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陈范昶;谭公祥
目的报告带角膜缘干细胞的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供体角膜选用新鲜尸体眼球,制作的板层角膜植片包括透明角膜、角膜缘和角膜缘周围4 mm的巩膜,移植到已去除病变组织的眼球表面,观察眼表结构的愈合情况.结果 63例(63眼)角膜病变患者被实施了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经过5~52月,平均(12.5±6.2)月的随访,大部分患者维持较稳定的眼表,但有3例患者出现明显的上皮排斥反应,经过强化抗排斥治疗,2例被控制;1例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于术后6月复发;所有角膜良性肿瘤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结论带有活性角膜缘干细胞的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伴有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或功能障碍的严重角膜病变的较好方法.
作者:易敬林;崔华;杨海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将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制成粒径大小、载药量合乎要求的明胶微球,以减少给药剂量,达到缓释作用.方法按正交设计法筛选乳化冻凝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明胶微球的佳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药物载药量、溶出度及家兔体内药效进行考查.结果微球粒径范围为12.5~25 μm,平均粒径为20 μm,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20.47%.24 h注射伤寒疫苗后家兔体温不升高.结论本法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明胶微球粒径分布集中,粒径大小符合要求,能够起到明显缓释作用.
作者:苏小妹;杨志文;付达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又称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是妊娠晚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疾病.本病预后较差,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临床救治成功率低.本院采用Molecular Adsorbent Recycling System (MARS)人工肝抢救成功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道真;石玉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80例为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根据CT片三维立体定位,确定穿刺点,应用微侵袭技术,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进行定位钻孔抽吸冲洗引流术,同时给予控制血压、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75%,病死率15.00%,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差值为22±0.89,对照组总有效率42.00%,病死率40.00%,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差值为13.4±0.73,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差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是一种安全,操作简便、迅速,有效,有利于高龄、危重患者的救治术.值得推广.
作者:江顺福;曹铭华;吴明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及其邻近正常平滑肌组织(正常组)中凋亡基因Bcl-2、Bax、Fas、Fas-L的表达.结果 Bcl-2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邻近正常平滑肌组织(P<0.001),Bax、Fas、Fas-L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邻近正常平滑肌组织(P<0.001).结论细胞凋亡异常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占伏良;冯琼;谭布珍;李里香;周小飞;廖玎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利用胶原海绵膜构建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方法从大鼠鼠尾肌腱中提取胶原.胶原和6-硫酸软骨素冷冻干燥,重度脱水及戊二醛交联后制得胶原海绵膜.将其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埋藏在Balb/c小鼠皮下,术后定期取出观察组织学变化.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该支架上.结果构建的支架孔径均匀,孔径在50~100 μm;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并逐渐降解.成纤维细胞于其上生长良好.结论该支架适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可作为组织工程皮肤的支架.
作者:胡葵葵;戴育成;袁敬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81例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囊肿去顶术22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4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20例、肾切除术8例、其余6例,均经后腹腔途径.结果除3例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7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0~ 480 min,平均165 min.除2例肾上腺手术输血800 mL外,其余失血量均少于100 mL.无明显并发症,大部分病人在术后1周左右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峰;王共先;曹润福;孙庭;冯亮;崔苏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资料与方法1)对象:2003年11月~2005年6月,经本院超声检查的带环妇女共2 800例.其年龄25~49岁,平均37岁;放置节育环时间2月~14年;就诊原因为下腹胀痛、月经不规则、停经等.2 800例中超声提示节育环异位42例.
作者:蒋筑丽;朱剑芳;邓林云;胡智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至腰骶段结核3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随访9月~2.5年(平均1.5年),32例腰痛症状均消失,植骨区都骨性融合;27例合并截瘫患者中,症状改善26例;术后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矫正30.2°,至植骨完全融合后,矫正角度平均丢失3.1°.结论通过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稳定脊柱及使神经减压.
作者:段满生;舒勇;黄山虎;韩智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时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两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浆CD62P、CD63的含量,并以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两组患儿CD62P、CD63分别为(4.26±0.66 、7.17±2.35)和(5.92±0.71、12.87±2.15),较对照组的(1.73±0.61、2.11±0.82)显著升高(P<0.01),血浆CD62P、CD63随病情加重而升高.血浆CD62P、CD63水平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n=30、r=-0.42,P<0.05).结果还表明轻度窒息患儿血小板数量尚未明显下降时CD62P、CD63就已较对照组升高(P<0.05),重度窒息患儿在恢复期血小板数量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提示CD62P、CD63的水平与窒息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陈晓;武志红;杨明;吴星恒;赵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测定对盆腔包块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36例盆腔包块患者的血清CA125含量,并与正常健康体检者作对照.336例患者包括:子宫肌瘤12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3例,盆腔炎性包块21例、卵巢良性肿瘤95例和卵巢恶性肿瘤32例.结果卵巢恶性肿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盆腔炎性包块阳性率(CA125>35.00 U∕mL为阳性)分别为87.50%(28/32)、63.49%(40/63)和76.19%(16/21);盆腔良性包块的阳性率为24.34%(74/304),与卵巢恶性肿瘤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CA125测定对鉴别盆腔良恶性病变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需与盆腔炎性包块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鉴别.
作者:周家祥;吴承真;张忠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的诊断价值,探讨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阳性率.方法回顾分析2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比较超声心动图与手术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诊断符合率为86.95%(20/23),漏诊率为13.04%(3/23).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全面掌握超声知识,仔细认真地检查可避免漏诊.
作者:赵新;罗萍;温建中;龚琦;邓青;刘惠芬;熊琤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于宫口开大3 cm时采用0.2%罗哌卡因50 mL与芬太尼200 μg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非镇痛分娩产妇30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0%,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138±79.5)min,对照组则分别为13.3%和(252±82.9)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CEA用于分娩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的临床效果好,能缩短产程,不增加手术助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陈伟涛;丁宁;李海华;姜山鸢;杨海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无恶性血液病的32~65岁的成人骨髓7例,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的密度调整到1×106个/mL,接种到12孔培养板中(1 mL/孔)进行培养,48 h 后更换新鲜培养液,以后每3 d 换液1 次.当细胞铺满培养板底90%以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传代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的CD29、CD44、CD166、CD105、CD34、CD45、HLA-DR表达情况.并且使用脂肪细胞诱导培养液诱导培养MSCs,油红O染色检测其能否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结果成人骨髓接种后24 h内细胞开始聚集成细胞集落,并从集落中长出少许长梭形细胞,6~15 d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一般培养20~25 d后细胞汇合成片铺满培养板底;而传代培养的细胞每代约需10~15 d即可铺满瓶底.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此次培养的骨髓来源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166、CD105,不表达CD34、CD45、HLA-DR,符合骨髓MSCs细胞的特性.油红O染色显示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用密度为1.077 g/mL淋巴细胞分离液作为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的人骨髓MSCs增殖力强,操作简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和培养MSCs的方法.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作者:易敬林;杨海军;丁伟荣;柳喆;吴晓牧;杨志刚;陈波;何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测定各型肝病胆碱脂酶(CHE)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法对149例肝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碱脂酶(CHE)测定,同时以82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各型肝病患者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肝硬化、重型肝炎降低为明显,降低程度依次为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结论血清CHE测定对观察肝脏疾病患者的肝细胞合成能力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征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使用海藻微粒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结果 2例增粗的甲状腺上动脉均栓塞,腺体染色消失.栓塞后临床随访1~6月,术前T3 4.0~10.4 nmol/L,T4 193.7~402.0 nmol/L,术后T3降至3.5~9.3 nmol/L,T4降至182.0~339.3 nmol/L.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小术前2.5~5.9 cm,术后缩小至1.5~4.3 cm.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未闻及明显颈部血管杂音,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辜斌;周欣;左慧英;陈汝佳;谢士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不同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比较在不同的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PCA)中PSCA的表达差异,及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SP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51例PCA、1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18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 PSCA及PSA在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者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SCA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分子病理学诊断的新型瘤标,在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作者:喻燕波;王共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素-1(CT-1)在高静水压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160 mmHg的高静水压刺激原代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同时以CT-1的反义寡核苷酸进行干预.分别用MTT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放免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 检测CT-1蛋白的表达.结果高静水压能明显促使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AngⅡ分泌增加,CT-1合成上调,而CT-1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高静水压诱导的细胞增殖和AngⅡ分泌.结论 CT-1参与高静水压的促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且这一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有关.
作者:颜素娟;李菊香;陈静;罗伟;苏海;程晓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RNA干扰(RNAi)是一种在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过程.它由双链DNA经核酸酶降解成21~23 nt的小片段后,特定位点、特定序列的降解与之序列相应的mRNA.利用RNAi技术可作为一种基因敲除工具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作者:贺慧为;马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