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浩;季良;王宏霞
肢体套状撕脱伤常为暴力辗挫或机械绞伤所致,若早期处理不当,将皮肤原位缝合,则皮肤坏死,创面感染的可能性极大,甚至造成肢体残疾。我科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13例,其中10例采用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术,一期覆盖创面,取得了成功,现将效果和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男8例,女5例,共14个肢体,患者年龄小12岁,大65岁,汽车辗压伤7例,机器绞伤6例。皮肤撕脱面积大为60cm×20cm,小10cm×8cm。受伤时间短40min,长36h。其中1例在外院已将皮肤原位缝合后转来我院。其中10例均行急诊清创术,且将撕脱的皮肤制成血管网皮片覆盖创面,无法闭合的创面用中厚皮片填补,创面均一次覆盖成功,且皮片的外观,功能良好。
作者:荆利伟;李平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采用一次手术切开、挂线法,治疗小儿肛旁脓肿、肛瘘65例,均一次治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一般资料本组女孩2例,其余均为男孩。年龄7d~6岁。病程3d~5年。单纯性皮下脓肿、肛瘘58例,括约肌间脓肿、肛瘘7例。内口均位于齿线与肛白线之间。脓肿部位与肛瘘外口位于肛门左侧18例,肛门右侧16例,双侧27例,肛门后位3例,肛门前位1例。2 治疗方法根据脓肿肛瘘的部位、深浅,分别采用氯胺酮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氯胺酮麻醉者,手术当天禁食水。局部浸润麻醉者术前禁食水4~6h,术后1~2h可进食。术前开塞露灌肠,排空大便,术前30min肌注安定、阿托品。常规消毒、铺巾,脓肿者根据脓肿部位距离肛缘近远,选择放射状或弧行切开脓肿,将探针沿切开创口轻柔探向对应内口。肛瘘者将探针沿外瘘口轻柔探入,循瘘道自由从内口探出,皮下部脓肿、肛瘘者顺探针直接切开。经括约肌脓肿、肛瘘者,先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将橡皮筋系于探针一端引过瘘道,提起两端橡皮筋、松紧适宜,用止血钳紧贴切口夹住,7号丝线结扎。稍修剪创缘皮肤,以利引流通畅,双侧者同法。彻底止血,如遇小动脉应妥善结扎止血。凡士林止痛纱条填入创腔,纱布塔形压迫,宽胶布固定。橡皮筋5~7d后自行脱落,每天大便后用1:5000PP液坐浴,每日换药,直至创面完全修复。
作者:于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外伤性脑肿胀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是脑外伤中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病征,文献报道死亡率达80%以上。本文就近年收治的病例,综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其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
作者:刘宏亮;宋元滨;杨忠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实验采用D-半乳糖致衰小鼠,给予蒺藜子水煎剂灌胃15、30和45d,观察其对肝细胞膜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蒺藜子水煎剂可显著提高肝细胞膜Na+-K+-ATPase的活性(P<0.01);并以给药30和45d效果佳。蒺藜子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杨晶;张涛;白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去痛片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BP网络光度法测定去痛片中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二组分的含量。结果:二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9.7%,1.8%,99.8%,1.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
作者:丁元欣;李春亭;王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1997~2000年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顽固性面瘫3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3~40岁6例,41~50岁15例,51~60岁14例,60岁以上2例;病程短2个月,长6个月。对照组39例,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35~40岁8例,41~50岁17例,51~60岁12例,60岁以上2例;病程短2个月,长5个月。
作者:封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NMT)传导障碍,分三型:眼型、球部型和肌型。治疗原则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现认为在疾病早期对有手术指征患者进行手术,可使症状改善,甚至痊愈。因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对麻醉用药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就笔者曾接治的一较典型病例的麻醉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白炳生;暴风;孔凡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谷丙转氨酶测定是化学检测脂肪肝的一个重要指标。被疑为脂肪肝的患者;其谷丙转氨酶相应增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含量也有相应的改变。
作者:马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血液常规检验单上,有时会出现下列异常情况:白细胞总数正常,而分类计数明显增高,或白细胞总数与白细胞分类计数同时出现异常现象。如果单凭此报告结果,临床很容易引起判断上的误解,而实际上,这种状况的出现还应考虑到白细胞的绝对值的情况。1 临床资料1.1 对象1998-06-05~1998-06-20白细胞检验的患者共100例,男52例,女48例,从中抽取上文所述异常情形的患者列为需参考绝对值的患者。
作者:孙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一氧化碳中毒为临床常见病,尤其北方秋冬季节是高发期。一氧化碳吸入后,在血内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 Hb),导致组织缺氧。2000-05我科成功地救治了1例危重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真玉;安真玉;殷文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故适应儿童生理、心理情况,一次性治疗患牙是孩子和家长们的迫切愿望。近一年作者采用一次性疗法治疗乳磨牙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患者34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999年7月至今,已为34例患者作了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的一次性治疗。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0岁,随访效果较好。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6~1998年对所经治2~6岁小儿做了大量发锌调查。其中有80%左右为小儿锌缺乏,现对182例锌缺乏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锌缺乏症患儿182例,男104例,女78例,2~4岁96例,4~6岁86例,缺锌时间6~48月,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6例,食欲降低68例,生长速度缓慢25例,智力发育延迟16例,免疫力低下、异食癖27例,实验室检查发锌低于70~80mg/g 43例,60~70mg/g 98例,60mg以下41例。182例低锌患儿经补锌及综合治疗月余后,发锌均比治疗前提高,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病程缩短,免疫力增强。
作者:舒航;赵喜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双氯灭痛片为消炎镇痛药,是临床上风湿、类风湿等疾病的常用药,其用量大、用途广、质量标准收载于《黑龙江省药品标准汇编》,含量测定的溶解方法为振摇溶解法,有报道显示,因此种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所有检品的质量水平,误差较大,所以研磨振摇溶解法得到推广,使片剂的主要成分都溶解出来,减少实验的方法误差,结果准确。
作者:梁云霞;李新成;王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从挂金灯的石油醚萃取物中,用柱层析法分离出2个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红外光谱法鉴定分别是甾醇和甾醇与阿拉伯糖形成的苷,后者是首次从挂金灯中得到的苷类化合物。
作者:杨波;陈静;闻雅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报道应用b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52例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探讨其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本院1997-01~2000-06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心率和改善心功能的52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25~71岁,平均(45.9±11.6)岁。病程2~21年,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级4例,Ⅲ级31例,Ⅳ级17例。其中冠心病23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52例病人中房颤15例,频发室早6例。所有病人均无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发热及重症感染,并排除风湿活动。
作者:卢晓来;闫晓林;王学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楔状缺损发生情况,进行病因分析。方法:对1996-09~2000-05,363例就诊患者资料整理,总结。结果:该组患者病损多发生于牙齿唇颊面,好发牙齿为双尖牙和磨牙。病损程度与年龄和牙位有关。结论:牙齿结构与合力长期积累可能为导致楔状缺损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世宇;高辉;袁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肾移植手术是治疗慢性肾衰和尿毒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我院1978-11~1999-01,开展了3例肾移植手术,现将护理体会加以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30~46岁,3例均为肾小球肾炎,移植前均经过血液透析治疗,短1年,长4年。本组受体之间ABO血型相符,供肾年龄28~35岁,热缺血时间8~12min,冷缺血时间为5~12h。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前一天常规口服硫唑嘌呤(A2a)50mg,强的松(Paed)30mg,术中及术后第一天静点甲基强的松龙(MP)500mg,术后第三天起口服CsA+A2a+P2ed药物。
作者:秦迎春;杨玉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安氏三类错合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错合类型,重度前牙反合对患者的面部、发音影响更为重要。前牙反合内倾型的矫治难度较大。1 一般资料1994-12~2000-08共矫治前反合内倾型40例;疗程2~15个月。详见附表。
作者:褚翠平;褚光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在1999-07~2000-09共收治了20例服毒自杀的病人,我们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按其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20例,女15例,男5例,年龄18~72岁。其中工人13例,农民4例,待业青年2例,学生1例。有机磷中毒13例,安眠药中毒3例,其它药物中毒4例,就诊时间在服毒后30~60min。
作者:陶玉华;王景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于1995-11~1999-06应用CO2激光治疗阴茎尖锐湿疣16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1例,年龄8个月~68岁,平均31.3岁。发病部位主要分布在生殖器冠状沟,包皮,外尿道口。病程20天~5个月。治疗前均检查血液常规及出、凝血时间。2 治疗方法与结果使用长春产CC-Ⅱ型CO2激光治疗机,激光管输出功率30W,波长10.6mm。手术烧灼锗镜焦距(62±2)mm,输出光斑直径小于7mm。仰卧位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后,根部加压止血。一般0.5cm单个病灶可在数秒内烧灼完毕。如果是包皮疣,应先烧内板疣,后烧外板。尿道疣可用手捏龟头下部,使尿道口外翻,使疣充分暴露。尿道内放一盐水棉球,防止烧灼时刺激尿道及膀胱。烧灼完毕后,固定病灶部位,用盐水棉球擦净烧灼部位碳沫,观察病灶基底部是否暴露出正常组织。如果无病灶残留便可拉出尿道内棉球,创面涂龙胆紫药水。嘱2月后复查,一般20d左右便脱痂痊愈。本组复发4例,经再次激光治疗治愈。
作者:郭玉刚;曹会峰;张东升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