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张功纯
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生率约占胆道结石的15%~30%,因其位置深,常伴发胆道感染及狭窄,而且大多数病人是术后复发,所以治疗难度大.这类病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1995~1999年对3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成功地实施了肝叶切除肝内胆管取石ROUX-Y胆肠吻合,胆道重建手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春华;滕范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故及时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报告63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作者:田立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数是由于膝关节内(或外)翻畸型导致胫骨及股骨内(外)髁受力不均衡而出现骨质受损所致,以往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采取膝关节清理术,术后由于发病机制未得到改善,复发机会大,我院1996~1998年采取膝关节清理,同时行同侧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此类患者28例,随诊6个月,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丁伟业;刘洪军;王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耳膜的特殊结构和振动模式,得出打击脉冲,并比较麦克斯-玻尔兹曼的统计理论,得出声音在人耳内部出现传递因子S(w );在超声区,S(w )出现截止频率w c,在次声区,打击脉冲不连续,出现临界频率fc(fc=20Hz)[1].
作者:陈洪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葡萄糖加氢生成山梨醇的反应过程中,温度不但影响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活化,也影响催化剂的性能.糖类在低温下也能氢化,但速度很慢,提高温度可大大加快反应速度,但温度到达某一界值以后,再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反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对催化剂的性能有着不利的影响[1].因为在较低温度时,葡萄糖分子中的基因也在振动,骨架也在变形,但瞬间即逝,因此,它被活化的可能性很小,当温度升高时,葡萄糖分子的变形加剧,空间位阻减小,空间适应性增加,易被催化剂吸附,同时升高温度也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使较难活化的>C=O也变得易活化了,从而增加了活化吸附的可能性,这对加快反应速度是有利的.而且直接影响到成品山梨醇的质量.附表是生产当中不同温度对反应速度和质量的影响.
作者:宋晓妍;张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平阳霉素作为新型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用于对血管瘤的治疗48例观察,有效率达100%.文章介绍了治疗方法,根据血管瘤的分类,讨论了平阳霉素治疗的作用机理、优点、反应和操作技巧的体会,认为平阳霉素是治疗血管瘤的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关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检测方法快速乙肝表面抗原全血凝集诊断试剂盒(供血凝法用);冻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供反向血凝法用),以上两种方法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
作者:盖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腋臭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出汗时腋窝部放出特殊的臭味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有一些治疗办法,但诸方法各有利弊.其中以外科手术疗效佳,绝大多数腋臭由此得以根治.为此,手术全切大汗腺法是重症腋臭患者多采用的一种治疗办法.但也有个别人术后尚有残留复发,出现了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不同程度的臭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2年以来我们开始用90锶敷贴器对这类患者进行敷贴放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康立久;陶丽萍;张玉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1~1998年全市报告性传播疾病6种共计7145例,平均发病率为38.06/10万.病种构成以淋病为主,共计5325例,占74.53%,尖锐湿疣次之,近期梅毒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患者3858例(50.17%),女性3560例(49.83%),男女之比为1.01:1.以20~39岁为性传播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共计5900例占82.58%.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77.79%),职业分布以工人为多(27.05%),发病地区以本地患者居多(97.73%).
作者:安晓燕;栾玉刚;曹桂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Fas、Fasl在乙型肝炎肝组织中表达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活检或尸检60例急、慢性乙型肝病肝组织中Fas及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Fas、Fasl的检出率分别为76.7%及73.3%.Fas在肝细胞浆内表达,Fas见于肝内浸润的淋巴细胞中,也见于肝细胞浆内表达.Fasl阳性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汇管内,与Fas抗原阳性肝细胞分布一致.免疫组化双标记染色示Fas及Fasl可在同一肝细胞内表达.结论:Fas/Fasl系统在乙型肝炎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梅存金;王海舰;郎振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尘肺是由于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合并肺心病,是尘肺病人的主要死因.除尘肺本身进展外,长年反复呼吸感染,支气管喘息发作,也是导致尘肺病人的心肺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市每年从11月至次年3月,长达5个月的寒冷季节,是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喘息等疾患的高发期.做好尘肺病人的冬季护理,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延缓病人的病情,延长尘肺病人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该类患者的冬季护理,谈一下基本作法与体会
作者:王锡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机械性眼内异物穿通伤是眼外伤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常见的是金属异物,如铁、铝合金为多见;非金属常见有木头、石子和煤渣等.本文仅对一组此类病例的眼B超所见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手术定位及术式提供依据.
作者:李怀国;高东艳;王国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文报道了直、结肠癌患者在施行手术治疗前后其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术后患者血清溶菌酶含量(LZM)提高;T细胞亚群CD4+细胞百分率升高,CD8+细胞百分率降低,CD4+/CD8+比值趋于正常.结论:直、结肠癌手术后较手术前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作者:熊斌;付嘉;陈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98年起,我们在应用头孢哌酮治疗肺部感染时,有7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忠联;张芳;代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以急性Q波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作对比,提供两者鉴别依据.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急性Q波心肌炎患者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以及临床情况.结果:急性Q波心肌炎较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缓;肌酸磷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升高程度较急性心肌梗塞明显降低;急性心肌炎心电图上Q波3-7d后消失,T波治疗后2-3周恢复正常,ST段抬高但无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结论:本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炎有急性心肌梗死类型Q波和ST段抬高者预示病情严重.可依据临床情况心肌酶谱、心电图演变而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
作者:李雪丽;周宇廷;于运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文分析100例完全左束支阻滞(LBBB)的心电图资料,结果表明,完全左束支阻滞的类型有助于对病变范围大小的判断;LBBB合并电轴左偏往往揭示广泛左前分支阻滞(LDA);LBBB合并下壁、前壁心肌梗塞心电图的表现形式易被掩盖,应特别注意.
作者:王晓东;薜艳霞;张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上较少见,症状多不典型,而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则更罕见,我院于1998-03曾收治1例小儿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河;张国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们在1993-06~1998-12间使用补泻手法对143例诊断为哮喘的病人施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忠志;马峰峻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性,42岁,车撞伤后右额部着地,有数分钟的昏迷史.醒后头痛,伴有恶心无呕吐.6h后在我院首次CT检查,报告左额叶脑质密度混杂,脑内积血10ml左右,大脑纵裂池内高密度影像,余未见异常.查体右额颞部肿胀,嗜睡.次日晨,患者意识朦胧,时有躁动,GCS打分10分,伤后17h复查CT见左额叶脑内血肿量达40ml,中线结构受压向对侧移位1cm,左侧裂池中颅窝底出现低密度区,CT值与脑脊液相近.伤后24h手术治疗.取冠状切口左额入路,切开硬膜后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约50ml涌出.见额极、额底等脑组织广泛挫伤,大脑纵裂处的桥静脉损伤出血.脑组织外膨明显.冲洗硬膜下腔残血时见左侧裂池区有7cm×4cm的蛛网膜囊肿,囊肿壁呈灰白色涌进术区,穿刺抽吸囊液约50ml,色较清.给予切除囊壁大部.此时脑组织明显回陷.关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顾志成;宋家明;齐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们遇到13例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病例.男11例,女2例,年龄小26岁,大48岁.7例为下肢被车撞伤和股骨骨折引起肺动脉血栓栓塞.原因不明猝死1例,头部外伤脑血肿入院1例.左上肢肱骨患尤因肉瘤入院1例,伤寒病后期、颈静脉损伤、右心房损伤,空气栓塞于肺动脉引起猝死各1例.结合病例对肺动脉栓塞的种类及发生、猝死发生的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病理学分析.
作者:陶佳南;盛延良;杨曼;张瑞美;游淑清;赵丙玲;丁宏;徐国民;李振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