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旭辉;王忠友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综合治疗原则,即以休息、营养为主,药物治疗相辅的三结合原则,其中营养饮食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因饮食不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影响预后者占一定比例,为取得满意疗效,做好饮食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营养方法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莉;李亚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对心理治疗中有困难的神经症患者和其父母进行了MMPI的测查,从家长MMPI结果中发现患者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出现1237型神经症模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结果有相似之处.研究表明,家长的个性特点在子女身上有一定的反映,而且在他们的教育中出现过分保护和过分苛求的现象.
作者:张学民;王秋菊;邵文武;薛凤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RPS3a水平的变化,探讨RPS3a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菌素D(Act D)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RPS3a水平的变化.结果:HL-60细胞在诱发凋亡1小时后,RPS3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之后迅速降低,在诱导2h时其水平已低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并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在细胞凋亡的晚期,即诱导6h时,RPS3a已降至不可检测的水平.结论:RPS3a水平出现的一过性增高随后迅速降低,这可能是发挥其核糖体外的功能,作为信号诱导细胞凋亡;在细胞凋亡的早期RPS3a的不可逆性降解致使核糖体的完整性丧失,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终导致细胞凋亡.
作者:孙阿萍;马洪星;郑寒松;曹秀华;刘敏;吕学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一般于硬膜外麻醉下完成,但围术期个别产妇常出现血压剧烈下降,如处理不及时或延误时间可导致严重后果,我院1998-01~2001-1共收治剖宫产手术98例,围术期发生仰卧位低血压8例,占8.16%,现总结如下.
作者:惠文霞;张桂芹;王景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验证大肠菌群快检试纸代替复发酵的可行性.方法:在三步发酵法检验的同时做快检试纸平行试验,对比结果.结果:两种方法符合率99.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肠菌群快检试纸可在卫生检验中代替复发酵.
作者:杨瑞芹;刘洪祥;张明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纤维蛋白粘合剂具有组织粘结,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本文选择100例下颌阻生智齿,采用术后临床对照试验,应用纤维蛋白粘合剂放置牙槽窝内,预防拔牙术后出血及干槽症,取得了明显疗效,本文还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夏艳伟;任英杰;刘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儿,男性,8岁,于入院前8d无明显诱因持续性高热,自测体温39.0℃,伴关节肿痛,当地医院给予先锋V静脉滴注不见好转,1d前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排水样便,7~8次/日,同时躯干出现多形性红斑,于2001-01-18急诊入院.患儿既往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寇传玉;陈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第一恒磨牙由于它们生理特殊性(即萌出早,沟窝深)等特点,使它成为损害率高的牙齿.许多儿童在10岁第一恒磨牙已大部缺损,充填物多次脱落,或多次治疗,在许多医院这样的病牙都给予拔除.自1992~2000年作者对临床就诊10~16岁的患者.48颗牙采用高嵌体及冠给予积极的治疗,既保护了剩余牙齿又恢复咀嚼功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运强;刘玉杰;张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接种后局部反应.方法:对2854名接种者进行病例登记.结果:局部反应发生率为0.42%.结论: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Ⅰ)时,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并加强预防和采取治疗措施.
作者:赵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7-06-08下午,本市某化工厂一液氯钢瓶泄漏,造成附近作业工人6人发生急性氯气中毒,现报道如下.1 事故经过
作者:李世香;许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情绪是人对外界环境刺激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反应的外在表现,情绪导致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也能危机生命,并能通过情感的传导和转移而感染他人,在整体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情绪能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护患之间的情绪关系所产生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甚大,所以必须注重情绪在护理中的作用,就此谈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王晶;纪运梅;刘金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病因与精神刺激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包括精神、神经和躯体方面多种症状,但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在治疗过程中,暗示常常起重要作用.笔者自1999~2001年,采用暗示疗法配合电针刺激治疗123例癔病患者,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耿怀霞;刘雅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针对一例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进行十二指肠巨大息室切除术,病人在术中突发呼吸骤停的报道,介绍了该患者经过一系列抢救和护理,半小时后恢复自主呼吸的过程,以及对年龄较大的病人手术应注意的要点进一步论述,以便得到同行们的关注.硬膜外腔阻滞是一般较大腹部手术采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在整个麻醉过程中,需要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认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变化应立即抢救,分秒必争,这样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完全.我们在手术中遇到一例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20min后突然呼吸骤停患者,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芹;宋俭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颅脑损伤后血糖(GLU)变化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尿素氮(BUN)、肌酐(Crea)是其肾脏泌尿功能变化的指标.颅脑外伤后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增高预后恶劣.我们对40例严重颅脑损伤后GLU、BUN、Crea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发现:BUN、Crea值与颅脑损伤的转归关系密切,GLU值在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周奎臣;周奎娟;李合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校正、室内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确保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采用美国亚培公司全血校正物校正CD-1700,用省临检中心的室内质控物在CD-1700上建立的质控系统对另外两台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正及质量监控;分别用三台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0份抗凝血的四项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四项指标在三台仪器上的分析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定期进行仪器校正,建立统一的室内质控系统是保证仪器间结果可比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文陆;王英;王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评估脾大部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PHT)的优越性;方法:放免法动态分析IL-1、8和NOS;结果:脾大部切除术组IL-1、8和NOS显著低于脾切除组;结论:在治疗PHT时,脾保留性手术可能优于脾切除术.
作者:孟醒初;徐剑;罗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50例血透患者进行存活质量评价.包括:饮食摄入,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病人饮食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均不足,其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值均较正常为低.结论:饮食营养摄入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振;刘中柱;李长虹;李玉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利用二维及M型超声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患有脑梗塞而无心脏病者98例中老年住院患者的心脏进行检测,旨在为老年病临床提供必要诊断参考的资料.
作者:魏艳芬;董丽梅;刘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和方法:通过建立兔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模型,对在受体血清和Hanks 液分别进行24h和72h保存后的兔角膜植片 PKP术后的排斥反应指数(RI)进行比较,对受体血清保存的植片能否减轻排斥反应作出初步的评价.结果:72h保存组的RI明显低于其余3组,而血清和Hanks液两组之间保存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支持植片保存液24h以上保存比24h以内者排斥反应发生率低的假说;不支持受体血清保存植片能较其它保存方法减少PKP术后排斥反应率的论断.
作者:杨丽红;王玉清;刘远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可造成严重预后的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肢体突发肿胀、疼痛,皮肤颜色不变化或发紫、发青.重症者肢端动脉因受压而使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此病在早期病人离床活动时可导致致命性的肺动脉栓塞,在后期常有轻重不等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采用尿激酶冲击疗法治疗该病7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松;张宏伟;徐剑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