基因替换导致MnSOD第9位的缬氨酸(GTT)被丙氨酸(GCT)取代.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患者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PD患者的MnSOD线粒体靶序列的编码丙氨酸的等位基因C与该病的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作者:张淑萍;王复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生儿肠原性紫绀症3例

    病例1.男,26d.因恶心1.5d、烦躁、面色、口唇、肢端青紫4h于2003-7-13 入院.患儿生后母乳喂养,第6天出现两眼分泌物增多,家长自制青菜汁,每日1次,冲水饮服.患儿入院前1.5d频繁恶心,4h前出现烦躁,面色、口唇、甲床青紫,且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发青,入院诊断:肠原性紫绀症.

    作者:赫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方案的探讨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急性心梗(AMI)合并糖尿病(DM)预后影响.方法:观察了20例康复治疗的AMI合并DM患者(康复组)与28例未进行运动康复治疗的AMI合并DM患者(对照组),康复前后症状、体征、血糖浓度与并发症四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减少(P<0.05或P<0.01).结论:运动康复能够降低AMI合并DM的临床症状、体征、血糖浓度及并发症发生,可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姜艳;王皓娟;姜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颌面部骨折的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临床中的应用

    三维重建影像(简称3D)在颅面外科和矫形外科中应用广泛也应用早,但在颌面部骨折方面对3D与2D的比较尚少.我们采用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术对36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进行检查,以探讨其对3D影像的表现诊断准确性和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东一;李英洲;闫忠庆;杨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幽门螺旋杆菌在消化性溃疡中的病理学、扫描电镜及微生物学观察

    病理学家在胃粘膜上发现螺旋杆菌已有多年,这些细菌的培养已证实它们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促进了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观察及其病原学的研究.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马迎军;孟庆媛;张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CHRO Mage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HRO Mage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鉴定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组和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法协助指导治疗组进行疗效和复查带菌复发率的观察.结果: 9d前显效率常规治疗组87.62%,菌种指导组97.20%,下次月经前复查带菌复发率常规治疗组17.14%,菌种指导组5.61%.结论: CHROM鉴定法可主要用于非典型豆渣样白带患者,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治疗,达到提高治愈率,减少带菌复发的目的.

    作者:于立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25例脑瘫患儿病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脑瘫的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制脑瘫提供参考.方法: 对三所医院9个月间收治的125例脑瘫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包括分娩前、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期与发病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瘫主要危险因素包括25个,其中产前9个,产时7个,新生儿期9个.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母孕期合并症、出生窒息以及双胎是脑瘫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高危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对于脑瘫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降低其致残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志国;邱洪斌;鲁向锋;王滨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