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印模浸泡消毒前后的形状观察

徐连利;韩淑云

关键词:印模, 浸泡, 消毒, 形状
摘要:目的:为探讨口腔印模在消毒液浸泡后,是否引起形状变化而影响修复效果。方法:通过数字化仪对印模消毒浸泡前后的形状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消毒液浸泡前后的印模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说明可采用该方法预防印模造成的交叉感染。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热凝在耳鼻咽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采用表局麻下对鼻出血等四种耳鼻咽喉科疾病进行微波热凝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该治疗简便、快速,病人无痛苦,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忠诚;王贵秋;姚宪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低位直肠癌误诊23例分析

    我院1996-01~1999-01共行低位直肠癌手术35例,其中23例在院外误诊为其它良性疾病。现对23例直肠癌误诊原因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8~74岁,平均42岁,其中35岁以下7例,占30.4%。初诊时症状:大便次数增多21例,大便中带血20例,粘液血便11例,伴里急后重症状17例,粪便变细12例。病变部位:肿瘤距肛门2cm 2例,3~4cm 7例,5~6cm 14例。病理类型:印戒细胞癌1例,管状腺癌5例,乳头状腺癌11例,高分化腺癌6例。同时伴有痔6例,伴有肛裂1例,伴有慢性结肠炎2例。误诊时间3个月以下者2例,3~6个月者13例,6~12个月者6例,12个月以上者2例。误诊为内痔13例(56.5%),细菌性痢疾2例(8.7%),结肠炎3例(13.4%),直肠炎2例(8.7%),直肠息肉1例(4.3%),肛裂2例(8.7%)。

    作者:刘也;徐克银;于绍君;高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塞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脑循环治疗仪(CVFT-010M)电刺激小脑,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10天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晓梅;黄昕艳;桑川;朱晓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微生物学常用细菌染色方法的改进

    微生物学中常用的细菌染色法有革兰染色、抗酸染色、芽孢染色等。其中有些方法操作复杂,不易掌握,本文对上述3种染色方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方法后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染色效果好。

    作者:宋淑贤;聂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窝沟封闭儿童第Ⅰ恒磨牙防龋效果观察

    1996年笔者对鹤岗市东山区三所小学7~8岁组儿童,第Ⅰ恒磨牙完全萌出者且无龋坏的200人进行窝沟封闭,随后连续3年,进行复查,比较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在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认识的基础上,组织自愿参加的200名学生在我院口腔科进行窝沟封闭。选用美国赛光公司生产的光凝窝沟封闭剂,选择半口牙配对对照方法,即在每一位学生左侧或右侧上下两个六龄牙作封闭,共400颗被封闭牙,另一侧同名牙作对照,封闭操作由两名口腔专业医师按操作常规进行,封闭后分别在1年、2年、3年时各做一次检查,封闭剂复查标准分为三组,即完全保留,部分脱落,完全脱落,同时记录封闭牙和对照牙的患龄情况。

    作者:傅文艳;许加成;李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护理

    胸部损伤,伴支气管断裂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问题。胸外伤后出现血气胸、张力性气胸和肺不张为该病的主要特征。临床有时因延误诊断和治疗,结果引起急性呼衰而导致病人死亡。本人结合我院诊治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体会,讨论其诊断治疗及护理的要点。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病人,男8例,女2例,年龄7~63岁。均为胸外伤病例,其中颈断气管断裂1例,左主支气管断裂2例,右主支气管断裂2例,左支气管断裂4例,右支气管断裂1例。伤后到入院时间1~10h内6例,72h内3例,10年1例。诊断方法:胸外伤史和临床体征,结合胸片,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方法:常规手术治疗和术后抗炎对症等为主的综合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治愈8例,死亡2例。

    作者:王雪英;刘玉霞;李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伤性脑肿胀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体会

    外伤性脑肿胀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是脑外伤中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病征,文献报道死亡率达80%以上。本文就近年收治的病例,综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其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

    作者:刘宏亮;宋元滨;杨忠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颌下型舌下腺囊肿的误诊分析

    舌下腺囊肿为粘液囊肿,由于分泌导管的创伤或炎症而致涎液潴留所致。病理检查囊肿无上皮衬里,仅由纤维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形成。根据囊肿突出部位,临床上可分为口内型、颌下型及混合型。单纯颌下型常因舌下区无肉眼可见病变,容易误诊为其他囊肿,因未作舌下腺手术而反复发作。本文就首发于颌下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误诊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关键;车笑非;单兆臣;马松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抗C、抗D、抗E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

    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个例报道很多,本室发现一例患者体内存在IgG型的抗-C,抗-D,抗-E而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李某,女,45岁,汉族,孕1产1,1996-04因患子宫肿瘤贫血输全血400ml,无不良反应,1997-08因外伤再次入院,Hb 50g/L,输全血200ml,血色素未见升高,15d后,再次输血约100ml,出现寒战、发热、胸闷、紫绀、血红蛋白尿,该患者血样送交我室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

    作者:刘祥忠;孙迪;李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病人手术室急救护理

    颅脑外伤是现代创伤中伤情重、变化快,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易发生继发性损害的特重型外伤。正确、合理的急救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我科自1998年以来救治颅脑外伤患者1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8例,男92例,女36例,15岁以下7例,其余为成人,平均年龄29岁。其中开放性损伤74例,闭合性损伤54例。

    作者:于敏霞;王爱光;史淑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溶解方法对双氯灭痛片含量测定的影响

    双氯灭痛片为消炎镇痛药,是临床上风湿、类风湿等疾病的常用药,其用量大、用途广、质量标准收载于《黑龙江省药品标准汇编》,含量测定的溶解方法为振摇溶解法,有报道显示,因此种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所有检品的质量水平,误差较大,所以研磨振摇溶解法得到推广,使片剂的主要成分都溶解出来,减少实验的方法误差,结果准确。

    作者:梁云霞;李新成;王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6例疗效分析

    我院1998-05~2000-05对收治的13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活素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56例患儿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男76例,女60例,对照组120例,男53例,女67例,均为7d以内的新生儿。

    作者:于晓冬;费立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阴茎海绵体内注射不同药物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注射不同药物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三阶段采用不同药物海绵体内注射治疗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观察勃起角度、硬度、持续时间等。结果:三个阶段有效率分别为93%、75%、90%。结论:前列腺素E1与罂粟碱合用,剂量小,勃起及性生活满意,并可减少阴茎异常勃起、注射部位疼痛及阴茎纤维化的发生。

    作者:曹会峰;郭玉刚;罗振国;张东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感染性发热退热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对36例感染性发热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症治疗,与未用醒脑静常规治疗的28例感染性发热患者相对照,结果应用醒脑静可减少感染性发热患者发热持续时间,缩短病程。另外应用醒脑静退热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惊厥发作与大汗虚脱现象,相对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非甾体类解热止痛药因用药不当易引起患者大汗虚脱,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邹晓军;李振英;李绍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鲜姜与芦荟交替贴敷防治输液滚针效果观察

    具中医书记载,生姜有散寒解表,温中止痛,化痰清暑,消散止痛的功效。芦荟有消炎止痛祛腐生机等功效。近年来,我们在儿童输液渗漏肿胀处采用生姜与芦荟交替贴敷法,收到显著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均为输液滚针后漏出血管外造成的局部肿胀者,其中周岁以内小儿16例,新生儿6例,1~3岁9例,3~15岁7例。渗出液的性质分述如下:20%甘露醇2例,5%碳酸氢钠8例,10%葡萄糖酸钙15例,50%葡萄糖10例,COAA 3例。渗出液的局部皮肤性质分布如下:根据颜色分为,红肿软17例,皮色肿胀16例,苍白硬者5例。

    作者:张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蒺藜子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肝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D-半乳糖致衰小鼠,给予蒺藜子水煎剂灌胃15、30和45d,观察其对肝细胞膜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蒺藜子水煎剂可显著提高肝细胞膜Na+-K+-ATPase的活性(P<0.01);并以给药30和45d效果佳。蒺藜子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杨晶;张涛;白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对新生儿窒息抢救的配合

    新生儿窒息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的患者,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较顺产发生率更为高。能否正确及时地抢救新生儿的生命和保证其终生健康。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规程,以确保新生命的延长,解除产妇及其家人的痛苦。1 术前准备接到剖宫产手术通知后,参加手术的护士应立即进入手术间备齐用物,以待患者入室。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准备好药物:25%尼可刹米2ml;1%山梗茶碱1ml;肾上腺素1ml;阿托品1ml。准备好氧气、注射器、吸引器并检查性能是否良好,以防用物缺损而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杨春香;金彩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胫骨平台倒Y型骨折伴胫骨干骨折的23例疗效随访观察

    胫骨平台倒Y型骨折伴骨干骨折是骨科较少见病例,其治疗困难,预后差,易遗留较严重的后遗症,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这类病患2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螺栓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1 观察对象及手术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40~60岁。左侧16例,右侧7例。对20例进行5年随访,除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膝关节强直外,均恢复良好。

    作者:李春光;戴富强;张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疗尔健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60例

    我们应用疗尔健注射剂及香丹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显著,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我院感染科1997-05~2000-06住院和门诊病人,共104例,男99例,女5例,年龄32~70岁,平均51.2岁,其诊断标准为:①既往有长期或/和大量饮酒史。②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有不同程度异常。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4例,两组病例在病情轻重,嗜酒程度,病程长短,以及年龄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宇浩;季良;王宏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电导法研究碘的稳定性

    目的:研究电导法确定碘稳定性的方法,增加碘的稳定性。方法:以AEO为添加剂通过电导法实验研究碘的稳定性,在加温情况下对碘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电导值的变化规律与碘离子浓度变化规律相同,与碘的浓度变化规律相反。结论:电导法用于消毒药碘的研究,具有方便、快速和灵敏等特点,通过加温实验可缩短研究和监测时间。

    作者:李彬;李敬芬;江清林;佟德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