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外伤并发休克41例临床救治体会

赵建中;张辉

关键词:脑外伤, 休克, 止血
摘要:腹外伤临床多见,多因出血急骤、迅猛而导致.抢救外伤性休克、维护重要器官的功能是外科救治的重要环节,本院1999-12~2003-06共收治该类患者41例,现将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和老年前期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AMI)多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发病急、重,部分表现不典型.我科自1996-01~1999-10 共收治确诊的老年和老年前期AMI患者73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于培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82例临床体会

    本文对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82例观察分析.包括房室旁路者5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2例;房速1例.除1例老年病人未完成手术,余均一次消融成功.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遇波;杨光远;张磊艺;王秀燕;董燕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4例正常人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较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恢复期下降,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提示急性脑梗死是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作者:陈润成;刘玉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压静电场对黄芪组织生长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黄芪组织经1.0kV/cm强度的高压静电处理后对组织生长,蛋白质和糖的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Folin酚法、蒽酮法.结果:实验表明,高压静电对黄芪组织生长、蛋白质和糖含量均有影响.结论:高压静电促进黄芪组织细胞生长,并且可以提高蛋白质和糖的含量.

    作者:刘英明;张凤梅;杜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06例射频消融术的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

    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与药物治疗和手术相比,具有疗程短、创伤性小、手法简便、副作用小等优势,被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00-03~2003-03 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106例患者,获得理想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董燕斐;王慧;赵淑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消痔灵四步注射治疗各期内痔500例临床体会

    内痔是指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上,直肠粘膜下血管性衬垫病理性扩张或增生形成的隆起性组织,临床以便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为诸痔中发病率高的常见病、多发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人自1989年以来,使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内痔,疗效可靠.15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明春;聂磊;郭亚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曲克芦丁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更准确可靠的含量检测方法,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 方法:以0.1%的枸橼酸:乙腈:四氢呋喃(85:9:6)为流动相,在254nm波长处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在347nm波长处的分光光度法. 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相差甚远. 结论:从实验数据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周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关于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改进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作为溶剂和香料.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2]也是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在实验教材中目前仍然采用硫酸催化酯化法[3]来合成.此实验后的废液酸性太强,易引起腐蚀,并且硫酸易引起炭化,所以,反应瓶不易洗涤,基于以上缺点,在实验教学中,采取加无机化合物做催化剂[4]来合成乙酸乙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义英;江旭东;栾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解剖

    目的:分析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方法:对20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进行透明牙标本制作.结果:显示6种根管分型.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熟悉其根管解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乙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体会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微量蛋白尿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弹性蛋白酶片等效果显著,而发展到临床蛋白尿期疗效不显著,往往病情继续进展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我院1997-10~2001-10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3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12例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2例病人中基底节梗死6例、内囊前肢梗死2例、丘脑出血2例、尾状核出血2例,治疗后舞蹈症状完全消失.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半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且多为脑梗死所致,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治疗效果及预后良好.

    作者:刘立平;张伟;俞春雷;李仲伟;赵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在抢救老年肺心病合并肾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抢救老年肺心病合并肾衰中的作用.方法: 对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肾衰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CVVH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及代谢废物.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较前显著下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肾功能损害大部分得到明显恢复,水及电解质离子紊乱多数得到纠正.结论: CVVH应用于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肾功衰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中柱;王振;李长红;李振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乳化术致大面积角膜后弹力层脱离1例

    患者,男,77岁,因左眼视物不清2年于2003-10-10就诊.全身检查正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晶体皮质轻度混浊,余正常,左眼视力光感,光定位及色觉正常,角膜透明,瞳孔活动良好,晶体皮质均匀混浊,眼底窥不清,双眼压正常.诊断: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左眼成熟期,右眼初发期.

    作者:王桂玲;王艳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治疗过程和效果,与非手术治疗组对比分析.结论:胸腰段爆裂骨折并神经不完全损伤的情况下,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能恢复伤椎高度,使骨折复位,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使神经功能得以改善.

    作者:栾宏佳;马凯宇;孙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药物用于术后镇痛210例效果分析

    咪唑安定注入硬膜外间隙可用于术后镇痛,我科于2002-12~2003-03共收治手术科室患者210例,采用硬膜外腔分别注入咪唑安定和吗啡用于术后镇痛,进行了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忠旭;凌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ELISA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抗体的血清学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也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之一.梅毒阳性率近几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提高梅毒抗体的检出率对于扼制梅毒经血传播极为重要.目前国内供血者梅毒检验标准系采用非特异性血清试验,TRUST或RPR,这些方法均采用手工操作,肉眼观察结果.出现可疑和阳性标本时,须做TPHA确证试验.而且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因此,本站使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试剂作为血液梅毒抗体的普检试剂,检出率大为提高,现以TPHA确证试剂为准,将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与TRUST法进行比较,以观察其优劣及可适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瑜;董六庆;王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断提高大学生教学质量的探讨

    本文探讨了不断提高大学生教学质量的经验,应重视大学生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师资水平,重视与提高诊断学教学水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教师认真努力、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医学生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陈蔷;范志民;张莹;王丽娟;苗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保留迷走神经主干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保留迷走神经主干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VTPPD)比较于切断迷走神经主干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幽门成形术(PD+PP)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10~2003-05 实施的VTPPD 31例与PD+PP 48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并发症,死亡率.结果: VTPPD 组手术死亡率为9.7%,PD+PP组手术死亡率为12.5%,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VTPPD组并发症明显低于PD+PP组(P<0.01).结论: 保留迷走神经主干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门脉高压症手术的远期疗效.

    作者:吕俊生;李庆元;贾虹玉;秦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变化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① Wistar 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脑出血+氮硝基左旋精氨酸(NNLA)组,后两组各分为(4h、6h、12h、1d、3d、7d)6个时间点.②测定出血周边组织NO含量、NOS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①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4h开始升高,3d iNOS、NO达峰值.②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6h出现凋亡,细胞3d凋亡细胞达峰值,与iNOS峰值对应,7d时仍存在较多凋亡细胞.③NNLA干预后NO含量、iNOS活性及凋亡细胞数量与脑出血组对应时间点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显著. 结论: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存在长时间凋亡,NO、iNOS可以促进其凋亡,NOS抑制剂减少大鼠脑出血周边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刘欣;黄作义;王复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乳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后为减少或避免术后残疾,应鼓励病人早期功能锻炼.现将22例乳腺癌根治后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李丽娟;宫叶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