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述;祖严冰
乌司他丁是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现就其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迅速改善腹痛等症状的疗效观察如下.
作者:王颖;夏维;于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利凡诺注入羊膜腔后,能促使子宫收缩而使胎儿及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以终止妊娠,一般需40h左右.本文对88例孕12~16周的小月份引产患者,采用2.5%利凡诺液4ml注入羊膜腔内,24h后行钳刮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述;祖严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998-02~2002-10,我院用自制长导针,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膀胱颈悬吊术中应用1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阶友;常松;贺克玲;王广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前牙残根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传统修复方法为桩冠修复,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但有不易克服的缺点,主要是易变色和口腔内异味.对已做桩冠修复的病例采用预成桩复合树脂核烤瓷全冠修复,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霞;李丹;韩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ST-π)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其用于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10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标本的GST-π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GST-π含量平均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GST-π含量平均值(P<0.01,P<0.01),阳性率分别为90.6%、90.0%.在高分化肝癌组GST-π上升程度显著高于中、低分化肝癌组(P<0.05).GST-π的阳性率与肝癌的TNM分期及患者年龄、肿瘤家族史、饮食习惯和居住地理位置等无关(P>0.05).结论;血清GST-π检测对肝癌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作用,特别对原发性肝癌,是一项较为敏感的标志物.
作者:孙玉鸿;李雅江;王莉;冯贞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地区围生儿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相关干预措施.方法:以我市6家医院1996~2000年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产科、小儿科死亡的244例围生儿为统计对象,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家医院5年围生儿,各年度之间围生儿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度死胎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新生儿死亡差异无显著性(P>0.05),死产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要降低围生儿病死率,防治早产,加强孕期宣教、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是重要的手段.
作者:王崇丹;赵育革;李晓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奥沙普秦及其片剂的含量.方法:双点电位滴定法.结果:回收率为99.87%,RSD为0.22%.结论: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高金波;郭宏;丁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临床上,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是通过雾化吸入器将药液形成细小的雾状,随病人的呼吸丽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治疗呼吸道及肺疾病的目的,通过对72例小儿肺炎的观察,探讨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作者:陈淑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介绍一种超短波电疗机,并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故障部位及处理方法.
作者:丁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并测定治疗前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D一二聚体(D-Dimer)、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D-Dimer逐渐下降,APTT逐渐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治疗组尿蛋白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24h尿蛋白排出量于第4周末已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的24h尿蛋白排出量两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患儿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APTT、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8周,可改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排出量,但不能降低尿蛋白转阴率.
作者:刘艳云;王翠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胸段硬膜外复合地氟醚麻醉对开胸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儿茶酚胺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式,观察不同时间血浆中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及PaO2、PaCO2、pH值,进行对比.结果拔管前GA组MAP和HR与TEA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拔管前GA组E及NE均显著高于TEA组(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复合地氟醚可以消除单纯应用地氟醚在拔管时引起的病人过早疼痛,而且对单肺通气时的氧合影响与单纯应用地氟醚相似,因此可安全地应用于胸科手术.
作者:杨秀娟;张强华;郭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双唇综合征,国外称Ascher's综合征,亦称为双唇睑皮松垂,非中毒性甲状腺肿大三联片.笔者曾收治5例,其中2例有家族史,为父子同患.
作者:何成君;孟庆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奥扎格雷钠(Sodium ozagrel)为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疾病.我院在1998~2003年临床应用过程中,有2例出现舞蹈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丽;张昌贵;苏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肺结核人群结核抗体IgG,探讨结核抗体在小儿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50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阳性47例,阳性率88.7%.结论:结核抗体IgG对肺结核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波;刑玉刚;王跃新;薛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正常心脏搏动,起源于窦房结,经心房,房室结、希氏束传至心室.当心脏的自律性异常或/和激动传导异常时,可导致心动过速、过缓、心律不齐或异位心律,统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在内科急症中很常见,了解其发病机理,熟悉其临床表现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作者:孔令彩;卢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比较口服阿奇霉素(商品名抒罗康)与口服阿莫西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比较结果.结果:阿奇霉素临床有效率91%.阿莫西林组63%,显示阿奇霉素临床疗效优于阿莫西林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适合于儿童上呼吸感染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芸;崔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系由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一过性缺血所致,以突发短暂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临床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缓解(长不超过24h),常反复发作,又有小卒中之称.TIA临床的重要性在于是否发展为脑梗死,早期干预性治疗可减轻脑损伤的程度甚至可避免发生脑梗死.基于上述目的,1999-03~2002-07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干预性治疗60例TIA病人,现将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丁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EB病毒(EBV)是一种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普遍感染人类的病毒,具有潜伏及转化(transformation)的特性[1].EBV感染是小儿长期发热的病因之一,感染后多数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 mononucleosis.IM),部分患儿因病情得不到控制,感染可迁延不愈或继发其它恶性疾病.自1964年Epstein及Barr等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培养中首次发现EBV以来,不断发现EBV与许多疾病,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相关.与EBV相关的儿科疾病大致有以下几种.
作者:关玖红;张杰;孙岩;苗丽辉;陈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阑尾粘液囊肿是一种少见病,术前诊断极为困难.本院1992~2001年收治12例,拟从发生、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方面加以分析.
作者:兰永翠;潘顺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四脑室区肿瘤,采用安科0.16TMR扫描仪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图像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检出髓母细胞瘤7例,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3例,脑膜瘤1例.7例髓母细胞瘤均来自小脑蚓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6例肿瘤中有小的囊变,1例伴有少量出血,注射Gd-DTPA后有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5例来源于小脑蚓部,2例来源于脑干,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均有大的囊变,注射Gd-DTPA后呈半环形、环行强化,且有强化的壁结节,但分化差者形状不规则,周围水肿严重,呈不规则厚壁强化,壁结节多.3例室管膜瘤有2例来源于第四脑室,1例来源于小脑蚓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混杂不均,注射Gd-DTPA后有中等强化,来源于小脑蚓部者有大囊变,位于四脑室者囊变较小.1例脑膜瘤来源于第四脑室,分叶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下部伴有囊变区,注射Gd-DTPA后有明显均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结论:MR对小儿四脑室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不典型表现仍需术后病理确定.
作者:许传斌;胡洋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