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窒息新生儿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陈晓;武志红;杨明;吴星恒;赵玲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 流式细胞仪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时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两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浆CD62P、CD63的含量,并以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两组患儿CD62P、CD63分别为(4.26±0.66 、7.17±2.35)和(5.92±0.71、12.87±2.15),较对照组的(1.73±0.61、2.11±0.82)显著升高(P<0.01),血浆CD62P、CD63随病情加重而升高.血浆CD62P、CD63水平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n=30、r=-0.42,P<0.05).结果还表明轻度窒息患儿血小板数量尚未明显下降时CD62P、CD63就已较对照组升高(P<0.05),重度窒息患儿在恢复期血小板数量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提示CD62P、CD63的水平与窒息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培养的异体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

    目的探讨培养的异体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消化培养法,对角膜移植术后剩余角膜缘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载体为冰冻保存人羊膜,培养的细胞形成单层后,移植到已去除病变组织的眼球表面,观察眼表结构的愈合情况.结果 31例(34眼)眼表疾病患者进行了培养的异体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所有病例术后早期(2月内)均形成良好眼表,但随访3~41(平均15.4±11.6)个月后,有3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再次复发,1例急性眼碱烧伤于术后2月时发现角膜轻度血管化和结膜化,其他患者在随访期内均维持稳定的眼表情况,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培养的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因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眼表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易敬林;杨海军;钟文贤;崔华;幸宜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

    目的探讨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中血管活性物质、肺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取新西兰大耳兔18只,随机分为二组:(1)缺血再灌注(IR)手术组(n=10),运用Berman球囊堵塞左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动物模型.栓塞2 h后由左侧股静脉输液泵于1 h内泵入生理盐水50 mL,随即球囊放气造成再灌注;(2)对照组(n=8),同法置入Berman球囊漂浮导管后旷置而不注入气体充盈球囊,相同时间内等量生理盐水泵入.于栓塞前、栓塞2 h、再灌注即刻、30 min、1 h、2 h、4 h分别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和ET、硝酸还原酶显色法测定NO.兔子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后取肺组织标本固定,进行病理组织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IR手术组TNF-α、NO、ET升高及NO/ET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TNF-α、NO、ET峰值均出现在再灌注30 min;(2)IR手术组栓塞期肺组织变化明显,再灌注30 min时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结论兔肺栓塞缺血灌注损伤与血液中TNF-α、NO、ET改变有关;组织缺血再灌注后释放的活性物质能进一步造成肺组织局部病理损伤.

    作者:张智亮;王梦洪;吴友平;彭景添;郑泽琪;吴印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附81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81例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囊肿去顶术22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4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20例、肾切除术8例、其余6例,均经后腹腔途径.结果除3例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7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0~ 480 min,平均165 min.除2例肾上腺手术输血800 mL外,其余失血量均少于100 mL.无明显并发症,大部分病人在术后1周左右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峰;王共先;曹润福;孙庭;冯亮;崔苏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烧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和TLR4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烧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2、TLR4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深II度以上烧伤30%~50%TBSA烧伤患者23例,伤后48 h取外周血20 mL,同时抽取健康献血者(设为对照组)12例,外周血20 mL.常规方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小鼠抗人TLR2抗体和藻红蛋白(PE)标记的小鼠抗人TLR4抗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测定FITC、PE阳性细胞率及其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烧伤后48 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FITC阳性细胞数量上升,为(57.57±18.56)%,与对照组的(26.32±10.31)%相比,P<0.05;细胞表面TLR2-FITC荧光强度下降, TLR2-FITC MFI为58.5±18.76,低于对照组(69.79±23.42);TLR4-PE阳性率为(29.84±13.28)%,与对照组的(12.75±5.18)%相比,P<0.05;TLR4-PE MFI减弱,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烧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4阳性数量均升高,而TLR2/4表达强度降低.

    作者:方方;郭菲;汪泱;李国辉;邢娟娟;彭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工作通道选择的体会

    2005年3~7月,作者对本院24例肾结石患者在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果28例次均准确命中患肾目标肾盏,建立了理想的穿刺通道,肾结石取净率83.3%,肾盂梗阻解除率为100%,报告如下.

    作者:朱剑芳;胡智安;胡嘉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2例霉菌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霉菌性食管炎(fungal esophoagitis)是指食管受霉菌感染所致的炎症,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原因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人群免疫力低下、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一些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本院从2002年5月至2004年8月经内镜检查及病理确诊12例霉菌性食管炎,现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邬战勇;谭壮忱;秦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的诊断价值,探讨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阳性率.方法回顾分析2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比较超声心动图与手术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诊断符合率为86.95%(20/23),漏诊率为13.04%(3/23).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畸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全面掌握超声知识,仔细认真地检查可避免漏诊.

    作者:赵新;罗萍;温建中;龚琦;邓青;刘惠芬;熊琤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MUC1在卵巢肿瘤的表达

    目的观察MUC1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卵巢上皮性肿瘤MUC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及病理的关系.结果 MUC1在上皮性肿瘤中有表达,其表达率随组织恶性程度的升高,在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卵巢癌中依次增高;且与卵巢肿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结论 MUC1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UC1作为新型肿瘤标记物,对评价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癌变潜能及卵巢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向红;许险峰;王建中;张功亮;肖军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观察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至腰骶段结核3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随访9月~2.5年(平均1.5年),32例腰痛症状均消失,植骨区都骨性融合;27例合并截瘫患者中,症状改善26例;术后后凸畸形角度平均矫正30.2°,至植骨完全融合后,矫正角度平均丢失3.1°.结论通过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稳定脊柱及使神经减压.

    作者:段满生;舒勇;黄山虎;韩智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阻抗图波形重建中六导联电极带的设计

    目的设计从胸部体表6个不同部位同步检测阻抗信号的六导联电极带. 方法 3条环形电极为电流电极,六对方片电极为电压电极,并制作成颈电极带和胸电极带,由程控电路自动切换不同规格的电极带.结果 1 200多例临床检测表明, 该电极带测得的胸部体表阻抗信号, 可以重建出符合生理意义的主动脉、肺部动脉、心室的体表阻抗变化分量,自动切换电路能正确地选择所需要的电极带.结论本文设计的六导联电极带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作者:洪文钦;胡爱荣;况明星;肖伟;肖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带蒂颊脂垫在修复磨牙后区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带蒂颊脂垫对磨牙后区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13例磨牙后区肿瘤的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在同一创口区分离出带蒂颊脂垫,对磨牙后区组织的缺损进行修复,缺损范围大4.5 cm×2.5 cm.结果全部病例的带蒂颊脂垫均成活,其表面均与正常口腔粘膜相似;有1例粘膜有轻度瘢痕化,但不影响张口度.结论用带蒂颊脂垫修复磨牙后区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

    作者:谭伟兵;陈林林;吴坚;梁凯;戴群;张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

    目的分析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并对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方法将CT与脑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在CT引导下对12例脑内病灶进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 7例为各类脑肿瘤,2例为寄生虫性肉芽肿,1例为脓肿,1例为结核,1例诊断无明确结果,阳性率为91.7%.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CT引导的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阳性率高.

    作者:况建国;樊友志;邹安琪;夏亮;江志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角膜病变

    目的报告带角膜缘干细胞的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供体角膜选用新鲜尸体眼球,制作的板层角膜植片包括透明角膜、角膜缘和角膜缘周围4 mm的巩膜,移植到已去除病变组织的眼球表面,观察眼表结构的愈合情况.结果 63例(63眼)角膜病变患者被实施了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经过5~52月,平均(12.5±6.2)月的随访,大部分患者维持较稳定的眼表,但有3例患者出现明显的上皮排斥反应,经过强化抗排斥治疗,2例被控制;1例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于术后6月复发;所有角膜良性肿瘤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结论带有活性角膜缘干细胞的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伴有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或功能障碍的严重角膜病变的较好方法.

    作者:易敬林;崔华;杨海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研究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将高校教师分为在职和离退休两个人群,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60位在职高校教师,随机抽样法抽取36位高校离退休教师,进行症状自评量表[1](SCL-90)评定.结果高校在职和离退休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均比一般人群好,但前者在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比后者的差,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离退休教师的差,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作者:钞雪林;万爱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后牙残根残冠的改良铸造桩核冠修复效果与设计

    目的研究带洞固位形桩核冠用于后牙残根残冠修复的效果及其改良设计意义.方法采用带洞固位形的铸造桩核冠修复32颗(牙合)龈距过低的后牙残根残冠,观察患者使用效果及修复体状况.结果 32颗牙修复均获得成功,随访1~4年,效果良好.结论带洞固位形的桩核冠用于(牙合)龈距过低的后牙残根残冠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王建鸿;姚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49例各型肝病胆碱脂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测定各型肝病胆碱脂酶(CHE)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法对149例肝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碱脂酶(CHE)测定,同时以82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各型肝病患者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肝硬化、重型肝炎降低为明显,降低程度依次为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结论血清CHE测定对观察肝脏疾病患者的肝细胞合成能力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征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牙髓反应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活髓后牙龋洞用超强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髓反应及其发生原因.方法根据后牙龋一类窝洞的深度,将108颗患牙分为深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1~1.5 mm,30颗牙),中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0.5~1 mm,46颗牙),浅层窝洞组(位于釉牙本质界下<0.5 mm,32颗牙).其中,深层窝洞用Dycal护髓,GIC垫底后用超强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中层窝洞和浅层窝洞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充填修复后2周、1~2个月和12个月进行复查.结果深层窝洞组激发痛的发生率为66.67%,中层窝洞组为23.91%,浅层窝洞组为6.25%,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复合树脂应用于活髓后牙深层窝洞的充填修复时,复合树脂中的未聚合单体、酸蚀、固化灯照射产生的热量和边缘微渗漏形成的细菌侵入等因素,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髓反应.

    作者:孙光;陈天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使用海藻微粒行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栓塞.结果 2例增粗的甲状腺上动脉均栓塞,腺体染色消失.栓塞后临床随访1~6月,术前T3 4.0~10.4 nmol/L,T4 193.7~402.0 nmol/L,术后T3降至3.5~9.3 nmol/L,T4降至182.0~339.3 nmol/L.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小术前2.5~5.9 cm,术后缩小至1.5~4.3 cm.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未闻及明显颈部血管杂音,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辜斌;周欣;左慧英;陈汝佳;谢士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鸡卵黄IgG喷剂治疗慢性咽炎

    目的探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鸡卵黄IgG喷剂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鸡卵黄IgG喷剂口腔喷雾治疗30 d;对照组采用口腔喷雾安慰剂30 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6.0%(18/50)、显效率42.0%(21/50)、有效率8.0%(4/50)、无效率14.0%(7/50),总有效率86.0%(43/50);对照组显效率4.0%(2/50)、有效率16.0%(8/50)、无效率80.0%(40/50),总有效率20.0%(10/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58.2,P<0.005).结论 0.2%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鸡卵黄IgG喷剂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唐宁;徐伟;张敏;陈玉兴;李志清;白素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九例夹层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夹层动脉瘤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诊断分析9例夹层动脉瘤患者声像图特点并分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别采用手术及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3例,非手术治疗6例.结果彩超诊断符合率为88.9%(8/9).非手术治疗组急性死亡2例,症状明显缓解4例;手术治疗组急性死亡1例,症状明显缓解2例.随访7~60个月,非手术治疗组因病情进展、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存活3例;手术治疗组2例均存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夹层动脉瘤的诊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文萍;王珍丽;肖秋金;宋薇薇;舒莉;方向明;刘振玉;涂晓文;乔怀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